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栋 杨勇 李家寅 张剑
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主要学习食品实际生产加工过程中用到的机械设备,要求学生掌握所用机械设备的主要结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操作及设备选型,是一门注重专业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本课程学习内容对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与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艺学等课程一起,构成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食品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然而,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具有学习内容多、抽象、枯燥,不易理解等特点,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实践基础。但是,由于在校学生对实际生产接触较少,不熟悉甚至没见过食品工厂的机械与设备,缺少对相关内容的感性认识,导致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理解困难、对所学内容没有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甚至难以达到教学要求现象的发生,不利于现阶段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人才的培养。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现阶段该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体系三方面进行教学方法探索,旨在解决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1.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材需要及时更新
本课程采用的是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高等院校食品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食品机械与设备》,涉及食品加工过程中所用到的各种机械设备,范围广,机械结构和原理阐述全面,但基本都是传统的机械设备,缺少现代食品加工中新兴的设备,同时缺乏机械结构的实物图片,导致学生很难理解其中的机械结构。例如,在杀菌机械设备中,教材中给出了传统的杀菌设备及结构简图,但并未给出适用范围,如果能给出杀菌原理及适用范围,必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杀菌设备的应用。此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杀菌技术不断涌现,杀菌设备也在不断发展和更新,如超高压、微波、超声波、高压脉冲电场等杀菌设备已进入大众视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教材中应加入这些新兴的杀菌机械与设备。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现代新型的食品机械设备越来越向智能化、网格化方向发展,使得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机械设备不断快速发展和更迭,然而教材本身具有滞后性的特点,应及时更新,保持教材内容的先进性,紧跟食品工业技术的发展过程。
1.2缺乏机械基础知识
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内容主要是食品加工过程中用到的机械设备,教学目标主要是设备的掌握及应用。因此,学习该课程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工程制图基础,要求学生根据机械设备的结构图想象出设备轮廓及各个部件的形状,通过图纸了解和掌握设备的主要结构和组成。因此,掌握机械制图、CAD制图等一些机械基础课程知识是学好该课程的保障。然而,由于这些课程相对枯燥,不太容易理解,学生对这些课程的学习兴趣和重视度不够,导致对机械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进而增加了学习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时的难度。
1.3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教学仍然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通过一言堂形式的口头语言向学生解释概念、阐明原理、描绘情景等内容。然而,食品机械由于结构复杂,种类繁多,很难通过这种口述的形式将内容讲述清楚,增加了学生对食品机械结构和原理的理解难度,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进而导致学生对课程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1.4 课程考核方式单一
传统的考核方法侧重于期末考试,这种“终结式”考核方式对应的教学方法通常是以课堂讲授行为主,课堂上学生的参与互动不多,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不高,不利于提升学习效率,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河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为例,课程改革之前,本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30%,而最终平时成绩通常差别不大,导致期末考试的成绩在总成绩中占主导地位。这种考核方式忽略了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是一个实践性课程的特点,造成学生平时不善于思考,只是通过在考前突击复习完成考试内容,考试过后则迅速将内容忘记。这种考核方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2.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2.1 及時更新教学内容
随着科技的发展,高新技术层出不穷,在食品机械及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食品快速无损检测技术、非热加工技术、挤压膨化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数字智能化技术等。这些新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必然引起食品机械设备的发展和革新,这就要求教学内容要及时更新,与时俱进,但是教材本身滞后性的特点限制了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导致教学内容不能反映食品机械设备的最新动态。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讲授课本中典型机械设备外,还要及时了解食品机械新技术的应用、新设备的制造。如在食品杀菌过程中的新型超高压杀菌技术,在果汁和乳品加工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无菌包装技术,反渗透装置在超纯水制备中的利用,微波真空干燥技术在食品干燥过程中的应用,利用光谱进行的快速无损检测技术,数字智能和人工智能技术在食品仓储、运输和分拣过程中的应用等,让学生了解食品加工机械中新的高精尖设备,引起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
2.2 教学方法的探索
2.2.1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形式实施教学,通过形、声、像等多角度展现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对机械设备的理解和认识,进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寻找食品加工机械设备的实物图片和应用视频,比如,蔗糖的制备过程、粮食的分选和破碎机械、肉制品斩拌机械、视频杀菌机械等工作视频。同时,可制作相关动画,与实际结合展示机械的复杂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增强学生对机械设备的直观认识,帮助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运用视频及动画技术能将抽象难懂的机械内容直观化、动态化,缩短学生与客观机械设备之间的距离,能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2.2.2 丰富教学方式
整个教学过程不应仅仅在课堂上,而应该将课程学习贯穿课前和课后。现阶段线上教学模式多样,如MOOC网上课程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教师可将课程中的重点内容(包括相关视频、PPT等内容)及思考题在上课前提供给学生,学生可在课前进行相关知识的预习和思考。当在课堂上讲课时,学生可根据自身理解情况有重点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此外,在课后,教师及时将课程作业和讨论发布在MOOC系统,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复习,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3 加强实践教学
食品机械与设备是一门实践性课程,不能离开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验、课程设计、参观实习等。河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综合实验室果蔬加工生产线、肉制品加工生产线,可以让学生对相关机械设备进行参观、实验、动手操作等,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课程设计可以针对一类机械设备进行设计,利用学生已学过的AutoCAD软件进行画图,可以设计某一条生产线,明确生产工艺,确定生产过程中用到达仪器设备及选型,并写出设计说明,这样既巩固了学习的理论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2.4 优化考核体系
食品机械与设备是期末考试中较难且挂科率较高的课程之一,未来全面客观科学地对该课程考核,同时展现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应采用现在普遍使用的过程性考核方式。这种考核方式能对教学质量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国内外已得到了广泛应用。该考核方式将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考核,包括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实验过程中动手操作能力及实验报告的撰写、作业完成情况、课后小组讨论情况等都考虑进去,全方位地展现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过程性考核在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当前,河南农业大学的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通过过程性考核,优化了课程考核方式,调整了期末考试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同时增加了考勤、课堂表现、课后作业、案例应用等环节的考核比例,更客观、科学地展现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结语
食品机械与设备是食品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针对当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方面进行探索和应用,使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但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持续改进和完善,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
梁栋(1988-),男,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农产品加工及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