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2023-09-10 23:57谢云龙
名师在线 2023年12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核心

文/谢云龙

引 言

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提出后,许多现代化教育模式在教育领域得到了推广,高效课堂因为能促使教与学的双方发展,更好地作用于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但是,对于高效课堂的构建,部分教师仍有不明之处。为此,笔者在对高效课堂构建意义有所认知并且付诸实践的基础上,在此提出一些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希望通过高效课堂构建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高效课堂的构建意义

高效课堂的重点是“高效”,但并不仅指教师教学的高效,还要求课堂教学能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实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高效课堂不仅效率高,还具有投入少、负担轻、低消耗等特点。此外,高效课堂的教学维度更全,层次更高。构建高效课堂,重点是发挥教师在资料整合、问题与活动设置中的主导作用,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事做,都能最大限度地动口动脑,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发展和进步,进而高效实现教学目标。简单来说,高效课堂为学生“自主建构,互动激发”提供了可能,它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愉悦共享”,让课堂“高效生成”。因此,从教学的角度,教师可将学生掌握知识、获得智慧、提高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教学投入和教学效果的匹配程度,作为衡量高效课堂的主要标准。

二、高效课堂与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

(一)核心素养教学目标需要通过高效课堂教学实现

核心素养是必备性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态度、情感的集合体。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但无法一蹴而就。核心素养培养很大程度上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1]。而构建高效课堂,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高效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有助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达成,也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例,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许多问题,包括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过度迎合应试教育,只侧重单向传授,只关注学习成绩,教学与生活缺少联系,重点解读不清晰等。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会影响课堂教学生成,还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而构建高效课堂,使课堂教学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三维目标,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把握高效课堂的内涵,以高效课堂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主阵地,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

(二)两者并存有助于教学达到理想境界

高效课堂与核心素养理念都主张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资源和良好的条件,让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以合作学习为辅,进行有效学习。核心素养培养与高效课堂构建的结合,能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发挥主体作用,有效改善教与学的主次关系以及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优化教学关系。所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反思实践,以构建高效课堂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最有效的途径,积极探索符合教学实际的课堂教学路径,让学生在课堂上高效学习,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三、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一)明确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肩负着培养学生道德素养、法律意识、心理健康、政治认同、文化自信、公共参与素养的重任。核心素养观念的提出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传统的道德与法治只关注知识输出和教学结果,学生素养提升和目标落实情况不受重视[2]。在核心素养理念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就如何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进行科学分析,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汲取知识与智慧。教学设计对课堂教学有引领作用。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应明确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这样有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也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环节,教师要透彻理解教材,根据课程标准合理进行教学设计,为构建高效课堂打好基础。

例如,在“促进民族团结”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明确核心素养教学目标。道德素养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懂得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知道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少数民族的热爱之情。法治教育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我国促进民族团结的具体措施,拥护党领导的民族政策,有自觉同危害民族团结的行为做斗争的政治觉悟,维护民族团结。公共参与素养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积极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科学精神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能理性、正确地看待民族问题、处理民族关系。结合这几项教学目标,教师可进一步设计教学导入方式,合理安排教学过程。而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师可以将看图猜民族、看图说节日、看词猜民族等小游戏引入教学中,引导学生从整体和局部关系的角度分析中华民族与各民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对各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民族关系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二)创新课堂导入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高效课堂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省时高效。“省时高效”需要教师做好教学设计,合理把握教学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做好重点解读,还需要学生调动情绪,全身心投入教学活动,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真正提高能力。在高效课堂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全身心投入教学活动,教师需要从初始阶段就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改变被动学习的状态,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想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就要认清导入对构建高效课堂的辅助作用,创新导入方式,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进而提高整堂课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青春萌动”一课的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可知,本课主要从青春期少男少女的视角,讲述了理智对待情感的重要性。而情感是一个复杂的话题,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对此尤为敏感,许多人也对异性情感充满了好奇。为了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认知,理智对待情感,教师可以利用旋律优美的校园歌曲,如《同桌的你》或《十七岁的雨季》,进行课堂导入,借助歌曲引出“青春萌动”这个主题。在歌曲播放结束后,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青春期的感情可以分为好多种,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种?你认为青春期对异性有好感是不是正常的?在青春敏感期,在与异性交往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如果你在与异性正常交往时遭受非议,你会如何处理这个问题?你如何看待‘早恋’这个敏感的话题?”然后,让学生思考问题,并告诉大家,这些问题都属于随着“青春萌动”自然而来的,也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帮助大家找到答案。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消除学生的排斥心理,使学生顺利进入教学情境,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三)用扎实的知识点亮课堂,优化重点解读策略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虽然内容相对简单,但是取材广泛,覆盖面较广。与其他学科相比,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知识点比较多,也比较集中。这为课堂高效教学提供了便利,但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师需要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人文修养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同时,教师还需要突出对重点和难点的优化解读,确保课堂教学主次分明。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升教学能力和理论水平,并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在教学中渗透更多的人文元素,创新教学手段,为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发展个性提供良好的条件。

例如,在“维护祖国统一”一课的教学中,在整体目标明确的基础上,教师要进一步细分教学目标,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个维度进一步划分教学目标,系统讲述有关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国家安全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对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性有所认识。此外,教师还要重点分析“一国两制”的由来、实践和意义,让学生知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在基础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郑成功收复台湾、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故事启示学生,坚定学生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决心。关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教师可以结合历史知识进行跨学科教学,让学生对大陆与台湾的关系、中央对台政策进行关联记忆。在课堂教学中增加课堂的知识密度和信息容量,突出重点和难点,可以让学生有效掌握知识,变得博学睿智。

(四)开展生活化教学,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

与其他学科相比,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对于不少学生来说比较枯燥。但是,道德与法治是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的支柱,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掘和利用各种生活化素材,找到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和生活的结合点,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充分理解和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生活化教学策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为学生运用知识、发展能力助力。

例如,在教学“守护生命”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当前人们的生活方式,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让学生看看哪种生活方式是健康的,哪种是不健康的,并提问:“你的生活习惯与上面哪种生活习惯比较接近?你认为你的生活习惯有没有问题?你如何看待那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生命究竟有何意义?如何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命质量?”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并回答问题。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可以培养学生对生命负责任的意识,加深学生对生命、守护等概念的理解,也为学生进行更高层次、更高效率的学习做好铺垫。

(五)实施探究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高素质人才的必备素养,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初中生正处于可塑性较强的青春期,在这一时期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式,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益。高效课堂主张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使学生通过旁征博引、举一反三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方式、能力和习惯进行审视,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活动设计,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独立思考,有效互动,合作探究,提高综合素质。

例如,教学“公民基本权利”一课时,在讲述了有关公民权利的基础知识,学生对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劳动权有所认识和理解后,教师给出两则案例:(1)乡政府在某村旁边开设了一个加工厂,加工厂对土地和空气污染严重,因此一些村民进行了实名举报;(2)严先生要买一套二手房,中介介绍了房子具体情况和价格,不让其与卖家见面,而严先生花70 万买了房子后才得知,房主要价67 万,中介不仅收了中介费,还在中间赚差价。严先生对此极为不满,于是向有关部门投诉了中介公司。然后,教师让学生阅读案例,先思考问题:案例中的举报人在行使什么权力?他们在举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如果是你遇到此类问题,你会如何处理?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积极探讨问题,直至学生结合知识经验思考和讨论,并与教师提示达成一致。这样可以让学生养成勤学善思的好习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结 语

总而言之,教师首先需要明确高效课堂与核心素养的意义,致力于在教学实践中将二者相结合。具体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创新课堂导入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将知识理论与学生生活相结合,加深学生的理解与感悟;融入探究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才能真正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