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包括肾、肾盂、膀胱、输尿管等,在泌尿系统任意器官上出现的肿瘤被称为泌尿系统肿瘤。治疗早期的泌尿系统肿瘤采取的方式一般为根治性切除手术,而中晚期的患者手术后出现复发及死亡的概率较高。为了保证手术效果,减少复发情况,化疗在泌尿系统肿瘤术后运用广泛,它可以缩短药物到病灶的过程,增强药物活性,达到杀死恶性肿瘤细胞的目的。但是化疗的治疗时间长,会给患者带来很多不适感以及不良反应,想要保证化疗的效果和稳定患者的情况,护理尤为关键。下面分享一些针对泌尿系统肿瘤患者化疗的护理小知识。
膀胱肿瘤中恶性占到99%,是泌尿系统发病率最高的肿瘤,在男性中高发。环境、职业、吸烟、代谢异常等都可能导致膀胱肿瘤的发生。膀胱肿瘤早期以反复无痛性血尿为主,严重时还有血块出现,尿频、尿急以及难以排尿的情况时有发生。临床上一般会采取保留膀胱和切除膀胱两种手术,保留膀胱手术适合表浅膀胱癌,而膀胱切除手术针对浸润性的膀胱癌,当肿瘤浸润到附近的其他器官,那么手术已经毫无意义,只能通过放、化疗的方式延长患者的生命,减轻痛苦。
前列腺癌是指前列腺组织中出现了恶性肿瘤,多见于年龄超过45 岁的男性,年龄跟发生率呈现出正比关系。此外,前列腺癌的发病原因跟遗传、细胞变异以及饮食和雄激素都有着关联性,该病在早期比较隐匿,症状不明显。
因为手术、灌注以及长期的疾病困扰,膀胱癌患者会发生负性心理,再加上严重的病情治疗需要大额的经济花费,患者的身心承受多重打击。护理人员在进行灌注化疗前要和患者勤沟通,帮助患者树立起战胜病魔的信念。
灌注化疗时护理人员必须严格进行无菌操作,保证尿管衔接处紧密连接,用药剂量使用准确,灌注化疗完成后帮助患者把衣物穿好,并做好放松训练,选择轮流仰、俯、侧、坐的体位分别独立维持时间为15 分钟,让灌注的药物均匀分布在膀胱黏膜上。患者在化疗后2 小时需要进行大量饮水,以减少药液对尿道黏膜的伤害。后期患者应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并按时复查。
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做心理疏导,为患者详细讲解疾病的相关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增加患者对前列腺癌的正确认知。化疗前帮助患者确认资料,化疗前4 小时不能进食和进水,开始前30 分钟通过肌肉进行安定的注射,将静脉通路建立好并辅助做好吸氧等工作。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进行密切关注,积极进行鼓励和安慰,提前给患者讲清楚会发生的疼痛,让患者有心理准备。
化疗结束后要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加强护理,替患者运用沙袋压迫维持穿刺部位6 小时,手术后需采用卧床的方式保持至少24 小时的休息,这期间帮助患者进行大小便。观察穿刺部位有没有出现渗血状况,并对血管做好保护,防止化疗药物的过度刺激造成静脉炎的情况,并防止药物外渗的情况出现,避免感染。常用化疗药物甲基 肼、环磷酰胺、希罗达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呕吐,根据情况可以给患者一些药物预防方案,改善消化道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