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真娜/文
创新不仅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更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新时代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养。今天的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立足学科,视野高于学科。美术教学作为当今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在科技创新、知识创新的同时,对培养学生创新素养有着重要作用。小学阶段是学生进行素养培养、行为习惯养成的启蒙时期。面对未来的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美术教师,必须抓住学生这一成长关键时期,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引导学生寻找美、发现美、创设美、展现美,提高学生的创新素养,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将大师的作品作为儿童欣赏与表现的一种媒介与桥梁,能引导学生“像大师一样思考”,激活学生潜在的艺术灵性。基于此,本文以三年级下册《平平稳稳》一课的教学实践为参考范本,为创新素养视域下培养学生“像大师一样画画”的课堂教学实践提供参考,以期助力小学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提高他们的创意表现能力。
2022年版《艺术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学会解读美术作品,理解美术及其发展概况。每一学段需要以注重发展学生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素养的“欣赏—评述”为起点,强调发展学生艺术表现和创意实践素养的“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能力。由此可见,在当今创新素养视域下,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创意表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美术特级教师侯令说过:“学生有绘画的实践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艺术作品,而在欣赏了艺术品之后,他们可以将作品的精华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欣赏和创造是难以截然划分的,两者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在以往的日常教学中,教师通常将欣赏和创作分开,学生在欣赏了大量优秀作品的同时,并没有“代入式”地思考:这幅画是怎么画出来的?特别是抽象画的欣赏与创作。
陈丹青在《退步集》中说道:“少儿习画,是否懂得,有无训练,都不重要,关键是给他看好的东西。”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多给孩子与大师对话的机会,在欣赏中感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升华,让学生在动静交融中获得美的感受与体验。引导学生“像大师一样画画”,从作品中感受大师抽象作品的画法、构图、设色等,并模仿大师的思维方式,进行相应的创作实践,对提高学生的创新素养具有重要意义。这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欣赏”,二是“实践”。
构图能力是体现美术感知能力和美术造诣的重要因素,构图即“章法”或“布局”,良好的构图能升华绘画作品。在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中,涉及构图知识的有三年级下册《平平稳稳》、四年级下册《主体与背景》《聚聚散散》、五年级下册《学构图》四课。
《平平稳稳》是教材中的正式学习构图的第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主要知识点是“对称与均衡的形式”。“对称”和“均衡”均能使画面“平平稳稳”。教学要求教师围绕题材,提炼主题,进行相关教学。基于美术课程的性质和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在二年级已掌握“对称图形”的平稳特征,本课通过欣赏、分析生活中与美术作品中的对称与均衡,引导学生从“图形”到“形式”的知识迁移,掌握“对称与均衡”两种构图形式,感受平稳画面带来的美感。学生结束这一课的学习之后,应充分掌握“造型—表现”的美术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能够采用平面、立体或动态等多种表现形式进行绘画实践,表达自我的思想和情感。
在具体的教学环节,要分别从“赏析作品”“解决难点”两个方面展开。
“对称形式”指的是中线两侧的图形在大小、形状、距离等方面完全相同,形成对称的形式。课堂中,通过欣赏富中奇的国画作品《大鹏古城墙的印象》和库淑兰的剪纸作品《剪花娘子》,引导学生认识画种,感受不同题材的大师作品,欣赏巧妙运用对称的形式创作的美感画面,理解“对称形式”能使画面平稳。
“均衡形式”指的是中线两侧的图形并不完全相同,但能保持一种量的平衡,形成均衡的形式。通过展示艺术大师毕加索油画作品《镜前少女》,引导学生注重观察比较,区分对称与均衡两种形式的差别,理解“均衡形式”也能使画面感觉平稳。
从美术教学的本质来看,美术教学本身属于一个多元化的教学过程,在教学时,需要从教学的本质出发,遵循多元,培养个性,让学生能够从美术的学习中获取更大的拓展空间,提升审美能力及认知水平。
对称和均衡给画面带来平稳美感,但是两者是有差异的。相比“对称”,“均衡”这一概念对于学生来说过于抽象,不易理解。掌握“均衡”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因此必须以美术作品为媒介,选择相宜的作品,利用课堂中短暂的时间,引导学生欣赏、分析、了解作品,认识大师,对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尤其是要运用对比教学,引导学生充分掌握对称与均衡形式的概念,领略对称和均衡给画面带来的平稳美感,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信息转换能力,拓展学生思路,在身临其境中形成审美趣味和欣赏能力。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通过大师的作品激活孩子潜在的艺术灵性,能引导孩子从大师的艺术精神及作品中汲取营养,在作品探索中获取知识,用充满童真的眼睛去发现美、感受美。
在《平平稳稳》这课中,要将“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对称与均衡形式给画面带来平稳美感”作为本课的重点,但是如何将对称与均衡运用到美术创作中,对于孩子有一定难度,因此可以将这个设为本课的难点。为解决这一难点,需要通过巩固新知和领悟方法这两点进行。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跷跷板”这一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以游戏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总结出使画面均衡的三个小方法:改变数量、改变距离和改变形状。通过实践探究,解决本课重难点,巩固新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图像表达能力。
但是,仅仅靠跷跷板的图示,学生难以真切感知作品画面的均衡美感。因此,在学生掌握均衡形式的方法后,还可以通过欣赏法国后印象主义画派画家保罗·塞尚的油画作品《静物》、齐白石国画作品《螃蟹》和毕加索系列油画作品,引导学生判断画作的构图形式,理解均衡形式给画面带来的平稳美感,提高学生判断、推理的思考能力。孩子们经过问答探究、判断构图等形式,充分掌握均衡形式这一课堂新知,再进行相关实践,能极大巩固学习成果。
在实践环节中,通过微课示范,运用相同元素拼贴出不同形式的平稳画面,将构图方式、材料选择、色彩搭配等知识渗透在画面创作中,如图1所示,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本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采取合作完成的形式,在创作过程中学会沟通与合作,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提高学生合作能力和图像表达能力。
在展评环节中,通过展示法国作家马蒂斯作品与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找出自己作品与马蒂斯作品的共同点,贴近大师距离,创作出与大师心灵相通的美术作品,如图2所示。
图2 对称与均衡形式学生作业
马蒂斯的经典作品与儿童纯真质朴的美术作品在某些方面是共通的。本次作业选取马蒂斯的作品元素,让学生进行重组拼贴练习,能让学生走近大师,与大师对话,为学生和艺术大师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在传承与创新中推进文化理解。俗话说:“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课堂上丰富的大师元素,也在孩子们手中创造出异彩纷呈的平稳画面。
美术欣赏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创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欣赏者对艺术作品进行了重新构建,换句话说,欣赏和创造是难以截然划分的,两者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
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让孩子按照自己所欣赏的画生搬硬套地去画,而是提倡孩子们自我表现和表达。在这种创作欲望的推动下,让孩子借鉴名画的创作方法,然后像大师一样自由地绘画,更好地表现自己的生活,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这就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绘画[1]。
英国艺术史家恩斯特·汉斯·约瑟夫·冈布里奇在《世界美术之旅》书中曾说:“一个人永远不能穷尽对美术的探究,他会在其中不断发现新的东西。伟大的作品,在每次欣赏时,看上去的手法都不同。它们好像与活生生的人一样,令人揣摩不透。美术本身是一个令人兴奋不已的世界,有着它本身独特的法则和神奇的境界。[2]”
在时代快速发展下,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也不仅仅停留在美术“双基”的层面上了,而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目的教授学生学会创作的方法。通过探究大师作品,体验大师思考方法,让每一位同学在完成作业中拥有更多样的感官体验,能丰富学生美术知识储备,推动学生美术素养及创新能力的提升。
在新课标改革的环境下,教师应把创造知识、探究世界的过程转变为今天的教和学的过程,也就是说,让孩子创造着长大,而不是让他长大了再创造。美术创作也是如此,只有通过正确的引导,赋予学生自己消化、感受、体验的机会,重视学生对美术创作活动的主动参与和投入以及创作后的积极反馈。学生只有利用他们所能利用的感知通道来对艺术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探究,静中有动,使艺术欣赏活动与艺术表现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能力素养的全面综合发展。■
引用
[1] 司尚晨.美术欣赏教学中文化渗透途径探微[J].新教育,2021(8):46-47.
[2] 卫宇晶.小学低年级学生创造力培养在美术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以小学美术一年级“我的太阳”为例[J].新教育,2023(S1):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