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弟
(甘肃省会宁县郭城初级中学)
常言说,“三分教学,七分管理”。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也是促进学校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规范教学行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绩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进取精神,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有利于学校按教学规律办事,维持正常、稳定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工作有效开展。近年来,农村各中小学课堂教学管理创新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如下误区。
在高效课堂建设中,几乎所有学校都注重课堂教学管理创新。但问题是,有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有二三十条,有的学校甚至有五六十条,而且名目繁多,教师根本无暇应接,甚至连教务处人员有时候都搞不清楚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到底有多少条。
许多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没有因“师”而异、因“班”而异,而是一刀切,整齐划一。比如有的学校要求“集体备课”要做到“四统一”:统一教学内容、统一目的要求、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练习。显然,这样整齐划一的教学管理制度,不仅不适应每个班级的学情,而且严重限制了教师个人创造性的发挥,也制约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有些学校的教学管理要求过高,比如个别小学要求每位教师都要做到“根据教学要解决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有方案、有组织的课题研究,并根据教研计划上好带研究主题的研究课、汇报课、展示课、评优课。”这显然是过于笼统、抽象、不切合实际的管理要求,很多教师不知道这样的管理要求该如何落到实处。
有的学校为了便于管理,制定了教学管理的检查评分细则,试图穷尽所有,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与“评优评先”挂钩。其弊端显而易见:有的教师为了应付备课笔记的检查,根本不认真备学生、备教材,而是在检查之前花上一点儿时间去抄写参考教案。如果字迹工整些,数量上“超额达标”,说不定还能获取领导的“认真备课”的表扬。至于上课,也是根据自己的率性而为,备课与上课产生了“两张皮”现象。
针对当前高效课堂建设中课堂教学管理制度存在的误区,我们认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效课堂管理,应采取如下策略。
学校要拟订简单明确、高度简约的教学常规。教学常规如果以“适度”规范为特征,则不仅可以保证规范的真正落实,而且能使教学管理更为有效。教学常规必须是明确、具体、可操作的。这样,既能控制、调节教师的教学行为,同时又不会过分地约束、限制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简化数量指标,简化操作程序,使教师容易掌握,也使课堂气氛较为宽松,课堂人际关系较为和谐。教学常规不是要把人管死,而是要把人管活,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教学常规的制定,真正走出让教学工作高效率的新路。
学校要结合各科课程标准要求、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和学生实际,制订完善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批改、辅导和考试等教学环节管理计划,在计划中明确规定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如备课笔记要写明各栏目所有的细小环节,体现备课的功夫。再如作业处理中,要求各学科设计几种作业形式、每种作业每周次数和批改计划等。有了目标,教师就可以依据目标扎实地完成教学任务,将每个环节落实到位。
根据我们的成功经验,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强化教学督查工作。一是利用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在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三项工作中,每次至少检查其中一项,促进互相学习交流,促进按时完成任务。二是发动学生评教评学,每学期至少两次抽学生代表对各科教师教学情况用问卷方式打分,再将学生的反映及时汇总、反馈到教师群体中,使教学过程随时接受学生监督。三是教务处、校长室抽查,在听课后,相应部门必须立即检查教师的备课笔记和作业布置批改情况,使得每个人做到随时接受目标检测。四是组织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参与交叉检查备课、批改作业、听课,分优、中、差等级,当场亮分,使得检查工作公平、公正。五是学校值日组查,要求校级值日组全天候检查教师考勤、上课有无违纪、辅导是否到位等,发现违规,当即记录,通报批评,月底兑现。通过以上“五查”,做到立体式、全方位管理,使教学过程始终处于多元监控之中,真正促进教学管理制度得到全面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