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控视角下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策略研究

2023-09-13 19:52邵丽
大众投资指南 2023年12期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财务管理

邵丽

(抚顺市东洲区财政核算中心,辽宁 抚顺 113004)

伴随着《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文件的相继出台,财政部明确强调,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管理时,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加快内部控制革新发展,以此促进财务管理体制的进一步优化与完善。因此,以内部控制为核心的财务管理模式,俨然成为事业单位做好内部管理,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促进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何采取有效手段,坚持以内控管理为基础,深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进一步优化财务管理效果,满足新时期发展需求,是事业单位值得深度思考的话题,也是本文章的重点研究课题。

一、内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关概述分析

(一)内控管理

内控全称为内部控制,主要指企事业单位内部的控制运作。内部控制的执行宗旨,便是规范单位内部经营管理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性,为相关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打好环境基础,同时有助于单位各类风险的有效防范。内部控制是现代化经营管理的产物,其存在目的便是在单位内部建立起使各项业务活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管理措施、方法与手段,旨在保证实现最终目标的系统性控制活动,具有关联性、全面性、潜在性、经常性等特征,这些特征结合起来便是一套完整的内部管理措施。

(二)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一环,是组织单位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指在特定目标下,加强对资产购置、资本融通、现金流量、利润分配等环节的科学管理。内控视角下的财务管理,与传统模式下的财务工作具有一定差异,实际业务覆盖面更加广泛,在做好经济活动、财政资金、固定资产以及人力成本管理基础上,对比单位经济投入与产出情况。坚持以预算为基础,严格按照财务编审、预算执行、决算等财务程序开展经济活动,在全面性、系统性的管理原则,实现单位财务活动的闭环管理,加快财务内控管理目标实现。

二、内控视角下开展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一)保证财务数据信息质量

基于内控视角的财务管理,事业单位需要严格按照《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相关要求,有序开展财务报表编制与会计核算等工作,配合内控管理认真落实,有效规避以往无监管情况下,会计账务的随意性处理,不规范、不严谨等问题,促使财务数据信息质量得到有效保障。伴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出台,对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强调全督导、强监督,有效遏制传统模式下财务管理混乱、信息披露不及时等问题,进一步提高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此外,伴随着我国社会体制的不断改革与深入,事业单位的运营管理面临新的难题,需要认真遵循内控管理的基本要求,完善财务管理模式,保证财务数据质量,促进财务管理有序发展,规范财务数据管理。

(二)优化资本结构与资源配置

财务管理贯穿在事业单位各个经营环节,其中投融资管理被视为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资本结构与资源配置的优化处理,更是极为重要。通过健全的财务内控管理机制,帮助事业单位在投融资期间发挥预测、分析、控制等作用。以此调整内部成本结构,优化财务管理模式,有效控制并降低单位成本投入。从客观上促进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突出财务管理的有效性,顺利实现低成本、高收入的管理目标[1]。事业单位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其资金来源多数以财政拨款,对于资金配置与使用具有更高要求,这就需要通过内部控制规范财务管理,帮助事业单位降低利息费用,在优化资本结构,实现整体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创造更多利益空间。

(三)增强单位风险防范能力

风险防范是风险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影响着最终工作成果,在开展财务内控管理时需要认真对待。在事业单位运营管理中,完善的财务管理体制,更加强调对成本费用支出最低化的追求,规范财务管理流程,及时排查并处理潜在风险隐患。在开展财务管理过程中,事业单位的管理重心侧重于预算管理、资金管理、成本控制以及资产管理,及时纠正不良行为,使得财务管理流程更加规范有序,解决传统模式下的弊端问题,要求各岗位人员恪尽职守,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在保证财务工作合理规范的同时,有效规避各类风险隐患。并且,内部控制下的财务管理更加全面、完善,能够以经营杠杆等财务指标为参照,科学调节财政资金、资产、成本等之间的关系,以此有效控制并降低经营风险,增强单位的风险防范能力。

三、内控视角下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实施策略探讨

(一)树立良好的财务内控意识

事业单位领导应以身作则,正确树立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制度关系,从内部控制角度出发,科学改进财务管理机制,根据内部控制要求,指出财务管理重点,准确掌握内控视角下财务管理的具体内容,清晰界定财务管理与各部门的联系,提出部门执行要求,强调多部门协调配合,及时向财务人员提供相关数据信息,以保证财务工作的及时性、有效性。并且,事业单位还应加大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宣传力度,通过召开会议、组织活动等方式,向各行政部门传递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注重思想引导,及时转变他们的思想误区,逐步增强财务内控意识,自觉参与到财务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提高财务内控参与度,全力推进财务管理举措的贯彻落实,以此达到最优化财务管理水平。

(二)优化财务管理组织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事业单位面临新的革新发展难题,传统模式下的财务管理弊端初步出现,影响财务管理效率,在一定程度降低财务数据的时效性。针对此现象,事业单位应根据内部控制要求,积极优化财务管理促织,以此提升财务管理专业性与处理能力。

一方面,区别财务管理内容,将预算管理在财务管理体系中独立出来,采取分离财权与事权管理机制,突出预算管理的特殊之处。事业单位的资产购置应配备财务分析,在单位负责人、财务组织、主管中心的协调配合下,加强资产控制,确保财务经费的规范化、合理化分配。

另一方面,为解决财务管理归口设计不合理、预算管理不科学等问题。事业单位需要从本质层面出发,严格遵循“一体化”的建立原则,使二者保持密切联系[2]。考虑到预算管理与财务活动的对接特殊性,需要按照财务组织预算编制标准,有序开展预算编制,并在批复后方可安排部门执行。在事业单位的组织活动过程中,往往会涉及政府采购、资金管控、收付控制等业务领域,需要在资金控制基础上进行财务管理,清晰设定管理标准,以促进财务管理的更好落实。

总的来说,事业单位要按照内控要求,不断优化财务组织体系,完善财务工作模式,着重突出财务管理在单位运营中的显著作用,加快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建立以内控为核心的财务管理制度

为促进财务管理的有序开展,事业单位应从内控角度出发,健全财务管理相关规章制度,严格规范财务管理行为。

第一,优化财务管理流程。注重财务管理程序的持续性完善,做好财务关口前移,财务事项处理不得局限于事后管理,而是努力朝向经济活动全过程管理方向转变,形成财务闭环管理。对于经济项目管理,安排专人做好事前调查,广泛搜集相关信息资料,逐步开展全面测评,为后期经济活动的资金配置与使用提供保障。

第二,建立信息交换制度,便于经济活动开展时,财务部门与各业务部门的信息交流,在保证数据信息全面性与准确性的同时,对信息及时性提出要求,必要时可引入业财融合理念,在业务部门的全力配合下,便于财务人员对单位经济活动收支情况的具体掌握,形成部门合力,保证财务管理方案的科学与可行性。

第三,岗位责任机制。结合事业单位经营现状,合理设置财务管理岗位,科学划分管理职责,重点财务岗位(出纳、稽核、债务账目登记、会计档案保管等)采取分离机制,积极落实管理员权限,保证岗位职责精准落实到个人,防范并杜绝国有资产流失现象的出现。

第四,完善财务反馈机制。为保证财务活动的有效性,事业单位应当完善财务信息反馈机制,配合财务报表分析、会计核算等基础工作,努力将财务报告做精做细,必要时可对关键信息进行备注,准确掌握单位财务状况。一旦发现财务管理漏洞或问题,应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确定改进方案并及时解决,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四)构建财务内部控制协同体系

内控视角下的财务管理工作,需要配备相对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逐步完善体系内容,严格遵循财务管理、预算管理二者相分离的基本原则,强调事权与财权的制衡发展,促进财务内部控制协同体系作用的更好发挥。

首先,财政资金的统一协调分配[3]。针对事业单位的资金申请与分配,应强调财务部门、主管部门、单位负责人的共同参与,建立一体化资金规划体系,确保资金在配置与流通过程中得到有序管理,实现统筹安排,逐步实现最优化的资金利用率。

其次,引入预算管理。结合事业单位经营情况与财务状况,健全预算管理体系,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监管、考核评价的协调配合下,严格把控单位资金流动情况。对于事业单位的项目申请,财务人员与预算管理人员应保持密切交流,进行有效对接,以此保证财务预算管理的科学可行性。

最后,深化财务预算。在财务预算工作开展期间,事业单位应认真遵循财政部的资金使用标准,按照规定完成预算编制,为资金配置与使用指明方向。在财务核算结算,应严格按照预算规划,加大资产收支活动管控力度,不断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及时找出财务活动中的缺陷与漏洞,妥善处理,防微杜渐,在内控指导下提高财务管理质量。

(五)落实财务监督预警机制

内控视角下的财务管理工作,业务覆盖面更加广泛,需要积极建立财务监督预警机制,做好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的监督管控,在充分了解内部控制基本要求,财务管理重点的基础上,结合其年度财务报告、决算报表、预算执行计划等重要指标,全面衡量权重,逐步建立一对一的监督预警机制。以预警风险值为标准,规范进行评价与排序,当被财务活动、经济活动低于预警风险值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要求各职能部门进行自查自纠,保证问题及时整改。财务部门则应深入基层,成立监督小组,对其进行现场指导。必要情况下,可以通过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对该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规章制度保障。

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建立监督预警机制,完善内部控制建设,能够实现办事流程的有效简化,节省更多会计监督成本,在提高行政运行效能的基础上,严厉杜绝违规处置、徇私舞弊等不良行为的出现,使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性得到保证,既达到了会计监督的最终目的。为此,监督部门应引导并督促行政单位加快内控制度建设进程,确保整个会计监督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实现合法、合规进行。

(六)加强财务人员岗位培训

财务人员的岗位教育培训,是提升专业素质,增强责任意识的关键举措。一方面,根据会计制度更新内容,为财务人员提供更多学习空间,学习更多专业的会计核算与财务处理方法,严格按照新《政府会计制度》等相关制度体系,在日常财务管理中应用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措施。另一方面,财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从业意识,自主学习《规范》等与财务管理相关的制度体系,通过深度学习、深度研究,增强自身知识储备,逐步提升财务专业素养与内部控制意识,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通过岗位教育培训的有序开展,在夯实财务人员业务技能基础的同时,增强财务管理人员责任意识,提高其专业素养,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流程得到进一步优化,不断提高财务管理综合水平,实现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深度融合。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内部管理与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运营发展的基础前提,二者之间有着密切关联,有助于内部经营管理行为的更好约束与规范。在新时期背景下,事业单位应正确区分内部管理与财务管理,深刻意识到内控视角下实施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坚持以内控视角出发,增强财务内控意识,优化财务管理组织,建立财务管理内控制度与协调体系,积极落实财务监督预警机制,加强财务人员岗位教育培训,从多角度出发促进财务活动与内部控制的有机结合,发挥二者协同效应,不断优化财务管理效果,增强事业单位运营管理能力,更好为社会民众提供优质服务。

猜你喜欢
事业单位财务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水利财务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