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慧青,徐振清
(山东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韩国湖西大学,忠清道 牙山)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音乐类——鲁南五大调是流行在鲁南、鲁东南一带的民间大型演唱曲种。主要盛传地在今临沂市郯城县马头镇和日照市等地。距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2008年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虽然称它为民歌,但与其他民歌体裁,诸如小调、山歌、号子等差别很大,在唱词和曲腔方面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它属于曲牌体民歌,这是它重要的标志。五大调包括淮调、满江红、玲玲调、大寄生草和大调五种曲牌,故称五大调。
五大调之“大”,也是与其他民歌相比较而言,这五种曲牌,都有不同的演唱形式,如“轻板”“叠板”“带把的”。在演唱时还夹唱其他民歌、小调,如叠断桥、剪靛花、小郎调、凤阳歌等等。它的曲腔结构复杂,一首曲目就要演唱几分钟、十几分钟,而且弯腔多,有长达二十拍的大拖腔。五大调优美动听,演唱难度大,所以在郯城县马头镇一带的五大调艺人把它称为“雅调”“细歌”。鲁南五大调是有伴奏的民歌,在长期的演唱过程中,形成了诸如“过板”“腰板”“起板”“煞板”“茂调大变腔”“茂调小变腔”等一系列演唱术语。五大调的曲体结构和演唱形式是与历史上唐宗大曲、元曲、诸宫调以至明清时代俗曲一脉相承的,就全国范围来看,现有的民歌像这样的演唱是少见的。现在可以看到的有些曲牌体音乐如扬州清曲、四川清音也有相似之处,但说唱性很强,篇幅也是相对较短小的。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山东省群众艺术馆专门派人对鲁南五大调进行了搜集和抢救性整理,在临沂、日照等地走村串户,与老艺人座谈讨论、录音整理了一批珍贵的乐谱和文字材料,才使我们在今天还能完整地欣赏五大调的风采。鲁南五大调保留了它独有的原始民歌风貌,是山东民歌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是山东民间艺术的瑰宝,不仅有较强的艺术价值,更彰显了其弥足珍贵的历史研究价值和现实传承意义。它优美细腻、淡雅抒情的曲调,备受音乐界青睐,对于研究民间音乐的发生和沿革以及丰富中国当代音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扬琴,源自西亚波斯、亚述等地,在西亚和东欧十分流行,在匈牙利它是重要的民族乐器。自明朝后期传入我国,距今约有400年的历史。最早出现在广州一带,从南向北传播普及,在19世纪末传入山东鲁西南一带。而根据资料,把扬琴应用于曲艺和戏曲的伴奏乃是近现代的事,也不过百余年。新中国成立后,扬琴艺术的发展很快,扬琴艺术的教育教学也渐成体系,并以自身的优势登上民族乐队的领军地位。把扬琴用于鲁南五大调的伴奏是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至今已有50多年。
起初,五大调演唱者看到山东琴书艺人使用扬琴伴奏,感觉悦耳动听,就试着把扬琴用作伴奏乐器。在郯城县马头镇演唱五大调的伴奏乐器是多样的,很具包容性,它包括吹管类、敲击类、弓弦类、弹拨类等等。五大调的伴奏很具特色,比如在演唱中使用瓷碟、酒盅、瓷碗,敲击花样繁多,如自制的钱琴、大小花鞭,在其他演唱中比较罕见。鲁南五大调的主弦乐器是三弦,在演唱时三弦是必不可少的,并且有特殊的定弦方法:“合、四、工”即“5、6、3”。虽然扬琴进入乐队但仍处于辅助的地位,有无皆可。随着鲁南五大调演唱形式的发展,从坐唱到站唱,从庭院式的家庭文化娱乐活动到搬上大舞台,服装、道具、灯光、舞蹈等舞台元素的加入,鲁南五大调的伴奏乐队也发生了质和量的变化,扬琴以优美隽永的音色,和谐格致的气派,以及文雅端庄的造型,逐渐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它贯穿五大调的始终,表现在唱腔过门的演奏、随腔伴奏、接腔送韵等方面,在五大调的艺术表现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扬琴是一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击弦乐器。它以音域宽广、音色优美、表现力丰富而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中国式音乐会大扬琴,音域可达5个八度,为扬琴中最宽的音域。
扬琴是中国民族乐队中必不可少的乐器,无论用于独奏、伴奏还是合奏,其特点都可以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扬琴的音色丰富多彩,低音区发音朦胧、雄厚而深沉;中音区柔和、纯净而透明;高音区清脆、明亮;最高音区则比较尖锐、立体感强。演奏旋律时主要使用中音区和高音区,较少接触到最高音区。低音区少事旋律,多用作和声的衬托,音乐浑厚圆润。同时,扬琴的半音齐全,在演奏时可以灵活转换调式,演奏手法规律化。
扬琴演奏技巧的基本训练是学习扬琴重要基础。扬琴的演奏技巧多样,有:单竹类、齐竹类、轮竹类、颤竹类、揉弦类、拨弦类、抓弦类、点弦类及装饰音类等等。它是扬琴传统常规及创新技巧的全面汇总和系统分类,是现代扬琴演奏艺术的总体概括。[1]各种技巧的实践方法、理论及运用都是建立在基本训练之上。因此,我们着重探究一下扬琴演奏技巧的基本训练方法。首先必须遵循扬琴基础教学的基本规律,教学方法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特别要重视对基础演奏技巧的训练及扬琴教学的基本科学理念。扬琴演奏是须心神专注的运动,我们的学生在有些时候无法领会演奏中的寓意,总是古板地、惯性地演奏乐曲,不仅严重背离了演奏的客观规律,也增加了自身的心理负担。因此,要教会学生演奏时要轻松自如,如手腕尽量放松,双臂在腕力的作用下自然下垂去有弹性地击弦等等。由此使学生充分掌握和理解手腕力量的使用等原理。同时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乐感的培养,乐感简单来讲就是对音乐的感受力、想象力和表现力。扬琴演奏最终的目的就是要用琴声来表达音乐。因此乐感的培养在扬琴教学中就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在实际的扬琴教学中,我们总是在强调演奏要领,例如手形是否正确、手腕放松等等,但在强调基本要领的同时忽略了音乐的本质(表现力),遏制了学生乐感的发展,所以我们要教会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科学方法进行练习,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大量的演奏实践,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演奏技巧将音乐的涵义充分地表现出来。另外,因为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领悟能力存在差异,扬琴教学同样也要做到因材施教,各有侧重。
将鲁南五大调的传承与创新纳入扬琴艺术教学实践,这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这一课题的确立和教学程序的启动必将对年轻一代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首先,通过这一课题的学习,可以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重要社会意义在思想层面的认识,从而培养和造就一批有扬琴艺术才能并热心参与鲁南五大调传承和创新的生力军,挑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重任。通过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提高个人音乐素养,对于将来步入社会干事创业、树德立行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扬琴艺术教学有着自身的专业特点、运转规律和行业规范。但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目的殊途同归,即是传递知识、培养人才,在人的社会进化过程中使受教育者有一技之长,可以谋生,益于社会。学校教育是重要的教育手段,把鲁南五大调纳入扬琴艺术教育,把传承与创新作为教学目的,方向是正确的,课题是可行的,教学是大有希望的。
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只有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运用自如的操演技艺,五大调的传承与创新才能成为可能。理论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的总结,它可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扬琴艺术教学不仅要踏踏实实的学好近现代西方音乐理论知识,更要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我国传统宫调理论,这正是打开鲁南五大调音乐艺术之门的钥匙。充分利用扬琴艺术的优势深入开掘鲁南五大调的音乐内涵,在教学中,解决好“普及”与提高二者之间的矛盾。大量的民间艺术都为群众喜闻乐见,这就是传承和普及意识,而在此基础上使之发扬光大,就是创新,就是提高意识。具有驾驭音乐艺术的能力,把传统文化的精髓吃透,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出成果,出成绩,出精品。
传承和创新二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传承决定了创新的本质因素,这正如人类的繁衍,人类的血缘关系就是人类的生命传承。而创新就是发展,创新为传承注入活力,传承是土壤,创新是花果,实际上,传承与创新就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传承在先。传承二字虽然“传”在前,事实上应该是先“承”而后“传”。“承”就是继承,则所谓“承前”方可“启后”。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首先把优秀的传统文化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厚积而薄发,才可以把技艺传给后人。将鲁南五大调纳入扬琴艺术教学,这给正常的教学提出一个超出了原有教程的新的领域。对于鲁南五大调的音乐研究,甚至古诗词以至戏曲等艺术形式都有涉及,教材的编写必然覆盖五大调的历史渊源、音乐艺术特色、唱词的文学赏析、五大调流行嬗变和发展状况,要据此提出发展创新的方向、目标及实施方案。其中,五大调音乐的开掘是重点,重中之重是扬琴艺术教学以自身优势的能动性推动鲁南五大调的传承与创新实践的真正落实。
针对中国民乐合奏作品,特别是据民歌改编的乐队作品,及民乐队伴奏的民歌,在乐队写作方式和演奏技巧应用上,或多或少存在着滞后,从现代人的听觉系统出发,音响上略显苍白、单薄、陈旧。其中以大齐奏手段为主的民乐队写作方式,同样出现多数改编作品中。由此产生的主次不清晰,音色不凸显等问题,大大降低了民乐队和作品本身的艺术表现力。在传统的五大调作品中,则基本采用了齐奏。
作为郯城人和一名扬琴演奏者,笔者从所参加的鲁南五大调演奏活动中,深刻体会到其中乐队使用的尴尬现状和扬琴技巧落后等问题。对于扬琴在乐队中的演奏,要求奏者具备一定的演奏水平与合奏经验,同时也应注重演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甚至要求演奏者掌握一定的和声知识和即兴演奏技巧。在近代作曲家的大型民乐队作品中,对扬琴的音色要求和乐队整体掌控能力则更是对扬琴演奏家的试金石,如《凤点头》(许昌俊)、《春秋》(唐建平)等。
创新比传承要有难度。但也并非高不可攀。事实已经证明,扬琴艺术在鲁南五大调的音乐活动中,创新是可行的。为对传统民乐合奏曲目进行继承与改良,充分发挥扬琴的音色和演奏技术,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由山东艺术学院成慧青(教授)、鲁南五大调传承人杨新儒先生、徐振清(硕士研究生),将《日照满江红》这一鲁南五大调传统曲牌,改编为具有新时代技术内涵与民族精神的民族管弦乐作品。2017年4月,山东艺术学院徐振清扬琴艺术硕士毕业独奏音乐会上,一曲大寄生草《齐风鲁韵情未了》和满江红《好一朵玫瑰花》两首鲁南五大调扬琴艺术演奏曲均获成功,被专家学者认可。虽不能说十全十美,但也足以说明扬琴艺术教学在鲁南五大调中的传承和创新是可行的,这一大胆尝试已经把扬琴艺术教学与鲁南五大调的传承与创新有机的联结起来,当然,把鲁南五大调的传承与创新纳入扬琴艺术教学并非一蹴而就,而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新的音乐元素会不断加入,一些新颖的演唱、演奏、作曲技法会被采用,鲁南五大调会更加丰富多彩。
扬琴在鲁南五大调的乐队伴奏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在乐曲演唱前,扬琴演奏者的手势要给予示意,有带入引导的作用。在乐曲的开始,会加入扬琴的独奏,虽较短,但起到引子的关键作用。在整个乐曲的演唱中,扬琴是随着乐曲伴奏的,根据演唱者情绪的起伏,演奏者也要适当调整演奏力度,音色似珠落玉盘,晶莹剔透,做到“弹唱合一”,多数五大调乐曲中,扬琴采用轮竹及双音和弦的演奏较多,轮音犹如涓涓细流,潺潺不止,使音乐细腻婉转,简短的弹轮密集紧凑,使之轻巧明快,加上演奏中经常出现双音及前十六后八的节奏型,更是显得音乐俏皮可爱同时又温柔怡人。乐曲的结尾,通常是渐弱渐慢,和演唱者保持同样的节拍,娓娓道来,待人声结束,收尾,具有托腔送韵的效果。
自古以来,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因材施教,因人而宜。将鲁南五大调纳入扬琴艺术教学本身就是一件新的事物,要把这项教学工作做好,除了常规教学,还需要将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多元化,开拓学生视野,激发青年人的“悟性”和“灵性”。正如智者所言,人世间有两本书,一本是有字的,一本是无字的,有些东西可教可学,有些东西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它要在人们的感知体验中去“悟化”。在扬琴艺术的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举办一些活动,如:古今中外经典乐曲的赏析,各类乐器的体验,如打击乐器与击弦乐器、弓弦乐器与弹拨乐器、键盘乐器与吹管乐器等等,还可以挑选一些古诗词举行读、诵、吟、唱的比赛活动,在多元的艺术元素熏陶下,有可能点燃创作灵感的火花,启迪年轻一代的艺术构想。
综上所述,扬琴艺术教学在鲁南五大调中的传承与创新这一课题是可行的,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与当代文艺人才培养相结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思想的体现,这一课题的实施,必将对教育、教学、教研工作和学术研究活动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对教育和培养新时代音乐艺术人才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