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菲(上海市浦东新区上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糖尿病是代谢性疾病的一种,发病后患者血糖水平出现异常,出现偏高情况。糖尿病发病后,典型症状被简称为“三多一少”(包括多饮、多尿、多食、消瘦),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肥胖、乏力等症状。糖尿病发病率比较高,目前尚未有可以根治的手段,属于终身性疾病。长期血糖水平处于较高状态,未得到有效控制,会对机体血管、器官造成伤害,可能引起患者出现周围血管病变、肾病等。由于糖尿病伤害性较大,很多患者谈及糖尿病都有点害怕。其实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稳定血糖水平,避免病情加重,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DM),是常见的以血糖水平升高、葡萄糖及脂质代谢紊乱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代谢性内分泌疾病。患者出现糖尿病的主要机制为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高血糖素活性增高引起代谢紊乱。一般糖尿病分为两类:
此类糖尿病发病同胰岛素抵抗、环境因素、遗传因素、胰岛B 细胞功能障碍等有关,导致胰升血糖素产生。此类患者发病机制为胰岛素分泌障碍,致使机体肝糖输出量增加,摄取的葡萄糖明显减少。
此类糖尿病发病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机体T 淋巴细胞介导,以选择性B 细胞损伤、免疫性胰岛炎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生活方式改变、周围环境改变、人口老龄化等多种因素影响下,糖尿病发病率有所升高。患者出现糖尿病后,长期血糖控制不够理想,机体血糖处于较高状态,增加患者出现糖尿病并发症的概率。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
糖尿病发病后,科学控制血糖水平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关键。为有效控制血糖,患者需及时到医院就诊。目前可应用于糖尿病治疗的药物很多,包括改善胰岛β 细胞功能类药物、降糖药物、胰岛素增敏剂等,可满足患者多样性需求。
改善胰岛β 细胞功能类药物主要通过对胰岛β 细胞功能进行调整,改善患者胰岛细胞功能,提高糖代谢能力,降低血糖水平。如活化的葡萄糖磷酸化酶葡萄糖激酶(GK),增加β 细胞三磷酸腺苷(ATP)生成,使得胰岛素分泌与合成增加,提高糖代谢水平,控制患者血糖水平。
降糖药物是糖尿病患者比较主要的治疗方法。此类药物包括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人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等。
①DPP-4 抑制剂可以间接对体内GLP-1 降解产生抑制作用,使得机体内GLP-1 水平较高,促使β 细胞对葡萄糖的反应得到改善,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水平。临床上此类药物应用较为广泛,包括沙格列汀、西格列汀、利格列汀、维格列汀、阿格列汀等。DPP-4 抑制剂可以单独使用,治疗中出现低血糖的风险较低。
②GLP-1 受体激动剂作为肠促胰素类药物,可以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刺激胰岛素分泌,减轻能量摄入欲望,控制患者糖摄入量。使用GLP-1 受体激动剂后,患者体内GLP-1 水平升高,降低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水平。目前国内常用的GLP-1 受体激动剂包括诺和力(iraglutide,利拉鲁肽)、百泌达(exenatide、艾塞那肽)等。需要注意,某些患者存在GLP-1 受体激动剂过敏情况。
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通过作用于胰岛素受体降低胰岛素抵抗,对糖生成产生抑制,降低血糖水平。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属于该类药物,可以作用于胰岛素、胰岛素受体结合位点,降低胰岛素抵抗,使得血糖水平下降。常用药物包括吡格列酮、罗格列酮。此类药物治疗中,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水肿、体重增加等,个别患者使用后出现心力衰竭、骨折风险增高等。因此患者在选择该药物时要严格按照医嘱,尽可能减少药物伤害。
科学运动
运动疗法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作用也很重要,患者可以通过长期的运动锻炼,辅助血糖控制、体重控制。运动中,无论是运动方式、运动强度,还是运动时间都需要科学,应遵循“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因人而异”等原则。(1)运动方式选择。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日常喜好、擅长领域等制定运动计划。如果比较喜欢运动,可以搭配广播体操、慢跑、篮球等运动,调动参与运动的积极性。(2)运动强度控制。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运动强度。轻度运动项目包括下楼梯、做广播体操、散步、洗澡、打太极拳等;中度运动项目包括慢跑、骑车上坡、上楼梯等;强度运动项目包括游泳、打篮球等。运动过程中可以密切观察心率变化情况,根据心率变化调整运动项目。(3)运动的时间。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在餐后30~60 分钟进行运动训练效果较为理想。每次运动持续时间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以未感觉到不适为宜。
饮食疗法
饮食疗法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作用明显,通过减少含糖量高食物的摄入,减轻机体糖代谢压力,稳定患者血糖水平。饮食控制中,需要关注血糖生成指数(GI),科学控制食物摄入。一般GI 在55 以下,可认为是低GI 食物;GI 在55~75,可认为是中等GI食物;GI 在75 以上,可认为是高GI 食物。高GI 食物进入机体后,吸收率高,消化快,快速释放葡萄糖,血糖峰值比较高,相反低GI 食物则吸收较为缓慢,血糖峰值降低,血糖下降较为缓慢,避免血糖波动过大。生活中患者可多食用一些低GI 食物,粗粮、乳类、豆类、薯类等食物均属于低GI 食物,患者可以选择。饮食上患者还需要注意规律,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尽可能避免晚餐进食过早,可以将晚餐的一小部分于睡前30 分钟进食。
遵医嘱用药
糖尿病患者得知自己患病后容易盲目用药,或者私自停药、减少药量等,很大程度上可能出现血糖控制不佳的情况。根据中国糖尿病指南相关规范,老年糖尿病患者在选择药物时需要尽量避免选择持续时间长、强度大的药物,以预防低血糖。患者日常用药需要严格遵照医嘱,养成良好的药物使用习惯,避免错误用药导致病情恶化。血糖控制期间,患者通常可能需要使用多种药物,应充分关注不同药物的相互作用,按照医嘱减少或者增加药物剂量。同时,药物治疗期间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尽量减少咖啡等的摄入,确保药物疗效。
糖尿病是终身性慢性代谢性疾病,为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患者只要注意治疗方式的选择、科学运动、饮食控制等,就可以轻松控制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