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成长营”建设的学校探索

2023-09-14 19:04:42马彩芳
江苏教育 2023年15期
关键词:场域青年教师学校

马彩芳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学校要深化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以下简称“新城花园小学”)坚持“教师发展终身化”的工作思路,致力于构建教师分层分类培养体系,其中青年教师的培养成了重中之重。

一、基于需求,组建青年教师成长联盟

新城花园小学是一所公办小学,学校现有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47人,占全校教师总人数的49%。随着办学时间的增长和临退休教师人数的增多,青年教师的比例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他们学历高,都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起点高,都有专业研究的基础;期待高,都有干出一番事业的热情。但他们也同样面临着现代教育快速发展带来的诸如理念新、要求高、技术迭代快等现实问题。为帮助他们实现跨越式发展,从容担负起深化素质教育的重任,学校专门成立项目研究团队,构建了“一个联盟、五大场域、五大项目”的教师培养体系,努力为青年教师创设适宜的发展空间,为他们更好更快地成长提供强有力支撑。

项目团队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和课堂观察等形式,对新城花园小学青年教师的发展现状、困惑和真实需求进行深入了解。调查结果显示,青年教师往往对职业理解不够全面,其学生观、教师观、课程观和教学观都需要进一步优化;他们最大的专业发展困惑是缺乏开展具体工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教师对专业发展主要有三方面的需求,即学校能“创设向老教师学习的机会”“搭建实践交流的平台”“拓展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等。基于这样的问题和需求,项目组采取了上下结合的策略,即项目组研制大框架,具体内容由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正高级(特级)教师结合实践和各自经验商定,并按照要求提供研修素材,最后由项目组汇聚来自一线实践的智慧。

创建一个青年教师联盟,将一群有为的年轻人聚在一起,抱团培养,是项目组凝结智慧后走出的第一步。新城花园小学“青年教师成长营”由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组成,这些青年教师充满活力,乐于奉献;学历高,学习能力突出;工作热情,学习愿望强烈。这支队伍在学校校长室的领导下,由科研处主管,德育处、教导处和信息中心联动,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有”好老师重要论述精神为标准和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质量导向和创新导向,从师德、教学、科研、信息、技术等方面,立足五大成长场域,依托五大项目工程,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二、建设五大场域,构筑青年教师发展平台

对于青年教师而言,迈好职业发展第一步至关重要。因此,新城花园小学致力于提高青年教师的师德修养,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拓宽成长平台,从德育、教学发展、科研内涵、信息引领和技术革新五个维度,建设五大场域,让青年教师获得更多的发展可能。

1.以目标为导向,建设指向德育的“心动力工作室”场域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教师的任务是教书,更是育人。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各个时期的心理状态,以最贴切的手段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用最适切的方法处理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等,需要每个青年教师不断学习、反思和总结,新城花园小学的“心动力工作室”就是这样一个场域。学校以“德育为先”育人理念为指引,以“心动力工作室”领衔人为首,在资深骨干班主任成员的带领下,让青年教师以班主任普适性培训为基础,参与师德师风、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班级建设等专项学习活动,从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评价等方面系统学习,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德育阵地”研训为抓手,利用晨会、班会等思想品德教育的阵地,开展各类阵地研训活动,提高青年教师带班的专业素养;以品格力提升工程为核心,开设“小班门诊”,定期开展青年班主任咨询求助活动,提升青年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带动青年班主任快速成长。

2.以质量为导向,建设指向教学发展的“青蓝工程”场域

学校的生命在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素质的增强。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升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是重中之重。因此,学校建立“青蓝工程”场域,指定优秀教师担任青年教师的师傅,在教师节前后举行“青蓝工程”结对仪式并签订合同。师傅着重在“教师职业基本要求”“学生管理基本原则”“教学七认真基本规范”等方面进行强化指导,运用“人影响人”战术,帮助青年教师遵守规矩,夯实基础。而徒弟则从各个方面跟着师傅学习如何为师,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站稳讲台、站好讲台,争取两年过关达标、三年成熟、五年成为骨干、十年形成风格。同时,学校还利用导师“共同体”建设的举措,让青年教师更快地成长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的主力军。为促使青年教师获得更多真才实学,学校研制了“青蓝工程师徒结对”考核方案,对师徒都提出一定的要求,这是“传帮带”也是“催赶逼”,旨在从质量上对师徒结对的效果进行把关。

3.以研究为导向,建设指向科研内涵的“科研先锋队”场域

会思考的教师,才能教出会思考的学生。教师进行教科研,自觉学习,更新观念,以研促教,可以切实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科研先锋队”以论文写作和课题研究为主要方式,构建青年教师科研成长的绿色场域。每个学期,包括寒暑假在内,科研师训处都要求青年教师立足自身教育教学岗位,以教育理论学习为基础,以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突破口,每个月交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同时在“科研先锋队”微信群中学习分享,交流碰撞。值得一提的是,教师经常在群里互相分享优秀可借鉴的论文,点评修改彼此的论文。同时,科研处也会创造更多机会,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参加论文评比和投稿,每学期邀请科研专家给青年教师进行教科研指导。科研师训处倡导青年教师积极做课题研究,手把手式教青年教师如何撰写课题实施方案、课题申报书,做好开题报告、课题研究和管理等工作,有效提高了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

4.以创新为导向,建设指向信息引领的“信息智慧小组”场域

苏州工业园区作为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依托“易加学院”平台,构建了“教智融合”教学模式新生态。学校成立了以青年教师群体为主的“信息智慧小组”,教师抱团自主研究、学习平台使用方法和完善平台功能,添加资源建设和丰富平台,探索如何在平台上使用工具进行备课、授课和反馈,利用平台进行常规课堂教学,并基于平台数据调整教学策略。不仅如此,青年教师还分学科,通过备课组、教研组等的活动,进行“易加学院”平台使用总结汇报、功能分享、课堂展示、授课指导等,帮助全校教师熟悉“易加学院”平台并进行日常使用。通过几年的努力,这支队伍已然成为学校数字化教学和大数据运用的先锋,他们承担了学校未来课堂、易加互动平台的实践先行和摸索尝试,在各级各类多媒体教学比赛和说课中屡获佳绩。

5.以技术为导向,建设指向技术革新的“新城传媒”场域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对网络新媒体技术的使用也考验着学校的发展,而这项任务也无疑成了青年教师发展的一个抓手。2017年,学校成立了由10 名青年教师组成的“新城传媒”团队。教师从如何打造优质的“学校宣传平台”入手,一方面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发布学校重要资讯和贴近校园生活的信息,积极向学生、家长、社会宣传学校形象;另一方面,学校有重大活动时,“新城传媒”全力负责联系、接待各类媒体(如电视、广播、报纸等)。他们真正做到了“把学校当家经营”“把学校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担”。“新城传媒”项目工程,为青年教师创设了更多发挥作用的空间和发展能力的舞台。

三、开发五大项目工程,激发青年教师发展动力

教育即生长,教师群体自然也需要恣意生长的动力。由内而外的生命驱动是青年教师联盟发展的最强大生长力。“青年教师成长营”依托五大工程项目,激发青年教师的竞争力,用你追我赶的拼搏精神,共同奔跑,形成一个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乐于奉献、充满活力的青年教师联盟。

1.“师德师风”项目工程,让高尚师德内化于心

青年教师联盟素质高,学校经常组织青年教师通过教育部门户网站、“学习强国”App、园区教育局汇编的师德师风应知应晓口袋书、师德师风思政课等,就师德师风的相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党和政府关于师德方面的一系列要求进行系统学习。每个学期,青年教师还要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参与撰写师德师风教育小故事、师德师风演讲比赛、师德师风“扣子课堂”等项目工程。

2.“专业素养”项目工程,让精湛业务外化于行

陶行知先生要求师生共学、共事、共修养,并认为这是真正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青年教师联盟建立了“读书漂流—习字练字—学科素养”的“专业素养”项目工程。每学期,科研师训处都会为青年教师联盟选购图书,让青年教师共读一本书,共享读后感。为了激发青年教师写字练字的兴趣,科研师训处推进青年教师联盟“同伴互助”计划,让教师进行阶段性书写练习,任命青年教师为组长,每个人带一个队伍,他们各自建立小群,点对点地对每天书写的作品进行分析和指导,互相学习和借鉴,传达给组员切实可行的练字方法。学校不定期为组员推送优秀书法作品,提高审美鉴赏能力。青年教师联盟依托苏州市学科素养大赛,分学科进行备赛,备赛活动在每个周六于线上进行,每组各自建立腾讯会议室,每次活动都有不同的主讲人,他们从教育学、心理学、课标、真题等方面,精选内容进行分享,共同提高学科专业能力。青年教师通过群体的互相影响,坚持阅读、练字、做题,每个人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3.“成长半月谈”项目工程,以研修交流提升内涵

学校依据青年教师专业能力不足、专业知识不全、对职业理解不深入等问题,坚持实践为导向,坚持解决现实需求与引导长远发展相结合,构建了校本化的专业培训课程。培训课程共分教育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3 个维度,设置了14个模块、45个研修主题。青年教师成长营搭建了“成长半月谈”平台,有序落实课程中的45 个研修主题。交流平台每半个月组织一次活动,每次活动聚焦一个研修主题,一学年15 次,45 个研修主题分三年完成。活动邀请对该研修主题有实践经验、有心得体会的优秀教师担任主讲嘉宾,交流的策划者和主持人都由青年教师担任。青年教师可以选择一个研修主题,或个人、或团队进行策划,确定嘉宾人选、对话内容、交流问题等事项,并撰写活动方案、设计活动海报等。

4.“课堂嘉年华”项目工程,以“每周一课”演绎课堂

站稳讲台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最基础、最关键的一步。成长营搭建了青年教师“课堂嘉年华”,以促进青年教师尽快理解课堂、适应课堂、掌握课堂为目的。“课堂嘉年华”为青年教师展示各种专业技能提供了平台,如板书设计展示、教学设计展示、演示实验展示、课堂教学展示等,这也是对“成长半月谈”中主题研训的有效回应。活动每周举行一次,青年教师自愿报名参加。活动重展示、轻评比,重互鉴、轻评价,重参与、轻考核,促进青年教师在参与中展示自我、学习优秀经验。青年教师团队以新课程为指导,紧紧把握“大概念”“大单元”“大任务”“大情境”“项目化”等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热点,充分对接时代发展趋势,深刻把握素养为本的教育改革要义,努力争当新课程改革路上的突围者。

5.“项目化学习研究”项目工程,以学做融合激发活力

学无止境,教师这个职业更需要终身学习。“十四五”期间,学校的主课题方向是通过项目化学习设计与实施的校本实践研究,建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青年教师联盟以“项目化学习研究”为契机,学做融合。教师共读项目化学习领衔人夏雪梅博士关于项目化学习设计与实施的系列图书,分享学习到的关于项目化学习方面的经验、举措等,并结合学校的计划,边学习边开展项目化学习的教学研究,制订各类项目化学习的计划和内容,按计划实施教学,并在全体教师大会上进行经验交流和成果发布。经过“项目化学习研究”项目工程的探索和实践,青年教师具备了强大的项目化学习领导力,丰富了“知识构建”。“项目化学习研究”项目工程富有实效地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任何一个举措的落实,任何一个平台的搭建,都立足于青年人的成长。为了创造青年教师成长的常态化环境、营造浸润式氛围,激发其专业发展内驱力,学校也设计并实施了导师制、跟岗制、坐班制、联合教研共同体制、评价激励制等多项配套制度,引领、陪伴、激励成长,让青年教师过上一种专业成长的生活。

猜你喜欢
场域青年教师学校
基于“自主入园”的沉浸式场域教研
幼儿100(2023年36期)2023-10-23 11:41:34
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
法律方法(2022年1期)2022-07-21 09:20:10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8:18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武术研究(2019年12期)2019-04-20 12:22:48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51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学校推介
留学生(2016年6期)2016-07-25 17:55:29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奇妙学校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