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思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023-09-13 16:12张艳林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3年11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信息技术高职

张艳林

摘  要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是高职思政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高职思政教育体系改革的重要方向。简要阐述当前高职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对高职思政教育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路径。

关键词  信息技术;思政教育;高职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3)11-0048-03

0  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优良的思想品德、过硬的政治素养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时代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对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意义重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正从数量向质量转变,高职教育不但要培养专业技术能力过硬的学生,更要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学生,尤其是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养的学生[1]。

就目前来说,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成效与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整体上相对滞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何有效提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实效性,是摆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

本文基于当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现状,就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一些探讨,以期能够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1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  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学生生活实际

就目前来说,基于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要求,高职院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不但在自身领域内得到了加强,同时也在不断向专业学科渗透、融合,“大思政”教育理念在高职院校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实施,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就高职思政教育的整体发展情况而言,实际的教育成果不太理想,如部分高職毕业生进入职场后难以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而问题的根源在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很多高职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度不高,缺乏学习兴趣和热情,参与积极性难以调动起来。

作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相对较为完善的、系统性的教育体系,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高职教育的边缘,发展相对较为缓慢,未能实现与时俱进,很多教育内容已经明显脱离了当代学生的生活实际。

而更为重要的是,当前我们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动态更新机制,即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调研、对学生思想动态的掌握等存在不足,这无疑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持续发展、长远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2]。“教”与“学”的背离,使得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总是表现出一种“曲高和寡”的状态,思想政治教育把握不到学生的“脉搏”,无论什么病,总是一个“方子”,教师“照方抓药”,教得很辛苦,但学生却是“药不对症”,吃的不情不愿。

如何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思想政治教育需求,高职院校也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信息的双向传递缺乏必要的途径,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难以获得必要的信息支撑,教育改革的推进大受影响,实效性较差。

1.2  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与方法落后

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与方法滞后于时代的发展是高职思政教育存在的一大问题,是导致高职思政教育在学生中的影响力日趋衰弱的主要原因。目前,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普遍采用的还是传统的教育模式与方法,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掌握教育的话语权,学生的学习较为被动。传统的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教师掌握着信息来源与途径,具有较大的话语权。信息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增多,尤其是通过互联网,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想知道的任何信息,教师的话语权已经被严重削弱。实践教学中,教师仍以自身的权威性、绝对的话语权来开展思政教育教学,难免会有些“自说自话”,“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已经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尤其是互联网与现代智能电子设备的大范围普及,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热衷于通过网络来开展自主学习、利用互联网进行沟通、交流和学习,但高职思政教育还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应用上,传统的线下教育教学方法依然是主流,忽视了当代学生学习行为与习惯的变化,没有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和契合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教学模式与方法,这无疑极大地影响了当代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兴趣。

此外,一些新的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方式,如微课、慕课等在当前高职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也相对较少,远远落后于高职教育的其他专业课程,这也进一步降低了学生参与思政教育的积极性,影响了高职思政教育的成果输出。

2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2.1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

信息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其应用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当代高职学生可以说是生于信息社会、成长于信息社会,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成为生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革新,是以信息技术应用驱动思政教育创新,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新型教育环境的重要举措。

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教育领域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几乎所有的学生从小学、中学再到高等教育阶段,都在接受系统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一脉相承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模式和方法,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无疑已经是司空见惯,这也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实效性较差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以贯之的思想政治教育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3]。

以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来构建全新的思政教育理念、模式和方法,本质是一种革新,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元素和因子,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这将大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同时契合当代学生的学习行为和习惯,融入时代发展大环境,无疑将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2.2  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对人思想、意识进行塑造、改造,从而改变人、约束人的行为的一种工作。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封闭式的教育,被教育者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时候是一种信息的单向传递,这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信息传播效率低、信息技术水平不高的时代)是有效的,也是高效的,教育者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具有较高的权威性,被教育者在无法获得更多信息来源途径的情况下,能够更好地接受信息的传递。

信息时代,互联网的出现突破了信息传播的时间和空间壁垒,被教育者不但获得了更多的信息来源渠道(某种程度可能更甚于教育者),并且在此过程中获得了信息的选择权,也就是说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来选择所要获取的信息,这无疑大大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话语权和权威性,在此情况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无疑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信息传播领域技术创新的成果,深刻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模式、方法,并在信息传播的速率、效率和范围方面展现出巨大的优势,这是传统信息传播技术无法比拟的。当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较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信息传播渠道单一、不畅,传播范围较小及传播速度较慢等,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拓展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传播渠道和范围,建立更为通畅的信息传播机制,提高信息传播速率,这无疑将大大提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推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3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

相关路径

3.1  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思政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首先应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思政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一种多层级的综合性管理系统,系统的顶层设计包括高职思政教育的目标、要求以及組织结构等。

中间层也叫功能层,是信息化系统的核心层,在这一层级,根据上一级高职思政教育管理的目标、要求等,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依托设置各管理模块,包括学生管理、教师管理、课程管理、教学管理以及评估管理等,此外还包括系统功能设置、优化、拓展等相关模块,是实现思政教育信息化管理的技术核心所在。各个管理模块通过相应的终端应用接收数据,并能够提供数据分析、整理等功能并形成结果报告,通过相应的设置传送给系统管理者进行决策参考或系统优化。

系统最底层为应用层,也叫终端层。这一层级是思政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数据生成层,通过各类应用程序、终端设备来完成思政教育各项工作任务数据的实时报送,并能够接入高职院校各类涉及思政教育的终端设施,如监控设备等。

应用层是构建基于信息化技术应用的高职思政教育环境的基础,在这一层面,高职院校所投入创建的思政教育信息化终端应用将成为其系统管理的数据源,是系统运行的基础支撑[4]。

一般情况下,终端应用将包括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信息的收集、对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等相关信息的收集汇总、对学校思政教育成效的跟踪反馈信息、教师师德师风和教学行为等相关信息的收集等,某种程度来说,高职院校对于思政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的全面性、系统性决定了数据信息来源的多样性,也决定了系统管理的覆盖面和有效性。

3.2  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创新思政教育模式和方法

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并不是简单地或是单纯地将某些信息技术或是软件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这样的应用所能够体现的仅仅是思政教育效率的提高,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当前思政教育对学生吸引力不强、影响力不足的问题,本质上传统教学理念、模式与方法仍是内核,改变的只是外在的形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传统教育的网络化、信息化[5]。

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创新思政教育的模式和方法,是以教育信息化的理念和思想来构建全新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是围绕信息技术来解决思政教育中的核心问题,而不是仅仅将信息技术作为教育工具来使用。

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来创新高职思政教育模式和方法,首先应以信息技术的应用来推动教育模式和方法的革新,提升高职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信息技术的应用要充分了解、掌握高职学生的思政教育需求,要将思政教育融入高职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过程,贴合学生实际,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如通过建立思政教育微信公众号等来开展广泛的学生调研、传播思政教育信息;通过建立思政教育论坛来让学生畅所欲言,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等。

其次,应以信息技术的应用来构建更为高效的集学校、家庭、社会于一体的教育体系,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全新的思政教育模式,以高效的信息传递来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优势和特点,促进思政教育质量的提升。

最后,应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来打通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壁垒,将传统线下思政教育和线上网络教育进行充分的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特点,取长补短,形成全新的教育模式和方法。

4  结束语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是高职思政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根本,是推动高职思政教育创新发展的技术引擎,也是高职思政教育在新时代环境下突破现实困境的必由之路。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既是促进高职思政教育发展的一种工具和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思想和理念,是解决当前高职思政教育核心问题的重要路径。

高职院校要实现在新时代环境下思政教育的良好成果输出,让思政教育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质量人才,必须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摆在思政教育改革的核心位置,转变教育思想和理念,构建以教育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型思政教育体系,如此才能使高职思政教育在新时代环境下呈现新气象、新面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5  参考文献

[1] 王健,郑旭东.新时代信息化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框架与建议[J].电化教育研究,2022,43(1):100-105.

[2] 高奇,周向军,韩文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教学需把握好的若干重要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2):112-116.

[3] 李梁.思政课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思路和构想[J].中国高等教育,2017(24):20-22.

[4] 李梁.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研究[D].上海:上海大学,2017.

[5] 刘裕.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的探索与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3):13-15.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信息技术高职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