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媒体的发展对文化产生了极大影响,产业变革是当前公共文化馆关注的焦点。“互联网+”作为一种创新的发展理念和思维,在文化馆新媒体服务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当前公共文化馆在进行文化传播以及服务工作的过程中长期受到传统服务理念的影响,并未重视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导致其服务水平较低,无法满足受众群体的实际需求。在“互联网+”思维背景下,公共文化馆需要对现有的服务模式以及服务理念进行改革与创新,并综合文化馆发展的特点以及目标制定针对性的新媒体服务模式,在此基础上将“互联网+”思维有效应用于其中,借助新媒体技术、新媒体理念等优势进行深度融合,改善传统服务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为促进公共文化馆健康稳定地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为我国文化传播工作的有序开展创设条件。鉴于此,文章探讨“互联网+”思维下文化馆新媒体创新服务的意义,分析现阶段文化馆在新媒体服务中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从服务模式、新媒体资源、文化引导、人才培养四个方面探讨对应的改进策略,帮助提升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实效,改善文化服务的宣传质量,提升我国文化馆服务工作的整体质量,为广大学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文化馆;新媒体;服务;文化引导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編号:1674-8883(2023)14-0207-03
(一)扩宽和优化信息发布的途径
文化馆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在传统的文化馆服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举办展览或者是定期对观众进行采访和报道,并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渠道发布信息,以便受众能够在第一时间知晓相应的文化信息。但这种文化传播模式会受到时间和空间限制,如展会是在线下举办、持续时间短,加之到达现场参加展览的人也较少,导致文化服务的实际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
将“互联网+”思维的服务理念应用于文化馆的文化传播以及服务工作当中,不仅能够改善过往文化传播存在的质量不高、效率低下等问题,同时还可以有效借助新媒体技术的优势为受众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在扩宽信息发布途径的同时,也有助于受众综合自身的实际需求选择对应的信息服务[1]。 此外,新媒体技术具有传播高效性、多样性、海量化以及较强的时效性等优势,受众可以通过文化馆搭建的信息桥梁选择自身感兴趣的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受众参与度较低的问题。
(二)强化地区文化交流与传播
文化馆开展新媒体服务不仅能够让更多观众更加方便地获取文化信息,而且能够全面扩大文化信息的影响范围,引起我国有关文化研究领域人员的重视,加强不同文化间的沟通与交流。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大,人们只要动动手指在手机和电脑上操作一下,即可面向全世界发布信息。同时,在消息公布后,还可以通过分享和交流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力。因此,文化馆新媒体服务工作的开展有助于强化地区文化交流与传播。
(三)提升公共文化馆的服务质量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更多的网民直接参与到各类文化宣传当中。在这种情况下,各行业加强数字化建设,走信息化发展道路,利用新媒体为其提供服务已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馆的服务工作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相连,同时又与文化产业紧密相连,利用新媒体提供服务,能够为文化馆的信息化行政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能够对观众的文化需要进行全面的了解,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公共文化馆可以对自身的服务模式和服务理念进行变革和创新,从而满足观众对文化服务的个性化需要,提高文化馆服务的品质[2]。
(一)新媒体服务意识不均衡
与中部和东部相比,西部的经济、文化等发展相对滞后。首先,文化中心的新媒体服务经费不足,大部分的文化中心都没有设立专门的资金预算来支持新媒体服务,这就造成了文化中心的资源建设、平台运营、新媒体服务等方面工作的开展较为乏力。其次,“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服务方面的专业人才匮乏、互联网思维比较薄弱、创新观念比较欠缺也是造成文化馆服务工作无法取得实质性成效的重要因素,部分工作人员对于文化馆的功能认识还停留在传统层面[3]。最后,新媒体服务的建设工作进展较慢,服务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同质化比较严重,缺少亮点,特别是文化服务形式已经与时代发展脱节,难以对受众产生吸引力。所以,要想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给群众文化注入活力和生机,就必须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加强文化馆服务和新媒体的融合,运用互联网思维,用新媒体服务来响应人民群众丰富多样的文化需求,以促进地区文化的良好发展和传承。
(二)从业人员服务意识淡薄,缺乏有效的传播渠道
文化馆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为人民群众提供与文化有关的各类服务,所以工作人员必须清楚自己单位的属性,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馆的功能。但是,当前部分文化馆工作人员难以在专业与服务两个不同维度的精力投入方面取得平衡,大多全心全意钻研文艺作品,在服务水平、活动组织等各方面的能力不强,服务水准也比较低。在此情况下,文化馆工作人员必须增强对工作属性的认识,做好各项工作的均衡,提升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馆的服务属性,以更高的水平为更多人提供文化服务[4]。
文化馆的传统沟通方式只有官方网站,部分文化馆在官方网站的构建基本上还停留在Web1.0版本。同时,每日关注文化馆信息的人群数量较少,所以文化信息的传播范围十分有限,受众群体比较固定,并不能完全覆盖整个城市。另外,文化馆的官网仅作为信息发布的渠道,并未搭建一个畅通、便捷的反馈通道,无法收集、回应大众反馈,针对性地提升服务水平[5]。
(一)重视内容多样化、传播多样性的服务模式构建
1.重视内容多样化服务提升
“互联网+”思维背景下文化馆新媒体服务工作的开展应当将文化馆的影像资料、文字资料等上传到各大内容平台,对公众开放。比如,现在许多戏剧在网络视频平台上都没有完整的影像资料,要么残缺,要么质量较差。而文化艺术中心所收集到的材料是对文学艺术资源的一个很好的补充,也是对其进行传播和传承的重要渠道。如今,数字文化中心蓬勃发展,可以让受众更快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然而,数字文化馆的普及率并不高。因此,可以利用现有的一些其他平台来共享视频资料及文献、图片资料等,不断提升文化馆的服务质量。
2.构建传播多样性服务模式
如今,各大主流媒体都有自己的网站。例如,以当前用户数量较多的微博平台为例,其拥有4.31亿用户和超过9000万的日活用户。据《2022年度人民日报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官方微博已有3890亿用户浏览。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官方微博将会大力打造一批高质量账号,并宣布每年将会有10亿的资金投入官方微博的运营,以提高官方微博的影响力。
我国首个官方微博开通12年以来,官方微博已经实现了由“发帖”到“问政”再到“管理”的“三级跳”[6]。在持续发挥政府信息公开功能的前提下,政府微博的问政与管理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与此同时,微博平台有超过500个文化类的微博博客。以北京市数字文化馆为例,自其官方微博成立以来,已经拥有超过18万的粉丝数量,当前共计发布微博数量超6400条,发布的微博内容以地区活动宣传、文化宣传、活动成果展示、讲座视频、“非遗”视频、红色精神等政务内容为主,涉及范围较广,与粉丝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
因此,地区文化馆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互联网+”思维的优势,对自身的文化服务进行创新,满足不同受众群体对于文化馆文化服务的实际需求,提升自身的影响力以及文化传播的覆盖率[7]。
(二)强化新媒体资源的立体化展示
文化馆作为我国文化传播和传承的重要场所,致力于为大众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新媒体时代,如果将优秀的馆藏资源埋没在文化馆里,只进行定期的展示,那么大部分受众都不可能深入理解优秀文化遗产的实质和内涵。而利用新媒体能够将其所蕴含的历史沉淀、文化元素和传统韵味以特有的艺术形式呈现出来,并吸引更多受众了解相关文化[8]。
例如,对于书法、手稿、摄影照片等静态的文化作品而言,可以通过3D屏幕或VR设备进行展示,给受众带来沉浸式体验。或者让这些静态作品进入社区、校园,在网上巡回展览,通过放映的形式进行传播,增强受众深入了解的兴趣。
此外,还可以利用3D扫描、立体建模等技术来实现对文化产品的虚拟仿真化,并在线上进行展示,这种展示方式具有更强烈的文化鉴赏效果。而对于动态性、群体性的演出则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使演出的视觉设计更加突出,从而提高受众对演出的关注程度[9],对于提升文化馆的整体影响力也有较好的意义[10]。
(三)实现群文信息汇聚,加强文化引导
过去的文化馆在开展文化服务时,主要是通过举办展览、群文活动以及在地方报纸、电视等单一的媒介平台上进行宣传。然而,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传统的群文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受众的需要,也不能保证公共服务朝着更加深入、更加广度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受众选择从网络中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对传统媒体的关注度和兴趣也在逐年下降[11]。
因此,为了更好地改善群文宣传存在的缺陷,就必须对文化馆的文化服务工作进行创新和变革,将新媒体技术积极融入其中。
以微信为例,其拥有大量的用户,已经成为人们在社交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的沟通平台。与此同时,微博、抖音、快手等平台的用户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如果可以把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同这些媒体平台进行融合,那么就能更好地吸引受众。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话题、抖音小视频等方式搭建新媒体文化服务的矩阵,可以构成真正意义上的群文热点,充分体现出新媒体对于公共文化的引领和传播作用[12-13]。
(四)重视人才队伍的构建,满足不同受众的服务需求
“互联网+”思维背景下,文化馆新媒体服务工作的开展、人才培养以及组建之间有着重要的关联,人才支撑已经成为当前文化馆开展文化服务工作的一个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提升文化馆服务质量的根本[14-15]。
“互联网+”思维背景下,文化馆新媒体服务工作的开展面临着较大的挑战,“互联网+文化馆”必然成为实现有效的文化传播的重要突破点。因此,文化馆应当重视对于“互联网+”思维、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将构建多样化的服务模式、加强新媒体资源应用、重视文化引导以及专业化人才队伍的建设等作为重点内容,对自身文化服务工作进行改进和创新,充分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为其提供更加多样的服务,提升其对于文化馆文化服务的认同感。
参考文献:
[1] 马兰兰,尹章池,王汉熙.基于众筹众创的数字文化馆服务资源出版模式探索[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21,43(9):88-92.
[2] 夏娴,聂洋.互联网信息时代的文化传播路径机制:评《互联网思维的传播学逻辑:断裂与重构融合与创新》[J].中国科技论文,2021,16(7):804.
[3] 李国新.摹画未来 指引方向 明确任务 促进发展:《“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解读[J].图书馆论坛,2021,41(8):1-6.
[4] 何义珠.改革开放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政策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1(2):1-40.
[5] 李燕.“互联网+政务服务”公民获得感:理论内涵与测量维度[J].探索,2021(4):133-145.
[6] 吴筱东.传播力提升竞争力 满意度推动加速度:媒体融合背景下南通报业传媒集团创新服务探析[J].新闻战线,2022(20):111-113.
[7] 戴艳清,孙英姿.“互联网+政务服务”背景下人事档案网上服务优化研究:基于对省级政务服务网的调研[J].档案与建设,2021(8):32-37.
[8] 万琳娜.基于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环境下文化馆的发展研究[J].环境工程,2022,40(10):326.
[9] 白雪华.依托公共文化云 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2,48(4):10-14.
[10] 孟靜文.澳门茶文化馆中的符号学要素[J].福建茶叶,2021,43(7):90-91.
[11] 麦旭辉.“图文博美”四馆协同服务之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1(2):19-23.
[12] 李国新.“渭南探索”引领示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J].图书馆论坛,2022,42(9):1.
[13] 化柏林.“数据、技术、应用”三位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智慧化[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1,47(2):40-52.
[14] 张涵,陈艳红.中国省域图书公共文化服务的时空演变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J].经济地理,2021,41(11):149-156.
[15] 孙瑞英,张朦朦.“十四五”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新场域构建[J].图书馆论坛,2022,42(11):14-23.
作者简介 沈与,副研究馆员,社会文化活动部主任,研究方向: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