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玲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第三幼儿园)
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生活与学习的主要场所,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家校合作能充分发挥家庭与幼儿园各自的优势,共同致力于针对幼儿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能够让幼儿始终处于健康、安全的发展环境中,从而引导幼儿的心理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合作过程中,幼儿园与学校能否及时沟通成了影响合作效果的关键因素。基于此背景,详细探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合作现状,推动家庭与幼儿园的共同合作,从而提高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策略。
1.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制度
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策略的实施中幼儿园毋庸置疑处于主体地位,承担着更多的心理教育任务,更加需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设。幼儿园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能通过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活动去指导家庭更加专业化、科学化地开展针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幼儿形成健康的心理,发挥幼儿园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和积极作用。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幼儿园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设为切入口,能有效激发幼儿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针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举办主题教育活动,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设能强化家长对家校合作模式的信心,争取家长对家校合作模式的支持,更好地服务于幼儿成长。幼儿园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设的组织者,在完善心理教育活动建设时还需要得到家长的认同,这样才能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设的最大效用。
2.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系
在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幼儿园要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系,时刻关注幼儿在校园中的心理状况,第一时间发现幼儿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系是否完善直接关系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高低。首先,幼儿园要对老师和家长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让老师和家长共同认识到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改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不受重视的局面。值得注意的是,在宣传前期,需要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家长的基本态度有所了解,在沟通中注意宣传技巧,增强家长对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认同感,使幼儿园家长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助推家校合作模式的形成与发展。其次,幼儿园应当成立专业的心理健康辅导机构,对幼儿的心理状况随时进行常态化的评估,再根据幼儿的心理健康评定结果,设计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及时关注幼儿在校园中的日常行为,为幼儿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最后,幼儿园要提升幼儿心理教师的专业能力,为幼儿不良心理的矫正提供有效方案,采取合理的方式释放幼儿的压力,帮助幼儿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使得幼儿能够在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系中健康成长。
3.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制度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档案是了解幼儿心理状况变化的重要途径。要想有效改善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幼儿园需要真实记录幼儿在家庭和学校中的日常行为和心理状况变化,与家长共同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制度。根据搜集和整理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档案资料进行分析,密切关注幼儿的心理情况,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从而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幼儿园和家庭中顺利开展。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应该根据幼儿自身的心理健康情况,规划心理健康教育方案,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制度。与此同时,适当调整档案中的内容,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对幼儿在校园中表现出的学习行为进行记录,体现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制度的优势。
4.完善家校心理健康教育联系平台
在实践中为了确保家校合作,共同致力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一方要构建并完善一个专门的家校心理健康教育联系平台。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联系平台,能够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为更好地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种社交软件层出不穷,腾讯会议、钉钉等为家长和学校之间的交流提供了网络平台。幼儿园能灵活使用社交软件推动与家长的线上沟通,有利于双方更好地了解情况,从而共同商议出有效的干预措施,达成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共识,共同努力做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线上平台的建立能让家长随时随地与学校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互动效应。
1.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
幼儿获取心理健康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心理健康课程,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渗透心理健康内容,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潜移默化中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心理,为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塑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幼儿在新环境中极需要获得归属感。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中应该适当地增加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一些课程,从而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助力幼儿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在学习方面,教师需要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幼儿的心理水平,防止出现一些学习方面的心理问题,为高层次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幼儿时期缺乏情感处理能力,一旦在学习中遇到挫折,幼儿便会出现悲观和失望的情绪,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所以教师还需要在心理健康课程中增加关于如何控制自身情绪的内容,增强幼儿的自制力,让其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把握自己的情绪,在成长过程中避免出现认知偏差。总而言之,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让幼儿形成一个正确的自我认知,激发幼儿的潜力,让幼儿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下提高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尊重幼儿个性化差异
教师作为家校合作的中间环节,需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充分尊重幼儿个性化差异。由于家庭环境、气质类型等不同,每个幼儿展现出来的行为也各不相同。尊重幼儿个性化差异,能增进教师和幼儿的情感联系,提高幼儿社会交往能力,让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应有的效果。教师应当基于不同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顺应儿童心理发展规律,能够更好地帮助幼儿心理健康的成长。面对幼儿表现出的个性化学习行为,教师应当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引导幼儿合理调节自身情绪,控制情绪起伏变化,使得自身的行为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教师还能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多种类型的心理教育活动,让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缓解自身的心理压力,保持健康的心理。
3.帮助家长转换教育理念
教师将幼儿在日常学习中的表现行为及时地反馈给家长,让家长对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一个全面地了解,为家校合作共同致力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保障。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合作,能够让家长更加全面地了解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在校期间的学习行为与家长的日常教育情况有着密切关系,教师帮助家长转换教育理念后,有助于家长更加深入地了解幼儿心理状况,运用专业的心理学等知识,从而实现对幼儿不良心理的疏导。如今,幼儿的思想不成熟,各种价值观正在形成阶段,容易与父母发生争吵。因此,教师要引导父母时刻注意幼儿在家庭中的反常举动,密切关注幼儿心理状态,积极尝试与幼儿正面交流,促使幼儿的心理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家园合作模式下,教师能制定科学的心理指导规划和方案,帮助家长有效干预幼儿由于心理健康问题所产生的不良行为,有效改正家长对幼儿心理的教育理念,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真正形成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4.开展家长学习活动周
想要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有效开展家校合作,教师还需要激发家长的积极性,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由于家长都有日常的工作和家庭琐事,基本不会有时间学习关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开展家长学习活动周作为家校共育的新型合作模式,能有效弥补家长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方面的不足,受到了家长的广泛关注。为了有效提高家长参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积极性,教师应定期开展家长学习活动周,如家长进校园等活动,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从认知层面让家长认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对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更为深入的了解,支持并配合教师的工作,有助于日后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家长在参与学习活动周时,还能够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与教师共同开展家校合作模式,对幼儿身心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通过亲身参与学习活动周,家长能够发现教师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不足,给教师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帮助教师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有效解决幼儿的心理问题。
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家长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幼儿时期重视心理问题,是为幼儿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前提。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尚未形成对世界的完整认知,所以家长要重视幼儿心理健康问题,认识到幼儿的心理状态,实现幼儿心理教育效果的最优化。幼儿的学习成绩并不能作为评价幼儿身心是否健康的唯一指标。部分家长过于重视幼儿智力方面的健康发展,忽略了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由于幼儿的表达能力还不发达,心理健康问题往往无法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所以家长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时刻关注幼儿,一旦发现不合理行为,要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在教师的帮助下找准幼儿不良心理形成的根源,帮助幼儿合理解决不良情绪,矫正幼儿不良行为,培养幼儿的健康心理。家长在思想上重视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全力配合幼儿园开展关于幼儿心理方面的教育工作,找到一条真正适合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道路,促进家校合作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迸发出真正的活力。此外,家长还需要多学习有关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了解基本的心理健康辅导知识与技能,掌握正确的心理辅导方法,为自身能够在幼儿心理教育中发挥作用提供一个正确的方法,在幼儿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时及时发现,有效解决。
家长在与幼儿交流的过程中以平等的语气和幼儿交流,多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耐心解答幼儿发出的疑问,为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增强幼儿对家长的亲近感与信任感,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一个温暖的家庭能够让幼儿拥有一个稳定的成长环境,塑造一个更加健康的人格,从而拥有稳定的情绪,规避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在幼儿放学后,家长应当积极与幼儿沟通,让幼儿主动分享学习趣事,关注幼儿的各种情绪,帮助幼儿调节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懂得与其他伙伴同学友好相处,增强在幼儿园的归属感。良好家庭氛围有利于幼儿心理素质能力的提高,加强抵制不良因素的自觉性,帮助幼儿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与此同时,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幼儿认识到父母在家庭中的重要性,能更加尊重父母,让家长成为幼儿所崇拜的偶像,为幼儿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亲子活动可以有效增进幼儿和家长之间的情感,可以让家长深入了解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意识地将幼儿园的教育需求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提高家校合力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家长积极参与校园内外举办的亲子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当幼儿形成良好的性格后,将会大大降低不良行为的出现频率,让幼儿拥有更加开心的童年,更好地规避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因此,家长应积极参与亲子活动,在做游戏的过程中了解幼儿的心理状况。
由于家长自身社会文化背景、受教育水平等的不同,面对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式。通过分享自身经验,家长能够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从幼儿的实际生活出发,关注幼儿心理需求的变化,将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任务落实到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同时还能够为其他家长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经验借鉴,让部分优秀家长去影响更多家长关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使得家长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健康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增强家长与学校在共同解决幼儿心理健康问题这一课题上的凝聚力。总而言之,家长主动传授育儿经验,有利于强化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行为,让更多的家长能够对幼儿施以爱与尊重的教育。
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将不利于幼儿融入社会,影响幼儿未来的健康成长。幼儿园应积极鼓励家庭与幼儿园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上保持同步,产生互补共赢的合作效果。通过强化家校合作,发挥幼儿园和家长的各自优势,利用校内、校外各类资源,实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