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思维品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它反映了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实际教学中,学生思维的惰性化、浅表化、碎片化等现象普遍存在。思辨性阅读为思维品质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的情境,通过搭建支架、迁移方法、持续追问、提供机会、鼓励质疑,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
关 键 词 思辨性阅读 思维品质 情境
引用格式 黄元虎.在思辨性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J].教学与管理,2023(26):31-33+38.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心理过程。思维品质,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它反映了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 在“课程目标”部分,阐述“核心素养内涵”时对思维品质的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思维具有一定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2]。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之一。但实际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缺位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主要表现为:思维惰性化,教师的问题设计缺乏挑战性,课堂对话停留于非实质性的交流,导致学生缺失真正的自主思考;思维浅表化,教师通过琐碎的问题,或对课文内容条分缕析,占用了学生独立开展深度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思维碎片化,教师缺乏整体意识,将文本肢解为一个个零散的知识点,导致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缺乏系统性。思辨性阅读为思维品质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的情境,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载体。在此,笔者试对如何在思辨性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谈几点做法。
一、搭建支架,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活动的速度,它反映了智力的敏锐程度[3]。事物总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思维敏捷的人遇到问题时,往往能够依据事物的发展变化,主动开展思维活动,敏锐地抓住问题的关键,迅速进行严密的分析与诊断、正确的判断与选择,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结论。在思辨性阅读中,受年龄特征的制约,小学生的思维常常是表层化的,面对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在关键节点上往往会陷入思维的困顿之中。因此,教师非常有必要帮助学生搭建学习支架,引导学生突破障碍,避免卡壳,在此基础上反思突破障碍的方法,形成自己的学习经验,逐步提高思维的速度,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二年级上册 《我要的是葫芦》 是一则寓言故事,主要讲了种葫芦的人一心想要葫芦,却不管叶子上的蚜虫,结果蚜虫越来越多,啃食叶子,小葫芦都落了。教材编者在课文后面设置了一道思辨性问题:“种葫芦的人想要葫芦,为什么最后却一个也没得到?”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思维的挑战性很大,主要有两个障碍:一是科学知识不足,学生普遍对叶子的功能不够了解;二是逻辑关系不清,学生对叶子、蚜虫、葫芦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清楚。针对这两个障碍,教师可以搭建两个支架,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一是科学知识支架,当学生读到种葫芦的人不听邻居劝告的语句时,教师引入情境:“他的想法对吗?叶子上的蚜虫真的不用治吗?小葫芦叶有话要说。”教师顺势播放录音——葫芦叶的自述:“我是一片小小的葫芦叶。借着太阳公公的光芒,我能制造养分,由葫芦藤输送给葫芦果,让小小的葫芦果快快成长。”由此,学生明白了葫芦叶子的重要作用,小葫芦的长大离不开叶子不停地制造和输送养分,从而弥补了知识的不足。二是思维导图支架,教师引导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语句,梳理叶子、蚜虫、葫芦之间的关系,绘制出思维导图(如图1)。这样,学生就能明白:种葫芦的人不懂得叶子与葫芦的内在联系,叶子被虫子吃光后,不能给葫芦制造和输送营养,葫芦就会慢慢变黄,直至脱落。如果他能够听取邻居的劝告,及时治蚜虫,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此案例中,教师在诊断学生思维障碍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搭建支架,弥补知识不足,建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梳理关键信息,厘清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让思维可视化,掌握破障路径,有利于学生形成学习经验,做到观点清楚,表达流畅,从而有利于思维敏捷性的培养。
二、迁移方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思维具有灵活性的人,往往善于根据事物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趋势,提出契合实际的解决问题的新设想、新方案和新办法。在思辨性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文本内容为载体,在指导学生感悟内容、探究方法的基础上,再创设实践情境,引导学生自觉把握规律,自主迁移方法,尝试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活学活用,从而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如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寓言故事單元,其中《陶罐和铁罐》、“阅读链接”《北风和太阳》 《鹿角和鹿腿》 《池子与河流》这四则寓言在题目构成、叙事方式、哲理揭示等方面具有相似性,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先探究、归纳出“在比较中感悟寓意”这一学习方法,再引导学生尝试迁移,直至熟练运用方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陶罐和铁罐》时,教师可“以导为主”,带领学生借助关键词句,探究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点和不同结局——陶罐谦和友善、低调克制,铁罐傲慢无礼、自恃坚硬、喜欢争斗;许多年后,陶罐依然光洁、朴素、美观,完好如初,而铁罐已经无影无踪。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读一读“阅读链接”《北风和太阳》,找一找两则寓言的相似之处:故事中陶罐和太阳、铁罐和北风的性格都非常相似,结局都是谦虚友善者获胜,傲慢无礼、恃强凌弱者落败。由此,学生在思辨中感悟:每个人都各有长短,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在教学《鹿角和鹿腿》时,教师可“以练为主”,组织学生迁移前面所学方法,比较鹿角和鹿腿的不同特点及作用:鹿角——美丽、被欣赏,却差点儿让鹿狮口送命;鹿腿——难看、被抱怨,却能让鹿狮口逃生。学生再一次在比较中感悟寓意:事物各有自己的价值,不能只凭外表判断事物的好坏。教学略读课文《池子与河流》时,教师则“以放为主”,让学生自学寓言,自主运用“在比较中感悟寓意”的方法:在池子与河流的对话中,比较它们对生活、对人生的不同态度,探究出不同的命运——河流至今长流不断,而池子年年淤塞,直至干枯。故事通过正反两方面,揭示了“才能不利用就要衰退,它会逐渐磨灭;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就一无所有”的道理,告诉我们不要贪图安逸、虚度年华,应当为社会多做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光添彩。这样的教学,从“以导为主”到“以练为主”,再到“以放为主”,学生经历了“探究方法—尝试迁移—熟练运用”的过程,将“在比较中感悟寓意”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建构为自己的学习经验,从而提升思维的灵活性。
三、持续追问,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涉及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度和难度[4]。思维具有深刻性的人,往往不为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而是深入到事物的内部,善于通过概括、归类、推理等逻辑抽象的方法,开展系统性思考。古人云:“读书贵能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思辨性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学生感知文本的基础上,从现象入手,巧妙设疑,持续追问,层层剥笋,能够将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逐步逼近语言学习的本质,把握事物发展及语言表达的内在规律,从而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田忌赛马》 一课,教师首先通过“田忌为什么能赢齐威王”这一问题启动对话,引导学生把齐威王和田忌赛马的对阵图标画出来,从而明白了田忌以2∶1获胜的的直接原因——合理安排不同等级的马的出场顺序。紧接着,教师追问:“孙膑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就能稳操胜券的依据在哪里?”学生结合课文关键语句,探究出依据:“看了几场比赛”说明孙膑在仔细观察并思考如何帮助田忌赢得胜利,“脚力相差不多”“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是观察后形成的结论,也是后来孙膑通过改变马的出场顺序,为田忌出谋划策,从而赢得齐威王的前提条件。接着,教师继续追问:“除了改变出场顺序以外,有没有其他办法能够确保田忌取得胜利?”学生的好奇心进一步得到激发,试着安排其他顺序,发现田忌都将以失败告终,由此体会到课文中孙膑安排的马的出场顺序是田忌获胜的唯一办法。在此基础上,教师深入追问:“孙膑为什么能够提出如此巧妙的办法,作为赛马的主角,田忌自己却想不到?”学生陷入深度思考:孙膑能够取胜的策略,源自他认真观察和周密分析马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变劣势为优势。田忌只凭马力比赛,不用智谋,方法不当,所以会导致失败。
这样的教学,教师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巧妙设疑,持续追问,引导学生思维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透过现象看本质,真正领会到孙膑的卓越智慧,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四、提供机会,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即思维活动的创造性。在创新意识的驱动下,我们不但要发现、思考和探究问题,而且要追求最终的结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儿童是创造的天使,天生爱幻想,天生具有创造性,乐于打破常规,善于标新立异。在思辨性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文情境,为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激发创造的欲望,打开创造的空间,保障创造的时间,让学生享受创造的过程,分享创造的成果,从而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如二年级下册 《我是一只小虫子》,这篇童话从小虫子的视角出发,以第一人称描述小虫子眼中的世界,表达了小虫子对生活的热爱。课文语言幽默有趣,生动诠释了只要我们认识自我,接纳自己的平凡,生活依然可以绽放出光彩。教学时,教师在学生感悟“虫之乐”的基础上,依托课文情境,适时切入,为学生提供创造性表达的机会:小虫子还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些什么呢?教师出示本单元“语文园地”中“写话”的插图,启发想象:“小虫子、蚂蚁和蝴蝶做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它们又有哪些有趣的经历呢?同学们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图画,也可以另外想象画面,创编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评选‘童话小达人。”学生对这样的机会兴趣浓厚,创造的欲望被激发起来。有的学生写道:“早晨,太阳露出了笑脸,碧绿的草地带着露珠。小虫子、蚂蚁和蝴蝶三个小伙伴发现草地上躺着半个鸡蛋壳。它们一商量,就找来一块竹片担在上面,有趣的跷跷板游戏开始了。小虫子和蚂蚁在两头,蝴蝶在中间。它们轮流玩,一会儿是蝴蝶和小虫子玩,一会儿又是小虫子和蚂蚁玩,一会儿又轮到蚂蚁和蝴蝶玩。不管谁和蝴蝶玩,蝴蝶都没办法把对方翘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呢?虽然它们谁也没弄明白,但是依然玩得兴高采烈……”从学生的作品来看,因为有了课文情境的依托,学生能够自主移情,沉浸其中,自由而大胆地发挥想象,开展主动而有创意的表达,思维的独创性显著提升。
五、鼓励质疑,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思维活动中独立发现和批判的程度。因为有了思维的批判性,人类才能够在认识客体的同时认识主体,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进一步改造主观世界。“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思辨性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坚持平等对话,鼓励学生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大胆质疑,敢于批判,倡导有理有据地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帮助学生形成理性精神,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如六年级上册 《书戴嵩画牛》 一课,该文是苏轼为唐代画家戴嵩 《斗牛图》 所作题跋,叙述了杜处士喜爱书画,他最珍爱的一幅是戴嵩画的牛,经常随身带着。一天,他摊开书画晒太阳,牧童看见戴嵩画的牛,拍手大笑,这幅画的牛尾巴画错了。听牧童说完理由,杜处士也觉得很有道理。教学时笔者从三个方面入手,鼓励学生质疑,培养思维的批判性:一是聚焦“两笑”,感悟牧童大胆质疑,敢于批判。牧童看了戴嵩的《斗牛图》,“拊掌大笑”。他从自己放牛时观察到的事实出发,认为牛角斗时,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之间,而画上的牛卻是摆动着尾巴在角斗,错了。
(下转第38页)
(上接第33页)
杜处士认为牧童分析得入情入理,“笑而然之”。二是拓展资料,引发学生对牧童观点的批判。教师反问:“戴嵩真的画错了吗?”教师出示历代画家多幅《斗牛图》、西班牙斗牛图、非洲雄性野牛相斗图。学生发现不同的牛相斗时尾巴的姿势不一样,有的尾巴夹在两腿之间,有的尾巴高高翘起,由此学生提出:故事中牧童的观察是细致的,他的观点源自与牛朝夕相处,但由于获得经验的渠道狭窄,视野有限,未能见到两牛相斗时尾巴的不同姿势,所以牧童的观点也是有失偏颇的。三是回归文本,修正苏轼的观点。苏轼在叙事的基础上引用古语:“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他提出,此“不可改也”。在引导学生了解牛与牛相斗时尾巴有不同情形后,笔者进一步启发学生:“现在,你对苏轼的这个观点有什么新的看法?”学生认为:“耕当问奴,织当问婢”是获得知识的直接途径,现代人不可能所有知识都通过直接途径获取,只要多方搜集信息,开展周密分析,间接途径也是获取知识不可替代的途径。这样教学,不是拘泥于文本,而是跳出文本,引导学生在认知冲突中开展思辨,“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事实、材料,及其关系”,自主探究,独立判断,并做到“负责任、有中心、有条理、重证据地表达”[5],从而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思辨性阅读,为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提供了丰沃的土壤。在思辨性阅读教学中,只要我们把握语文学科特点,遵循思维发展规律,坚持以文化人、思维“立人”,就能助推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高晓东.精于问题设计 提升思维品质[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23):40-41.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5,29.
[3][4] 肖秋萍.2022年版语文课标关于思维的高要求[J].语文教学通讯,2022(24):21-24.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