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秀娟
(安徽水安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601)
围堰指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为建造永久性水利设施,修建的临时性围护结构。其作用是防止水和土进入建筑物的修建位置,以便在围堰内排水,开挖基坑,修筑建筑物。一般主要用于水工建筑中,除作为正式建筑物的一部分外,围堰一般在用完后拆除。
稳定的施工原则要求围堰结构不能出现泄漏、锈蚀、塌陷等现象,确保以后工程的顺利施工。施工前应做好现场勘测工作,制定围堰施工方法,选材时要满足工程地质要求和水流条件,提高围堰施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围堰技术具有技术含量高、施工环节复杂等特点,要掌握好技术原理、技术要求及适用条件。施工技术人员要结合实际状况对围堰进行设计与施工,充分考虑水对整个施工过程的影响,考虑承受土压须因地制宜地设计围堰结构。
为保证围堰结构的稳定性,需要严格控制围堰接缝的密封性。在施工过程中要全面做好接缝的密封管理工作,对围堰工程定时检测,若发现渗漏水问题要及时处理。通过增加接触面、提高地下埋藏等措施,可以减少围堰漏水情况的发生,延长围堰的使用寿命。结合工程实际选择合适的围堰缝管理办法,从而更好地解决水的冲击、腐蚀、渗漏问题。
木板桩围堰施工技术比较常见,可用于小型水利工程项目中。由于水流及水压较小,使用该技术可有效减少水流泄漏的问题,避免工程发生渗透情况。应用木板桩围堰施工技术时,要选择性能良好的原木,先将木板打入基坑,再利用砌块进一步处理,可使顺槽与木板桩之间紧密连接,并在桩间设置土围堰。使用该技术时,要考虑河床的水深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应用,加强防渗效果。在水流速度比较低的情况下,只需要单层木板桩即可达到施工效果,加强围堰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可使成本得到控制,保证工程围堰施工的质量及应用效果,发挥工程自身的优势。
钢板在性能上比木板更好,可达到良好的防渗效果,一般用于水流速度大及渗水河床中。水利工程建设进行大面积施工时,可采用钢板桩围堰技术。
围堰多为临时性的建筑结构,具有极大的回收利用价值。对于不同的河道,可将钢板抽出回收循环利用。在钢板桩围堰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做好钢板的定位工作,结合钢板的标记顺序与位置进行施工,使钢板之间的拼接效果符合要求,并要控制好角度,采用填土的方式进行固定处理,使钢板桩与坡面保持垂直,避免使用圆形、矩形等止水结构物。
土石围堰施工可分为水上和水下两部分。水利工程建设主要采用分层充填、分层滚压的方法,做好防渗墙施工工作。由于填土、渣土的存在,水下材料得到了充分利用。当水压系数较高时,由于抗剪性能较差,固结速度慢,可能发生塑性流破坏的情况,故应验算塑性流动的稳定值。通过选择围堰结构类型,确定断面尺寸,进行稳定计算,保证水下工程质量,控制水下施工过程。
混凝土结构抗冲击能力比较强,在围堰工程施工中加强对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控制,可使工程结构的耐久性提升,保证工程大坝结构的稳定及牢固性,其防水作用也比较理想,使用的范围较大,即使在恶劣的施工条件下也可发挥作用。混凝土围堰挡水水头较高,可使水流在通过堰顶的时候符合要求,多用于岩基土上建设的水利工程,可与土石围堰结合使用,在分段导流施工中能够起到有效的作用。但是,该技术方案的成本比较高,混凝土施工技术性强,对施工人员的操作能力具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在应用中做好准备工作,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保证工程施工顺利开展。
施工前期,施工人员应根据设计图纸的相关信息对现场环境进行详细核查,针对问题及时进行修改,使围堰技术能够更好地应用,减少返工次数,提高围堰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现场测距时,相关人员需要在围堰制高点进行,每隔一段时间需要对观测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记录,确保足够了解、掌握围堰情况。通过所获取的信息提前进行采购物料、环境清洁、机械设备等各种准备工作。另外,应当结合环境的实际情况、围堰形状以及经济实用性等方面设计制定施工方案,使施工方案更加可行、可靠。
场地布置情况对围堰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有着必要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围堰施工主要涉及到制浆站、倒渣台、导槽以及排污沟等方面内容,不同辅助设施的实用性能对围堰施工的进度有着重要影响,也与围堰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有直接关系。在设置泥浆池时,需要确保泥浆池的位置足够适宜,充分发挥泥浆池的最大化作用。在对泥浆池进行砌筑的过程中,要控制好水泥砂浆比例,选择满足质量标准与要求的材料。在合理布置导槽、导墙的过程中,要对两者所产生的偏差进行合理控制,确保偏差在标准范围内,确保导墙足够稳定、导槽符合规定。
在施工前,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围堰技术,并对围堰技术依据施工环境进行一系列的设计。如施工环境所需的围堰长度、大小等,还要考虑围堰的护脚以及支护结构,提高围堰的稳定性,避免出现打滑以及坍塌的情况。待围堰建筑完工后,可采用机械或者人工清除方式,将排水沟内的淤泥清除干净。
黏土填充工作是水利工程中围堰技术的重要保护屏障。围堰建筑完成时,需要在围堰内部填充一些黏土。填充黏土的目的是让围堰的整体结构更加坚固稳定。在填充黏土前,需要对围堰进行多方面的测量,并依据测量数据进行黏土填充。选择适当的黏土材料后,可采用分层填充的方法,按照一定的厚度反复多次进行填充,这样能够使围堰更加坚固。
黏土填充完成后需要进行围堰导流工作。一般围堰导流可以分为分段围堰导流和全段围堰导流。分段围堰导流是将河流分为几段进行围堰施工,一般适用于河床比较宽、水流比较急的施工环境,多应用于大型的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从外到内的方式,即从河床的两岸慢慢地向河流的中心进行施工,直至将河流截断。全段围堰导流施工时采用一次性截断河流的手法,将河流导入之前已经设计好的建筑当中,适用于一些水流较大以及河床较窄的河流。
为了能够让围堰充分发挥防渗漏、防冲刷的作用,需要对围堰的接头进行处理。很多工程实施时,由于建筑工人忽略了围堰接头处理工作,导致所筑围堰质量不佳,出现漏水和坍塌的情况。一般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能够让水流平缓地进入河段内,会采用加大围堰夹角的方法进行处理,也可采用抛大石的方法来保护河段的堰脚和河床。围堰的接头处理工作需要遵循前、中、后的施工原则,在施工过程中要时刻进行防渗漏测试,以保证围堰的质量。
围堰作为拦截河流的主要设备,在拦截河流工作完成后,会对围堰进行拆除和清理。但在拆除前,如果围堰出现了漏水和坍塌等问题,应先对围堰进行加固,然后再将其拆除。要依据围堰的损害程度采取不同的加固方法,可以利用沙袋和木桩进行加固,减轻雨水对围堰的损害;如果雨水将围堰内的土冲刷干净了,需要利用土石进行加固。
综上所述,围堰施工是水利工程建设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围堰技术的应用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充分利用围堰技术的优势,合理地选用施工方案,以确保工程的安全高效。围堰技术的应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探索,才能够掌握更多的技术,更好地推动水利工程建设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