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梅
(甘肃省静宁县林业和草原局果业服务中心,743400)
甘肃静宁作为全国苹果著名产区,在劳动力日益紧缺、农用物资价格持续上涨、土地资源严控及苹果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大变革前提下,苹果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多年培育的富民强县产业如何持续保持国内生产规模大县、质量强县的优势是48万静宁人民共同关注的焦点。根据40多年的发展经验,只有保持产业高质量发展,才能永保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冲刺国际苹果生产名县,提升苹果种植效益,为美丽乡村建设、农民致富奔小康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撑,实现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目标。多年发展经验表明,静宁苹果产业要保持高质量发展,应突出以下关键。
静宁县自20世纪80年代规模化发展苹果产业以来,由于地理位置优势,静宁果农久久为功的精细务作,所产苹果在市场销售时声名鹊起,多年来一直独占鳌头,成为全国苹果产地销售价格最高产区,但近年来这种优势在弱化,老大地位受到严峻挑战,多年不曾出现的卖果难现象也有所发生,种植苹果的比较效益在下降,产业吸引力在消退,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已迫在眉睫,是静宁苹果产业应对挑战的不二选择。
立足静宁苹果产业发展现状,紧盯国际苹果产业发展潮流,静宁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应以市场为导向,倒逼苹果产业品牌建设和产业升级换代,配新优品种、高新技术,配套现代农业机械设施设备,积极淘汰老化果园和落伍品种,创新建园模式和省工管理方法,促进产业向静宁苹果品牌放大和生产向精品化方向发展,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切实提高静宁苹果品牌的影响力和优质精品果的占比,占领苹果产业生产和销售高地,提高国内市场竞争能力,冲刺国际销售市场,以销促产,做优做强苹果产业,提升苹果产业效益,以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农业持续增效,农民增收。
多年来静宁苹果产业在向好发展的大前提下,也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静宁苹果产业发展质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多年来,静宁苹果潜力得到充分挖掘,最高出园价40元/千克以上(2022年治平镇杨店村郭智勇),最高亩收入超过6万元,常规生产要突破这样的典型已非常难,加之近年来劳动力成本和果园农用物资成本上涨,苹果产业增收难度越来越大。
苹果产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中用工量大。据调查,静宁从事苹果种植的中坚力量为50后、60后、70后的中老年人,占从业人员的70%以上,80后占从业人员的15%左右,90后占从业人员的10%左右,00后从事这一产业的极少,苹果产业后继乏人。从业人员老龄化,有些管理力不从心,产业粗放运行,发展质量堪忧。
近年来由于全国性苹果产能过剩,苹果市场不景气,种植比较效益下降。无力管理果园,放弃者有之;生活条件改善后,不愿种植而放弃者有之;种植条件不理想,品种落伍,树龄老化,种植效益低下放弃管理者有之;受灾后无心经营放弃管理者有之。弃管园在逐渐增多,严重影响苹果产业整体发展质量。
静宁苹果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规模化发展,已有40多年,最早建的苹果园已开始衰老,品种也已跟不上时代,这些都是导致静宁苹果市场竞争力弱化的原因,最明显的是销售价格已不及陕西、山东等新发展产区,像2021年陕西等地新发展的爱妃、土岐、维纳斯黄金、瑞香红、瑞阳、瑞雪、秦脆地头收购价均高于16元/千克,而静宁同期苹果地头收购价最高为7.6元/千克。
苹果销售品牌化是大势所趋,在品牌培育和保护方面静宁县倾注了大量精力和心血,“静宁苹果”已成为红遍全国苹果行业的驰名区域品牌,价值160多亿,但木秀于林,品牌的保护难度极大,凡是优秀品牌,仿冒、制假的会群而起之,都想蹭品牌,提升效益。“静宁苹果”品牌也难独善其身。多年来,静宁苹果的果箱中所装的苹果已不局限于静宁所产,甘肃会宁、平川、靖远、甘谷、通渭、秦安、天水、庄浪等主产区的苹果有相当部分装入了静宁果箱,借船出海,甚至有陕西苹果也装入静宁果箱入市,这样导致泥沙俱下,严重影响品牌声誉。“静宁苹果”品牌保护形势严峻。
苹果品牌分区域品牌和个体品牌两个方面,从品牌创建培育成效看,静宁苹果区域品牌成效显著,相对的个体品牌建设滞后,由于苹果产业涉及千家万户,生产的产地、采用的技术、投资的多少、生产的理念等方面各不相同,因而产品是千差万别的,而个体直接对接市场,消费者最直接感触的是个体品牌,个体品牌的创建和培育尤为重要,在这方面尝试欠火候,与静宁苹果产业的发展规模是不相适应的。
根据我国苹果生产现状及静宁苹果生产实际,参考国内外苹果高质量发展经验,我们认为静宁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应坚持的路径如下。
质量是苹果生存竞争的核心,我国苹果生产由于布局混乱,生产经营单位小,经营地块零散,千家万户生产,生产标准化程度低,导致所产出的苹果质量千差万别,优质果、精品果少,质量普遍不高,精品果生产具有巨大的商机。尽管近年来苹果市场低迷,但精品果不愁卖,一直畅销俏销,静宁具备生产精品果的环境条件和生产经验,今后发展中,应转变生产观念,将生产精品果作为主要目标,配置优化各项生产要素,大幅提升精品果的占比,以决胜市场争霸。
静宁处于苹果种植黄金地带,具有明显的地理优势,但这并不能说在静宁任何地方都可种出好苹果。多年种植经验表明,在静宁南部的贾河、仁大、余湾、雷大、李店、深沟、治平、新店等乡镇由于热量充沛,雨量适中,非常适宜种植苹果,所产苹果质量好,是种植红富士苹果的精华地带;中部的甘沟、威戎、细巷、红寺、古城、司桥等乡镇能种苹果,但由于年积温不足,降水量少,所产的苹果质量远逊色于南部乡镇,生产优质、精品苹果的难度大,生产成本高;西北部的八里、界石、三合、灵芝、原安、四河、曹务等乡镇由于年积温严重不足,降水稀少,属于寒旱地带,苹果生长时间短,栽植苹果树越冬困难,易发生抽条现象,红富士苹果个头小,品质差,种植很难获利。生产中应根据多年种植的实际,进一步搞好产业布局调整,将生产重心向南部倾斜,加大南部优生区的开发利用和老化果园淘汰,重新建园,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控制西北部的生产,适量在中部条件好的地方发展,促使全县苹果种植向能种出好苹果的地方集中,以控制生产成本,提高产能,提升整体生产效益。
品种是苹果产业的“芯片”,对产业质量和效益的提升起决定性作用,近20年是我国苹果品种更新最快的时期,鲁丽、华硕、瑞香红、瑞阳、瑞雪、秦脆、烟富10、众成1号、众成3号等为代表的国内优选品种及爱妃、红王子、维纳斯黄金、土岐等国外引入品种的普及推广,标志着我国苹果品种新的更新时代已经来临。这方面静宁已开始落伍,品种落伍则意味着产业优势在消退,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2021、2022年连续两年陕西瑞香红、瑞雪、秦脆等新品种的地头收购价已高过静宁苹果地头收购价,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静宁苹果品种更新已迫在眉睫,应紧盯市场销售动态,加大新优品种推广力度,奋起直追,以缩小与国内先进产区品种组成上的差距,占领产业发展高点,这是静宁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中不容忽视的核心。
苹果树寿命较长,但经济寿命有限,能结出好果的年限是较短的。在静宁,一般在苹果树龄25年之内,苹果质量较高;25年后,结果能力下降,果实品质变劣。而静宁苹果目前已有相当数量的苹果树进入衰老期,这部分果树所结果实品质提升难度较大,是难以生产出好苹果的,属于淘汰对象,应逐渐挖除,通过挖除老化果园,将树龄控制在25年之内,保证所结果实品质的优良,这是静宁苹果高质量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时应高度重视的。
静宁传统苹果种植模式为大冠稀植模式,这种模式具有产量高、结果寿命长的特点,但生产中树冠易郁闭,田间管理操作不便,不利于机械作业的实施,已不适应目前农村劳动力减少、现代设施应用,且生产成本高。近年来静宁县立足当地实际,结合国内外大量发展矮化密植的潮流,创新研发出“乔砧+短枝型”宽行窄株密植种植模式,很好地克服了乔化大冠树进入结果期晚、不便现代设施应用、果园易郁闭的不足之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用上述模式所建的苹果园进入结果期早,树势较旺,行间通畅,便于机械作业,实现了省工高效的目的,今后在发展苹果产业时应作为侧重模式,加以普及。
多年来,苹果产业一直是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由于全国能种植的地方多,种植技术公开透明,易复制,导致产业起伏不定,市场波动较大,新型农民是知识型农民,肯钻研,善创新,舍得投入,会经营,是产业高质量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因而培养大批新型职业农民,靠新型农民将产业做强做优是静宁苹果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为了维护“静宁苹果”区域品牌,静宁多次进行过市场打假维权,但成本太高,效果微弱,近年来静宁在“静宁苹果”品牌维护时转变思维,采用建设“静宁苹果”品牌航母编队的方法,壮大阵容,将凡是符合“静宁苹果”生产标准或在与静宁环境相似的地方按“静宁苹果”标准生产的苹果,都可授权采用“静宁苹果”品牌销售,这样放大“静宁苹果”品牌效应后,壮大了“静宁苹果”的阵容,促进了相关地区苹果的销售,实现了双赢,结果是理想的,今后应继续完善这一措施,格局放大,品牌才能做大。
个体品牌创建要坚持质量为本的原则,坚持以生产好吃、好看、安全、营养的苹果为目标,要制定严格的生产规程,在生产中要加强监督和管理,以利于生产出标准化程度高的优质果品,迎接市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