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秀海 曾俊儒 张永至
(昭通学院 云南 昭通 657000)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于2017 年10 月18 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的质变。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体育特色小镇是推动城乡一体化,促进城镇建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的有效途径。云南省昭通市牛场镇临近贵州毕节和四川宜宾,牛场镇有着良好的少数民族体育资源和红军长征文化红色革命点,地理环境优越,为体育特色小镇的开发打下了基础。本文通过对牛场镇体育特色小镇的打造路径探析,总结出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路径和机遇,为脱贫地区有效接续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提供参考性依据。
体育特色小镇第一次被提及是在2017 年5 月,国家体育总局印发关于《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通知》将“体育特色小镇”的概念表述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助力新型城镇化和健康中国建设,促进脱贫攻坚工作,以运动休闲为主题打造的具有独特体育文化内涵、良好体育产业基础,集运动休闲、文化、健康、旅游、养老、教育培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空间区域、全民健身发展平台和体育产业基地”正式提出建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并要求,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一批具有鲜明体育特征、浓厚文化气息、集聚融合产业、良好生态环境,并能够惠及人民健康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努力带动小镇所在区域体育、健康及相关产业发展。
江苏省体育局将体育特色小镇的概念定义为:以运动健康为主题和特色,集体育、健康、旅游、休闲、养老、文化、宜居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空间区域和发展平台。查阅相关文献和政策性通知,有运动休闲小镇,体育文旅小镇,体育小镇等诸多定义,但其实质性还是一样的,且众多学者和官方对体育特色小镇的定义更为清晰,体育特色小镇的研究占据主导。因此本文还是以研究体育特色小镇为对象进行探讨。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其中首要就是产业的发展,这与三农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有效促进三农工作发展。高质量的体育特色小镇可以有效推动地方产业推广,激发农民的强烈体育运动意识同时提高人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规律性地参与田竞类、球类、越野类、水下等等一系列的体育活动,形成一种良好的乡风镇风。一定程度上带动旅游业、餐饮、交通、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
牛场镇是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下辖的乡镇。牛场原名却良佐,简称“却佐”。因这里逢十二生肖的属牛日赶集,故称“却佐牛场”,简称牛场。牛场镇位于镇雄县东部在东经106°,北纬26°37’分,镇人民政府驻地距离县城47km,距离昭通市140km,距离贵州省贵阳市110km,距离四川省宜宾市195km。与多个乡镇接壤,辖9 个村民委员会165 个村民小组9654 户41133 人。全镇平均海拔1365m,最高山峰位于半坡村的雷打坡,海拔1735m。气候属于北亚热带,四季分明。国土面积160.43km,一所九年一贯制中学,0 所小学、2 所幼儿园,5 块标准篮球场地,2 个广场健身活动中心、2 个乡村振兴文化书屋。红色文化:贺龙元帅“红军长征文化南天门点兵台主体公园”。现有文旅景点:“夫妻石笋、观音岩瀑布、大水沟水库、葡萄园、”以及正在打造的:“九股水公园、四楞碑云上草原”。
当下西南边陲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阶段,对于体育特色小镇建设恰逢其时。王运土在边疆贫困地区体育特色小镇发展现状研究中指出,体育特色小镇发展的现状:政策文件难以深入落实落地,宣传普及不够,体育文化活动单调无趣,人民思想意识欠缺。
武坤研究发现,四川省广元市曾家镇政府如果想更好地推进体育小镇建设,应该以体育产业发展为核心,扩大体育产业的服务面、覆盖面,提高产业之间的联系,同时结合当地资源情况,大力发展旅游业、服务业,扩大人流量。要想积极推动体育特色小镇的高质量运营发展,曾家镇政府应该进行全方位多方面准确的定位,紧跟国家政策的脚步,不能只偏向旅游业而忽略体育经济的运行。
李百然研究发现,体育特色小镇既是发展体育产业的重要载体,也是健身休闲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新业态。我国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具有如下特色:政府地方利用体育资源的动机较强,大力推动体育小镇建设;企业公司对体育小镇趋向性较明显,多种体育项目试图介入;体育与房地产结合的案例较多,有既做体育又做房产的目标冲动。目前,我国掀起了建设体育特色小镇的浪潮,且取得一定成效。
纵观资料文献,从2015-2023 年,关于体育特色小镇的研究倾向于理论层面的探析,其内涵分析、生态建设、发展模式、SWOT 分析、机遇与挑战分析、对策和路径研究,以讨论分析为主。对于实践性的研究相对较少,随着十九大召开,全民健身热潮的掀起,国家布局规划,乡村振兴各大发展战略的制定,城乡一体化集聚,“三农”是基础,农村的发展是重点。因此,需要打破原有的思维,注入新鲜事物,在现有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寻求新的出路,打造体育特色小镇就是一种发展乡村推动城镇一体化的方式。以点进行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创新不断探索,结合牛场镇地方特色,走体育+产业、体育+旅游、体育+互联网……体育+N 的模式,加快城乡发展。
罗月云立足于江西省体育特色小镇的实际情况,提出结合乡村振兴,促进“体育+振兴”深度融合;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设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小镇服务管理水平;立足当地文化,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培育赛事活动,打造体育旅游赛事品牌;创新推广模式,优化体育特色小镇投融资环境等六条发展路径。
韩宇飞在山东省体育特色小镇发展路径研究中表示应从创新小镇特色品牌、建立监督评估机制、遵循循序渐进的发展原则、加强上下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四个方面对山东省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路径进行优化,从而促进小镇合理有效地发展。
培育特色体育产业,挖掘发展特色亮点;深化产业改革,建立成形的体育特色小镇产业链;完善设计规划,指定可持续发展模式;建立健全健身旅游服务体系,提升运营管理能力;完善基础设施,吸引人才聚集。
体育特色小镇研究日趋成熟,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也颇具特色。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梳理牛场镇地方文化和资源,也正在投身乡村振兴驻村工作,有着实地发展的优势。作为高校教师,结合自己专业,把乡村振兴工作做好做实。文章以打造体育特色小镇的路径为出发点,以政府为圆心,辐射周边行政村的旅游景点为思路,打造体育特色小镇。探析其打造路径,为牛场镇地方经济发展、城乡一体化、乡村的振兴贡献绵之力。
党组织文化活动。党员主题活动日,50 年党龄老党员慰问活动,云岭先锋线上党员培训班,纪念红军长征文化主体公园革命烈士扫墓活动。
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文体活动: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修建文化书屋,收藏上万册图书,涵盖政治、经济、文化、体育,适合幼儿到成人的所有书籍,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供人们获取知识。
“三下乡”活动,高校老师和大学生走进农村,走进农田,走进农村中小学课堂。交流产业种养植技术,给中小学学生分享大学生生活,树立远大理想信念,憧憬未来、憧憬大学之旅,对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村中小学学校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工作队在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和“双减”政策大背景下,结合专业方向和牛场镇基本情况,组织中小学学生连续两年开展暑期体育活动,孩子们劳逸结合,收到了良好的反响。
春节迎新文娱活动。在政府部门和群众参与下举办拔河比赛,激发人民的凝聚力;趣味运动吹气球,提高人们肺活量,增加运动积极性和趣味性;抬乒乓接力有效锻炼人们平衡能力;篮球竞赛达到强身健体,培养参与者的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一系列活动丰富人们业余生活,给新春佳节增添年味和特色!
中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何时何地都始终围绕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前行。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是国家发展战略,是地方振兴和发展的明灯。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归划离不开地方党委政府,地方党委政府部门成立工作小组和责任人。作为打造体育特色小镇政策制度的重要保障,狠抓责任,落实项目,规划顶层设计,监督管理打造特色小镇的质量和进度。同时政府部门规范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招商引资。不能盲目跟风,结合地方特点展开规划和落地实施,走出去,学习其它成熟地方的宝贵经验。做到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发展方向,行事具备前瞻性和实效性,职责明确,分工合理,目标清晰。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突出体育和旅游资源相结合的特色亮点,同时平稳发展地方产业和生态文明,充分挖掘地方有利资源,争取打造出契合牛场镇实际的具有现实意义的地方体育特色小镇。为民谋福利,为民促增收,为民共富裕。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使人灵秀,历史使人明智”高校驻村工作单位,担负着教育文化振兴,体育文旅特色小镇振兴,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使命。建成乡村文化特色书屋,融合体育特色小镇资源,完善小镇文化生活。农学技术支持农业增产,地旅专业助力地方资源挖掘;交通运输集团驻村工作单位,硬化道路,规划道路,铺设健步小道,路标路牌,以牛场镇政府为中心点全面覆盖牛场镇下辖九个行政村,为体育特色小镇发展奠定基础,便于今后开展全民健身,全马半马拉松等竞赛类体育文体活动。工科管理局驻村工作单位,各个驻村单位分别就单位特点发挥自己优势,积极建言献策,为打造体育特色小镇的软硬件贡献力量。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体育商学院院长易剑东指出,发展体育小镇,不仅要因地制宜,把当地特色体育项目相关的生产、生态、生活全部融合进小镇,与此同时,也要敬畏和保护自然,全面推动绿色、循环、低碳这种可持续性的发展。体育+旅游,体育+互联网,体育+N。航旅集团,以牛场镇政府的九股水文体公园为圆心,方圆5km 为半径,9 个行政村在圆上,突出各个村的景点:“九股水文体公园—贺龙元帅红军长征文化主体公园—夫妻石笋—观音岩瀑布—却佐辣椒基地—清澈大水沟水库—田园葡萄园—云上草原祁家地—方竹节节高升打卡圣地—露天游泳休闲区”系列旅游景点,经过挖掘和创新开发后,在乡村振兴第二步2035 年前基本形成,以健步道路形式连接起来,一站式游玩,一站式开展全民健身的文体娱乐活动,面相县市省乃至全国全世界开放。推动地方产业兴旺,有力种植地方特色农产品,精加工精包装,线上线下销售,稳就业促增收增产;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达到生态宜永久居住;做好小镇主人公的角色,保持热情纯朴的乡风民风;全镇上下遵循党的坚强领导原则,具备良好的法律法治体系去打造体育特色小镇,经营体育特色小镇,以这种理念和思维去拓展乡村的振兴,建设美丽的家园。原则航旅集团和有关单位做好宣传和开发工作,一个美丽的小镇初具规模,体育特色小镇初具雏形。体育用品公司,体育赛事转播公司,餐饮公司,农特产品加工和销售公司,各类体育运动项目裁判协会等一应俱全。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是服务的对象,也是参与小镇建设的核心,应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地方地理环境而制定规划。群众是受益者,鼓励当地群众参与小镇建设,听取他们的想法和心声,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众人拾柴火焰高农民是自发组织志愿者协会,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到小镇建设过程中,配合小镇建设土地使用,房屋改建,体育健身宣传工作,保护生态,爱护小镇环境,从小孩从大人和老人做起,从身边每一件小事做起。为体育特色小镇建设添砖铺瓦,为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更进一步,为基本实现和全面实现现代化强国进军。
“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文章旨在对牛场镇体育特色小镇建设路径的研究,分析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渠道路径,给牛场镇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提供积极的理论基础,促进今后建设高质量、高效率、高规格的文化小镇、文旅小镇、体育小镇,一定程度上提供理论性的参考意义。本文对乡村振兴政策性文件、法律法规、体育特色小镇的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和界定;建设体育特色小镇出发点是为乡村振兴服务,一切乡村活动、组织都离不开乡村振兴这个指挥棒,文化、旅游、体育特色小镇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助推器;牛场镇打造体育特色小镇路径包括政府部门的主导,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协同,企业和团体组织并进,个体群众齐参与。
本课题研究组所有成员,扎根乡镇驻村,优先调研获取实地材料,在中国知网等渠道查阅有效文献资料,汲取当下研究成功的特色小镇经验,整理归纳出该镇体育特色小镇建设路径,为全民健身的推广提供新场所,对体育特色小镇中体育产业、文化教育和农村体育强镇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基础,完善该镇在该研究方面的理论支撑,对牛场镇打造体育特色小镇添砖铺瓦,为基本建设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