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旭
以帮助他人为乐,以解人之难为荣,扶危济困千百年来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作为家风代代传承。
北宋名臣范仲淹官至宰相,却住着简陋的屋子,把钱财用于救助穷困百姓、支持贫寒的读书人。他买地不为自己建别墅,而是兴建苏州府学,让当地从此文教大兴,后来状元辈出。其教化之功引起朝廷注意,下令天下效仿。
晚年时,范仲淹还在家乡购置了1000多亩良田,成立“范氏义庄”,由族人共有共管,救济家族内外的穷人。其子范纯仁,人如其名,亦多仁善之举,成为“位过其父,而几有父风”的一代名臣。扶危济困的家风被范氏家族代代传承,至今传为美谈。
扶危济困早已是深入人心的信念,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用语中俯拾皆是,如“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又如“仗义疏财”“慷慨解囊”“周急济贫”“济弱扶倾”“轻财重义”“见义勇为”等成语,不胜枚举。
俗语以“仁义”形容一个人,相当于对其品行极高的评价。“仁”字拆开就是两个人,处理好两个人的关系就是仁。人有仁心,就有汇聚众人力量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可以从小在家庭里培养的,因为家庭是学会建立、调整、完善人与人关系的最佳课堂。
对孩子而言,心疼父母,懂得感恩,知道父母想让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能自觉自律,为父母省心,就是仁义的孩子。对父母而言,踏实工作,孝顺长辈,教育子女,做孩子的榜样,勇于担责,为社会作贡献,就是仁义的家长。对家庭而言,内在和睦同时对外和谐,邻里守望相助、共享资源,社交乐善好施、热心公益,就是仁义的家庭。
扶危济困是人性,也是天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以有余奉天下,唯有道者。”(《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
扶危济困的家风也推动着社会发展、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步伐,融汇成新时代的脱贫攻坚精神。2022年,我国“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国八百三十二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一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九百六十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持续抓紧抓好,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全党全国全社会都要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团结一心,英勇奋斗,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的胜利!”
度过危难必怀感恩,走出贫困更懂珍惜。共情是人的本能,分享是人的天性。人性内在的潜质需要文化环境的滋养才能释放光辉。扶危济困与脱贫攻坚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从家到国以至于天下,扶危济困的家风之所以能在更广阔的格局下分享,正因为这是全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是人性、仁心以及大爱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