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邓五先
平煤股份八矿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是新中国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座300万吨特大型矿井。近年来,针对矿老井深、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灾害严重等不利因素,以及负担重、效率低、机制僵化等现实问题,平煤股份八矿通过大力实施“九严”管理,推动矿井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安全根基全面稳固,瓦斯治理突破瓶颈,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发展活力更加充沛,干事创业氛围愈加浓厚,开创了高质量发展崭新局面。
深入践行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聚焦敢管敢严、真管真严、长管长严,创造性提出严干部、严制度、严责任、严纪律、严规矩、严担当、严作风、严执行、严考核的“九严”管理理念,着力锻造一支“能力强、作风硬、素质高、敢担当”的干部队伍,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地、见真见效。
一是以严管引领思想转变。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紧紧抓住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着力破除思想“中梗阻”,打通行动“断头路”,倒逼各级党员干部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形成用心干事、超前谋事、眼中有事、能干成事的强大合力,全面营造干净清朗、积极向上的良好创业氛围,推动矿井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二是以严管强化正风肃纪。坚持将纪律挺在前、做在先,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强力推行“四个三”工作机制,即重点整治不愿为、不敢为、不会为的“三不为”干部,严格落实安全不放心、质量不达标、短期偏离目标的吃住在矿“三项标准”,严肃处理长期偏离目标、给矿井造成重大影响、给矿井造成重大损失的“三类人”,严格执行吃住在矿、诫勉谈话、职务调整的“三步走”干部管理流程。通过拉出问责清单、描绘“政治画像”,让躺不赢、躺不平、躺不得在干部心中扎根,推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蔚然成风。
三是以严管提升能力素质。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旗帜鲜明为实干者撑腰、为干事者鼓劲,高标准举办祝捷仪式,重奖安全生产有功单位和人员,激发奋勇拼搏热情。坚持常学常新、常悟常进、常践常得,全面提升党员干部“七种能力”,不断锤炼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坚持以实业实绩实效打通干部晋升成长通道,鼓励各级党员干部敢接“烫手的山芋”,碰到矛盾不上交、遇到困难不回避、面对责任不推诿,激发担当进取意识。
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深入践行“两个至上”,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底线思维,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如履薄冰的危机感抓好安全,实现矿井长治久安。
一是创新安全管理体制机制。持续完善党政同责、部门联动、全员参与的安全工作机制,明确强思想、强基础、强治理、强责任“四位一体”抓安全工作思路,实现监督检查多点发力、联防联控。强化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矿、战线、区队、班组“四级”隐患排查制度,执行日分析、周研判、月总结处置流程,实现隐患风险存量减少、增量遏制。
二是强化安全基础工程建设。坚持把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作为安全管理治本之策,高标准制定达标升级规划项目,倒逼安全理念升级、作业环境优化、井下面貌蝶变。以“铺砖亮化”为示范,明确上尺、上线、上扫帚现场管理新标准,井下现场“高宽平直净”,实现自主达标、动态达标。
三是提升全员安全能力素质。创新开展基层区队安全等级综合评定,举行安全环保型、质量效益型、创新创造型、智慧智能型、和谐凝聚型“五型”班组评选,以及零“三违”、零工伤、零事故“三零”班组争先创优活动,强化“理论+实操、课堂+现场、线上+线下”综合培训,提升全员安全意识,保障矿井安全生产。
四是营造安全严管浓厚氛围。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抓安全,明确基层单位主体责任、业务科(区)室保安责任、安全部门监管责任“三个责任”,实行管理人员安全风险抵押制度,推行全员记分、联责曝光、动态快处、剖析式检查、职工“驾照式”积分离岗培训等管理举措,营造安全严管浓厚氛围。
坚持把瓦斯治理作为防范重大事故、解放生产力的重中之重,树立“真打钻、真抽采、真见效”,全力破解高质量发展瓶颈。
一是优化瓦斯治理技术路线。坚持“采一层治多层”,强化“三组四层”组内保护、组间治理,通过己15煤层开采,卸压抽采戊组煤层瓦斯;实施“保护层开采+卸压抽采”和地面井预抽治理模式,实现“井下单一治理”向“井上井下综合利用”转变。
二是树立瓦斯治理先进理念。坚持以抽采瓦斯浓度和纯量为导向,精准定位瓦斯抽采阶段性目标,推进抽采系统提档升级,采区泵站抽采泵全部实现“开二备一”,抽采管路“从少到多、从细到粗”,形成区域分列式抽采系统布局,推动瓦斯抽采和综合利用等指标实现倍增,瓦斯治理科学性、有效性和针对性全面提升,实现治理理念的深层次变革和治理方式的系统性转变。
三是强化区域打钻效率效果。创新实施“人工监钻、视频验钻、科室抽查、通风调度核查、值班干部督察”的“五位一体”管控模式,明确打钻、封孔、联网质量标准,执行全程下筛管、三堵两注全岩段封孔等措施,打钻成孔率达到90%以上。强化打钻基础基本功建设,推进“三化一工程”和“双三双四”示范创建,推动瓦斯治理标准化巷道实现全覆盖。
四是应用瓦斯治理先进技术。积极对接北京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开展“以孔代巷”、定向拦截、定向冲孔、一孔两用、地面井抽采等技术项目攻关,组建内部高位定向钻孔自主施工队伍,实现瓦斯治理多维度、全方位发力。
坚定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改革和创新并举,建立规范高效经营管理体系,推动产量、收入、利润等指标实现重大突破,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一是优化生产布局。聚焦矿井高质量、可持续、集约式发展,强化顶层设计,科学排兵布阵,制定丁戊己组联合开发方案,实现己15、己16.17双煤层发力,推动戊组煤、丁组煤有效补充,启动保护层开采,构建了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布局。举全矿之力大打开掘之仗,牢固树立“今天的进尺就是明天的产量”理念,优化劳动组织,注重工序衔接,提升单进水平,实现矿井采掘接替良性循环。
二是强化经营管控。致力于经营管理规范高效运行,建立“三级审批”、经营活动分析会制度,对所有指标进行比例控制、任务分解,超计划支出由责任单位自行买单,从源头压实各单位经营主体责任。推行内部市场化管理,实行物资台账式存储使用,执行物资入库视频验货、联合验收,取消战线和区队材料,实现物资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建立设备生命周期管理制度,加大闲置设备应退尽退和回收复用力度,进一步盘活资源、避免积压。强化“招标+对标+审计”管理,做到源头介入、动态监督,实现规范管理、透明运作。
三是深化制度改革。坚持“定编定岗定额定员满工作量”原则,大力开展劳动纪律整顿,对工作性质相近岗位进行合并管理,实现一人多岗、一岗多能。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对职能相似、业务相近的单位打散重组,畅通干部“进退流转待”机制,推进煤矿主辅分离,实现矿井“瘦身健体”。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围绕“责、权、利”三位一体薪酬分配,以及安全、生产、经营、质量“四要素”考核,推动工资分配向包岗、计件工资转变,薪酬分配向苦脏累险岗位倾斜,提升一线工作积极性。深化考核制度改革,实行干部管理逐级评分制度,把考核结果落实到工资收入、职位晋升上来,彻底打破“论资排辈”“平均主义”“大锅饭”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