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哲:北京市人民检察院三级高级检察官;他办理的案件曾获评北京市十大诉讼监督精品案;2021年入选《南方人物周刊》100张时代面孔。
我认为《检察风云》是很有担当的检察媒体。我与《检察风云》相识于《检察再出发》主题文章的策划。彼时,检察机关面临重要转型,《检察风云》从时代和历史的视野来审视检察的发展,邀我策划一组文章。我写出了《检察工作的四个维度》《检察工作的战略与战术问题》《以强大诉权回应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公益诉讼是新的战略增长点》四篇文章,因为种种原因只刊发了最后一篇。虽然只刊发了一篇也是很有胆识和魄力的,对得起“风云”两个字。最后这四篇文章合成了一篇《检察再出发》收录在我的同名文集之中,这就是我第一本书的来历和契机,也是我与《检察风云》的缘分。后来,我或投稿或被约稿,累积起来在《检察风云》也发了有八九篇文章。
这些年,我一直在想一件事,我們写文章为什么?同样的,一份刊物办了三十年,它为了什么?
一是为了表达。也就是将我们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我在写《检察再出发》的时候就有这个想法,我相信《检察风云》的编辑也有这样的想法。他们希望传递一种声音,一种检察的声音,一种真诚的、执着的声音;它体现的是对检察事业的热爱、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而《检察风云》与我不同的是,它还能汇集千百种声音,同声呼喊,同气相求,使一种观念可以成为一种潮流。这是一种跨越时代的检察潮流,也是最紧跟潮流的时代之声。俱往矣,这三十年也是《检察风云》砥砺前行的三十年。
二是为了连接。相似的观念、相同的价值观念可以将我们聚拢在一起。《检察风云》不仅聚拢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作者,同样也聚拢了一批有影响力的读者,他们的办案行为可能会影响别人的人生,而《检察风云》也同样在影响他们的观念。
三是为了建构。《检察风云》提供了一个平台,有了这个平台,我们可以看到那些理性、深刻的观点,我们可以发出我们的声音。但是传递什么样的声音,怎样传递声音,怎么能够历久弥新地永远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这是一门传播学的艺术。《检察风云》用三十年的阅历来验证它作为品牌的影响力,这个影响力是逐步构建起来的,并经历了岁月的洗礼。而成为检察系统内部最有影响力的刊物之一,它的秘诀是懂得与作者共同成长。影响力是相互建构和相互成就的,欲达者达人,《检察风云》有伯乐的智慧和心胸。感谢《检察风云》让我们有机会风云际会,三十年后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