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歌合溪仅见于南宋的地理总志《舆地纪胜》卷第一百五《广南西路·象州·景物下》。“歌合”是记录壮语“大藤”读音的两个汉字,“歌合溪” 乃“大藤溪”之意。该卷先记载大藤溪于前,又记载歌合溪于后,因而歌合溪实是大藤溪的重出。大藤溪为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县的东乡河。
关键词:歌合溪;大藤溪;东乡河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23.02.014
[中图分类号]K92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39(2023)02-0089-05
歌合溪,只在南宋的地理总志《舆地纪胜》卷第一百五《广南西路·象州·景物下》出现过,诸书未见也。广南西路,简称就是广西,是壮族与汉、瑶等民族世代居住的地方。因“歌合”二字是壮族语言“大藤”的音译,为广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一个案例。自《舆地纪胜》出版近八百年来,除《方舆胜览》的作者祝穆似尚明白之外①,无人知其真面目。今试释之,以与同好分享,并就教于专家、学者。
一、 歌合溪为大藤溪之重出
《舆地纪胜》卷第一百五《广南西路·象州·景物下》载:“歌合溪:在县东南。源出浔州大立山县前溪,谓旧武化县、今延宾驿前溪是也。” 关于歌合溪的记载,惟见于此,此前无人提到,此后无人述及。那么,它为何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呢?而所谓“在县东南”,又是在何县东南?
其实,它并未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而是以别的称谓存在。原来,歌合溪是壮语与汉语组合而成的一条水流的名称,其中“溪”字是汉语名词,“歌合”二字是壮语“kɑu33hu?浊51”的汉字记音,而“kɑu33hu?浊51”直译成汉语的话就是“大藤”。因此,所谓“歌合溪”,就是“大藤溪”的意思。
大藤溪,最早见于北宋《新定九域志》。该书记载,广南西路象州有大藤溪[1]。实际上,只是在象州“古迹”目下列出了个名称而已,并未有片言只字的介绍。
到了南宋,在《舆地纪胜》卷第一百五《广南西路·象州·景物下》才有文字介绍:“大藤溪:在武仙县东南百五十里,源出浔州大立山,下注于浔江。又有大藤峡。”
那么,所谓“歌合溪:在县东南。源出浔州大立山”,就是歌合溪在武仙县东南,源出浔州大立山了。
可是,为什么后面却跟着“县前溪,谓旧武化县、今延宾驿前溪是也”这样的字眼呢?笔者以为,所谓“歌合溪:在县东南。源出浔州大立山县前溪,谓旧武化县、今延宾驿前溪是也”应是“歌合溪:在县东南。源出浔州大立山县前溪,谓旧武仙县、今延宾驿前溪是也”之误。其理由如下。
第一,歌合溪即大藤溪,而在《舆地纪胜》卷第一百五《广南西路·象州·景物下》,记载大藤溪是在武仙县东南。
第二,同是全国地理总志的南宋《方舆胜览》卷之四十《象州·山川》不但记载大藤溪在武仙县东南,而且记载,延宾驿在武仙县,不在武化县[2]。
第三,武仙县与武化县同设于唐武德四年(621年),贞观十二年(638年)后又同属象州[3],二者只有一字之差,“仙”字与“化”字又是形近字,介绍有关情况时武仙县讹为武化县是完全可能的。例如,武宣县本是由武仙县改名而来,但《中国地名掌故词典》在“武宣县”条下,却将“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武仙县”误书为“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武化县”[4]。
第四,《舆地纪胜》所载旧武化县县前溪和旧武仙县县前溪非同一条水流。在《舆地纪胜》卷第一百五《广南西路·象州·景物下》,有关于旧武化县县前溪——武化溪的记载,是这样记载的:“武化溪:在旧县前。源出浔州北界大立山。”《中国历史地名辞典》写道:“武化县: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所在今广西象州县东北。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废,元佑元年(1086年)复置。南宋初又废。” [5]《广西通志·行政区划志》载,唐代武化县治所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象州县东北,而且指明是罗秀, 即罗秀镇罗秀街[6]。潘朝业先生则认为,宋代复置的武化县在今象州县之南、来宾县(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新宾区)境内[7]。另外,唐《元和郡县图志》记载:“武化县:下。西南去州六十五里。武德四年,析桂州建陵县南界置,属晏州。贞观十二年,废晏州,改属象州。”[3]而唐元和年间(806—820年)的象州治所在今象州县柳江北岸的扶满村至水冲岭一带[8],正是在罗秀街的西南,距离也相当。如此说来,《广西通志·行政区划志》所谓唐代武化县治所在今象州县东北的罗秀是对的,而宋代《舆地纪胜》卷第一百五《广南西路·象州·景物下》所载在旧武化县前的武化溪,就是唐武化县前的武化溪,也就是流过今象州县罗秀街前的水流了。
《舆地纪胜》卷第一百五《广南西路·象州·古迹》载:“舊武仙县城:在武仙县十里。旧经云:‘桂州裴怀古移今治,旧城遂废。”据清刘文淇《舆地纪胜校勘记》卷二五载,“在武仙县十里”为“在武仙县东十里”之误。裴怀古是唐代桂州都督,武则天圣历年间(698—700年)在任[9]。这说明,唐代圣历年间以前的武仙县城是在宋代武仙县城东边10里的地方。
而宋代武仙县城和汉唐勒马古城遗址都在今武宣县东南部三里镇(原三里乡)。1995年出版的新编《武宣县志》记载:“勒马古城遗址,位于三里乡勒马村南500米处的黔江北岸台地上,距县城15公里。……宋代武宣县城遗址,位于三里乡旧县村、黔江东岸台地上,座东北向西南,距县城10公里。” [10]628其所谓宋代武宣县城,即宋代武仙县城。从地图上看,勒马古城遗址是在宋代武仙县城的东南方向。由此可知,《舆地纪胜》卷第一百五《广南西路·象州·古迹》所说唐代武则天圣历年间裴怀古移治以前的武仙县城,指的正是勒马古城。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于2017年开始的考古发掘,也证明该处的汉代城址上,迭压有唐以后各时期的遗存[11]。
今天看到的勒马古城遗址,三面环水,东边约0.6公里处是东乡河(一作东乡江),南边几步就是黔江,西边一二公里处也是黔江。无论是东乡河,还是黔江,与今象州县东北罗秀街前的水流均非同一条水流。
那么,既然记载武化溪是旧武化县县前溪,则歌合溪不可能也是旧武化县县前溪,只能是“旧武仙县、今延宾驿前溪是也”。
然而,由于歌合溪与大藤溪共同出现在《舆地纪胜》卷第一百五《广南西路·象州·景物下》,且列于大藤溪这一景物之后,完全可以认定,歌合溪是大藤溪的重出。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舆地纪胜》卷第一百五《广南西路·象州·景物下》关于大藤溪“在武仙县东南百五十里”的描述是不准确的。武仙县与浔州桂平县交界,自唐裴怀古迁治后[12],直到明宣德六年,其治所都在今武宣县三里镇旧县村;《舆地纪胜》和《元丰九域志》所记浔州治所均与桂平县(今桂平市)治所同城。而《元丰九域志》卷十载,象州(治阳寿县)“东南至本州界一百二十里,自界首至浔州界一百二十里……武仙,州东南九十九里”。若依此计算,则武仙县东南到浔州界的距离为21里。《元丰九域志》卷十又载:浔州“西北至象州界二百一十里,自界首至象州一百五十九里”。若依此计算,则武仙县东南到浔州界的距离为六十里。
应该以何者为准呢?
根据《太平寰宇记》卷之一百六十三记载,浔州西北至象州陆路二百一十里。而同书卷之一百六十五记载,武仙县在象州东南九十九里。
由此可见,《元丰九域志》卷十所谓浔州“西北至象州界二百一十里,自界首至象州一百五十九里”,应是“西北至象州二百一十里,自界首至象州一百五十九里”之误。
然而,话又说回来,不管怎么算,属于象州的大藤溪都不可能“在武仙县东南百五十里”。因为,武仙县东南百五十里的地方已经不是象州的地界,而是浔州的地界。
对歌合溪是大藤溪的重出,以及《舆地纪胜》所记大藤溪在武仙县东南的距离不妥,比《舆地纪胜》晚几十年出版的《方舆胜览》的作者祝穆应该已经觉察到了,但他似乎也不清楚大藤溪在武仙县东南多少里,因而《方舆胜览》卷之四十《象州·山川》里便只有大藤溪而没有歌合溪了,其中载有“大藤溪:源出浔州大立山,今延宾驿前溪是也”,而并无大藤溪在武仙县东南多少里的记载,也没说延宾驿设于何城或何村,可谓既具体又含糊。
二、 大藤溪今称东乡河
元代的全国地理总志,今只存《大元大一统志》残卷和《大元混一方舆胜览》。在《大元大一统志》残卷、《大元混一方舆胜览》里,没有关于大藤溪的记载。在明代的《寰宇通志》《大明一统志》《广西通志》里,也没有关于大藤溪的记载。
在清代,康熙《广西通志》和雍正《广西通志》也没有关于大藤溪的记载,但清《嘉庆重修一统志》和嘉庆《广西通志》则有记载。
清《嘉庆重修一统志》第二十七册卷四百七十《浔州府》载:“大藤溪——《九域志》:象州有大藤溪。《方舆胜览》:在武宣县东南。源出浔州大立山。旧志:今延宾驿前溪是也。”
清嘉庆《广西通志》卷一百十五《山川略二十二·川七·浔州府·武宣县》载:“大藤溪:县东南,源出浔州大立山。(《方舆胜览》)象州有大藤溪。(《九域志》)大藤峡水:武宣县东,下与程郎、都泥诸水,流入广东。(《续通考》)今武宣县延宾驿前溪是也。(《一统志》)”
武宣县是明宣德六年(1431年)由武仙县改名,并由武宣县三里镇旧县村迁治于今治,即今武宣县武宣镇。武仙(宣)县在唐、宋、元、明均属象州,清顺治年间、康熙年间属柳州府,雍正三年(1725年)与上林、迁江、来宾三县一起划归直隶州宾州,雍正八年(1730年)改属浔州府。因此,清《嘉庆重修一统志》和嘉庆《广西通志》将大藤溪置于浔州府武宣县名下是对的。但它们的修纂者显然已不知道大藤溪是哪一条河流了,故而只是抄录了《九域志》《方舆胜览》等古书的相关记载。尤为离奇的是,清嘉庆《广西通志》还把《嘉庆重修一统志》理解错了。只要对比一下就知道,清《嘉庆重修一统志》所谓“大藤溪:……旧志:今延宾驿前溪是也”,其出处为南宋《方舆胜览》卷之四十《象州·山川》,所谓“旧志”即指南宋《方舆胜览》。南宋《方舆胜览》卷之四十《象州·山川》原话是这样说的:“大藤溪:源出浔州大立山,今延宾驿前溪是也。”很明显,延宾驿是宋代的一个驿站。而清嘉庆《广西通志》却说“大藤溪:……今武宣县延宾驿前溪是也(《一统志》)”,显然是错把宋代的延宾驿当成了清代的驿站了。事实上,武宣县以驿为名的驿传机构到了明代万历年间就裁汰了(当时名为仙山驿);在清代,武宣县并无称为驿的驿传机构,只有塘的名目[13]。
那么,《武宣县志》又是怎么记载的呢?现存《武宣县志》只有五本,即《武宣县志》(1808),《武宣县志》(1914)、《武宣县志》(1934),以及1995年出版的新编《武宣县志》、2020年出版的新编《武宣县志(1991—2005)》。后三本《武宣縣志》都没有关于大藤溪的记载,有的只是前两本。
清嘉庆十三年《武宣县志》卷三《疆域·山川》记载:“大藤溪:县东南,源出浔州大立山。(《方舆胜览》)象州有大藤溪。(《九域志》)大藤峡水:武宣县东,下与程郎、都泥诸水,流入广东界。(《续通考》)今武宣县延宾驿前溪是也。(《一统志》)”
1914年《武宣县志》卷五《纪地·水》记载:“大藤溪——《方舆胜览》:县东南,源出浔州大立山。《续通考》云:‘大藤峡水:武宣县东,下与都泥(即今北江)诸水,流入广东界。《一统志》:今武宣延宾驿前溪是。《舆地纪胜》云:‘大藤溪:在武宣县东南百五十里。以今考之,当在武宣与桂平分界之下,自大湾至沙湾之二溪是也。”
清嘉庆《广西通志》成书于嘉庆六年(1801年)。由此可见,清嘉庆十三年《武宣县志》关于大藤溪的记载完全照抄清嘉庆《广西通志》;1914年《武宣县志》关于大藤溪的记载与清嘉庆《广西通志》则大同小异,不同的只是多抄了《舆地纪胜》的内容,并认为大藤溪是民国初年桂平县自大湾至沙湾之间的两条溪流。
今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县地名志》和卫星地图,大湾已是废村,遗址在金田镇彩旺村[14]548;沙湾仍在,是一个片村,在联江村驻地西南6公里,含下沙湾、上沙湾、横石、祖滩、大冲坑、关屋等自然村[14]374,而彩旺村至沙湾之间有紫荆河和南木河。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县1994年5月撤县设市,以桂平县辖区为桂平市辖区。由此可知,1914年《武宣县志》所谓“自大湾至沙湾之二溪”,当是今桂平市紫荆河和南木河。这两条河流是非常奇特的河流。紫荆河是南木河的一条支流,而南木河是黔江的天然分洪水道,发源于黔江弩滩。在洪水期,南木河水流至横岭纳紫荆河水,一起向东流到大黄江口注入浔江;在枯水期,紫荆河水则向南木河东、西两头流[15]。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八载:“弩滩:府西北五十里,当大藤峡口,水涌而迅,势如发弩,故名。”
所谓府西北五十里,就是浔州府西北五十里。1宋里=0.95今里[16]。今里略小于清里,1公里=1.7321清里[17],亦即1清里=1.15今里。则50清里=60.53宋里。
前已述及,在宋代,从武仙县界到浔州的距离为51里(宋里)。这样说来,发源于弩滩的南木河和西出口为弩滩的紫荆河,在宋代确实在武仙县之内,因武仙县是象州的属县,所以也就是在象州之内,属于象州武仙县的水流。
《舆地纪胜》卷第一百五《广南西路·象州·景物下》均记载大藤溪、歌合溪、武化溪源出浔州大立山。这就告诉人们,今天找到的水流,必须与武化溪一样,都是发源于同一座山,才可能是大藤溪(歌合溪)。
已知宋代所谓旧县前武化溪,就是唐武化县治前的河流,也就是流过今象州县东北罗秀街前的河流了。据查,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大樟乡东温山的东温河是今象州县运江的主流,流至象州县罗秀镇独鳌山纳罗秀河,经过罗秀街前,流至运江镇注入柳江[18]。而金秀瑶族自治县大樟乡东温山,一名都温山,原属桂平县(今桂平市),1920年《桂平县志》卷四《山川上》记载:“都温山:在县西北百里。”根据《舆地纪胜》卷第一百十和《方舆胜览》卷之四十记载,桂平县(今桂平市)在宋代属浔州。那么,宋代所谓大立山,无疑就是金秀瑶族自治县大樟乡东温山;所谓武化溪,自然就是今象州县罗秀镇东温河了。
而与东温河一同发源于金秀瑶族自治县大樟乡东温山的河流,亦即与东温河一同发源于宋代浔州大立山的河流,是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县东乡河[10]62,不是桂平市南木河、紫荆河。东乡河在今武宣县(明宣德六年由武仙县改名)三里镇旧县村,即宋代象州武仙县治遗址和紫荆河、南木河之间,发源于弩滩的南木河和西出口为弩滩的紫荆河,在宋代既在象州武仙县之内,那么东乡河更是在宋代象州武仙县之内了。
唐代武则天圣历年间以前的武仙县城,至宋代是在武仙县城东南10里的地方,其遗址即今武宣县三里镇(原三里乡)勒马古城遗址。經实地调查和电子测距,东乡河就在勒马古城遗址东边约600米的山下注入黔江;黔江是柳江下流,乃柳江汇红水河后之名,旧称为潭江[19]、浔江[20],发源于贵州省。而《舆地纪胜》卷第一百五《广南西路·象州·景物下》关于大藤溪的记载是“源出浔州大立山,下注于浔江”。由此可知,宋代所谓武仙县大藤溪,就是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县的东乡河,不是桂平市的南木河和紫荆河。
综上所述,歌合溪即大藤溪,为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县的东乡河。东乡河从武仙(宣)县东北方向的境外发源,向境内的东南方向迤逦而来,弯弯曲曲,并无一定的形状,其与县城的距离与方位不是很好确定。
[参考文献]
[1][北宋]王存.元丰九域志[M].王文楚,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4:700.
[2][南宋]祝穆.方舆胜览[M].施和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3:720.
[3][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下[M].北京:中华书局,1983:925.
[4]牛汝辰.中国地名掌故词典[Z].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6:308.
[5]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中国历史地名辞典》编委会.中国历史地名辞典[Z].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466.
[6]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行政区划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532.
[7]潘朝业.“象州”七徙[C] ∥政协柳州市柳南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编辑组.柳南文史资料:第8辑.柳州:政协柳州市柳南区委员会,1996:106-110.
[8]雷冠中.秦桂林郡治所今址第五说[J].广西民族研究,2015(3).
[9]赵禄祥.中华史鉴:第1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760.
[10]武宣县志编纂委员会.武宣县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11]王剑,王缉宁.武宣“勒马古城”遗址出土“中溜丞印”[N].南国今报,2019-03-24(8).
[12][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第一百五(广南西路·象州·古迹)[M].北京:中华书局,1992:3229.
[13]故宫博物院.故宫珍本丛刊·广西府州县志:第四册(象州志、武宣县志、灵川县志、灌阳县志)[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99.
[14]桂平县地名办公室.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县地名志[内刊].桂平:桂平县印刷厂,1990.
[15]桂平县志编纂委员会.桂平县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102.
[16]姚汉元.北京古城垣周长及其所用尺度考[J].首都博物馆丛刊,1995(10).
[17]石泉.武汉大学百年名典:古代荆楚地理新探[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113.
[18]象州县志编纂委员会.象州县志[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4:86.
[19]唐朝绳.武宣县志:卷五(纪地·县境大江) [M].梧州:梧州商业日报承印,1914:2.
[20][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许惟贤,整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5:925.
责任编辑:许立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