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栋 王修明
(1.德州聚安特安全服务有限公司 山东 254300 2.平原信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 253100)
在化工企业执行生产任务时,往往伴随着一些安全隐患,相关管理者应设定安全管理以及应急事故处理策略,尽可能降低事故问题出现的可能性。其中,安全管理重点主要集中在生产安全体系运行方面,反观应急管理体系,主要是针对突发性紧急事件而制定的。总的来说,这两种管理机制具备相辅相成的作用,让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朝着标准化、体制化等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化工安全管理和事故应急管理能够维护企业的稳定发展,为员工生命及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现阶段,很多化工企业事故应急管理以及安全管理范围得到了进一步扩大,管理对象日益提升,这也增加了管理难度,一旦管理体系出现缺陷,便会引发很多新的事故问题,影响企业正常生产。从这里也能够看出,化工安全管理以及事故应急管理具备专业性强、难度大等特点,需要化工企业采取更多资源投入[1]。
化工企业生产运行阶段,如果出现安全问题,很容易引发严重的人员伤亡事件,在社会层面产生不好的影响。通过实施安全管理和应急事故管理,能够让化工生产中的安全问题得到解决,控制事故出现概率,即使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问题,工作人员也能按照应急预案对其进行处理,将事故影响范围降到最低。因此,在安全管理以及事故应急管理开展方面,生产质量和作业安全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这些工作的完整性落实,能够让化工企业长期处于稳定生产状态。其次,安全管理以及事故应急管理能够将化工企业管理水平提升,制定出更好的经营策略,让各项管理内容得到真正落实,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化工企业生产管理阶段,安全管理是重要内容之一,且该环节与化工企业经济效益存在直接关系。在化工安全管理方面,主要以生产设备管理以及生产工艺管理为主要内容,在该管理模式帮助下,各项生产工作能够按照相关规定要求稳步实施。从具体化工企业生产经营角度来说,所采用的技术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存在不小的差距,尤其是在防火爆炸、化工工艺对策等领域,我国部分化工企业依旧采取工作人员定期查看压力表、安全阀等工作形式,部分化工企业会通过管道应力检测装置以及空气检测装置安装,维护企业内部生产安全。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化工企业没有进行更多的资金投入,所应用的安全管理技术先进性不足,导致后期维护效果大幅下滑。再加上安全监管制度的制定不完善,不能收获良好的事故应急管理效果[2]。
安全生产属于化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企业各项生产活动开展阶段,工作人员占据主体地位,职工的安全意识与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问题息息相关,管理者应做好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培养。但从具体化工企业生产角度来说,部分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明显不足,尤其是一些安全管理人员认为,只要设备还处于正常运转状态,安全问题就不会出现,这也导致很多安全隐患不能及时被发现。还有一些工作人员在操作生产设备时,不具备较高的安全操作意识,更不会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执行操作,最终引发严重的安全生产问题。想要让员工行为得到约束,相关规章制度的出台必不可少,但由于制度内容完善程度有限,让一些危险行为很难在化工生产中得到规避。
好的安全管理制度能够对安全事故问题进行有效控制,让化工企业各项工作稳定开展。但从化工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能够了解到,部分企业的安全管理缺失程度较为明显,常见表现有领导重视度不高、负责人不作为等等。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主要是由于相关人员自身不具备较高的安全意识,为企业带来了诸多安全隐患。除此之外,一些化工企业单纯注重眼前经济利益,忽视安全生产重要性,没有在安全生产方面进行更多投入,有的安全措施实施,也只是应付上级检查。总的来说,想要让安全事故问题出现几率降低,安全管理机制设定必不可少,由于部分安全管理机制只存在于形式上,让化工企业出现安全事故风险的几率大幅提升[3]。
在以往化工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工作执行阶段,应急管理体制设计只是针对单一种类灾害进行防控,旨在满足相关部门提出的要求即可。从该角度来说,应急管理体制在设定时,并没有将协调管理模式的综合性特点展示出来。与此同时,部分化工企业在执行化学生产应急管理任务时,很难做到应急资源的高效整合,应急管理水平严重不足。
设备的实际运行效果与化工生产活动成效之间存在直接关系,同时也决定着安全管理是否能够获得成功。现阶段,化工生产中所应用到的设备类型众多,所承担的工作负荷极大,这也导致设备经常出现异常运转问题,为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巨大考验。为了对化工生产中的各项安全事故进行预防,相关管理者应重点关注设备管理,做到设备安全问题的及时发现和解决。日常生产时,化工企业也要提升对新型设备的引入力度,设定设备定期检查制度,重点对设备操作者进行培训,保证其操作不出现问题。在此过程中,企业也可以组织专业团队执行设备检查和维护操作,鼓励操作人员掌握最新的操作方式,员工之间也要积极交流操作经验,降低安全问题的出现几率。化工企业也可以增加安全管理内容的宣传力度,通过讲座、培训等形式,让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所在,彻底规避安全问题对企业带来的影响[5]。
人们在执行各项工作和活动任务时,自身行为容易受到思想意识的影响,因此,化工安全管理者应提升对工作人员安全管理意识培养的重视程度,旨在获得更好的安全管理质量。实际工作开展阶段,管理者应注重下属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引导,做到上下联动和逐层落实。化工企业管理者也要具备自觉性,当好的安全意识形成后,加大对工作人员安全管理内容指导力度,在企业内部对安全管理的意义进行重点宣传,保证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意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价值所在,并根据具体要求执行实践任务,打造好的生产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助力。另外,管理人员个人能力越强,在安全生产中所发挥的价值就越高,想要将个人作用展示出来,综合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化工企业应做好安全培训工作。各企业管理者应为一线工作人员创造更多学习机会,引导其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以此来提升自身综合能力。除了安全思想宣传和渗透之外,还要让员工具备良好的安全责任意识,开展技能培训工作,帮助工作人员积累更多安全生产经验。其次,设定安全考核制度。对于基层员工聘任,应做到持证上岗,同时还要确保其具备良好的安全管理思想和生产能力等等,并将这些能力纳入到绩效考核之中,提升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
化工生产安全与否,与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存在直接关系,在具体制度体系建设方面,相关人员应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将制度的规范性和权威性特点展示出来,做好后续的制度落实工作。国家相关部门也可以针对化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以及实际问题为基础,让准则制度内容更具针对性和实用价值。从宏观角度来说,当安全管理制度得到完善后,才能让安全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与此同时,各化工企业应保证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准则指标等得到合理建设,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其中,以及化工安全生产需要经历哪些流程,保证安全生产能够成为企业的发展核心。除了上述内容外,化工企业也要提升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将安全生产作为企业发展核心,获得更多长远发展机会,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收益与安全生产管理紧密融合在一起[4]。
应急管理机构建设,主要是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提升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组织的工作效率,让各个部门和工作人员能够形成一个整体,当事故问题出现后,部门与员工之间能够相互配合,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救援策略。对于应急管理机构中的成员配置,应该以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为主,涉及到的部门包括生产、环保、物资、通信、治安等等,通过该项工作开展,能让整个应急管理过程变得更加可靠。更为重要的是,各个岗位在设定上,应做到职责明确,职务清晰,保证每位工作人员都能认真工作,按照具体规章制度和要求去执行任务,以此来确保事故应急处理成效。
化工企业想要制定完善的事故应急管理制度,除了应急管理机构设置之外,还要配备相应的应急管理设施,为后续指挥救援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支持,如硬件支持、物资支持等等,保证能够在短时间内将事故问题解决,减少化工企业的直接经济损失。总的来说,事故应急管理设施的种类较多,企业应尽可能将其完善,常见的设施内容包括安全防护物资、抢险物资、监测设备等等。相比之下,不同化工企业之间的规模和差异化明显,对于应急设施的配置,应突出针对性特点,避免出现资源浪费情况。同时,为了让工作人员应急救援和管理能力得到提升,降低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减少人员伤亡数量,化工企业可定期进行相关演练活动,通过演练积累工作经验,提升相关人员的突发事故应急处理能力。对于应急管理设施的完善,化工企业也可以选择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其中,提升应急系统的输出和输入能力,让系统能够在短时间内对故障问题做出反应,执行基本的处理操作[6]。
当化工企业出现安全事故问题后,不仅会对其经济效益产生影响,还会引发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事件。因此,企业在事故应急管理环节设定上,应加入密切监测程序,为事故的预防提供支持,提升问题处理的及时性。首先,对于监测点的布置,管理者应做到针对且合理。一般来说,相关管理人员可根据化工企业的具体规模以及生产特点来确定监测点位置,保证监测点能够涵盖更多化工生产环节。其次,对化工企业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质、气候等因素进行考量,保证监测点设计更加科学,还能在监测结果提升上获得帮助。再次,做好监测方式优化和改进,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监测模式。最后,在得到最终监测结果后,应交由专业人员开展分析和处理,确定突发事件的最佳解决策略,保证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7]。
综上所述,化工企业的生产和发展阶段,应提升对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视程度,强化企业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并设定事故应急管理体系,从多个角度着手,维护企业的安全生产,真正做到全方位维护。与此同时,企业还要做好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以及提升工作人员安全管理意识,设定有效的应急管理措施,降低相关问题出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