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鸣 冯馨瑶
【摘要】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历经百年的实践与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宝贵且重要经验。从理论指导、政治领导、政策规范、领导重视、部门监管以及媒体运营等六个维度总结探究百年来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基本经验及其内在的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这些基本经验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和事业的法宝,为进一步发挥好新闻舆论工作“定国安邦”的巨大作用提供强大的精神和理论动力,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舆论工作;经验
一、引言
从历史渊源来看,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重视新闻舆论工作,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功地将亿万人民群众团结在自己的周围,成功地建构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新型意识形态。中共一大规定,党报“均应受到中央执行委员会或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监督”,“均不得刊登违背党的原则、政策和决议的文章”?譹 。中共二大决定加入“第三国际”即共产国际,加入条件之一是“每日的宣传和运动须具真实的共产主义的性质,并遵守第三国际的纲领和决议”。有别于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共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奠定了中共百年新闻舆论工作的优良传统。
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意识到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理论,但这种指导必须结合各国国情,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方法研究各国国情,不能照搬照抄教条主义。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立场、方法研究中国新闻舆论实践,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本土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舆论观。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对新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与新任务。党始终把新闻舆论工作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一直强调要大力发展新闻事业。为了适应这一全新的变化,我党迅即转变了战争年代所形成的战时新闻管理体制,以促进并繁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闻事业和满足人民日渐增长的新闻信息和文化等方面的需求为导向,如新解放城市新闻传媒的重新登记、新闻行政主管部门新闻总署的设立、1956年党的新闻事业第二次改革等,即是我党在这一方面指导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表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高举改革开放的大旗,在全党全国上下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舆论氛围,开始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中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搞好建设性的舆论监督,坚持实事求是、顾全大局和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新闻舆论工作指导思想。在改革时期走向深入的历史阶段,作为改革时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引路人的江泽民也非常重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突出强调了党的舆论监督的政治立场和舆论引导,坚定支持党性立场和媒体喉舌定位,将党的舆论导向提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构建改革时期的和谐环境,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下,胡锦涛继承和借鉴先前的新闻舆论经验,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形势下深化党的新闻舆论引导思想,加强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强调新闻舆论工作要服务于党的现实政治需要。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创新精神和重视科学发展观精神的新闻舆论工作基本理念,使网络在舆论监督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习近平继承和发展党的新闻经验和传统,发表一系列具有系统性、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新观点和新论述,对指导我国新闻舆论工作发挥巨大的指导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经验主要内容包括新时代媒体融合发展新闻舆论工作经验、新时代互联网新闻舆论工作经验、新时代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增强国际话语权、新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发展和“定国安邦”的强大推动力和“定星盘”。
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新闻舆论工作经验中既有一部分具有普遍性和延续性,这些经验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仍延续发展;又有一部分是具有时代特征和解放思想的烙印,侧重点有所不同。毛泽东面临的是内忧外患的御敌时期和恢复建设的新中国成立时期,其新闻舆论思想主要强调其思想性和政治性。邓小平面临的时代背景是处于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初期,新闻舆论理论思想中心是以国家安定团结、稳定作为战略定位的。江泽民所面临的时代背景是多极化和全球化浪潮,坚持党的舆论导向是新闻舆论思想的重心。胡锦涛面对着社会转型和互联网浪潮的冲击背景,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新闻舆论观是其显著鲜明的新闻舆论的思想和经验。而习近平则面临着互联网新闻舆论生态环境的深刻变革,其新闻舆论观以新时代条件下新闻舆论工作的责任和使命为要。因此,我们应从历史逻辑和内在逻辑关联以及其对中国共产党各个阶段的解放思想和经济建设的深刻影响的角度,认真总结学习运用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舆论工作的经验和思想。
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历程,党的新闻事业和新闻舆论工作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重要的历史时期。虽然不同历史时期存在时代背景的差异,新闻舆论实践的过程和效果也不尽相同,但是随着党的新闻事业和新闻舆论工作的不断发展,党在新闻舆论工作方面积累了十分丰富和宝贵的经验。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新闻舆论工作的基本经验主要体现在理论指导、政治领导、政策规范、领导重视、部门监管以及媒体运营六个方面。这些宝贵经验中大多数经验一以贯之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各个历史时期,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等特点。
二、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舆论工作的基本经验
(一)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导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理论基础。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世界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经验与传统的科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与理论的高度概括。在革命时期,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李立三、张闻天、博古、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实际出发,学习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斯大林新闻舆论工作的理论思想与经验,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形成具有独特内容和表現形式、充满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的新闻观,逐步实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中国化。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任领导人在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发展的经验基础之上,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为恢复和坚持党的新闻工作基本原理、传统作风做了大量工作。江泽民强调舆论的重要性,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进而提出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五个有利于”标准。胡锦涛则关注新兴媒体,要求党和政府充分认识到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
习近平一贯重视意识形态领域态势和新闻舆论工作,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宣传思想工作的讲话,作出指示、批示,提出和论证了一系列富有时代创新价值的新闻舆论工作新观点、新思想、新思维、新方法。从“五个事关”到“48字”方针,从“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到“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从“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傳为主”到“做好舆论工作,一定要把握好‘时、度、效”……这些新论述和新阐释,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丰富、深化和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闻舆论观成为当前我国新闻舆论宣传工作的理论指南和根本遵循。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奠基,到列宁继承发展,再到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人的不断丰富创新,展现出强大的实践性与生命力。充分吸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养分,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百年新闻舆论工作根本经验所在。
(二)牢牢把握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权不动摇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非常重视新闻舆论工作,牢牢把握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人事权。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规定,党报“均应受到中央执行委员会或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监督”,“均不得刊登违背党的原则、政策和决议的文章”。1930年,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决议中提到,“党报是党的喉舌”。“喉舌论”一直是早期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核心理念,从1922年中共在上海创办《向导》周报开始,到1938年在武汉创办《新华日报》,再到延安时期的《红色中华》《解放日报》等,党的新闻报刊一直发挥着党的喉舌功能。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带领中共代表团前往西安进行商谈,在此期间,中共代表团及地下党组织开展了大量的新闻舆论工作,首先即是掌握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权,周恩来联合张学良秘书等成立联合办公厅,下设宣传委员会,负责对外发布最新消息。为了加强对西安事变的报道,红色中华通讯社还建立了红中社西安分社,及时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战主张。另外,中共还充分发挥《解放日报》《西北文化日报》《西京民报》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报刊和广播电台的功能,以多种形式的新闻报道来开展舆论宣传工作,有效推动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譻 这一过程中,掌握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至为关键。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新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对新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与新任务。为适应这一全新的变化,中国共产党转变了战争年代所形成的战时新闻管理体制,通过整顿新闻管理机构、理顺新闻管理体制等,加强了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指导和管理,确立了党对新闻事业的绝对领导地位。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在不断重申党报的喉舌地位,不断强化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权。1989年,江泽民发表了《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的讲话,其中明确指出:“我们国家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这既说明了新闻工作的性质,又说明了它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2002年1月,胡锦涛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强调“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一定要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同时,尊重舆论宣传的规律,提高舆论引领的水平和效果。虽然时代在变化,新闻工作所面临的环境和对象都在改变,但党管媒体的原则不能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习近平再次重申“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是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方面”,“党报党刊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 。一百多年来,党对新闻舆论工作性质、功能和地位的顶层设计,成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始终走在正确的轨道上、发挥巨大舆论作用的根本保证。
(三)不断健全完善新闻政策法规,运用政策和法规管理新闻舆论工作
重视通过政策法规的制定、颁行来规范新闻舆论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闻舆论工作的主要手段。其中,新闻政策的选择、判定和执行、终止,是政策主体与客体的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根据一定目的、依循一定原则运行的活动。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政治环境中,中国共产党总是根据社会形势的变化和需要,及时制定和颁行新闻政策来调整新闻传播与社会政治的关系、新闻媒介与经济的关系、新闻媒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等,以正确反映和执行党的纲领和路线,确保社会总目标的完成。以革命时期为例,中共争取工农群众的新闻舆论政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舆论政策、与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和日本帝国主义等反动势力展开舆论斗争的政策、国际宣传的舆论政策等制定、执行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都是值得总结的宝贵经验。建设时期党的新闻政策和法规的出台,都是诸多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又具体体现在有关的文件、决议、法律法规、会议精神、宣言乃至党的领导人讲话和文章之中。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闻舆论的态势发生深刻变化,政策法规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健全完善。总结这一时期的政策法规的经验应以习近平相关论述为基础和依据,联系这一时期党和政府出台的相关文件、条例、法规等,研究党的新闻政策的创新发展。着力研究关于扶持传播新技术和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以及加强网络治理,建设网络强国,打造国际传播力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的政策措施;重点研究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政策与新闻舆论工作的互动、新闻政策如何法治化、新闻政策如何推动新闻法治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譽 ,既是极其重要的政策制度安排,又是对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更高要求。
(四)党的领导人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是新闻舆论方向正确和有效推进的基本保证
从革命时期的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革命事业的开创者,到改革时期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领导群体,再到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领导者,都非常重视新闻舆论工作。他们在实践中指导新闻舆论工作的宝贵经验急需认真全面地系统总结,党的历届领导人对新闻舆论工作的一系列讲话、指示、批示等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实践的工作指针,同时也是指导和推进党的新闻舆论的有力思想武器。比如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在日理万机之际,仍关注和重视对新闻舆论工作的具体领导,对一些事关新闻舆论工作的全局和重要问题,作出及时而重要的指示。如毛泽东在与新闻工作者座谈时,就明确地提出了“舆论一律”与“舆论不一律”,要求批评性报道要做到“开、好、管”三字诀,主张新闻报道要注意处理“新闻、旧闻、不闻”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新闻舆论工作要具有前瞻性和主动性;报纸上的新闻报道范围要扩大,题材应该百花齐放,新闻报道体裁应该软硬并举,长短结合,等等。毛泽东的这些指示、讲话,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闻舆论工作的稳步发展和推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继承了中国共产党重视新闻舆论工作的优良传统,在新闻舆论工作方面形成了许多宝贵经验。一是坚持党性原则,就是要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二是坚持新闻宣传工作中的群众路线。具体到新闻工作,邓小平提出要“非常注意群众的议论,群众的思想,群众的问题”,强调“向人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把它变成人民群众自己的主张”。?譾 江泽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⑦进入新世纪,面对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新问题以及新闻环境的巨大变化,胡锦涛强调新闻宣传要体现时代特征。胡锦涛提出以人为本的新闻宣传工作理念。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他提出把坚持“三贴近”与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一起作为对新闻宣传工作的要求。
迈入新时代,习近平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高度重视表现在,针对我国的新闻舆论工作发生的巨大变化,提出和发表与新闻舆论工作有关的若干重要论述。如他对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方针原则,加强和改进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提高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能力和水平,包括增强新闻舆论工作的针对性、把握好“时”“度”“效”、坚持全方位创新,对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做好网上新闻舆论工作、切实发挥其舆论思想工作以及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建立网络综合管理体系,提升学网、用网、管网水平等,对提升对外新闻舆论工作能力,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等诸多方面都有深入的阐述。
综上所述,理解党的历任领导人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即具体明确的指示要求,是确保新闻舆论正确方向和有效推进的基本保证,从另一个侧面看,他们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高度重视及其发表的有针对性的讲话、指示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内涵。
(五)健全系统的新闻舆论工作管理体制是新闻舆论事业和工作科学顺利运行的机制保障
系统健全的新闻舆论工作管理体制,是新闻舆论工作科学有效运行的机制保障。新闻管理体制是国家和政党对新闻事业在机构设置、隶属关系、经济核算、法律责任和权限、新闻事业机构内部管理等方面所设定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新闻管理制度既从宏观上规定了新闻事业的性质,又从微观上规定了新闻机构具体活动的形态和样貌。作为新闻事业的制度性设计,新闻管理体制既受到社会政治体制的制约,又受到文化传统、受众素质和时代需求等条件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党的新闻工作管理体制始终坚持守正创新,既有坚持政治原则、保持相对稳定的一面,又有因时因需不断进行调整和改革的动态一面。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管理部门对新闻舆论工作的议题设置、超前规划、过程调控、监管问责等部署和落实是确保新闻舆论工作科学有效运行管理的保障。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和管理新闻工作的实践中,做出大量指示、决定以及其他各种规定,形成了完整的新闻舆论工作的管理经验。党和政府双轨管理体制是一种以宣传管理为中心、行政管理为主要手段的新闻管理体系,“党管媒体”为其核心,它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沿袭下来的办报传统和理念,与“党办媒体”和“全党办报”构成一整套中国式的新闻管理模式。?讁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与依法管理相結合的舆论引导机制,是党委和政府进行新闻传播管理和舆论引导时的宏观指导原则,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 ?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关部门对新闻传媒的管理,应当是按舆论机构的属性、传媒本身的规律、市场运作的要义、法律法规的规范、职业道德的要求所进行的管理。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我国新闻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新闻传播活动超越了过去单纯的党的宣传工作的范围,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崛起,公民通过各种媒介表达意见和寻求、获取信息的自由度扩大。同时在“依法治国”背景下,以法律规范新闻传播活动受到更多的重视。
遵循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健全和强化网信管理和监督是确保网络空间清朗和谐及舆论导向正确的时代呼应和有效举措。邓小平告诫大家:“我们最大的经验就是不要脱离世界,否则就会信息不灵,睡大觉,而世界技术革命却在蓬勃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过去互联网管理体制存在的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权责不一、效率不高等弊端,党和政府对互联网管理体制进行全面改革,逐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
(六)新闻媒体的管理与运营积累了丰富和宝贵的经验
新闻舆论工作的成效最终是要落实在新闻媒体的具体工作和活动之中的,需要通过新闻媒体的新闻传播活动来实现。新闻舆论工作的原则、方向、要求等不是抽象的,而是存在于新闻媒体的日常管理和运营工作之中的。
革命时期,红中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等党的新闻媒体是党推动新闻舆论工作的主要抓手,科学有效地管理、使用党的新闻事业,充分利用同情、倾向中国共产党的民营新闻媒体,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是革命年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取得胜利的基础。
建设时期党的各级新闻媒体为了实现对具体工作的指导,采取各种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机制,把新闻指导性与满足受众阅读需求的服务性有机统一起来,采取各种措施,以激励新闻工作者的积极性,努力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如从服务受众阅读需要的角度看,鼓励新闻报道创新,做到内容既丰富多彩,又走相对专业化的道路;大幅拓展新闻报道领域,提倡新闻体裁软硬并举。这些经验在当下的新闻实践乃至治国理政过程中,仍具有和发挥着实践指导的意义。
新闻媒体的管理与运营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新闻舆论队伍培养与管理。培养和拥有一支政治合格、纪律严明、业务过硬的新闻舆论队伍是新闻媒体管理的重要内容和人力资源保障。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通过专业新闻教育和新闻实践相结合、政治思想指导和业务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和锻炼出了一支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的又红又专的新闻工作者队伍。这些经验同样是中国共产党新闻媒体管理与运营的宝贵经验。
新闻媒体运用管理经验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媒体传播的内容的管理。比如百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通过典型人物的报道推进了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经验丰富宝贵。在典型人物报道方面,组织和采取集团作战模式,大抓典型,通过典型引路的方针,重点推出了一大批生动可感、能激励国人的新闻英雄人物,雷锋、王进喜、时传祥和焦裕禄等英雄人物的名字,正是经过新闻媒体的有力报道,才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永久记忆,镌刻在共和国的历史画卷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新闻媒体在管理和运营方面都取得了很多成功的工作经验,这些经验在当下的新闻实践乃至治国理政过程中,仍具有和发挥着实践指导的意义。
三、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舆论工作经验的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经验及其体系是党领导新闻舆论工作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探索、总结而形成的,有其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
(一)理论逻辑:百年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经验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舆论工作实践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总结百年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经验体系的最重要的依据和最基本的要求。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始人,他们在丰富的报刊活动实践经验中提出一系列有关新闻舆论工作的理论观点,这些从新闻舆论工作实践经验而来的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源泉。同样,列宁在丰富的办报经验中提出了一系列办报思想,其中系统提出党的出版物的党性原则,成为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最大的理论贡献。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从新闻实践经验中凝练出来的传播规律和本质的理论表达,所以说,百年来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理论经验,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指导思想,又是百年来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指导思想。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定盘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对党的新闻报道工作起着统领性和主导性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任领导人在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发展的经验基础之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为恢复和坚持党的新闻工作基本原理、传统作风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理论上的厘清与创新,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中国的坚持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主要贡献在于强调舆论的重要性,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五个有利于”标准。胡锦涛则关注新兴媒体,要求党和政府充分认识到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
习近平一贯重视意识形态领域态势和新闻舆论工作。在一系列宣传思想工作的讲话中,习近平一再强调新闻舆论工作在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其中,十八大以来他在党的十九大、二十大所作的报告中,在关于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文艺工作座谈会等重要会议上的讲话,提出和论证了富有时代创新价值的新闻舆论工作新观点、新思想、新思维、新方法。这些新论述和新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在中国大地上,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行了丰富、深化和发展。
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历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初创期,到列宁、斯大林继承发展,再到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人不断丰富创新。百年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经验及其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归根结底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过程中在新闻舆论工作方面的理论性梳理与提炼。因此,我们回归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源泉,探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如何不断指导中国共产党的舆论工作,推动党的舆论工作经验不断丰富发展,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我国得以不断传承、巩固和壮大具有特殊的意义。
(二)现实逻辑: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责任和使命
迈入新时代,我国的新闻舆论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习近平提出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新闻媒体要承担起这个职责和使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是第一位的。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党领导新闻舆论工作的宝贵经验基础上提出的,为当前新闻舆论工作实践提供了理论框架和实践指针,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了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坚持新闻舆论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既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新闻舆论工作开展的前提,又是党在百年新闻舆论工作发展历程中始终不变的旗帜。
新舆论环境下,互联网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我国迫切需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提升在国际上的话语权。面对互联网新闻舆论生态环境的深刻变革,习近平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将理念拓展至网络空间,强调要“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加快构建舆论引导的新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上,习近平继承了我们党的新闻舆论观,并在此基础上对新闻舆论工作的理念进行了创新与发展。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推出媒体融合的一系列相关举措,指明了媒体融合发展新闻舆论工作的创新发展之路。
2013年,习近平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近年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支持和赞同。党的十九大更是宣示了中国愿同各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诚愿望。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从提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大任务”到“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从加强顶层设计到提出“采编发”流程再造以及“融媒体中心”建设。 ?輱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提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輲 因此,出于现实需求,研究总结百年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经验,是站在时代的高度从世情、国情的新变化分析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面临的有价值的崭新命题,是从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新局面审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
四、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舆论工作经验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国共产党在新闻舆论工作具体实践探索中发现和运用一系列新闻舆论工作的技巧,进而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新闻舆论工作的经验。这些源自新闻舆论工作的实践经验在接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的同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经验实现理论化之后,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指导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实践,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检验和丰富理论体系(如图1所示),将经验体系进一步上升至理论层面。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经验和理论的丰富内涵对新时代的新闻舆论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做好新闻舆论工作需要深入学习运用中国共产党在一百多年的新闻舆论工作中积累的丰富宝贵的经验,需要充分发挥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当代价值。不同层级的新闻舆论工作经验对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实践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為新闻舆论部门及其工作者开展富有成效的工作提供直接的参考
源于历史实践的新闻舆论工作经验是做好当代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遵循。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理论之源。随着新媒体的勃兴,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化,媒体环境日趋复杂化,给新闻事业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由此要求我们必须立足过往经验、推陈出新。事实上,研究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经验,尤其是有关新闻舆论事业管理的具体经验,能够为创新国家新闻舆论事业管理理念、方式、方法、体制、机制提供历史借鉴。这些经验可以直接运用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实践中,能够为我国新闻舆论工作所涉及的部门和工作人员开展富有成效的工作提供直接的参考。
(二)对保障意识形态工作及其安全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抓牢意识形态,守好舆论阵地,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在长期的新闻舆论工作实践中的深刻经验总结。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 ?輳 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用五个“事关”来阐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必须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定位,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精准有力。党的二十大报告从更高的视野进一步提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好的舆论可以引领社会、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不好的舆论则会撕裂社会、扰乱人心、破坏发展,必须让新闻舆论工作成为意识形态斗争中最前沿、最直接、最有影响力的阵地,始终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全局。
(三)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政治需求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关系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当前,我国正处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会点,新闻舆论工作必须承担起自身的职责使命。《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提出,宣传工作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两个维护”,担当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全体人民在相同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此外,中国共产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也是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运用和发扬百年来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成功经验提高我国的国际话语权。
五、结语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新闻舆论工作的具体实践中探索总结取得了重要成就。当前,国内外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复杂,一方面“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并未得到彻底扭转,我国新闻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还不够强,声音总体偏弱,西方主要媒体仍然左右着世界舆论。另一方面,在新媒体技术的冲击下,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等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较大调整。当前的新闻舆论工作需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新闻舆论工作经验,做好对外宣传工作,传播中国声音。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经验将为创新新闻舆论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指导,这些宝贵而又丰富的经验可以提高新闻传播管理的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极大推进新闻传播能力建设,创新新闻舆论工作方式,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进而增强我国在国际舆论博弈中的话语权和实力。
注 释:
①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4页。
③边江:《“西安事变”前后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实践及其历史启示》,《新闻春秋》,2022年第4期,第20—26页。
④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81-182页。
⑤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⑥董一潼:《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及其创新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年。
⑦刘春波:《舆论引导论》,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年。
⑧劉建明、王泰玄等:《宣传舆论学大辞典》,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⑨朱清河、谢昕忻:《中国共产党党管媒体一百年:理念、历程与经验》,《新闻爱好者》,2021年第9期,第30-36页。
⑩柳斌杰、郑雷:《新媒体环境下中国新闻管理与舆论引导问题、趋势分析》,《国际新闻界》,2019年第2期,第6-19页。
丁柏铨:《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传媒的管理》,《河北学刊》,2003年第1期,第133-140页。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0页。
作者简介:靖鸣,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 210023),南京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南京 210097);冯馨瑶,南京师范大学媒介发展与危机管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南京 210097)。
编校:董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