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正香,李月云,曲 义,杨文飞
宿州学院 1.美术与设计学院;2.文学与传媒学院;3.外国语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构建共同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格局”,即“大思政”格局。在大思政视域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应融入高校学生工作各方面,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大思政”育人体系。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直接体现,高校要以“大思政”的理念、要求和方法指导就业创业育人工作,构建系统的就业创业育人体系,促进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充分利用思政教育的力量,发挥就业创业工作的育人功能,使大学生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多年的一大难题,尤其近三年由于受新冠疫情影响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高科技发展对高校毕业生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2023年3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介绍,随着经济运行整体好转,2023年就业形势将持续回暖,保持总体稳定。但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2023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依然非常严峻。不仅是因为增量压力,还有下行的经济环境和疫情三年带来的存量就业群体结构性矛盾,二者叠加,形成了2023年大学毕业生复杂的就业环境:
第一,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图1),教育部印发的数据显示,2023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 158万人,创历史新高。
图1 2018—202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统计
第二,目前我国的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难”与“招人难”同时存在,不同地区和行业间用人需求差异较大,经济发达城市人才集中、偏远地区人才稀缺、热门专业集中性高和热门需求聚集度高。
第三,工厂需求的职业技工不足,比如,广东东莞、深圳都出现了用工荒,但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却年年创新低,这两种现象并存。另外,民企难招人,事业单位和国企求职竞争激烈。
随着每年求职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增多、求职高峰持续时间长以及结构性供求不平衡,大学毕业生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与社会需求相偏离,使就业难进一步加剧,困境背后隐藏着诸多原因。
第一,大学生缺乏创新创业精神,创业学生比例较小,大部分毕业生选择就业。麦可思研究院2022年6月13日发布的《202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2022届大学毕业生创业率为3.0%。
第二,部分毕业生青睐体制内就业,据《202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统计,2022年全国公务员考试总报名人数突破200万,与2018年相比,增幅为28%。
第三,省会城市、新兴大城市和一线城市对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较大。根据《光明日报》转引调查数据显示,最想在省会城市或新兴大城市工作的毕业生占49.2%,最想在一线城市工作的占24.1%,最想在中等城市工作的毕业生占20.5%,只有6.3%的毕业生愿意在其他地方工作。某学院2022年就业质量报告显示,2022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中地方基层项目就业84人,占比1.74%,国家基层项目就业4人,占比0.08%。调查数据与就业质量报告说明了高校大学生倾向于选择省会城市以及新兴的大城市就业,同时也反映出大学生基层就业,服务地方意愿不足。因此,如何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人生价值,是高校教育管理者的应有责任。
第一,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目前,大学生主要以在校学习为主,实习是短期的专业实习,很多院校只是在大四第一学期安排两个月左右的实习期,实习时间短,很难做到把学校的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工作较好地衔接和转化。同时,高校缺乏合理的评价考核机制,一般重点考查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对于实践能力的考核基本上流于形式。传统的考核方式使得大学生虽然拿到大学毕业证书,但是却还不具备社会需要的就业能力。大学期间要培养大学生的能力,不仅是专业能力,还有关键能力。关键能力是从事一个职业的根本。我国劳动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明确了“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提高”“革新创新”“外语应用”这八种能力作为关键能力。关键能力需要通过长期的实践活动来获得。
第二,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目标不明确、不清晰。一方面,大学生对自己缺乏全面客观的认识,不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另一方面,对所学专业与未来职业的联系缺乏明确的认识,对可能从事的工作没有清晰的认识,不了解应该具备哪些职业能力,因此学习上缺乏主动性。缺乏社会实践,只注重专业课学习,缺乏职业规划,最终导致大学生就业创业过程中缺乏核心竞争力。综上所述,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从学校层面上,为解决就业难,确保从学校步入社会的学生都具备较高的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在大思政背景下,需要构建一套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就业创业育人体系,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核心竞争力。
3.1.1 思政教育融入就业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注重开展对高校毕业生牢固树立自我成长和融入社会实践能力的自主意识的引导。借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的学习,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积极探索各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活动,引导高校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主动将个人的规划发展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实际融合在一起。
高校思政教育融入就业创业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围绕马克思主义职业观教育开展教育和学习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引导高校学生牢固树立为民服务、自我奉献的思想意识,并以此为方向,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就业创业教育就是围绕提升高校学生创新思维为中心开展创新意识的教育活动,其核心在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搭建一个能够充分展现个人优势的平台,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就业创业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进行有效融合,将有助于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的进一步提高[2]。
3.1.2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就业创业工作的路径
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创业工作相融合,构建思政就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全员育人的局面,应建立以党政领导为核心,思政教师、专业教师和辅导员为主体的思政就业协同育人体系。
首先,党政领导统筹安排,全面布局。高校要以贯彻二十大精神,落实党中央政策布局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要努力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工作相融合,要站在全局高度重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材编写、课程设置、教学平台等方面的设计,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自觉性和就业创业能力[3]。
其次,打造专业化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建立一支由思政教师、专业教师、教辅人员、辅导员组成的校内就业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与此同时,还要持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培训,牢固树立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自觉性和就业创业能力为目标的培养理念,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与就业指导工作相结合,使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职业观[4]。
高校就业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思想,把社会实践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与就业创业课程相结合,构建两类课程体系[5]。
3.2.1 高校就业创业课程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3.2.1.1 高校就业创业课程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
高校的就业创业课程一般由大一第二学期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和大三第二学期开设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组成,学生只是在课堂上学习了就业创业的相关理论知识,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效果并不理想。自古以来,很多有识之士都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例如,南宋陆游就总结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一诗句。社会实践活动能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社会适应能力等,虽然大四第一学期会有两个月左右的实习课程,但是时间较短,远远达不到实践锻炼的效果。高校可以把社会实践作为就业创业课程的实践部分,使就业创业教育理论联系实际,并贯穿大学学习全过程。
3.2.1.2 高校就业创业课程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路径
目前,部分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缺乏需求导向,设置的相关课程内容脱离了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和适应社会实践发展的实际,因此,高校应围绕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中心开展课程教育,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实际。与此同时,学校还应搭建各种实践平台,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规范的指导和科学的管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从而确保学生得到全面培养,就业创业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首先,高校要提供以企业为平台、校企合作为载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校企联合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下,高校要加强同社会企业的沟通合作。校企合作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建立由学校学科带头人牵头、聘请企业创新人才为实践导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师资队伍,实行学校领导与企业领导相结合的双师制,给师资队伍开通校企通道。另一方面,鼓励高校教师关注经济社会发展前沿问题,在重要领域进行科技创新与探索,不仅促进科技创新转化产生社会经济效益,而且将企业创新人才的创新成果转化为教育资源,成为推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前进的力量,实现课程设置与职业需求对接、教学内容与生产过程对接,使创新成果既能进入企业又能进入高校,提升师资队伍的同时又丰富了教学内容,为校企协同育人提供有力保障。在校企协同育人的模式下,让学生深入基层感受社会,增强学生创新动力,有利于培养多维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
其次,高校应设置社会实践活动的不同层次,使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连续性和递进性。苏联教育家维格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中,将学生的发展水平分为两类:一类是已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水平,另一类是基于老师的引导,通过后期学习达到能力的水平,二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所谓的最近发展区。在当前的就业创业教育活动中,应基于高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适应当前就业创业发展的课程内容,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经过学习后达到新的水平,从而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达到更高发展阶段的水平,以此类推,不断进步。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不同年级的学生,已经获得的就业创业能力水平不同,必须科学创设不同层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要超过学生目前的水平,而且要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有能力完成,有效促进就业创业能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根据维格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在设置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需要基于当前学生的能力制定相应水平的活动目标,以避免该类社会实践活动脱离学生发展实际,从而影响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性,致使高校学生无法达到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就业创业能力的目的。因此,高校应设置不同层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可以在专业与学生的职业目标相结合的基础上,设置由低年级到高年级具有连续性的社会实践,实践岗位也从入门级别向更高级别递进。例如,对于职业目标是教师的学生,可安排学生每学期去相关校外培训机构实践。因为校外的文化课以及艺术类培训机构一般利用放学时间或是周末寒暑假等时间上课,与大学生自身的上课时间不冲突。岗位可以从教师助教逐渐向独立授课的主教转变。在实习实践的过程中,既加强了专业能力,又获得了适应性能力和可迁移能力,提高了就业创业能力。
再次,高校要制定一套健全的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评价体系。借助于科学的评价体系,将高校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用量化的方式体现出来,有利于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可行性和实效性进行思考和总结,评价结果可以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发展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科学合理的社会实践活动评价机制,既能激发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又能验证社会实践活动对培养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实效。
3.2.2 高校就业创业课程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结合
3.2.2.1 高校就业创业课程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
高校就业创业教育与职业生涯教育相辅相成,两者是“一体两翼”的关系[6]。第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为就业创业教育提供正确的方向,引导学生基于自我认知和环境认知科学制定个人的发展规划,就业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就业能力,两者有机结合,共同促进学生成长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职业规划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学生的就业创业都能够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合理选择和确定未来的职业目标和职业发展路径。第二,就业创业教育可以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职业探索,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并且不断地自我改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和职业环境的变化,适时地调整和完善职业生涯规划。使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社会发展和需求相一致。
3.2.2.2 就业创业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结合的路径
(1)课堂结合。职业规划教学旨在培养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和职业理想,并探索新的或有潜力的职业机会,在课堂上采用生动多样的教学方式,将就业创业精神融入生涯规划课堂中,如拍卖会、情景剧、心理测试、创业模拟等,要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参与度。这些方式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2)课后结合。入住创业园,充分利用学生第二堂课,如创新创业训练营、创新创业大赛、营销策划大赛、就业模拟大赛、岗位大赛等。通过参加一系列创业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业精神,让学生通过活动发现自己的潜能,初步了解职场,积极探索职业特征、职业环境、职业素养等,从而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作出精准定位,同时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3)教师创新创业意识与创业实践相结合。生涯规划教师和就业指导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创新创业意识,成为与双创教师一样的创新实践型教师。同时,高校要为生涯规划教师和就业指导教师提供创业实践的机会,给予教师的创业项目一定的资金和时间支持,让教师创新创业科研成果与创业实践有机会相结合。生涯规划教师和就业指导教师只有在相关专业领域从事创业实践的活动,才能更加有效地带领学生将科研成果与创业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实效性。
所谓校园文化,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校园空间中开展包括以教职工等为基础的各种教育活动的一种群体文化,其核心在于坚持育人导向,涉及各类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设等[7]。
高校应围绕“全员创新创业促进就业”这一主题开展校园文化氛围的创建工作,能潜移默化全过程全方位提升大学生们的就业创业能力,同时对大学生具有激励思想、规范行为、引领价值、陶冶情操的作用。
3.3.1 以校园活动为载体,营建就业创业校园文化氛围
首先,高校可以邀请企业家举办就业创业讲座或座谈会。邀请校友中的企业家和其他事业成功人士,利用举办就业创业讲座或座谈会的形式,向大学生讲述就业创业过程中的经历。通过这种形式,将创业和就业的技能与经验言传身教,激发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积极性。
其次,以文化艺术形式传递就业创业知识。高校利用开学典礼、迎新演出等舞台,将学生就业创业相关内容融入大学生喜爱的文化形式,如以学生就业创业为主要内容的情景剧、相声小品等,用大学生容易接受的形式鼓励他们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举办以就业创业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节,用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让在就业创业方面有一定经验的在校大学生,通过自身的经历,以成功的案例和示范作用引导大学生走上就业创业之路。
再次,举办各类就业创业类竞赛。如积极举办各种创新创业大赛,选拔优质项目。举办职业规划设计大赛、模拟面试大赛、专业技能大赛等。同时将校外企事业单位引入学校,对有商业潜力的创业项目进行商务合作,对比赛中有潜力的大学生可以提前进行招聘培训。
总之,高校通过入学典礼、入学教育、辩论演讲比赛、志愿活动、毕业典礼等一系列活动,将就业创业文化融入校园各种活动的全过程,激发学生就业创业的积极性,尽早参与就业创业实践[8]。
3.3.2 以校园环境为载体,营建就业创业校园文化氛围
高校可以通过校园橱窗、墙壁、长廊等营建就业创业文化氛围。如创新创业口号标语上墙,就业创业类动漫绘画作品进橱窗等。在校园的公共区域、实验实训室、创业园等场所营建就业创业文化氛围,让大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就业创业文化的熏陶,让就业创业理念深入人心。高校的校园文化和职业精神,还可以通过校服得到直观的体现。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职业化倾向的校服,不仅可以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文化氛围。高校可基于就业创业育人文化体系的搭建,致力于就业创业文化价值转化和教学水平提升的探索,以确保高校学生能够通过科学的课程指导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新时代的要求。
大思政视域下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研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2023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需要政府、社会、家庭、高校等多方协同工作,合力完成。其中,高校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通过全员参与,促进思政与就业创业工作相融合。构建两类课程体系,全程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营建就业创业校园文化氛围,实现全方位育人。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大学生就业创业育人体系,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结合政府扶持、企业合作、学生个人努力,合力让所有大学毕业生在合适的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