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晓薇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初中阶段要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提高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以“文化自信”为第一核心素养,并在第四学段中指出学生“要注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表达自己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基于此,在不增加学生额外学业负担的前提下,我们对初中语文统编教材的教学价值进一步挖掘、整合、提炼,以拓宽学生学习的深度与广度。
围绕哲学政治、文学教育、修身处世等方面,我们每学期从一册教材中整合、提炼若干个传统文化观念进行研习(见表1)。
表1 初中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观念
以“四为之志”为例,“四为之志”源自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从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参与政治、入世建功的热情:曹刿一介平民,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建言献策,亲身征战;唐雎为保国土,舍命相抗,英勇从容,不计生死……他们都是古往今来真正的“四为”之士。
我们梳理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整合,温故知新,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初步体认,以此为下一步的研读做好准备。
要真正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要有对概念的把握,更要有具象、丰富、深刻的体会和认知,这就需要学生从经典文本入手研读,消除自身与传统文化观念之间的隔膜,并建立起思考审辨的桥梁,从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
研习“四为之志”时,我们通过展示“志”的字形演变及文献经典中的解释,引导学生认识“志”的内涵与心声、意志有关,是个人明确的道德选择与价值判断。
我们设计相应的梳理与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三个主题探究“四为之志”在不同文本中的体现。(见表2)
表2 “四为之志”的三个主题
我们结合原典助读。由“大抵言‘天地之心’者,天地之大德曰生,则以生物为本者,乃天地之心也”(《横渠易说·上经·复》)可理解“为天地立心”指为天下建立一套以仁、孝、礼为核心的价值系统和文化秩序;读“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可理解“为生民立命”指“要使民众‘乐天知命’,对自己的命运做出正面的抉择,并通过自己的道德努力掌控自己的命运,从而赋予生活以意义”(《哲学研究》);由“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可感知“为往圣继绝学”指要有文化使命感,传承先贤圣人流传的精神财富;再由“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等可理解“为万世开太平”就是追求天下太平一统。“四为之志”的重要意义便是从天地宇宙、生民百姓、历史文化、家国民族的角度确立了中华知识分子的责任和担当。
审辨是锻炼思维的绝佳方法。在学生理解、体认“四为之志”的基础上,我们通过对比阅读《儒林外史》《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进一步引导其思考“前者所讽刺批判的读书人有何局限性?同是知识分子,为何他们与鲁迅先生笔下的‘中国的脊梁’有着明显不同?”,进而使学生深刻体会读书人身上应当具有的“四为”使命和担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不是教师的生硬说教,也绝不是学生的照单全收,而是在现实社会中,理解并内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意义。
在解读《宋史·张载传》“移疾屏居南山下,终日危坐一室,左右简编,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中夜起坐,取烛以书。其志道精思,未始须臾息,亦未尝须臾忘也。敝衣蔬食,与诸生讲学,每告以知礼成性、变化气质之道,学必如圣人而后已”时,我们引导学生学习张载知行合一、“为往圣继绝学”的精神。
通过情境的唤起,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加深对传统文化观念的理解。因此,我们给予学生以下学习情境:
“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总让我们泪流满面,请你在以下2021 年感动中国人物中任选一位,结合“四为之志”,为其写一段颁奖词。
要之,教师要聚焦以文化培根铸魂的目标,在教学中将传统文化观念与广阔的现实生活建立联系,为传统文化观念注入新的时代意义和价值思考,真正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根学生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