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燕 王忠伟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课程思政;高阶性;实践
中图分类号: F252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7934(2023)02-0041-07
高等教育承载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坚持立德树人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高等学校的专业办学不只是培养具有专业特长的技能人才,更要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的熏陶,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专业办学的载体,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课程思政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是课程育人的必然要求[1]。
《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核心基础课,也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重要选修课程,在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本课程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地讲授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知识,使学生熟悉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及其发展动态,掌握供应链管理的流程,以
及围绕核心企业构建供应链,并能够对供应链的资源进行全面的协调与管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将学生打造成为“掌握现代物流理念、满足国际市场需要、具备国际经营头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专门人才,同时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贯穿于课程学习的全过程。通过挖掘本课程的课程思政元素和推进课程思政教学的高阶性发展,“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
开展课程思政的关键是有一支思想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教师队伍。因此,《供应链管理》课程在推进课程思政实践中,牢牢抓住教师团队建设这一关键,多途径推进、多方法集成、多渠道融合,全面加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
經过多年的建设,《供应链管理》课程现已建设成为线上线下一体的省级一流课程,并于2021年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和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在长期的课程建设过程中,本课程建立了课程教学团队准入制度,对主讲教师和教学团队成员的要求做了明确规定[3]。准入制度的核心内容包括:
①入选本课程教学团队,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品质和良好的道德素质,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导向;
②主讲教师必须有教授职称,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课程教学团队成员必须具有博士学位,受过严格的教学训练;
③课程教学团队成员应有开放的性格,良好的口才和口头表达能力,善于和学生沟通[4]。
课堂是开展课程教学的中心舞台,在推进《供应链管理》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学团队既注重牢牢把握课堂这一核心环节,也注重以三全育人为指导,将课程思政延伸到课堂之外,这就要求建设与之相配套的课程思政教学团队。一是优化校内课程教学团队结构,构建了包括6名专任教师、1名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和1名教学秘书组成的课程教学团队,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和教学秘书不直接参与课堂教学,他们的职责是从工作特点出发,了解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接受度、认可度和喜欢度,参与改进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二是构建校内外相结合的课程教学团队,除了校内的教学团队外,通过产教融合等方式,选择专业能力强、思政素质高、善于沟通的企业人员参与课程教学和课程思政。
一是注重团队内部的研讨交流。团队成员之间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课程思政教学研讨,就课程思政内容和教学方法相互学习研讨;团队成员相互教学观摩借鉴,共同提升课程思政能力和水平。二是组织教学团队成员深入产业生产一线,了解供应链管理实践取得的成就,并就如何结合产业发展开展课程思政进行学习交流。例如,教学团队通过深入学校对口扶贫点,了解当地林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优化林果供应链体系,更好地服务林果产业发展,为精准扶贫提供服务和指导,同时提高了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三是注重校内教学团队与校外教学团队的融合交流。校内教学团队具有理论体系完善、教学经验丰富、了解学生需求的特点;校外导师具有供应链管理实践能力强、更了解供应链管理给我国产业发展带来的巨大成就。通过校内外教学团队的融合交流,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信息集聚,助力打造优秀的课程思政教学团队。
每门课程都是特定的知识元素的集合,不同的课程具有不同的特点,承载着不同的内涵,能够挖掘的课程思政元素也是不同的。在推进《供应链管理》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学团队注重全面剖析课程内容及其特点,结合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供应链管理的伟大实践,全面挖掘本课程对应的思政元素[5]。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的第一课,要求学生了解供应链管理产生的背景、基本概念及其发展现状与趋势。在本章教学中,教学团队注重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四个自信”以及“国内国际双循环”等元素,引导学生了解当今世情国情,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了解中国产业链、供应链与价值链发展现状、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面临的竞争态势,了解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应对我国产业链与供应链面临的风险而提出的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展望中国供应链管理的美好前景,引导学生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四个自信”,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争做时代新人。
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本质上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彼此因为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而形成合作伙伴关系。在本模块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学团队注重融入“宪法法治”“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懂得供应链成员间的合作必须要有契约精神,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各种规则,引导学生深化对法治理念和法治原则的认识,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供应链合作关系,维护供应链合作伙伴利益,增强合法参与公共关系合作与治理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分析供应链中合作伙伴关系间的利益一致性,引导学生增强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懂得无论是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还是人与人之间,本质上大家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只有大家遵守共同的规则,照顾合作伙伴关切的利益,共同创造更大的价值,才能实现合作共赢。
供应链客户关系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为客户创造价值、提高客户满意度来构建良好的客户关系,以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进而实现供应链整体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在本模块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学团队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等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守诚信、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教育学生要传承中华文脉、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通过对客户关系管理的学习,引导学生懂得客户关系管理的本质是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是一个利益整体,只有以集体的利益为上,才能实现每一方的利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中,只有社会主义祖国强大了,每个个人才会更好。
通过学习先进的供应链生产经营理论,引导学生懂得只有通过加强供应链生产经营管理,提升制造业供应链的精益生产与敏捷制造能力,才能促进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实现实业兴国和制造强国。通过对精益生产与敏捷制造等供应链生产运营管理理论的学习,引导学生涵养大国工匠精神,为中国的制造業提质发展贡献智慧,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在供应链成本管理的教学中,融入艰苦朴素和创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牢成本意识和节约意识,无论是一个个体、一个家庭、一个企业还是一个国家的发展,只有加强成本控制,厉行勤俭节约,才能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通过对供应链绩效管理的学习,引导学生懂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中,只有全面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促进国家的全面繁荣和发展,更好地让发展惠及亿万人民。
在教学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共挖掘了约20个与《供应链管理》课程相关的思政元素。除了上述提及的课程思政元素外,在其他各模块知识的教学中,也根据各自特点融入相应的课程思政元素。如在供应链流程管理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让学生懂得供应链运作是一个生态系统,引导学生领悟生态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供应链同步化运作与信息管理模块,融入“信息安全”等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懂得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自觉将信息安全落实在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结合实际工作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关注国家信息安全管理;在供应链全球化运作与风险管理模块中,融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教育,引导学生领悟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性,自觉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尽管面临巨大的挑战,推进供应链全球化是必然趋势,中国要坚定推进全球化发展战略,更好地服务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在供应链金融模块的教学中,融入“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引导学生领悟供应链金融是确保供应链健康发展的“血液”,在贫困地区精准扶贫中,可以通过发展供应链金融为乡村产业链和供应链有效注入发展资金,更好地惠及亿万人民的发展,破解乡村振兴中的资金不足难题,更好地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服务美丽中国建设。
课堂教学是开展课程思政的主渠道,但仅有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在推进《供应链管理》课程思政过程中,教学团队注重把握课程思政的内在规律[6],通过线上线下结合、课内外相结合、专兼结合、产教融合等方式,全面拓展课程思政教学平台。
经过多年的发展,《供应链管理》课程得到全面提升,已发展成为线上线下一体的省级一流课程。教学团队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程特点,将课程思政融入到线上线下课程教学中,使课程思政不只局限在有限的线下课堂,而是延伸到了线上教学。在课程教学、课后答疑、师生互动交流等环节,都可以实现实时互动。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无论是教学内容方面的,还是课程思政方面的,都可以实现实时动态有专人回答,有效拓展了课程思政教学平台。此外,利用线上平台,教学团队分享了大量与课程有关的辅助教学资源,如案例库、各种短视频等,使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表现手段更加多样化。
在多年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教学团队深深体会到,仅有专职教师构成的教学团队很难使课程思政实现最佳效果。与专职辅导员队伍相比,专任教师在与学生沟通交流时既有优势,也有不足。优势在于,专职教师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在专业知识领域更能够赢得大学生的认可,因此也能够更好地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大部分学生健康成长。不足在于,专职教师一般不是学生辅导员出身,也没有足够的时间与学生交流,因此在对当代大学生个性特点的把握、行为习惯的了解、以及如何才能更好地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方面,往往不如专职辅导员队伍。对于一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专职辅导员较之专任教师更能够从年轻人的视角,给予更加专业的辅导和关心。因此,在构建《供应链管理》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过程中,注重专职与兼职相结合,以专任教师为主体,同时将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和教学秘书融合进来,建立混合式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这一做法优化了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结构,夯实了课程思政教学平台,有利于课程思政落实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