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林宁
(山东高速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00)
现阶段,在我国公路工程施工中,技术人员除了要确保施工质量,保障后续公路安全有序通行,还需要重点从环境保护着手,切实践行环保理念,优化公路工程整体的施工效果,规避不利影响和危害。环保理念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受重视,技术人员应该全方位分析整个公路工程施工中存在的所有环境污染因素,进而有针对性地积极防控,确保公路工程施工更具环保效益,切实规避施工不当,影响公路工程及其周围环境,相关研究极为必要。
环保理念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首先需要重点关注环境保护的要求,技术人员应该针对公路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各类环境污染问题积极防控,提升公路工程的环保施工水平,解决原有施工模式带来的危害。
基于此,在公路工程施工中,技术人员应着重考虑所有的环境污染因素,不仅要明确大气污染、水污染以及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常见因素,还应该对其进行细化,掌握所有的环境污染因素,进而才能够有针对性地防控,避免其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和危害。
比如,对于公路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大气污染问题,除了粉尘,还包括机械设备运行带来的尾气,需要技术人员有针对性地防治。确保所有的大气污染因素均可以得到有效治理,避免出现任何环境保护漏洞和缺陷,最终更好地优化污染防控以及环境保护效果。
环保理念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还需要满足生态绿化要求,也是比较关键的基本要求,成为未来公路工程施工优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公路工程施工中,技术人员应该着重考虑生态绿化策略的灵活运用,以便促使公路工程在施工后,实现更高的绿化率,由此更好地实现公路工程整体品质的提高。当然,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凸显生态绿化效益时,同样也可以发挥理想的环境优化作用,有助于促使各类环境污染问题得到积极应对和解决,成为推动公路工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1]。
基于公路工程施工面临的生态绿化要求进行分析,不仅需要技术人员关注施工中可能带来的各类环境破坏因素,往往还需要重点考虑通过恰当适宜的施工作业,提升公路工程的整体绿化率,更好地为后续公路通行服务。
环保理念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技术人员除了要重点关注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还需要以人为本,尤其是对于公路工程周围的居民,更是需要引起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以便营造理想的施工氛围,避免施工作业给周围居民带来较大的影响和危害。
基于此,在公路工程施工中,技术人员应该综合分析施工作业可能产生的各类影响因素,进而立足周围居民的角度,积极防控,避免引发周围居民的反感和抵触。
除了公路工程施工中带来的各类环境污染因素,可能影响周围群众的生活质量之外,技术人员还需要重点关注施工噪声带来的不利影响和危害,达到理想的噪声防控效果,对于周围居民形成较为理想的保护,营造较为理想的公路工程施工条件[2]。
环保理念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需要积极关注粉尘防控。针对公路工程施工中出现的所有粉尘,积极防治,达到较为理想的大气环境保护效果。具体到公路工程施工中,技术人员应该注重综合、全面分析可能出现粉尘的场所,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控,避免出现较为严重的污染问题。
比如,针对公路工程施工现场中,各类混合料的拌制,或者一些土方量施工作业,均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粉尘污染。技术人员应该注重在不影响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在现场进行合理的洒水保湿处理,降低出现粉尘污染的程度,同时还可以在周围设置防尘网,避免在该区域出现粉尘大量外泄的情况,以达到理想的粉尘防控效果[3]。
此外,在公路工程中运输各类施工材料时,同样可能出现大量粉尘,如水泥、砂石等材料,技术人员需要进行必要防控。严格检查所有运输机具,确保其具备理想的匹配性,避免选择不专业的机具运输各类施工材料,同时做好运输机具的全面防护,降低粉尘外泄的风险。
环保理念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还需要关注水体保护,以便公路工程周围的水体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保护效果,避免因为不当施工作业造成严重的污染问题。技术人员应该注重综合、全面分析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各类水体污染因素,进而有针对性地积极防控,避免污染物直接接触或者排放到周围水体中。比如,针对公路工程施工中使用的沥青、油料以及其他化学施工材料,技术人员需要注重积极防控,精细把控,避免污染水体。尤其是对于施工中未彻底使用的材料,更是需要注重及时回收以及集中处理,严禁随意排放到周围水体中。对于公路工程施工中涉及的钻孔作业,在应用泥浆冲孔时,技术人员同样需要切实把握泥浆材料的优化控制,避免其在冲孔完成后随意流淌。
当然,针对在公路工程现场,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如废水、垃圾及粪便等,同样应该集中化处理,避免对于周围水体产生不利影响。
环保理念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还需要重点考虑噪声防控,保障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工作。技术人员应该注重综合分析、评估整个施工中过大的噪声,对于一些关键工序以及机械设备进行重点掌控,明确噪声污染的各个因素、防控对象和主要目标。比如,对于一些机械设备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噪声,技术人员应该注重定期进行必要的保养和检修,避免在运行中出现较为严重的异常噪声和振动,将影响降到最低。针对公路工程施工中噪声较大的施工工序,技术人员同样应该尽量予以替换,逐步淘汰一些滞后的大噪声施工工艺,实现公路工程的施工环保效益。对于一些噪声较大的施工区域,技术人员还需要在周围设置专业的隔音墙,实现噪声防控效果,降低影响。
当然,公路工程施工负责人还应该及时与周围居民沟通协调,明确施工噪声对其带来的影响,确定适宜施工的时间段,规避在周围居民的休息时间段进行施工作业,尤其是在施工点周围150m 范围内的居民区,更是需要积极关注。
环保理念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还需要关注项目整体生态绿化水平的提升,以便更好地凸显公路工程的环保效益。基于此,在公路工程施工中,需要综合分析、评估生态绿化处理的各个区域,由此选择相匹配的生态绿化处理方案,促使公路工程实现更高的绿化率。
比如,针对公路工程的边坡结构,技术人员可以采取生态护坡的构建方式,促使该护坡区域具备较强的生态效益,发挥绿化作用。结合公路工程边坡的基本状况,技术人员采取生态绿化的处理方式,不仅可以直接提高绿化率,往往还能够实现边坡结构的加固处理,使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得到遏制,是实现环保效益的有效方法,应该引起技术人员高度重视。如果公路工程原有边坡结构的稳定性较差,单纯进行生态绿化处理难以实现稳固效果,则可以辅助使用一些工程手段,如土工格栅的应用就可以在边坡稳固处理的基础上,形成较为理想的生态边坡处理条件[4]。
环保理念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技术人员还应该高度关注一些先进工艺的应用,借助先进工艺,进一步优化提升公路工程的环保效益,解决各类环境污染以及资源损耗问题。应用先进工艺及环保理念,发挥积极作用,不仅作用于公路工程施工中,还可以作用在后续公路通行中。
比如,汽车尾气问题,可以应用光触媒技术。在公路工程路面结构中,或者在周围防护栏等设施上,合理喷涂一些光触媒材料,使汽车尾气得到充分的净化处理,实现环保效益[5]。
环保理念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需要首先从环保理念入手,注重提高所有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针对各项工作进行改进和调整,践行环保理念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在公路工程施工中,所有施工人员以可持续发展观以及绿色公路建设作为突破口,引导施工人员充分认识现阶段自身工作面临的更高要求,明确因为各类不合理作业以及疏忽大意带来的严重环境影响和危害问题,逐步树立环保意识。当然,在公路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树立环保意识后,为了促使环保理念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还应该结合自身工作定位和主要施工任务,分析主要的环境污染因素,有意识地防控,避免因为自身不当操作行为带来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比如,对于公路工程的一线施工人员而言,更是需要着眼各类环境影响问题,不仅要关注技术操作的规范性,还要关注对于周围环境的有效保护,以此更好地践行环保理念[6]。
环保理念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应用时,为了促使各项环保措施的应用较为适宜合理,且表现出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技术人员还应该注重环境影响评价,以便在提前了解所有环境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必要防控和处理。基于公路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全方位检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仅要关注施工作业过程,还需要重点关注各个施工作业区域,尤其是一些相对敏感的施工区域。技术人员需要综合分析评估,避免出现环境污染问题。结合现阶段我国公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从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以及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入手,进行充分的分析。具体到公路工程施工中的环境影响评价,施工人员需要关注公路工程两侧200m 以内的污染情况,形成更为系统全面的分析评价结果,指导环保理念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为了切实优化环保理念的践行效果,应该注重实时监控,以便及时进行所有环境污染问题的防治,避免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后果。基于实时监控机制的构建,一方面,需要公路工程施工单位自我监督,具体在各个施工环节中进行实时评估。可以在施工现场中,设置各类检测设备,发现在施工中存在的各类环境污染因素,制订较为理想的防控方案。比如,用分贝仪检测施工中的噪声,用空气检测仪监控公路工程施工中的粉尘问题,随之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控。另一方面,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实时监控还应该依托外部监督机制,以便更为严格地对其进行监管,对于所有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有效治理。比如,周围居民可以及时向相关监督部门反馈公路工程施工中的严重噪声,进而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改进,避免持续性出现噪声问题[7]。
综上所述,在公路工程施工中,践行环保理念不容忽视,技术人员应该着重考虑环保理念的践行要求,明确污染防控、生态绿化以及以人为本等基本要求,进而针对常见的各类环境污染问题进行防治,同时有效提升公路工程的绿化水平,最终推动公路工程可持续发展。当然,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实时监控同样必不可少,依托施工单位自身以及外部监管机制,实现更为理想的环境保护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