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减碳成为企业自我要求

2023-09-11 13:17沈文敏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欧莱雅煤耗新能源

文|田 泓 沈文敏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早已成为共识的今天,社会各界为减碳进行的多方实践正汇成汪洋大海,向达成“双碳”目标奔涌而去。

2023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早已成为共识的今天,社会各界为减碳进行的多方实践正汇成汪洋大海,向达成“双碳”目标奔涌而去。不久前,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以下简称“碳博会”)举行。短短四天的展会不仅为各行各业搭建起“双碳”技术交流的平台,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积极践行绿色使命的担当。

作为展会的东道主,上海交出一份漂亮的“绿色”答卷:过去十多年,上海全社会能耗强度连年下降,自2012-2022年,全市每万元人民币生产总值能耗已从0.55吨标准煤减少到0.26吨,降幅超过50%。上海已经成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的重要平台,上海环境交易所自开市以来,碳排放累计成交量超过2亿吨,成交金额超过100亿元。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节能降碳增效、低碳交通出行、循环经济助力降碳等方方面面,上海正在全面推动落实“双碳”目标。

上海只是中国“双碳”行动的典型代表。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发布的《奔向长青—碳中和及可持续发展高管洞察》报告指出,中国企业减碳整体呈现三大趋势:第一,企业减碳意识大幅提升,2022年明确碳中和目标的受访企业比2021年提升15%;第二,企业减碳动力正由外压转向内生。2021年,高达90%的受访企业减碳是受政策和监管的外部压力驱动,而2022年66%的受访企业减碳来自于内生动力;第三,可持续不仅是成本更是投资,66%的受访企业认为,减碳可以提高产品溢价。

低碳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

“低碳未来将是企业生存的必选项”。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双碳”作为其自身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减碳的动力来自哪里?毕竟在现阶段,减碳对大多数企业来说还是一件“奢侈”的事,需要付出额外成本。

虽与普通咖啡的口味别无二致,碳博会申能集团展台上一杯“碳中和咖啡”却引发了大量关注。申能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须文曦解释说:“我们尽量使用清洁技术,减少咖啡生产、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另外,购买碳减排量或是使用碳配额,以此中和掉生产咖啡实际产生的碳排放。”

2020年12月30日,生态环境部印发《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2225家发电企业被列入名单。这些企业均有碳排放配额,用不完的配额可以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出售,不够用的则需要购买。这向企业传达了明确信号—碳也是一种可交易的商品。

虽然目前国内纳入碳配额、碳交易的只有发电一个行业,但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钢铁、有色、建材、石化等其他七个高排放行业的碳排放数据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下一步将“成熟一个行业,纳入一个行业”。

除了购买碳排放权,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技术进步,抢占绿色低碳新赛道。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张宏韬表示,“十四五”以来,上海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3.8%,以绿色化牵引带动数字产业集约降耗,大力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构建新能源设施终端等“新基建”。

国际能源署(IEA)最新报告显示,目前全球电力行业的碳排放量约占碳排总量的40%,预计未来将趋于稳定。在火力发电行业,“每度电降低10克煤耗就是新一代技术”。早在2011年,申能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厂的煤耗指标已全球领先,创下1千瓦时电量煤耗276克的世界纪录。十多年后,这一纪录再度被刷新。作为全球单机容量最大、能耗最低的火力发电项目,申能安徽平山电厂二期项目的1350兆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额定工况供电煤耗仅249.31克/千瓦时。相比于国内同期建设的机组,其供电煤耗进一步下降约15克,全年可节约煤炭10.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8万吨。

2023年4月,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项目正式落地上海,将向全球市场供应商用储能电池Megapack。据介绍,每台Megapack机组可以存储超过3兆瓦时的能量,能满足3600户家庭一小时的用电需求。在储能业务方面,自2016年以来,特斯拉始终保持65%以上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在特斯拉电网级电池和控制软件的加持下,通过存储和调度能源,部分地区电网得以更稳定、可持续。

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节能降碳增效、低碳交通出行、循环经济助力降碳等方方面面,上海正在全面推动落实“双碳”目标

上下游企业携手减碳行更远

市场逻辑在企业减碳行动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近年来,汽车零部件企业佛吉亚亚洲战略和发展副总裁李京诚感受到,“产业链下游的主机厂越来越关注碳减排,我们作为上游企业,如果达不到主机厂的要求,可能以后连参与竞争的机会都没有。”例如,沃尔沃已向佛吉亚等供货商提出,到2025年完全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

为了实现减碳,佛吉亚所属集团制定了碳中和战略的三个阶段性目标:截至2025年,实现企业内部排放碳中和;截至2030年,降低价值链上下游各项活动45%的碳排放;自2045年起,实现所有范围的碳中和。

李京诚说,减碳对企业来说是新的约束,也可能带来新的机会。例如,佛吉亚研发的一种天然麻纤维内饰材料,不仅比传统材料轻10%-25%,而且减少碳排放最高达80%。自2013年量产以来,这种材料已应用于上千万辆汽车。

独木不成林,碳中和之路需要促进多元合作。

全球美妆行业巨头欧莱雅推出的“一支口红的碳索之旅”艺术装置,是首届碳博会上的“网红”,从研发、原料、包装、采购、运输、零售、消费者使用到回收的各个环节描绘了欧莱雅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带领观众体验欧莱雅业务转型过程与行业端、消费端的减碳路径。

此前,欧莱雅携手近百家战略供应商,响应全球1.5度控温计划。长期以来,欧莱雅致力于推广在电商物流中使用更可持续的包裹解决方案。早在2018年,欧莱雅中国携手阿里巴巴集团开始在物流中使用无胶带、易撕拉的绿色包裹,将填充物和外包装都替换为环保可循环材料。截至2022年底,欧莱雅中国已寄出1.49亿个绿色包裹。在此基础上,欧莱雅联合阿里巴巴集团菜鸟于2022年在杭州发起了“循环包裹”的尝试,相较于传统包裹,循环包裹可以被重复使用40次,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2023年6月11日,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

低碳路还需多清障

政策、技术和全社会共识,都是低碳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首届碳博会上,来自全国8家车企的数十辆新能源环卫车集中亮相,有不少已在上海投入运行。福龙马集团推出的一款18吨的氢燃料扫路车,理想工况下,续航里程可达500公里。该款扫路车已在上海临港地区投入运行。公司上海区域销售经理李彬发表示,尽管环卫车目前在上海使用氢燃料的成本高于纯电,但凭借续航里程的大幅提升,能够解决以往纯电动车需要频繁返场充电、充电效率不高、工作机动性较差等痛点。

2019年,上海黄浦、静安、徐汇、普陀4区率先采购了一批轻型纯电动桶装运输垃圾车和纯电动路面养护车,开启了上海环卫车辆新能源化新一轮的探索。《上海市“十四五”时期新能源环卫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明确,环卫车辆中用于生活垃圾清运和道路保洁且有适配车型的,新增或更新车辆基本采用纯电动汽车或燃料电池汽车。到2025年,上海新能源环卫车占比要不低于30%。

据估算,上海可更新为新能源的环卫车有近6000辆;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已更新324辆。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科技信息处处长陈一军说,要加速上海环卫车的新能源化,还有两个难点:成本和场地。以上述18吨的氢燃料扫路车为例,售价差不多是同吨位纯电动扫路车的两倍。尽管对于更新的新能源环卫车,上海多部门出台了新能源环卫车推广应用的扶持政策,但在实际操作中,资金奖励的力度仍有限,作业单位购置新能源环卫车的热情不高。与此同时,加氢成本较高,甚至比加油还贵。

虽然有不少短板要补,但上海新能源环卫车尤其是氢燃料环卫车的前景仍被看好。陈一军表示,由于缺少建设小压站等设施作为中转过渡空间的条件,垃圾车往往要从小区直接将垃圾运至中转码头甚至末端处置厂,更长的中转路程导致纯电力垃圾车普遍存在“充电焦虑”,却也为加注次数更少、跑得更久的氢燃料环卫车提供了机遇。

低碳之路行走不易,但中国方向明确,坚定不移。

猜你喜欢
欧莱雅煤耗新能源
基于PI数据和供电标煤耗的机组冷端优化研究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煤耗预测在火电调峰经济性中的应用
两点法确定供电煤耗-负荷特性曲线研究
新生代独立女性张天爱正式加入巴黎欧莱雅明星梦之队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基于FNO-PSO算法火电机组煤耗模型的参数辨识
全球超模超新星成为巴黎欧莱雅全新代言人
“新能源门”的背后
顺应新能源发展趋势
貌似冰雪的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