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辉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玉泉学区县家路小学)
随着2022 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发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整本书阅读指导,对于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学生优秀品质、陶冶学生思想、健康学生身心都具有积极的作用。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和家长就需要进一步看重整本书的阅读成效,通过加强整本书的阅读指导,从习惯培养、品质养成、思想陶冶到身心健康等不同维度,强化整本书的育人功能,帮助学生从中受益。
2022 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上,要求“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这一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整本书阅读的导向,即要把阅读变成“习惯”而不能仅把它当作阅读的“任务”。在阅读习惯的养成上,修改后的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对学生阅读习惯培养上的循序渐进策略。一个方面,由小容量的阅读到整本书的阅读,在不同学段明确了阅读量;其中第一学段(1~2 年级)不少于5 万字,第二学段(3~4 年级)不少于40 万字,第三学段(5~6年级)不少于100 万字,体现出随着学生年龄和知识的增长而逐学段增加阅读量的意图。另一方面,由拼音、绘画本等少儿版书本的阅读到整本书原著的阅读,按照学生的阅读认知特点逐学段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利用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对于促成学生的成长也是很好的策略。其一是通过学生良好读书习惯的培养有效促进学生自身的智力发育。“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对此,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有过论述。一方面,当学生形成读书习惯之后,书籍带给学生的新感知就会对学生形成一种认知上的新动力,推动他们不断去进行阅读活动,让大脑始终处于运转状态。尤其是学生会从阅读中思考遇到的一些问题或未知的、十分感兴趣的内容。这样,就能有效促进自身智力的发育。另一方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就是积累人生经验,就是开阔人生阅历,就是增长学习、生活的智慧,对于阅读者自身的智力发育也是一种促进,一种锻炼。其二是通过学生良好读书习惯的培养能够有效养成学生外在的气质。苏轼有诗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书读得多,文化气息就重,人的气质就好。小学生也是如此,如果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书读多了,受到书墨熏陶就多,自身气质就会潜移默化或自然而然地形成。其三是通过学生良好读书习惯的培养有效促成学生的人际交往。一个人形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书读的就多了,知识面就会为之而开阔,见识就会为之而增长,与人交流的话题就会为之而变多;一个人书读的多了,思维就会为之而活跃,与人交流的自信就会为之而变强;一个人书读的多了,语言表达能力就会随之增强,与人交流时就会变得顺畅。小学生也是如此,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书读的多了,与学生或伙伴交流的话题就多,交流的自信就强,无形之中也就增强了自身的交际能力。
整本书中,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或内容,有鲜明的人物形象或景物,有深刻的主题思想或体验,等等。通过整本书的阅读教学与指导,教师就能有效培养、塑造学生品质。其一是着眼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整本书的阅读引导学生梳理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前后内容。一般来说,整本书前后的内容都是有某种关系的,或者具有波澜起伏而前后连贯的故事性,或者具有内容上的相关性,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梳理作者的思路,把前后的内容进行关联,则对于思维品质的培养就十分有用。为此,在整本书的阅读中就可利用故事情节的梳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例如,阅读《鲁滨逊漂流记》一书,梳理主人公鲁滨逊流落荒岛后面对的一次又一次曲折坎坷的磨难,结合作家笛福的经历和自己的想象,把其中曲折的情节、生动的细节关联起来,就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分析、联想想象等思维品质。其二是着眼于学生良好精神品质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整本书的阅读引导学生欣赏书中的人物形象、物象或景象,分析其中包含的精神或品质,从中让学生受到感染、得到教育,引导学生汲取书中人物所具有的良好精神品质。换句话说,整本书的阅读对于学生自我形象的塑造和精神品质的培养意义重大,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发掘整本书中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资源,通过欣赏书中的人物形象,启发学生认知自我,构建他们理想中的自我人格,塑造自身形象,养成良好品质。例如阅读路遥《平凡的世界》一书,其中孙少安、孙少平兄弟俩的形象就是影响学生自我人格、精神和品质的典型。从社会层面分析,孙少安给学生树立的是一个具有家国情怀的中国式平凡英雄的形象,是学生学习的好榜样。一方面来说在他通过艰苦的努力成为企业家之后,他想到的不是守住自己辛苦获得的利益,而是为村里修建一所小学。《论语宪问》一文中子路向老师孔子请教何为君子的问题时,孔子用“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回答子路。而孙少安在这一点上就做到了,他用自己致富后不忘为乡亲们谋福祉的无私做法和高尚品质诠释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君子所为。仅这一点,对学生就具有极大的教育意义。从另一方面来说,在自己挣了钱之后,他想的是多提供一些岗位,让村子里的人都能赚一点钱。作为先富者,他用先富带动后富的行动,带领乡亲们和自己一起挣钱,其精神和品质也是教育学生的宝贵财富。从家庭层面分析,孙少安是全家人的主心骨,他以男子汉的坚强为家庭撑起了一片天。为了让弟弟少平、妹妹兰香能够上学,他在初中毕业后就弃学种地,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他小小年纪就有一股不服输的拼劲,对于种地也在技能上追求精益求精。当上一队队长之后,即便是集体的事情更是全力以赴,他大半夜给集体的牛灌药,两条腿的膝盖在牛棚的粪地上压出两个深坑……他的形象虽极其平凡,但非常高大。以此为教育资源,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孙少安这一形象所体现出的精神品质,学生就会从中受到教育。书中的另一个人物孙少平也一样,是教育学生的好榜样。他是一个具有独立、自尊品质和有精神追求的人。高中毕业后,他不满足于黏在土地上过农民的生活,一直在追求着自己的梦想;他自尊心强,心地善良,吃苦耐劳,精神境界高,关心国家大事,爱读报刊书籍,具有独立自主的人格和宝贵的精神品质。这对于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形成良好人格、培养高尚品质都具有教育作用。再如阅读《简爱》一书,小说的主人公简爱不论是刚毕业还是在桑菲尔德庄园,她一直坚持工作,追求着经济上的独立,并没有去依附罗切斯特或者表兄妹。这对于教育学生形成良好品质而言,也是一本价值不菲的作品。可见,通过整本书的阅读,在引导学生分析、欣赏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就会有效启发学生思索人生、认识自我、形成和谐人格、养成良好精神品质。
由于小学生年龄特点,对于整本书内容的优质与否难以判断。这就需要教师、家长为学生选择具有思想和理想教育价值的图书。最好在指导学生阅读之前,教师要仔细阅读一遍。即使教师之前读过这本书,也要从教育学生的角度重新对这本书进行审视,以审慎的态度为学生选择好高质量的“读物”。家长也一样,无论工作再苦再累,也要腾出时间,在给学生推荐图书之前,自己先要通读一遍。这样,不仅能够在整本书的阅读上把好思想关,而且有利于和学生共同交流,以便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理想与信念教育。这也是落实“五项管理”政策中对“读物”进行管理的有效办法。如果教师、家长事先不去认真阅读一遍,图书中不健康的思想就有可能影响到学生。
好在,中外文学名著之所以跨越国界被不同地域的人们喜欢,原因也在于其具有一种思想与文化的力量,能够提高人的思想认知,坚定人的理想、信念,促成人的价值追求。一个人为什么要活着?一个人怎样活着?生活的现实状态有何不同?理想状态究竟在哪里?社会发展有何规律?等等,文学巨著中有形象性的呈现,纪实作品中有记录,哲学著作中也有不同的探索、发现和揭示。教师通过整本书的阅读指导,促进社会经验十分缺乏、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思想认知比较空泛的小学生充实思想、丰富情感、发展理性认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整本书的阅读对学生影响很大,从管理好学生闲暇时间的角度而言,阅读整本书还是一种健康学生身心的“疗法”和“路径”。在人们成为电视、手机“控”之前的漫长年代里,学生度过闲暇时间的“大众通道”就是读书。而近些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受电视、手机等的影响越来越大。通过电视、手机求娱乐、求刺激,利用手机查作业、抄作业,等现象的出现,让部分本来就自制力差、自主能力弱的学生身心受到影响。电子产品的大面积、长时间使用,使得他们的视力呈现出大面积下降的趋势,尤其是一些沉迷于游戏之中的学生,长时间的用眼,视力下降程度更是明显。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调查,在2020 年覆盖全国8604 所学校247.7 万名学生近视专项调查中,显示的结果是我国青少年儿童总体近视率达52.7%,其中小学生的近视率达35.6%。运动时间的减少,使得部分学生的体质也出现了难以达标的状况。据2020 年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程红在政协会议发言中的数据,我国儿童青少年每天锻炼1 小时的学生不足30%,体质健康主要指标连续20 多年下降,33%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隐患。“小眼镜”“小胖墩”越来越多,甚至出现了“小糖人”等情况。为此,在学校和家庭层面加强整本书的阅读引导,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仅能够有效管理学生的闲暇时间,而且能够为学生沉迷手机等提供一种“疗法”和使身心健康的“路径”,从而让学生远离手机的危害,在闲暇时间里多读整本书。读书疲劳后辅之以体育锻炼,以此学生身心健康。
总之,整本书的阅读对学生影响很大。这就需要教师在小学阶段就看重整本书的阅读成效,从习惯培养、品质塑造、思想陶冶到身心健康等不同维度,强化整本书的育人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