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娟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1231)
受科技革命的影响,大数据技术越来越多地出现人们的生产以及生活活动中[3]。在新时期,基于大数据及大数据技术进行问题的诊断以及解决,提升了问题诊断、解决效率以及效益。提及大数据的内涵,很多人对其存在一定的偏见,认为“大数据”即“数据”。然而,根据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大数据不等同于数据。事实上,相比数据,大数据具有三个重要的特征:一是数据库的范围巨大;二是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个数据库的频率尤为高,三是有不同类型的数据库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4]。只有满足以上三个基本特征,这个数据库才能称为大数据。
大数据作为诞生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的产物,主要基于手机、电脑等移动客户端与自身进行交流,不断优化原有数据,推动新数据的创造以及发展。专业技术人员基于移动客户端的运用,通过手机、电脑和其他客户端来组织、分析信息以及科学技术上的数据。分类数据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以反映事物的一般特征,为事物的未来发展提供若干条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以往的工作过程中,人们往往依靠经验来判断、分析事物的演变规律。然而,这种决策方式通常是基于个体的,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不利于做出科学以及正确的决策。在新时期,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以及评价事物演化的性质和原理,主要是通过大数据所包含的规律来评价事物的一般性质。我们依靠数据反映的科学、真实的内容来判断对象的演变,最终的评估结果将更加真实、有效以及可靠。通过大数据分析高校毕业生职业能力,呈现现代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对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切实可行的方案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得出大数据时代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实现路径,解决高校毕业生求职难的问题。
作为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以及中坚力量,高校毕业生就业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中国的高校毕业生人数每年都在指数级增长。根据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学院发布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明细公告》,在新时期,需要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基于详细与深入掌握人才市场上的就业供需信息,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对接平台,满足高校毕业生基于优质就业的需求。同时,高校毕业生的专业工作以及创业过程,清晰地体现了科技体系与信息以及科学技术的融合,信息以及科学技术对就业的适应。基于对高校毕业生、社会的了解,充分利用智能就业和新职业网络等平台,可以实现与雇主的自由、准确对接,搭建信息服务平台。信息时代,高校必须抓住机遇,利用大数据技术做好数据采集和管理的工作。高校要进一步探索数据和社会的发展规律之间的关系,为高校毕业生未来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帮助。信息时代,大数据技术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大学毕业生未来的就业方向应继续朝着好的方向去增长[5]。学生就业信息系统建设已成为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高校必须结合大数据时代背景,不断改进教育指导工作,为学生工作的健康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职业能力指的是个体在其专业领域或职业发展领域内的各种能力的综合,由职业以及能力两个方面构成。其中,职业是指个体达到一定的年龄后,以合法的形式从事社会工作的活动。基于职业,高校毕业生将通过自身的技能以及科学的生产资料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进而为一系列经济活动的开展提供充分保障。职业能力是高校毕业生开展职业活动所需的能力,通常包含“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管理能力”。国际劳工组织(ILO)将职业能力定义为个体在获得一定技能后迅速适应职业的能力。从长远出发,高校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主要与其商业理想、社会需求和个体价值观有关。总而言之,高校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关系到其在获得就业机会以及职业发展方面的综合竞争力。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国的标准教育以传授专业的理论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为基准,以综合素养为基准的软实力的教育状况不容乐观。为了深入探讨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毕业生职业能力分析状况,笔者对郑州高校开展了实地调查,随机采访了50 名学生以及50 名教师。基于采访结果得出结论,在大数据时代,高校毕业生职业能力的分析通常处于缺乏状态,占比为访谈样本的83%。在剩下的17%中,高校毕业生职业能力的分析主要以传统的学业成绩以及专业技能为衡量标准。可见,在新时期,高校毕业生职业能力的分析处于相对匮乏的状态,并且分析方法较为落后,不能满足职业市场的发展需求。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精准就业规划,要顺应时代潮流,打造科学的数据库平台,为开展精准就业规划工作提供保障。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管理上,部分高校采用信息化管理方式,收集了大量数据。在高校内部的就业管理部门,除了就业系统外,还与教育中心、招生系统进行了合作,详细记录高校毕业生在高校的个体活动。然而,其信息之间的联系较少,无法全面提升信息的运用效率问题。虽然,在实践中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方案,然而,如果没有大数据集成平台,就无法构建更优化与完善的管理系统。此外,就业信息系统应当包含个人的基本信息,比如,职位等相关内容。然而,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有一部分信息仍存在问题[6]。因此,这种方法比较单一,无法作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动态信息分析的重要依据,个体信息的相关度不高,存在信息节点断裂的问题,无法全面提升学生精准就业规划的效果。
根据现有的信息处理系统,高校已经掌握了毕业生、企业资源等相关信息。首先,它试图分析和绘制就业信息路径。然而,数据分析有很多局限性,例如,只分析就业率和就业地区。在大数据的背景下,高校就业信息复杂,无法进行科学分析和处理,导致信息分析不准确、不合理,影响了信息化设计。此外,各高校负责精确就业规划的教职员工通常在多个岗位工作。除了准确的就业规划,他们通常还负责高校管理领域的其他任务。他们没有更多的精力去不断丰富和完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规划[5]。同时,整个团队不稳定,加之师徒制的缺失,出现了不平等的问题,导致无法全面提升精准就业规划的有效性,影响了高校毕业生职业的稳定发展。
(1)以某一指标cy为基准(y=1,2,,N),组织专家{e1,,et,,eT}利用语言集SRIL(如式(10))对其他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构造偏好矩阵,见式(11);
部分高校毕业生与高校的联系较少,因此,高校就业后跟踪以及审核数据严重滞后,总体工作量很大,超区域问题导致信息同化较少,很难完全掌握学生的动态。此外,高校应自觉检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做好统计和数据分析工作。然而,高校很难及时掌握高校毕业生的实际就业状况。数据收集不足不能显著支持学生就业规划,从而影响后续高校毕业生的稳定发展[7]。
为使高校毕业生就业辅导工作以大数据为基准,需要搭建大数据平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要利用现有资源,构建一个与大数据发展特征相匹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平台,然后借助平台,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更多关于往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的信息,以优化与完善大数据平台。在新时期,大型数据库平台集成,是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规划顺利进行的路径。在数据库平台上,需要更系统地分析相关数据模型,优化完善现有大数据平台,更加客观全面地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做好校友信息的反馈工作,进一步优化与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岗位管理。
第二,在建设大型数据库时,高校要利用网络平台整合高校毕业生相关信息资源,搭建良好的互动交流平台,让高校毕业生定期交流就业资源和信息,确保高等教育和社会的互补教育顺利进行。在建设网络平台时,要以数字化以及智慧校园建设为主要契机,为不同运营单位开通信息交流渠道,优化信息交流机制,有效满足相关招聘和人员培训要求。基于可行性分析大数据共享机制的构建,高校毕业生的精准工作规划有了充分的基础,日常服务工作将更系统地开展,为高校毕业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在新时代,信息化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需要将大数据技术与精准就业规划相结合,改善目前的工作模式[5]。
第一,高校要提高收集和分析海量信息的能力,加强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为下一步工作指明方向创造条件。
第二,高校要以师资培训为重点,举办主题讲座和专题学习班,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所以,从海量的信息中寻找有关的价值信息,以及结合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发展现状,持续对当前精准的就业规划框架进行更新,给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带来新的活力。
高校要根据大数据时代发展的特点,构建高校毕业生离校跟踪服务体系,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指导。
第一,高校毕业生管理系统应该包含大学毕业生及其工作单位的基本信息和其他数据,如高校毕业生毕业后的情况、行业的当前专业情况、工作计划等。基于分析目前收集到的数据,尝试进行预测:该专业企业生毕业两年后,大部分学生开始转行。这在IT 领域尤为普遍,因此是客观现象。高校应通过分析此现象背后的原因,来改革高校课程体系。所以,在实际工作中,高校一定要注重深入分析,与企业合作,不断提升调查模式的数据跟踪。
第二,要定期与离职的大学毕业生沟通,了解他们跳槽的原因,为进一步的辅导大学生创造重要基础。高校还可以建立校友内部数据库,及时修正和更新校友工作信息,构建跟踪服务体系,全面了解高校毕业生招聘信息,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为了预测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未来毕业的发展趋势,为其实际准确的就业规划提供重要支持。大数据技术将用于在实际工作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内容,充分利用数据挖掘和分析的功能和好处,为下一步工作奠定重要基础。如今,高校毕业生的精准就业规划应着眼于高校毕业生的自我发展,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加科学、有针对性的科学教育和心理疏导,帮助高校毕业生了解职场中的状况。相关高校要事先做好高校毕业生信息综合记录,同时动态捕捉人才市场信息。经过综合分析后,制定相应的统一辅导方案,确保就业指导工作的顺利实施。
为了及时发现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在实际工作中构建精准的就业规划评估体系,并优化和完善现有的精准就业规划体系。高校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设计。
第一,高校要根据发展现状,创新精准就业规划建设新模式,结合大数据时代的发展特征,为各学科分配教育义务,提升精准就业规划质量。
第二,构建以高校精准就业规划为主的评价中心,以企业评价模块、家长评价模块等集成的、以高校毕业生满意度为核心的统一、优化、完善的精准就业规划平台。对诸多议题进行更客观的评估,并进行互动交流,优化与完善持续精准就业规划的工作模式。
第三,在准确的就业规划中,还需要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心理咨询,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促进他们未来的全面发展。关于媒体整合应用,需要通过大数据不断更新就业建议的相关指标和内容,并进行动态监测以及客观评估。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精准就业规划的质量,为高校毕业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运用大数据分析,可以客观真实地分析以及评估高校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而不是仅仅依靠个体和主观经验来提供反馈。从大数据时代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实现路径的视域出发,通过手机、电脑等移动客户端,可以解决大学生的一系列就业问题,帮助其解决很多职业发展所带来的挑战,从而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解决当前的人才市场的供需失衡问题,促进中国人才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