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仲琼
相比形如“a+x=b”的方程,学生解“a-x=b”的方程错误率会更高。如何更好地启发形如“a-x=b”的方程的解法,可以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出示9+x=20,学生独立解方程,思考:根据等式的哪一条性质解方程?
1.出示20-x=9,提问:你能解这道方程吗?部分学生表达出困难后追问:为什么不能?难在哪里?学生讨论发现:之前碰到的方程都是“+x”,但是这道方程中是“-x”,不能直接用方程两边同时减20 的方法解。
2.启发思考:有什么办法可以让“-x”消失,转变成我们已经会解的方程?
全班讨论,引导学生明白:“-x”在方程的左边,如果想让“-x”消失,可以跟它“对着干”,方程左边“+x”,这样“+x”和“-x”抵消。
进一步思考:方程右边怎样做才能使等式成立?让学生明白:根据等式的性质一,方程的右边要做“跟屁虫”,也要“+x”,这样才能使等式成立。
3.学生尝试写出思考过程,教师板书:20-x+x=9+x。继续化简:20=9+x;9+x=20,学生发现原来的方程转变成一道已经会解的方程。
教师追问:我们是怎么把20-x=9变成9+x=20 的?
引导学生小结:将不会的新问题转化为已经会的旧问题,观察方程发现难点(不会的新问题)→根据发现,思考解决难点的方法,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难点(转化)→化简得到新的方程(已经会的旧问题)。
4.教师选择错例全班讨论,请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并进行修改。
1.尝试解决2.1÷x=3。
(1)学生独立解方程。
(2)同桌讨论解方程的思考过程。
2.全班交流:巩固将新问题转化为旧问题的思考过程。
针对学生解方程的难点,设计“难在哪里”等关键问题,运用“对着干”“跟屁虫”这样有趣又形象的生活语言,可以有效地启发转化思想,更好地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