谢鑫 张丹
3月20日至24日,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创意设计学院34名师生在建德市杨村桥镇长宁村的田间地头,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包装设计实务》课程实践教学。最终,30余件学生作品为长宁村的草莓、蓝莓、玉米等农产品穿上了“来尝宁”的新衣。
2018年8月,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与建德市签署了“师生进农村文化礼堂”共建合作协议,开启了校地党建联建。5年来,育英职院“党建共建+设计助农”入选全省高校助力乡村振兴成果展、《学习党史守初心 乡村振兴担使命》入选杭州市教育系统党建工作十佳案例、校地党建联建做法入选浙江省高校校企地党建联建典型案例。
“红色礼堂”,助力村镇精神共富
2022年7月,育英职院信息技术学院师生30余人组成实践小分队,共同走访了16家伫立在建德村镇的红色场馆。从郭村农民暴动纪念馆,到寿昌南浦革命斗争史纪念馆,师生们通过展出的照片、文稿、模型等实物,了解了革命先辈为取得革命胜利抛头颅洒热血的光辉历程。期间,师生们拍摄微宣讲视频20余件,以口述历史的方式介绍、展播建德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红色血脉,汇编形成了《建德红色教育手册》,串联起一个个红色文化浸润、理想信念洗礼的精神宝库。实践小分队的郑纪子同学说:“我参与制作了《走进千鹤妇女精神教育基地》这一期视频,从参访学习、脚本撰写、现场取景、录音配音到剪辑制作,短短的3分钟视频团队成员花费了3天的时间。看着大家通宵达旦完成的作品,感觉整个人都‘精神了很多。”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本土红色文化是老百姓身边的改革奋进故事,是具有乡土气息、地域特色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是凝聚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前进力量的精神密码。一本小小的红色教育手册就是育英职院立足党建联建单位赓续红色血脉、传播红色文化、助力乡村精神文化共富的青春实践。
多年来,育英职院以党史学习教育为载体,从红色晚会到党史教育课,从亚运知识普及到小学生职业启蒙教育,通过志愿服务、暑期三下乡等形式在建德村镇广泛开展红色文化研学活动。“行走的红色课堂”走进建德的千家万户,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世界,坚定了共富追求。
“共富工坊”,赋能村镇产业振兴
“微设计”助农共富,是育英职院创意设计学院在党建联建上的特色做法。今年3月24日,创意设计学院广告艺术设计专业2021级学生王苏慧在建德市长宁村文化礼堂作了课程成果汇报。“在为期一周的实践教学中,我参观了不少文化展示场所,感受了‘先锋长宁红色文化,并通过驻村生活了解了长宁村的农产品特色。我结合现代卡通的艺术表现风格,设计了3组可爱的水果宝贝。”王苏慧将自己的设计理念娓娓道来,将蓝莓的紫色形象具象化为笑脸盈盈的卡通人物,最终成功让长宁优选蓝莓用上了自己的设计。5月29日,王苏慧开心地收到了长宁优选“蓝颜知己”的成品包装和设计费,也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2020年以来,创意设计学院与建德市长宁村合作,共建师生党员志愿者服务基地和教学实践基地,围绕“村标设计、村品包装、村容提升、村文打造”等乡村小微项目的设计、改造、提升,把设计教育和设计服务融入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助力乡村在“两个先行”中不断发力。与此同时,创意设计学院5名党员教师被长宁村聘为“兴村共富指导员”。在村镇建立教学基地,除了创意设计学院开展“‘微設计助农共富”外,数字商贸学院还开展了“我为农产品代言”活动。校园直播电商团队通过师生赴村镇调研,根据当地农产品特色,提炼卖点、精写文案、创作短视频等精准引流,或通过淘宝、抖音等平台销售农特产品,或开展现场直播带货。
育英职院通过发挥自身专业群优势,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不断助力农产品销售、乡村精神文化提升。目前,育英职院已在建德开展乡村墙绘、庭院改造、助农直播、农产品包装等多项专业服务,建立各类基地8个,落地校地共建合作项目5个,累计助村镇集体增收80余万元,为乡村共富不断注入新动能。
“乡村思政”,谱写村镇协同育人
今年5月初,育英职院数字媒体专业林歆雅同学的作品《从“互助长宁”看“八八战略”在浙江乡村的生动实践》获得2023浙江省思政微课大赛学生组一等奖,作品讲述的是强村共富的故事。“在我手上有一款来自长宁村的玉米,它不仅可以生吃,而且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水果玉米。据村支书朱书记说,这一颗小小的玉米,见证着长宁村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带动村民共同富裕的故事。”伴随着林歆雅同学的宣讲,长宁村的致富故事如一幅生动的画卷徐徐展开。
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育英职院党委积极转化联建成效,奋力挖掘、发挥乡村思政元素育人功能,构建“大融合”“大思政”“大党建”的党建引领事业发展的格局。在助农共富中教育引导学生深入乡村、扎根基层,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走出了一条从“联建”到“育人”的合作之路。“乡村思政”已然成为了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热气腾腾的鲜活素材,在有效促进校地党建联建双向奔赴的同时,更增强了师生的责任感、使命感,让他们在村镇的生动课堂中强化了担当、接受了锤炼、增长了才干。
截至目前,育英职院已累计产出12件思政微课、微党课作品,6件专业服务作品转化为师生科研专利。同时,“为农产品‘穿新衣”“‘微设计助农共富”“我为翠冠梨代言”“我为老党员办实事——老党员的肖像画”等不断出现在课堂、青年宣讲和事迹分享中,成为校园里耳熟能详的“新乡村记忆”。这些作品和事迹一次次地激励、感召、振奋着广大学子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梦想,脚踏实地、敢想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