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理念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渗透方法

2023-09-09 21:34:53刘凯丽
小学生 2023年18期
关键词:生命阅读教学情感

☉刘凯丽

语文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语言体系的形成,更需要通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构方式增强其对语文学科的理解,感受课堂教学中的真实情感。人文性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在小学阶段,学生大多刚刚接触语文阅读,内容较多,而在繁重的学习体系下通过采取有效的生命教育,能够让学生在语文阅读当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在语文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的魅力。

一、生命教育概述

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形成了健全的思维和理解能力,对于语文阅读课程来说,其特殊性指引着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进一步增强生命理念。生命教育是小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语文课堂中有很多语文知识与生命教育能够有效关联,在创设有效的教学环境过程中,加强生命教育的实践,能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活色彩,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生命的重要性,从而引导积极的情绪。所以,在当前语文阅读课堂中进一步加强情感和生命的联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断提高语文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发挥情感因素,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乐趣,才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生命体验,丰富学生的真情实感。小学生处在人生初始阶段,与社会融入不畅,这一阶段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如果教师没有采取有效的指导,缺少与学生的生命情感交流,就容易让学生产生极端行为,导致整个生命教育失去效果[1]。

二、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模式的弊端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功利性

当前,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小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提升。首先,语文阅读是一个长期性的学习。而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功利性不言而喻,每一个学生都面临着较大的升学压力,很多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只是单纯记忆,没能真正结合生命教育,这样就会导致对课本内容理解较为浅薄,一旦有所延伸就无法提高语文阅读[2]。很多小学生普遍存在语文基础知识薄弱的现象,而当前很多语文教学存在着束缚,只是热衷于大量阅读内容的反复演练,这种单一死板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长期以来失去了对语文阅读学习的兴趣,降低了语文学习的水平,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高,也影响了阅读理解、写作训练以及其他语文内容的学习。

(二)课堂有效性差

在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教师以学生为主体,真正认识到语文课堂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够积极开展语文阅读教学[3]。当前,很多教师片面理解了新课改的意图,只是追求课堂的活跃和热闹,而没能真正将有用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长期在自由散漫的教学体系下,不能真正理解语文教学的实际意义,虽然出现了一片生机勃勃、热闹繁荣的景象,但是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大打折扣。同时,很多教师也重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但是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及学习中却没能很好地应用,如此一味追求课堂氛围而忽视实际应用的单一课堂形式,无法真正提高课堂效果。此外,大部分语文阅读课堂仍然是采取被动、单边、静态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理念无法真正激发教学有效性,让学生忽视了自主性和自控性,不能真正纠正和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

(三)大语文观的夸大化

近年来,教师开始重视将语文课堂融入生命教育,但是语文终究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不仅要重视生命理念的有效融入,也要重视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所以,一定要加大对语文课文的讲解,不能只是片面追求生命内容,而是要将语文课文、语文知识、语文体系与学生的生命态度和价值观念有效结合,更好地奠定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4]。很多教师喜欢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容易忽视语文教学的主体作用,将动画、视频、音频代替了传统学生的朗读、分析、理解。一味使用多媒体教学只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能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刻理解。同时,语文需要以语言活动为中心,要想真正实现生命教育的提升,就需要加强语文实践课程的开展,明确语言教学的目的,这样才能发挥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和功能。

(四)学生的认识偏差

除了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存在问题之外,学生对生命的肤浅认识和消极的态度也是当前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融入不够深刻的原因。一些学生没有真正认识到语文学科的特点,认为语文阅读和生命教育是相互割裂的两个部分,没有通过日常的语文学习,加强对语文阅读写作的练习;一些学生不注意观察日常生活,没能真正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只认为学习语文需要把语文成绩提高,就能达到效果。但是语文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而需要学生将语文课堂延伸到课外,通过了解生命的意义,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自己对生命教育的理解,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加深对语文阅读的学习热情。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手段

(一)充分发掘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素材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作品大多数是情文并茂的精品,是在长期教学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精华,所以,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教材中的生命情感因素,结合不同的文章内涵,积极进行语文教学,真正让生命理念融入整堂课程,让学生在特定的课堂情景中产生自己的主观体验,更好地实现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有效连接,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操。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挖掘小学语文课文当中的情感内容,与课文有效结合,让生命教育更加深厚。所以,为了进一步实现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性,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当前的身心发展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习压力进行有效的纾解,帮助学生缓解压力,了解课文当中的内容,进一步激发情感认识,促进学生身心共同成长。所以,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该深挖教材核心,融入生命教育资源,加深学生对教材阅读内容的深刻感知,这样能够让学生对教材和对生命教学产生共鸣。

(二)增进沟通交流,倾听学生心声

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情感认知,才能在具体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当前的语文阅读方向,了解学生所存在的思想和生命问题,这样才能够给予正确积极的指导。当前,应该提高学生的学习情感体验,增强教学效果,在生命教育开展过程中加强学生的交流和互动,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不断开展和落实各项学习内容,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语文知识学习当中,从而对语文课文的认识更加深刻。学生也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在课下了解更多情感内容,在有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块下形成稳定的教学方式,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在生命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端正语文阅读教学态度,对语文阅读学习效果不强、语文阅读基础薄弱的学生要积极给予引导,建立良好的关系[5]。同时,也要加深对学生学习差异性指导,避免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只有教师通过自身的言谈举止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才能拉近学生与教师间的距离,增强师生关系。

(三)充分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小学生在生活中最能激发自己的情感表达,所以,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要融入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进一步满足学生不同的情感需求,积极融入生活化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例如,在学习《爬山虎的脚》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爬山虎的生活形态与文章当中的故事有效结合,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和生活中的有关内容,增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了解植物生存的形态,了解生命的深层次含义。学生通过将课文内容与生活和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能够更好地提高自己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抒发情感的能力。

(四)充分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就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传统的课堂当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而学生只能通过单方面学习掌握知识。在新的教学理念下,一定要应用小组合作阅读学习的教学方式,不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不同的情感需求,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课堂,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应该由层次不同性格不同的学生共同组成,这样能够使更多学生得到带动。同时,在进行小组阅读讨论时,教师应该对一些学生的讨论结果给予及时的点评,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和纠正,这样才能保证小组阅读学习和探讨性学习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不断发挥学生在小组当中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语文教学和生命教学的双向融合。例如,在教学《大自然的声音》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阅读,并在小组内对本篇文章所传达的大自然生命的魅力进行概述,感受到无论是人、植物,还是动物,生命都很宝贵,都有自己的意义和价值。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例举在家中常见的生物,如一些学生家里养宠物猫、宠物狗、小鱼、小花等,进一步增强小学生对于生命的热爱,让学生遇到类似的阅读内容时,更有积极性。

(五)关注学生的道德养成和人格发展

在小学阶段一定要重视语文课堂的空间性。课堂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需要通过生命教育培养学生道德素质,促进学生人格发展。所以,教学需要遵循教学规律,加强教学活动,通过不断塑造更加系统的人格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语文阅读学习当中,让更多栩栩如生的形象站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学习语文感受到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个人品行对于自身的强大动力。所以,在语文阅读教育中一定要融入更多的生命教育内容,不断挖掘阅读材料中的道德因素。例如:在学习《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的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了解革命战士为国家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进一步懂得了生命的珍贵,也能从阅读当中感受到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真正含义。同时,教师应该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参与到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当中,通过开展师生互动式的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分析、理解、评价过程中使道德成为学习的自觉,进一步充实学生的思想和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不断在教学过程中明确人生态度,把握价值方向,通过明辨是非和净化心灵,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于生命的理解。

四、结语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而当前是要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当中来,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丰富语文阅读教学形态。所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了解生命、敬畏生命、感恩生命,为学生带来更多的生命体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认知。在小学阶段,一定要重视小学语文生命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不断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念,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热爱生活,将语文教育和生命教育有机结合,进一步达成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生命阅读教学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北极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0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04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2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08
珍爱自我,珍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