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丹琪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0)
从“夜市桥边火”到“千灯夜市喧”,夜间经济在城市商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彰显城市活力与特色的一种有效媒介[1]。长沙经过近几年如火如荼的发展,夜间经济取得不少成绩,但也暴露出诸多问题。梳理夜间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正确认识夜间经济的功能与作用,对探究长沙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夜间经济是指在晚上六点到次日早上六点之间,以晚间购物、餐饮、旅游、影视、娱乐、学习、休闲等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城市消费经济。夜间经济的发展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当时,英国经济学界提出了夜间经济的概念,并将其纳入城市发展战略,打造“24小时城市”。中国夜间经济古已有之,早在殷周时期便已经显露雏形。当时的夜间经济是以夜市的形式出现的,但内容形式比较单一。汉唐时期,夜市愈加繁荣。到了北宋,统治者正式明令开放夜市,夜市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南宋时期,吴自牧在《梦粱录》中描绘了临安城(今浙江杭州)商品林立、行人络绎不绝的夜市场景,夜市发展之快可见一斑。而明清时期的夜间则更具有活力,往往灯火绵延,各类活动层出不穷且丰富多彩。时至今日,夜经济的发展更是因地制宜,借助多种利好政策条件加持而熠熠生辉,由夜市向夜间经济商圈再向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转变,夜间经济正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2]。
夜间经济蕴含的经济潜力是值得关注的。夜间经济包括夜购、夜食、夜娱、夜游等,人群作息时间推后,夜间消费在整体经济中占据愈发重要的地位;2022年,中国夜间经济市场发展规模约为42.4万亿元,较2021年增加6.0万亿元,同比增长16.7%。随着新冠疫情结束以及即时配送等本地生活业态的兴起大大促进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夜食是夜经济中当之无愧的第一业态,占比48%;随着电商直播、短视频购物等消费模式的普及,夜购占比31.7%;随着消费场所延长开放时间至24h,使夜娱选择更加多样化,占比11.5%,特别是在疫情结束后文化消费空间、场景、方式等发生转变,夜间经济作为助推文旅复苏、拉升城市消费的切入点,越来越被社会各界所重视。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消费结构和消费需求逐渐升级,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层面的获得感及满足感。夜间经济的主要发展驱动力是人民对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加,它的兴起和繁荣也得益于国家对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城市转型升级发展的内在需求,以及我国文旅融合发展的重大机遇。夜间经济不仅能够丰富文旅产品供给,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能增强城市创新活力、彰显城市文化魅力、繁荣市场、增加就业,因而得到了从国家到地方各个层面的强力支持,发展夜间经济成为各地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重要抓手。
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第三产业,而夜间经济则是第三产业在昼间经济活动的延展。夜间经济的迅猛发展是商业、餐饮业、旅游业、娱乐业、交通运输业多个相关产业的有效融合,同时也是激活城市多领域神经的重要手段,加速了城市改善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的进程。一方面通过增加经营时间使许多企业扩大营业额来达到扩大利润增加收入的效果;另一方面夜经济又给中小微企业乃至个体商户带来了独特的经营环境,并带来了生存创收的空间和窗口。最终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升相关行业服务水平、促进城市相关行业快速、优质发展。
一方面,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越来越高,但随之而来的却是高强度和高时长工作。而夜经济由于时间上的特殊性可以让他们通过晚上的各种休闲娱乐活动来卸去日间的劳累,从而放松身心,使精神生活变得充实起来。夜经济发展与人们休闲放松需求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另一方面,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我国居民消费升级步伐加快,文化、体育、娱乐、旅游等服务消费持续增加。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服务型支出突破1万元,占居民消费比重的43.2%。消费者在满足生存与安全需求后更加注重精神需求的满足,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求相应增加。夜间经济作为现代城市消费经济,不仅能为本地居民提供购物、聚会、休闲、体育运动等消费场景,还能为外地游客创造有特色的旅游观光、演出赛事等消费体验,更好地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夜经济一般以消费经济为主导,而且发展到今天,经济消费背后更多带有文化消费的色彩,一种具有浓厚人文气息和文化底蕴的消费空间更容易受到消费者追捧。透过特殊的夜间经济模式能充分显示出一座城市特有的文化魅力——自由,健康,活力和底蕴丰厚,而这也正是城市夜经济的内涵之所在。也就是说,大力发展夜经济,就是要打造夜文化,夜文化对城市文化建设有很大意义,在给城市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彰显着城市独特的魅力和历史文化底蕴。
在长沙,“越夜越精彩”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以城市的烟火气为基础,不断挖掘文化内涵,长沙“夜经济”的发展呈现规模大、特色显、政策好、人气旺、活力足、民生实的特点,夜经济已成为长沙拉动消费的新引擎,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1)规模大。在核心的夜间经济商圈和地标的打造上,长沙拥有五一、红星、万家丽等10个最美夜购商圈;黄兴南路步行街、太平街、渔人码头等10个最美夜购街区;文和友、茶颜悦色、国金街等30张最美夜购名片;火宫殿、盟重烧烤等50个最美夜购门店。
(2)特色显。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底蕴与特色,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长沙也正在力争让夜间经济印刻上独特的城市文化。3000年历史,铸就了长沙“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历史荣光,也锤炼出长沙“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精神品格,从马王堆的千年汉墓、走马楼的千年简牍、岳麓书院的千年弦歌、铜官古镇的千年窑火中,人们读懂了这座城市的激情与豪迈,更读懂了“经世致用、坚韧不拔”。如今,长沙深度挖掘自身资源禀赋优势,以新兴的文旅融合为载体,拉动夜间经济的人气,赋予夜间经济文气,从而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如最近上映的电影《长沙夜生活》就打出了一套“电影+文旅”组合拳,是主流电影对城市品牌的一次全新建构与价值升维,也让越来越多人爱上长沙。
(3)政策好。2021年,长沙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建设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最大潜力释放“夜经济”活力,持续擦亮夜经济长沙品牌。2022年,《关于实施强省会战略支持长沙市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湘发〔2022〕8号)也提出要“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打造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2023年1月29日,长沙市出台《2023年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方案》,深入挖掘消费需求,充分释放消费潜力,进一步提升城市“烟火气”。长沙正从购物、美食、酒吧构成的夜经济1.0模式,过渡到旅游、文创、演艺等新兴消费业态融合发展的2.0模式,正加速迈入文商旅体深度融合、线上与线下一体化、科技与时尚交互共生的全新3.0时代。
(4)人气旺。2023年“五一”假期,网红长沙再现顶流效应,“夜长沙”尤其亮眼。据长沙新消费研究院统计,“五一”期间,以餐饮娱乐购物为主体的长沙夜间消费占到全天消费总额的近七成。这个“五一”假期,长沙五一商圈累计客流5306295人次,比2022年“五一”假期累计客流2439965人次增长了117.47%。“五一”期间每天接待的游客将近3万人,是平常接待量的4倍多,其中70%多是外地游客。人气带来消费数据的增长和品牌效应提升。
(5)活力足。最新公布的《长沙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2年末,长沙市常住总人口达到1042.06万,比上年末增长1.8%,人口增量为18.13万。长沙市人口增量在已公布数据的GDP万亿城市中排名第一,超过杭州、合肥、武汉、成都,居中部省会城市的首位。市井繁荣变成了扎扎实实的生活宜居幸福感,叠加长沙适宜的房价,让长沙在吸引人才方面独具魅力,也因此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等在长沙蓬勃生长。
(6)民生实。长沙市2022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850元,同比增长5.9%;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9411元,同比增长4.9%。长沙夜经济从业人员达100万人,为长沙夜间的30多个特色商业街区和4000多个夜间商场、超市提供服务。夜经济不仅是消费增长点,在扩内需、稳就业等方面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徜徉在长沙,所见便是新消费的茂盛丛林,文和友、茶颜悦色等80余个新消费品牌集聚长沙,数十家新消费企业在国内吸纳青年就业逾10万人,综合营收超百亿元。
不可否认,长沙夜经济火速升温、快速发展的背后,同样隐藏着一些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长沙夜间消费产品对本土文化的挖掘力度和深度不够,导致产品消费者的惊奇感不足。同时与周边业态融合度不够,各场景之间的“关联度”和“黏合度”不高。绝大多数夜间消费项目都是大众化和碎片化的,与交通、餐饮、住宿、娱乐、休闲、运动、商业等各要素各业态之间,没有实现真正的创新融合,导致游客消费欲望不高。
夜间经济不是白天消费活动的简单延长,不是简单的夜景灯光打造,更不是简单的逛逛夜市、吃吃喝喝,它对应的是消费升级,能否提供具有本地文化特色与内涵的夜间文旅产品、形成特色夜间经济品牌是长沙能否在夜间经济发展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关键。长沙在夜间经济发展上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重餐饮、轻文旅”的现状依然存在,夜间文旅发展仍有很大的空间与潜力。
长沙夜经济的发展面临许多的治理难题,比如夜间经济的服务质量、噪声、垃圾废水、夜间纠纷等问题。2023年长沙也有几个消费纠纷事件“火出圈”:115元8根炸串、86元一碗麻辣烫、五一广场上售卖的水果捞、风味凤爪、小海鲜和小墨鱼仔等食品因费用过于昂贵而被网友称之为小吃“刺客”等。与淄博一顿烧烤主流客单价40~70元相比,“长沙夜经济”在繁荣发展的同时,仍可在消费环境治理等方面深耕,从而带动“长沙夜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此外,长沙夜经济还存在夜间项目审批环节复杂、手续烦琐的问题。夜间经济必然导致公共财政投入的增加,延长营业时间也意味着商户运营成本的增加,这都不同程度地考验着地方政府的公共治理能力。此外,政府过度干预经济市场的现象仍然存在。比如追求城市的高端化,在创建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把流动摊贩从街道中驱逐出去,不仅破坏了社会生态系统,剥夺了弱者和底层商贩的生存空间,还使本来应该热闹、多元的商业街变得没有人气和活力。没有小商小贩和街头艺人,只有整齐划一的街道,这从源头上消灭了文化创新的可能,粗暴简单的管理方式只会让城市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加速消失。
长沙服务于“夜经济”的公共出行系统、垃圾清运、停车、便民设施等行业的配套服务还不够,比如往返交通是否方便、商圈的停车位是否充足、深夜出行回家是否安全等,特别是夜间文化场域是外地游客与本地居民互动的空间,更应加强管理,强化食品安全、环境污染、质量隐患等问题监管。此外,“夜经济”相关信息未能与旅游信息平台有效搭建,自下而上建立的智慧旅游平台无法实现互联互通,针对“夜经济”的旅游标识尚不健全,这些都有待加强与完善。
充分挖掘本地文化底蕴,塑造独特的夜间经济品牌,是发展夜间经济成功的关键。发展夜间经济要重视科技的广泛应用,沉浸式体验空间的塑造和声光电技术的运用可以创造更多让消费者流连忘返的夜间体验场景;但夜景打造不应只是炫技的增强视觉冲击,而应借助技术手段将城市故事、文化底蕴以艺术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数字科技能够帮助文旅产业在某种程度上实现弯道超车,但内容创作和生产始终是文旅产业、创意经济的核心。真正具有竞争力的夜间经济,应该是在满足夜间功能性需求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城市文化元素,以场景营造演绎城市的历史变迁、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文化发展。
要推动夜经济与当地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为夜间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夜经济能够提供更为丰富的文娱消费场景,增加游客的互动感与参与感。注重文旅融合,重点推出5~10条夜游长沙的精品线路,将“夜游”“夜食”“夜购”“夜娱”和“夜宿”串联起来,促进多种业态融合发展,相互聚力。
未来长沙夜间经济将由单体竞争转向生态性竞争,包含了消费、空间、内容、业态等全生态化、体系化的系统,推进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是构建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市场主体和消费者等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夜间消费生态体系。
(1)完善消费者维权途径,增强消费者消费信心。建设属于长沙的消费维权志愿者和网格员队伍,拓宽消费者维权的途径,使消费者遇到侵权损害时能及时得到维权志愿者的帮助,充分化解消费冲突。依托12315平台建立推进投诉举报24小时回应机制,充分发挥12315平台对消费者维权诉求的收集作用,及时解决消费者维权难题,使消费者的诉求得到及时回应,高效处理消费纠纷。组织消费维权服务站投诉处理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纠纷处理能力,努力把消费纠纷化解在源头。本文通过对消费者投诉数据的汇总分析,总结消费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以该热点问题为导向,聚焦公用事业、景区门票等领域,向社会公众公开征集相关消费领域涉嫌不公平格式条款,会同相关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发挥各级消保委律师团作用,督促经营者整改,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2)加强夜间安防建设,完善夜间经济监管机制。一是增加夜间巡防密度。以夜间经济集中区域为重点,通过智慧巡防系统智能引导全市警务工作站、巡特警等巡防力量向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倾斜,开展精准巡防;二是加强夜间经营区域智慧安防建设。加密建设夜间经济集中区域高清监控设施,布建人像智能感知采集前端设备,实现视频实时监管、证据即时获取[3];三是严打扰乱夜间经济违法犯罪。会同有关部门对夜市开展联合检查,依法严厉打击制假售假、伪劣食品、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4];四是保障夜间经济集中区域交通有序畅通。以不影响正常交通为基本原则,在夜间经济集中区域增设交通标志和路内泊位,重点时段增派警力加强疏导管控,引导机动车、非机动车有序限时停放,及时消除违法停车等妨碍道路通行的违法行为及因停车引发的矛盾纠纷。
(3)加强监督管理,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夜间文化场所和设施设备保护力度;贯彻审慎包容“夜经济”规制原则和柔性执法;建立动态的“夜经济”管理机制,使经营主体、经营业态“优进劣退”;引导夜间经济经营主体的规范成长,增强“夜经济”的整体质量和形象[5];持续改进城市服务保障工作,为夜间管理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改善夜间经济营商环境;鼓励发展夜旅区消费经济,启动夜旅区示范商圈、示范街区、模范经营户等评选活动,并给予夜市经营者相应奖励;出台针对夜间文旅消费经济的优惠政策;建立夜间文旅消费项目经营审批绿色通道,创新审批方式,简化审批程序。
健全相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是现阶段各级政府大力发展夜间经济不可推卸的责任。完善夜间文旅经济发展配套业务,增加与夜间文旅项目有关的交通运输、5G网络项目和水电煤气供应基础设施投建力度,为其提供充电设备和免费WiFi以及停车场和卫生间。提供灯光电气资源、确保点亮“夜经济”电力供应平稳、强化城市夜间亮化工程建设、打造城市标志性光影场景“网红地标”、点亮夜间消费场景;引入3D立体照明技术和全息投影技术,将自身独特的生活习俗、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文化艺术与城市的主要商圈、历史建筑、特色街道、山川水域融为一体,打造出特色的光影作品。
不同程度地延长公交和地铁周末的运营时间,通过共享停车位等方式解决夜间经济活跃区域停车难的问题,通过增加贯穿城市商圈、重要景点和文化场馆的夜间旅游大巴路线增加夜间出游的便利性和舒适度。借用智慧管理和大数据平台,加快建设综合信息管理指挥平台,搭建面向商家、面向游客、面向管理者的三维应用系统,营造最安全、最温暖、最方便和最时尚的消费环境。如通过大数据平台,动态调整城市夜间公共交通的运营时间和规模,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服务。同时,城市管理者也要平衡商业区夜经济发展需求与住宅区居民居住需求,兼顾本地居民夜生活需求与外地游客游玩需求,增加长沙这座城市的魅力,打造长沙夜经济的独特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