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雨彤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走进湖北省丹江口市习家店镇杏花村,山清水秀,水声潺潺。牧童笛声悠扬,醉人美酒芬芳,大柏河穿境而过,滋养良田千亩。目之所及皆是美景,小院掩映“杏”福人家,好一幅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
这片掩映在杏林花海中的村庄,原名崔家坪,曾是有名的重点贫困村。因大面积种植杏树而更名为杏花村,全村面积17.6平方公里,共有756户2623人。如今,这里的小楼排列整齐,平坦的公路连通村湾,已然“蝶变”为一个村容整洁、乡风淳朴、产业兴旺、人见人爱的“杏”福乡村。
“给钱给物,不如帮建一个好支部。”
杏花村探索实践党建引领村湾治理的新路子,坚持构建和完善“3+3+5”的组织体系,即健全“村党组织—党小组(村民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组织体系,选优配强党小组长8名,中心户长26名,实现网格化包联全覆盖。压实村干部包组、党小组长包院落、党员中心户联系群众的“两包一联”三大责任。建立村民理事会、乡风文明理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新乡贤理事会和民兵应急抢险队等五大自治组织,让党的社会治理延伸到农户,做到人人有事干、户户有积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推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
“杏子今年大丰收,要提前宣传出去,我看抖音直播有搞头。”“小柏的环境卫生还是要再改一改,要不就学城里搞个三包,不然丢咱杏花村的面子。”“养老驿站是村里老年人的根据地,还是要交给有能力的人管理。”
老百姓心里的“急难愁盼”在“村民议事亭”“杏福议事长廊”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共同商议,已经开展了圆桌会、墙角会、院场会、夜话会40余场,聚焦“一老一小”,村里建设了养老驿站和托幼中心,实现老有所依、幼有所育,推动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
“好山好水好风景带来好‘钱景。”
每到阳春三月,杏花村三花竞放,桃花似火、杏花若雪、油菜花如金,与河流、远山、村庄构成了一幅美丽画卷。杏花村以花为媒,一年一度的“三花节”吸引了十堰、襄阳、南阳、西安等地区游客前来开启“赏花之旅”。最高日接待游客达2万余人,年接待游客20余万人。周边600多户村民借“节”搭车,通过销售农副产品、提供农家食宿,吃上“旅游饭”,做起“旅游经济”,走上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我们村建得美了,游客多了,农家菜也俏了,来吃饭的游客络绎不绝,一天接待5桌客,平均300元一桌,菜都是自家种的,算下来比我在外面打工强多了。”村民袁嫂借赏花潮做起农家乐,村里像她这样“在家上班”的“管家”今年又新增了10余家。
同时,通过“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注册商标,办起了杏仁加工厂,走上了精深加工之路,进一步增加了农特产品的附加值。截至目前,杏花村杏林面积已发展到4000余亩,每年的鲜食杏和仁用杏产量在3500万斤以上。通过网络直播、对接大型商超、吸引游客采摘等方式,能为当地村民带来近500万元的年收入。
三花盛放扮靓村庄,猕猴桃结成“致富果”,雪茄烟变身“黄金叶”,古色古香的霞客驿站,隐逸山野的帐篷民宿,神秘幽静的大柏河水库。春来登山赏花、夏来抛竿垂钓、秋来田野尝果、冬来围炉煮茶,杏花村“赏三花、游水库、尝鲜果、品农家菜、游霞客路”的旅游路线深受游客喜爱,这不仅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还激活了乡村旅游的一潭春水。
“富口袋更要富脑袋,小积分推动大治理。”
“老李,现在我每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把院子打扫干净,这样下一次评比积分就还排在前面。”杏花村村民舒富均在积分超市和其他人“攀比”起来,表示要带动全家人一起挣积分。
杏花村建立“5+N”積分评价体系,以户为单位设立“行为银行”,村里设置“积分超市”,对群众参与共同缔造、垃圾分类等行为进行量化打分。截至目前已连续开展积分评议15次,召开4次积分兑换大会,向214人次兑换食用油、洗衣粉等日用品20000余元。同时,将积分与评选表优挂钩,评选出“最美庭院”20户、“身边好人”25人、“好婆婆”20人、“好媳妇”20人,并进行公开表彰奖励,以形成见贤思齐、崇善向上的乡风文明风尚。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缔造幸福美好生活最生动的写照。杏花村让群众成为共同缔造幸福美好生活的参与者、建设者、管理者,与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杏花村的“杏”福生活。
(供稿单位:丹江口市习家店镇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