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春波
特别喜欢电影《夏洛特烦恼》里的一个场景:马冬梅喜欢向日葵花,她说看着好看,熟了还可以吃。向日葵绽放笑脸,追逐太阳,总是积极地向上生长,成熟后,还能贡献给人们鲜美的瓜子,真是一生都在发挥光和热。
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化时代带给我们无尽的挑战,也带给人们更多的焦虑和困惑。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的适时启蒙、引导、纠正,让学生从小有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是首要工作。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班集体,一个班集体首先要团结向上,积极进取,激流勇进。像向日葵一样,开放时绚丽多彩,成熟后为人为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今天我就谈谈班级管理的加减乘除法。
看过一个报道:一个班级的所有学生都被老师安排上了官职,评论自然是褒贬不一,但支持的人占了多数。也听过李镇西教授的讲座:老师要善于做哑巴,你不说,让学生多说;老师要善于做懒汉,你做得少,学生自然就做的多了。更是听过魏书生先生的讲座,印象最深的是让班级内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这一点我在每一届学生中都能运用自如,既锻炼了学生,又能帮助老师分担班内事务,何乐而不为呢?如果老师事事包揽,就如同减法一样。
刚入学时,由于学生程度参差不齐,当务之急是选优秀代表,树立典型,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也让每个学生快速融入班集体,找到自己的位置,建立我为班级,班级有我的小主人公意识。一批小班长就这样诞生了:每项班长都选五个,每人只负责一天的工作,这样就会有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也会有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认字多的学生担任读书小班长,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声音大、有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纪律小班长;卫生好的学生担任劳动小班长,和同学一起争做班级小卫士;细心、有电脑基础的学生负责每天多媒体的开关;勤快、肯吃苦的学生负责班级的取水和牛奶发放工作。在工作中,每个学生都找到了自我,也在相互的接触磨合中,培养了积极面对,主动寻求解决方案的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总是组长有更多的话语权。为了鼓励更多的学生,我也给每个小组成员安排了“官衔”,不要让学生有寄人篱下的感觉。组内有数学组长、语文组长、英语组长、纪律组长、卫生组长,这样每个人都有任务,各司其职,谁也不凌驾于谁之上,谁也不是绝对的领导者,每个人都是主人翁,这个集体是大家的,每个人努力一点点,小组就会进步一点点。
每个学生都在各自的位置上找到了努力的目标和方向,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能力,他们的信心更足了,小主人翁意识越来越浓,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班级凝聚力也更强了,灿烂的笑容挂在他们的脸上,宛如一朵朵盛开的向日葵。
多年来,我始终坚持,不以学习成绩为唯一评价标准,只要学生有爱心,有兴趣,积极参加,我们都要给他们锻炼的机会。每个学生在班级都是平等的,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创建和谐的师生氛围,是我们顺利开展班级工作的保障。
爱是教育的源泉。我始终坚持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抬起头来说我能行。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自主的学习能力,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年一次的班队会大赛,我们都非常重视,鲜明的教育主题,寓教于乐的表演,生动的案例,让每个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比赛的荣誉感,也让学生增强了集体意识,培养了学生积极面对、自信乐观、互帮互助、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相信科学,反对邪教》《歌颂大美通河》《素质教育汇报展演》等等,一次次编排、练习、比赛,到最后学生的自编自演,让我看到了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还记得多年前的一个学生,一个帅气的男孩子,学习一般,不爱说话。本着人人参与的原则,我给他安排了一个小品中的角色。小品讲的是一个迷信老太太,怎么在大家的教育下,开始相信科学的事。终于到了演出那天,老太太上场了,我惊讶了,全班同学也对他刮目相看。他精心准备了老太太服装,学着老太太扁起嘴来讲话,一张口就让全场哄堂大笑。他一定是在家里反复练习,看电视模仿,老太太居然让他演得惟妙惟肖。我当然要好好表扬他,同学们也纷纷向他竖起大拇指。
更没想到的是,第二天,我看到了他满脸的笑容,居然还和我开起了玩笑。从此以后,课堂上的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积极回答问题,课下抢着帮老师干活,热心帮助同学。看来他的学习和活动兴趣真正调动起来了,成就感也激发了他的自信。以他为典范,我当然不能放过大肆宣传的机会,号召全体同学向他学习,运动会上,他积极组织,像个小指挥一样,安排得井井有条,在他的带动下,班级涌现出更多这样的同学,班级凝聚力一下子就上来了。
作为老师,我想看到真正的素质教育,百花齐放的壮观景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我希望每个学生都能站起来声情并茂地朗读,每个学生都有过上台表演的经历。我从一年级就开始进行小组合作式学习,从座位的安排,到小组内每个成员的分工,再到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都细心安排。学生学习能力得到提升,真正在学习和活动中健康成长。学生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如同乘法一样,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个孩子,被父母,双方老人包围着,就如同当除数为1时,被除数越大,商就越大。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会让我们的工作事半功倍,因此如何和家长联系,也是一门大学问。和家长沟通,一种是全班家长会,和家长汇报班级的共性问题,一种就是单独沟通。家长比孩子更要面子,所以孩子的缺点一定要在会后和家长单独说,孩子的优点却要大张旗鼓地表扬。
开学初,我便定下班级公约,老师的职责,家长的职责,学生的职责,做到心中有数,有制可循。和家长同学一起给班级起名字,定口号,建立班级小目标。向日葵总是向阳而生,艳丽的花朵就像一张张笑脸,多像学生稚气的脸庞啊!家长一致同意我们的班花就是向日葵,希望孩子们长大后也能像向日葵一样,即使花瓣凋落,依然會奉献美味的瓜子。
和这一届家长相比,我比他们年长。每次开家长会,我都会从自身出发,现身说法,把我教育孩子的做法讲给家长,供大家探讨。记得一个最真实的场景,一节数学课,平时写字潦草的王同学,今天变本加厉,根本看不清写的是什么。对于屡教不改的他,我愤怒至极,拿起手机,找到他家长微信,狠狠地告了他一状。余怒还未褪去,我的手机响了,此时我才相信无巧不成书,电话是我儿子的班主任老师打来的。老师发来几张图片,我定睛一看,是儿子的作业,甚至不能被叫作业,因为你什么都看不清,只是黑乎乎的一片。接下来老师和我说的话,让我彻底惊呆了,这不就是我说王同学妈妈的话吗?就仿佛被人录了音一样,如出一辙。我羞愧难当,一方面觉得对不起儿子,对不起老师,同时又为这位负责的老师感到感动。更重要的是,我看了看王同学,他委屈的样子又和我儿子有什么区别呢?当我在家长会上,和家长们说起此事时,他们也和我一样泪眼婆娑。
每届学生毕业,我都会反思自己,这一届我教给了学生什么?我得到了什么?我还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新的一届来临的时候,我又开始反思自己,上一届我如果也这样做,是不是可能更好一些?就这样周而复始,总觉得每一届都留下了遗憾,每一届都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哪一届我才能做得尽善尽美呢?人们都说,教育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可喜的是,我们能踏实地走好每一步,能反思每一步的遗憾,也能将一届届的经验发扬光大。
看着一批批毕业的学生,我不知道他们会不会记得我和他们说过的话,会不会记得自己和老师的每一次“斗智斗勇”,但我相信,当他们有一天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师,他们会想起那个既教书又育人,陪伴了他们六年的小学班主任。每次教导,我都会追加一句,等你们长大了,就会明白老师今天说的话。我们把它称之为“向日葵的约定”。
25年,我用行动践行观点,用事实验证结论。一批批学生从这里走出去,成为各个城市,各个行业,积极又最美丽的创造者。又有一批批学生走进来,续写向日葵的辉煌。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不以成败论英雄,你们永远是老师心中的向阳花,我的向日葵,尽情生长和绽放吧!
编辑/赵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