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课程中综合程度最高的跨学科学习课程,而“跨学科学习”是在系统思维和综合思想指导下,运用学科观念,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真实问题的课程与学习取向。跨学科学习和学科学习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学科学习为跨学科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跨学科学习可以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学科技能的应用。基于此,从地域文化入手,在跨学科学习视域下,以主题项目式学习课程为例,建构并实施学校“大综合”课程。
关 键 词 跨学科学习 “大综合”课程 地域文化 主题项目学习
引用格式 万众.跨学科学习视域下学校“大综合”课程的建构与实施[J].教学与管理,2023(25):12-14.
“跨学科学习”是在系统思维和综合思想指导下,运用多种学科观念,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真实问题的课程与学习取向[1-2]。新版《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的颁布,引发了社会的广泛热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课程中综合程度最高的跨学科学习课程[3],其中,高中综合活动课程中有6个学分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以指导学生开展跨学科学习的项目学习或课题研究为主。“跨学科学习”在学校课程层面如何进行顶层设计与资源整合?在教师教学层面如何操作实施与建构评价?课程实施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如何实现“无缝对接”?徐州九里中学在充分发挥地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运用跨学科学习方式进行了“大综合”课程的建构与实践,即:依托地域文化,科学设计“大综合”课程内容,制定课程实施方案,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一、依托地域文化,构筑发展愿景
“地域文化”是指一定区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地方传统和文化。它既有语言形式的表达,也有特殊的社会风俗习惯、人文地理风貌等实体形态,它对这一区域人们的思想精神和行为习惯产生长久的、持续的影响。徐州具有六千多年的文明史和二千六百多年的建城史,历史悠久,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徐州作为汉文化的发源地,是汉文化资源的重要保存地,也是全国汉文化遗存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汉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丰富,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
徐州市九里中学坐落于宛若虬龙的九里山下,因蕴含厚重两汉文化历史资源的九里山而得名,有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先天优势资源。因此,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立足统编教材,编写校本读物,丰富校园文化,探索建设“楚风汉韵”跨学科项目式学习课程,开展“青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推进戏曲、书法、经典诵读、高雅艺术、传统体育进校园等活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的各环节,以期通过实施基于地域特色文化的跨学科项目式学习课程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愿景;挖掘两汉文化中蕴藏的优秀文化基因,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袤大地上的文化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鲜活起来,通过“讲授+探究、沉浸+情境、体验+活动”等学习方式,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和践行能力;弘扬两汉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推动“中华传统美德”进校园、進课堂、进头脑,激励和凝聚全体师生奋发图强的精神力量,丰富和拓展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为学校全面实现高品质内涵发展提供思想保障和文化支撑;建设“楚风汉韵”跨学科项目式学习课程,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设计多样的课程形态与类型[4],培养学生自强不息、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形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和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探索跨学科学习的实践路径,从“跨学科教学”向“跨学科学习”转变,促进学科之间实质性的融合,促进真实情境和问题的创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注重学习资源的供给和支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创造能力。
二、科学论证规划,完善顶层设计
1.提升校园文化品质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精神家园,在潜移默化中浸润和深刻影响着师生的精神和行为。为彰显学校所在地域的历史文化底蕴,打造校园文化育人空间,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学校领导组成员一方面进行了全面、周密的调研,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徐州两汉文化在教育教学中的融入,并得到家长的支持;另一方面,在充分了解各方需求、征集各方意见的基础上,邀请专家团队开展专题研讨会,探讨课程建设研发工作思路,为物型环境建设和探索课程研发建设模型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学校以现有校园环境和学科环境为基础,改建主题广场、文化长廊,加强教室、池塘、亭台、楼宇、竹林等场所的氛围建设,进一步发挥文化“润物无声”的浸染作用。充分借力市、区两级文旅局和相关文化景区部门,加强校外沉浸式、体验式研学实践基地的建设,打造协同育人环境,为“楚风汉韵”跨学科项目式学习课程实施营造多元发展、内涵丰厚的环境,促进学生互动式、探究式学习。进一步完善项目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各项制度,形成校本课程研发建设实施方案,包括项目内容、参与群体、课程体系、活动模块及评价体系等各类要素,确保方案可执行,评估有指标。同时,确定“一月一事”例会制度,围绕内容建设、课例设计、学生评价等重点内容,开展研讨培训活动,及时调整解决方案,各项工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2.制定课程实施内容
(1)明确课程目标。加强知行合一、学思结合,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培养学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的核心素养,自强不息、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逐步形成了紧紧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跨学科项目式学习课程目标:“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与文化内涵;在实践学习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通过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5];进一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学生掌握基本的实践与服务技能;培养学生分享、尊重与合作的精神;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内容的知识与能力目标;以“体验并初步学会问题解决的科学方法,具有问题意识,发展良好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学会交流与合作,发展合作能力,并初步养成科学态度与科学道德”为内容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社会责任心与使命感;提高学生的国家认同感”为内容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6]。
(2)精选课程内容。坚持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相结合,从课程标准、统编教材、学生需求和身边资源中选取主题,开发文学典故、礼仪服饰、军事战争、遗址传说、中华美德、实践体验等学习内容。其中,“课题研究”类课程分为“身心课程”“社会课程”和“创新课程”。具体有《与“汉赋”的美丽邂逅》《中华美德永流传——九里山孝道文化探究与实践》《“南秀北雄之徐州”乡土历史》《铸剑为犁——走进九里山战争文化》《九里山地质地貌研究》《百年煤矿的兴衰——老矿新生》《九里山植物情况调查》《传统染色法——草木染、植物拓染》《在拼与贴中遇见汉服之美》等;“项目式学习”类课程具体有《论文写作》《视频编辑与制作》《“孝老敬老”我先行》《文学朗诵、情景剧》《农作物养护》《霓裳羽衣——汉服设计与制作》《徐州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制作》《植物标本制作》等。这些课程依据其不同层次与类型,分别指向人文积淀、勇于探究、乐学善学、健全人格、自我管理、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社会责任、国家认同、沟通合作、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勤于反思、信息意识、问题解决、技术运用、国际理解、劳动意识等多项学生核心素养目标的培养。
(3)开发课程资源。基础性课程,即国家统编课程,包括生物、地理、美术、音乐、政治、历史、语文……拓展性课程:论文写作、认识战争、视频制作、建立生态基地、孝道文化探究与实践、徐州乡土历史、走近农耕文化、徐州地质地貌文化……活动性课程:包括“孝老敬老”系列活动、“传统染色法——草木染、植物拓染”、在拼与贴中遇见汉服之美、墓葬文化探究、九里山植被调查、设计制作文创产品……按课程建设规划,学校将优化特色鲜明的教育教学环境,建设“楚风汉韵”跨学科项目式学习课程体系,构建体验式、沉浸式学习模式,探索高效汉文化课堂教学,拓展校外研学实践基地,创新学生综合实践路径,搭建丰富社团活动平台,缔结区域教育教学发展联盟。在全面提升教师业务素养的同时,指导学生感受汉文化的魅力,让汉文化真正浸润校园、滋养心灵,文化自信薪火相传、代代延续。
三、加强师资建设,制定实施方案
1.组建教师团队,推进课程实施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牵头,由学校名特优教师、骨干教师参加的课程研发与实施队伍,聘请了校外专家进行定期指导;建立了“明确主题,两周一研”的校本教研机制,以解决真实问题为导向,创设真实实践情境,培养学科教师跨学科教学的素养和设计跨学科活动的能力,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科知识、方法与资源,供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终身学习能力的内化。在两周一次的主题教学研讨中,侧重协调不同学科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过程中如何适时、恰当、有效地发挥各自的作用。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站出来”,在整个跨学科学习的系统中发挥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作用,为学生的深度学习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和物质保证,处理好跨学科学习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探究学习模式,关注实施过程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核心素养为目标,推动教师和学生借助学习情境,依托实践活动,力求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使学习更具有体验性、合作性、互动性、探究性,逐步探索形成“立足国家课程、结合两汉文化、拟定学习主题、重新整合实施、促进能力迁移”的学习模式,并在实施中堅持注重“分组合作、确定课题”“分配任务、明确职责”“体验探究、合作交流”“成果展示,总结评价”的具体实践环节,在评价中坚持注重“学习前明确规定和范例”“学习中记录表现和互动”“学习后展示成果和反思”的全过程评价[7],促使教学方式的改变,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对标学生发展,完善课程评价
1.细化评估维度,突出过程评价
学校领导组从教学实际出发,充分细化评估维度,突出对知识技能、任务完成、创意思维、实践能力的过程性评价,注重对学生参与态度、合作精神与自我反思能力的多元评价,并利用信息技术记录过程性数据,鼓励学生分享学习成果,从而发挥评价的指导、反馈和调节功能,尤其重视过程表现和作品展示的评价依据。为了实现过程性评价的客观性,学校课程领导组还研制了《学生学习过程自我评价表》以及《学习小组活动评价表》,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与习得经验的效果,体现学习过程与学习目的并重的价值取向。
2.突出地域特色,注重综合评价
基于地域特色文化的主题项目式学习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核心素养为目标[8],推动教师和学生借助学习情境、依托实践活动,力求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使学习更具有体验性、合作性、互动性、探究性。逐步探索形成“立足国家课程、结合两汉文化、拟定学习主题、重新整合实施、促进能力迁移”的学习模式,在实施中坚持“分组合作、确定课题”“分配任务、明确职责”“体验探究、合作交流”“成果展示,总结评价”的实践步骤,在评价中坚持“学习前明确规定和范例”“学习中记录表现和互动”“学习后展示成果和反思”的全过程评价,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在学校实践层面的落地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大综合”课程的实施,不仅推动了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实现教师教学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升,还在真实情境中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加强了与共同体学校之间“同课异构课堂、培训研讨沙龙和系列主题活动”的同频共振,变聚焦单学科教学为多学科整合,逐步形成合理完善的课程体系,营造了良好的教育生态,促进了师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华.跨学科学习:意义和策略[J].江苏教育,2020(83):23-28.
[2] 张华.论理解为本位的跨学科学习[J].基础教育研究,2018(11):7-1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3.
[4] 冯新瑞.再次审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性[J].基础教育课程,2018(03上):26-30.
[5]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高中综合实践活动[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41-42.
[6] 刘小宝.跨学科研究前沿理论动态:学术背景和理论焦点[J].浙江大学学报,2012(11):16-25.
[7] 胡久华,罗铖吉,王磊,等.在中学课堂中开展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的探索[J].教育学报,2018(10):47-54.
[8] 李欣桐,李广.校本课程开发中地方性知识转化的动因、逻辑与路径[J].教学与管理,2023(16):57-61.
【责任编辑 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