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鹏程
2022 年,尽管新冠肺炎疫情仍对民众生活产生着影响,但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仍然蓬勃而顽强地发展着。如何顺势而为,理解、把握纷繁复杂的民间社会及其文化现象,积极推动学科的建设,加强民间文学的实践性,成为本学科发展的方向。因此,本年度的学术研究呈现出学科内部生态与社会整体氛围相结合、学科建设联系现实,理论建构基于实践需要的特点。
在大型资料的出版上,“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持续推进,本年度新启动59 卷,正式出版38 卷。“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也不断出新①[法]戴遂良编著:《民间道德、习俗与民间叙事》,卢梦雅、任哨奇编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22 年。。同时,学界还推出了《近代中国民俗资料汇编》(全70 册)②黄涛编:《近代中国民俗资料汇编》(全70 册),北京:学苑出版社,2022 年。、《近代方志文献研究汇编》(全32 册)③萧放主编:《近代方志研究文献汇编》(全32 册),扬州:广陵书社,2022 年。等大型资料。此外,还出版了《刘守华故事学文集》(十卷本)④刘守华:《刘守华故事学文集》(十卷本),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年。。
学界在民间文学基础理论阐释、分体裁研究、学术史梳理、田野调查,以及在口头传统、民间文学与性别、民间文学与区域、技术时代的民间文学等方面获得了不俗的成绩。如在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上,邱运华等①邱运华等:《东方民间文学的学科建设与理论探索》,《民间文化论坛》,2022 年第5 期。,张多等②张多等:《回返学科领域的基本问题——民俗学、民间文学学科建设青年谈》,《民间文化论坛》,2022 年第4 期。对如何在新形势下构建中国特色的民间文学的学科范式、学术方法、话语体系展开思考。施爱东对民间文学研究方法展开反思,提出应该理论知识与科学研究并重。③施爱东:《民间文学的学“术”问题》,《西北民族研究》,2022 年第1 期。陈连山则聚焦于学科从业者如何理解民众主体性,讨论了相关认识对学科建设的意义。④陈连山:《当代民间文学界对民众主体性的重构》,《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 年第3 期。在方法论思考上,户晓辉的一系列文章思考了相关的学术理想与方法论对于民间文学学科的价值。⑤户晓辉:《四重证据法的文化科学方法论基础》,《社会科学家》,2022 年第3 期;户晓辉:《发端于自由民主理念的中国现代民间文学研究——以胡适与康德、杜威的侨易关系为例》,《民间文化论坛》,2022 年第1 期。在民间文学理论的系统阐释上,董晓萍的《跨文化民间文学十六讲》把民间文学放到中西多元文化对话的坐标系上展开考察,从基础理论、分体裁论、个案研究三部分对学科的一系列核心问题展开阐释。⑥董晓萍:《跨文化民间文学十六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年。在民间文学的经验研究上,杨树喆运用文学、文化批评和民俗学田野作业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壮族民间文学在各民族交融的“文化场”中的表现形态与发展演变。⑦杨树喆:《民众口头创作与族群文化品性:文化场视域下的壮族民间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22 年。而万建中的《民间文学引论(第2 版)》的再版,则显示了典范性著作对于学科的持续意义。⑧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第2 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 年。
在学术史研究上,黄永林⑨黄永林:《论中国民间文学理论研究的转型(1979—1999)》,《民间文化论坛》,2022 年第4 期。从时代与学术的关系入手,梳理了民间文学理论转型的过程,展示了当下民间文学在理念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上的成绩。巴莫曲布嫫⑩巴莫曲布嫫:《走向新时代的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从事实清理到学科建设(1995 ~2019 年)》(上、下),《中外文化交流》,2022 年第5—6 期。梳理二十余年来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研究,展示了学科在学术范畴的界定、研究侧重的转移、理论建构的自觉和海外理论的本土化等方面的成果。梅东伟⑪梅东伟:《张振犁》,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22 年。,车振华⑫车振华:《致广大而尽精微——关德栋教授的俗文学研究》,《民俗研究》,2022 年第4 期。,许雪莲、李芳⑬许雪莲、李芳:《功成不必在我——李松和我国的民族民间文化事业》,《民族艺术》,2022 年第6 期。则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张振犁、关德栋、李松等学者在民间文学与相邻学科研究与实践上的成就。
在海外理论与著作的引介上,本年度的成果尤其丰硕。由张举文主持编译的杰克·齐普斯有关童话、民间故事的三部文集⑭[美]杰克·齐普斯:《从格林童话到哈利·波特》,张举文编译,上海:中西书局,2022 年;《童话与儿童文学新探:杰克·齐普斯文集》,张举文编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 年;《齐普斯童话研究文论》,张举文编译,济南:明天出版社,2022 年。问世,系统介绍了这位童话研究权威的理论探索。此外,新译介的沃尔夫冈·米德⑮[美]沃尔夫冈·米德:《谚语的民俗学研究》,张举文编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 年。、玛丽亚·塔塔尔⑯[美]玛丽亚·塔塔尔:《嘘!格林童话,门后的秘密》,吕宇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22 年。、理查德·巴克斯顿⑰[英]理查德·巴克斯顿:《希腊神话的完整世界:神的传说,人的生活》,徐艳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22 年。、伊利亚德⑱[美]米尔恰·伊利亚德:《永恒回归的神话》,晏可佳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22 年。、早川孝太郎⑲[日]早川孝太郎:《里山异兽谭》,熊韵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22 年。等人的著述均有极高的学术含金量。而普罗普⑳[俄]弗拉基米尔·雅可夫列维奇·普罗普:《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贾放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2 年。、田仲一成㉑㉑ [日]田仲一成:《明清的戏曲:江南宗族社会的表象》,云贵彬、王文勋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22 年。㉒ [法]葛兰言:《中国古代的节庆与歌谣》(新译本),赵丙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2 年。、葛兰言㉒㉑ [日]田仲一成:《明清的戏曲:江南宗族社会的表象》,云贵彬、王文勋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22 年。㉒ [法]葛兰言:《中国古代的节庆与歌谣》(新译本),赵丙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2 年。的著作的再版,也体现了民间文学界对于海外经典著述的推重。
总体而言,本年度的民间文学研究有不少热点,此处选择重要的列举三方面:
1.从言语实践层面展开民间文学研究
民间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在“语境转向”的推动下,学科的关注侧重逐渐从对文本的研究转为对语境与生活实践层面的研究,在作品文本之外形成了语境研究和主体实践研究。从民众的言语实践层面展开新的探索,成为很多学者努力的方向。
基于多年研究,朝戈金立足口头文学的本体,引入多学科视域构建了“全观诗学”的阐释体系,并对该理论的技术路线、方法论、世界观和理论追求进行了系统论述。①朝戈金:《“全观诗学”论纲》,《中国社会科学》,2022 年第9 期。同时,对口头文学的文本形态、存在特点、演述方式和诗学追求做了系统的提炼和介绍②朝戈金:《口头诗学》,《中国文学批评》,2022 年第4 期;《口头诗学的文本观》,《文学遗产》,2022 年第3 期。,并以20 世纪以来国际史诗研究的成绩为背景,勾勒出中国史诗研究从文学文本解析,转向综合关注史诗的产生语境、表演过程、流传规律、社会功能、接受情况等环节的转型过程,进而展望了此后的发展。③朝戈金:《国际史诗学术格局中的中国史诗研究进路和走势》,《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 年第1 期。
王杰文④王杰文:《本事、故事与叙事——唐传奇〈柳毅传〉》的表演研究》,《民俗研究》,2022 年第6 期。以《柳毅传》为例,提出要关注故事文本类型所设定的阐释性框架,并考察文本中的交流关系对文本意义的型塑,强调当下的民间文学应该在各种表演事件中去探索民众主体传承与创新的呈现性过程,关注研究者与民众如何合作创造理想的新生活。⑤王杰文:《超越“口头艺术”的边界——“表演研究”与面向未来的民俗学》,《民族艺术》,2022 年第6 期。他的新著⑥王杰文:《理查德·鲍曼与表演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2 年。系统引介了理查德·鲍曼以“表演”为中心的理论,对于国内研究如何细化口头艺术的诗学,展开与国际民俗学的对话有着积极意义。
一些研究聚焦于分析民众言语实践的方法论问题。如毛晓帅论述了个人叙事的方法论意义,对个人叙事的性质,及其与集体叙事的关系、目的与类型等做了阐释。⑦毛晓帅:《作为常态口头交流实践方式的个人叙事》,《民间文化论坛》,2022 年第3 期。张琼洁探讨了作为实践主体的民众通过讲述民间传说、故事以及咏唱历史事件与人物的歌谣言说历史价值观的表达机制。⑧张琼洁:《民间文学口述历史活动的言说机制与价值观念研究》,《民间文化论坛》,2022 年第2 期。杨利慧则针对当下社会研究社区虚拟性、对象流动性的现实,提出了“以事象为中心”的田野作业的方法,指出借用网络民族志的研究方法的必要性。⑨杨利慧:《从“以事象为中心”的田野作业到网络民族志——当代神话研究方法探索30 年》,《民俗研究》,2022 年第2 期。
另一些学者则以此展开具体的研究实践,如安德明⑩安德明:《反义谚语:一个探究中国谚语的新视角》,《民间文化论坛》,2022 年第5 期。以“反义谚语”的概念来指代基于同一话题存在着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的谚语,为考察民众对于谚语的理解和使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吴晓东从交流诗学的视角考察了讲述者基于不同目的展开的讲述,提倡故事研究要从事象移至事件。⑪吴晓东:《作为交流的故事讲述》,《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2 年第2 期。周全明梳理了民间小戏研究从文本向语境和实践层面的转向过程,提出针对艺人实践的研究范式应该是未来的研究趋向。⑫周全明:《从文本到实践:民间小戏研究的范式转换及其演进路径》,《民俗研究》,2022 年第1 期。
2.重审社会主义民间文艺实践的价值
社会主义文化深刻型塑了中国民间文学的学科话语与实践模式。2022 年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80 周年,又恰逢党的二十大召开。在这一特殊的时段里,重新思考社会主义文艺实践的价值和意义,回顾相关成就、反思其不足成为本年度的一大热点。
《民间文化论坛》杂志特设相关专栏,总结并介绍了《讲话》对民间文学工作者的影响,以及围绕中国民间文学的通俗化实践的历史。邱运华①邱运华:《创建具有民族形式与新民主主义内容的中国气派新文艺——“五四”新文艺到新民主主义文艺的重大转向》,《民间文化论坛》,2022 年第4 期。,毛巧晖②毛巧晖:《董均伦民间文学搜集整理之研究》,《民间文化论坛》,2022 年第4 期。,杨培源③杨培源:《周文的民间文艺思想研究》,《民间文化论坛》,2022 年第4 期。,刘思诚④刘思诚:《理性与激情:论柯仲平对文艺大众化方向的探索》,《民间文化论坛》,2022 年第4 期。,以及毛巧晖、杨天舒、李超宇、张霖等人展开的评议与对话⑤毛巧晖、杨天舒、李超宇、张霖:《通俗化实践与新中国文艺:〈赵树理与通俗文艺运动改造(1930—1955)〉的评议与对话》,《民间文化论坛》,2022 年第3 期。,从不同的角度对延安民间文艺的概念生成与具体实践展开分析。
相关探讨具有以下特点:其一是突破政治性话语,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复杂的文化互动关系中考察延安民间文艺传统。如毛巧晖⑥毛巧晖:《延安文艺与少数民族文学的兴起》,《民族文学研究》,2022 年第4 期。祝鹏程:《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生产机制的采风》,《文学评论》,2022 年第5 期。、曾沁涵与曾荣⑦曾沁涵、曾荣:《“斗争秧歌”与延安马克思主义文艺话语的生成》,《民族文学研究》,2022 年第4 期。、杨红⑧杨红:《论民间文化传统与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构——以“十七年”时期贵州少数民族戏剧活动为中心》,《民族文学研究》,2022 年第3 期。均结合复杂的历史与社会因素,阐述《讲话》如何影响了民间文化传统参与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构。
其二是在《讲话》、民间文学与整体的社会主义文化实践的视野中展开考察。如毛巧晖围绕着地方性、革命性和人民性等概念,在中国民间文学现代化的整体进程中梳理民间文学话语的演变,考察其对于现代中国文化建设所起的作用;祝鹏程将民间文学采风视为社会主义文艺生成的机制,从历史主体的转换、创作主体的再造和新文体的生成论述了采风在新文化生成中的意义。⑨毛巧晖:《从革命话语到“人民”话语:1919 年—1949 年民间文学的发展衍化》,《开放时代》,2022 年第6 期。梁向阳的专著也探讨了民间文化在延安文艺民族化、大众化审美实践中的积极意义,及其对当代文学的深度影响。⑩梁向阳:《延安文艺与20 世纪中国民间文化》,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22 年。周敏的专著则从曲艺入手,探析与总结民间文艺资源介入“人民文艺”普及实践的过程、内涵、特征以及所面临的问题。⑪周敏:《口头性与人民文艺的普及问题:“十七年”新曲艺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2 年。
相关研究虽然是针对政治性议题的,但较好地克服了此前过分注重功利性论述的弊端,并能综合借鉴与运用社会史、文化史等多种方法,深刻把握民间文学、革命实践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复杂关联。
3.推动对本土概念的阐释与解读
民间文艺属于民众自己的生活文化,只有对自身的生活文化和传统有充分的尊重,才能推进民间文学的本土化。近年来,学界日益认识到话语体系建构既要吸纳西方和相邻学科理论,更要立足于本土出产的话语和观点。
本年度,有相当数量的研究着手对中国民间文艺的悠久历史和丰富资源的阐释与解读,力图从中提炼出本土化的核心概念和范畴。如萧放、席辉⑫萧放、席辉:《风习的在地化——方俗的历史研究与当代价值》,《民俗研究》,2022 年第2 期。解读中国文献中的“方俗”,挖掘其特点与功能,进而论述了其对地方社会治理的作用。鞠熙⑬鞠熙:《天下与遗产:中国古代风俗学的两种面向》,《民俗研究》,2022 年第6 期。关注“风俗”概念的演变,提出要正视以“风俗为天下”的中国古典知识系统。岳永逸⑭岳永逸:《风俗与民俗: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史学根性和民族性》,《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2 年第1 期。则在现代性的脉络中,考察了“风俗”与“民俗”两个概念从古到今的流变,并基于此论述了中国民俗学中史学与社会学交织的复杂面貌。祝鹏程从文明论的视角梳理了“采风”的概念流变,不仅仅将其视为是采录技术,更是根植于中国文化的文明生产模式。①祝鹏程:《采风:一种文明生成方式的古今流变》,《民俗研究》,2022 年第5 期。毛巧晖在20 世纪初期至60 年代民间文学发展的历史逻辑中,来理解“采风”与“民间文学搜集”之间的承续与内在思想的嬗变。②毛巧晖:《采风与搜集的交融与变奏:以新中国初期“忠实记录、慎重整理”讨论为中心》,《民俗研究》,2022 年第5 期。胥志强考察了现代学者探讨“礼”与“俗”互动关系的多重角度与立场。③胥志强:《现代民俗学中的礼俗互动问题》,《民俗研究》,2022 年第6 期。
这些概念是在民间文艺的本土化实践中孕育出来的,对这些本土性概念和范畴的提炼与阐释,对其意义和内涵进行系统梳理,有助于进一步推进民俗学的中国学派建设。本年度的这些论述,从本土立场出发,结合具体的历史语境,展开了有深度的阐释,有效激活了传统资源,使之焕发出新的光彩。当然,对本土概念的阐释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此后不断推进,同时也需要展开积极的反思,如本年度杨杰宏便对“采风”传统对民歌研究带来的诸多误区做了有益的反思。④杨杰宏:《“采风”传统与民歌研究的问题检讨——以纳西族民歌为例》,《民族艺术》,2022 年第6 期。
近年来在考古学、博物学、语言学、比较文明学等学科的影响和推动下,神话学的研究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一方面是将神话视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形态,综合考察与其相关的图像、信仰、口头叙事、宇宙观等;另一方面是对过去的追溯和对神话当下性的考索并重。本年度的成果尤其验证了这两点。
在神话学学术史的研究上,陈连山对比了郭璞和汪绂对《山海经》神怪问题的认知,思考了超越知识有限论的神怪认知对现代妖怪学具有的启发性意义。⑤陈连山:《〈山海经〉对妖怪学研究的启示》,《神话学集刊》,2022 年第1 期。梁奇、陈钰琳梳理了伊藤清司以西方文化人类学派的理论研究《山海经》的成绩和弊病。⑥梁奇、陈钰琳:《伊藤清司对〈山海经〉神怪的民俗诠释》,《民俗研究》,2022 年第2 期。
在神话的本体研究上,胥志强在现象学传统中,建构了神话研究的“命运—起源—仪式”统一体,为思考神话的起源和时间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⑦胥志强:《论神话现象学的时间分析》,《文艺研究》,2022 年第12 期。刘勤以厕神神话为例,展开将神话分为原生态、再生态、新生态、衍生态四种形态的分类尝试。⑧刘勤:《中国厕神神话形态初探》,《神话学集刊》,2022 年第1 期。王宪昭以盘古神话为例,探讨了神话母题演变与母题层级结构的关系,分析了载体、讲述人、传承环境以及研究成果等对母题演变的影响。⑨王宪昭:《神话母题在传承中的演变——以盘古神话叙事为例》,《社会科学家》,2022 年第2 期。
一些学者近年来致力于神话研究方法的创新与拓展。叶舒宪提出了“神话中国”的理论命题,以深化中华文明整体视野中的神话学研究。⑩叶舒宪:《“神话中国”观对文明探源的理论意义》,《文化遗产》,2022 年第5 期。田兆元、吴玉萍从不同的角度与之呼应。⑪田兆元:《“中国神话谱系”与“中华文明探源”精神本体研究》,《文化遗产》,2022 年第5 期。吴玉萍:《从神话视角寻根中华文明记忆》,《文化遗产》,2022 年第5 期。由上海发起的“中华创世神话学术研究工程”之“中华创世神话图像编”与“中华创世神话人物数据辑录”系列丛书,以及张多、毕旭玲、李鹏等人的著作也是对这一理念的回应。⑫张多:《中华创世神话的精神世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 年。毕旭玲:《文明起源的建构:中华创世神话时间谱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 年。李鹏:《中国多民族文化起源神话比较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 年。
在神话与仪式关系的考察上,段晴的《神话与仪式:破解古代于阗氍毹上的文明密码》①段晴:《神话与仪式:破解古代于阗氍毹上的文明密码》,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2 年。是一部力作。作者利用历史语言学和图像分析等方法,解读和田出土的氍毹上的苏美尔、希腊神话,并将其与文献相结合,揭示文物背后的信仰因素,体现了沟通语言学、图像分析、文献来解读神话的能力。
在神话的文史考证上,刘宗迪出版了《众神的山川:〈山海经〉与上古地理、历史及神话的重建》②刘宗迪:《众神的山川:〈山海经〉与上古地理、历史及神话的重建》,北京:商务印书馆,2022 年。,该书利用神话学、文献学、博物学等学科的知识,对《山海经》中蕴含的上古历史、地理和宗教文化记忆展开考索,通过对《山海经》上古地理空间的重建,展示了“前华夏”时代的世界图景。
此外,刘宗迪、蒋帅通过对《春秋》《左传》等的考订,认为禹都阳城应在鲁西地区。③刘宗迪、蒋帅:《“禹都阳城”传说考》,《民俗研究》,2022 年第2 期。王青考察夏商周神话中始祖的各种神异出生方式,认为这些神话是对先民在仲春时节性爱习俗的曲折表达。④王青:《夏商周始祖出生神话的再考察》,《中原文化研究》,2022 年第3 期。赵玉平对记载端午习俗的敦煌写本《杂抄》展开考察,结合其在敦煌的传播情况,发掘出盛唐时期存在着“高辛氏耆粽”的端午食粽习俗解释。⑤赵玉平:《“高辛耆粽”考》,《出土文献研究》第二十一辑,上海:中西书局,2022 年。
在神话的文化内涵的阐释上,赵丙祥在梳理禹启神话的基础上,描述了两汉政治—宗教史对“启母石”神话叙事结构的型塑,即以牺牲夫妇、母子之伦为代价,成就了禹与启的父子之伦,从中发现家庭伦理与政治伦理的内在关联与冲突。⑥赵丙祥:《从“平水土”到“石生人”——禹启神话中的人伦与天伦》,《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22 年第4 期。高健对佤族神话中的动、植物进行了深入解读,指出神话中存在着非二元对立的关系,动植物不是被表述的他者,而是作为“行动者”与人类互为主体。⑦高健:《佤族神话中动物、人与植物的相互性存在》,《文化遗产》,2022 年第2 期。而从语言学角度展开的对神话文化内涵的阐释则有吴晓东的系列文章。⑧吴晓东:《西王母住地名称辨析》,《中原文化研究》,2022 年第4 期;吴晓东:《七点观测法与七夕相会的起源》,《民族艺术》,2022 年第2 期。
在神话的传播影响研究上,海力波对黄帝铸鼎飞升神话展开考索,认为其源于青铜时代欧亚草原首领的葬礼,发掘神话所体现的王权观念,并考证了其在华夏社会与东亚各国的传播。⑨海力波:《黄帝铸鼎飞升故事三神器母题与欧亚草原青铜文明》,《民族艺术》,2022 年第4 期。刘晓峰借助相关古书对日本神话原貌进行了局部还原,并讨论了汉字文明如何对日本神话叙事产生冲击和影响。⑩刘晓峰:《口传与文字之间——〈古语拾遗〉所见日本古代神话叙事体系的嬗变》,《民族文学研究》,2022 年第3 期。
在当代神话的田野考察上,杨利慧等的著作以河北、河南、甘肃、山西、山东等地的田野研究为个案,全面地展现了当代伏羲女娲神话既扎根地方的深厚传统,又深受民族国家话语影响而呈现出的复杂叙事形态。⑪杨利慧等:《当代中国的伏羲女娲神话——来自五个省区的田野研究报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 年。张多则突破了长期以来神话母题研究囿于文本分析的局限,将其引向生活世界,力图在云南元阳县全福庄哈尼人的口头传统表演、节庆、仪礼以及服饰等多种语境中,去理解母题的本质及其实践,结合文本分析与语境考察,将母题研究推进一步。⑫张多:《神话观的民俗实践:稻作哈尼人神话世界的民族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 年。
在对“神话主义”的研究上,杨杰宏对这一概念的泛化做了反思。⑬杨杰宏:《“神话主义”概念内涵与范畴的再思考》,《民间文化论坛》,2022 年第1 期。在神话开发利用上,徐金龙、刘建华对《封神演义》的动漫化改编实践的成功经验展开探讨。⑭徐金龙、刘建华:《“神话主义”观照下古典神魔小说的动漫化传承发展——以〈封神演义〉动漫演绎为例》,《民间文化论坛》,2022 年第2 期。
传说、故事研究向来是民间文学研究中的重头戏。本年度,围绕传说、故事的内容、形态、结构、类型、历史流变、文化内涵等经典话题,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展开研究。
在海外民间文学著述与理论的译介上,推出了邓迪斯的系列民间叙事学论文①[美]邓迪斯:《亚文本、文本和语境》,谢亚文译;《民间故事结构研究:从非位单位到着位单位》,郭倩倩译;《母题位变体的象征对等:一种民间故事分析方法》,刘月宇译,均刊于《民间文化论坛》,2022 年第3 期。,以及李扬、郭倩倩②李扬、郭倩倩:《国内学界对邓迪斯民间文学理论的译介与研究》,《民间文化论坛》,2022 年第3 期。的总结性论文,深化了邓迪斯故事学理论对国内学界的影响。陈泳超则对瑞士学者吕蒂在童话文体研究上构建的理论体系的得失做了详细论述,并对其与普罗普的故事形态学做了比较。③陈泳超:《吕蒂的童话文体研究解析——兼及与普罗普的比较》,《民族艺术》,2022 年第2 期。此外,周毅恒、黄卫星,乌日古木勒也从不同角度梳理、评述了相关海外学者的论述。④周毅恒、黄卫星:《论普罗普与“俄国形式主义”——兼谈接受历程中的“形式主义误解”》,《民间文化论坛》,2022年第4 期。乌日古木勒:《关敬吾故事学思想——以日本婚姻类民间故事研究为例》,《民族艺术》,2022 年第3 期。
在故事学学术史的研究上,董晓萍以钟敬文的故事学研究为例,论述了其在建立中国民间文艺学上的贡献。⑤董晓萍:《民俗学中国化的一块基石——论钟敬文的故事学研究》,《民俗研究》,2022 年第6 期。漆凌云论述了陈寅恪将流传学派、语文学与族群文化心理相融合所建构的故事起源研究方法,并指出其不足,指出当下的故事起源应将形态和类型的内部视角和历史文化的外部视角结合起来,提升起源研究的可信度。⑥漆凌云:《陈寅恪民间故事研究述评——兼论民间故事起源研究》,《民族艺术》,2022 年第2 期。
在故事的历时性研究上,施爱东的《故事机变》⑦施爱东:《故事机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 年。对故事流传演进的经典范式做了批判性汲取与拓展应用。该书提出“有限变异”和“位移”等概念,并探讨影响变异的种种因素,以颇具可操作性的方法,呈现了一系列科学的故事研究案例,重新描摹了实证研究之于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的重要价值。
在故事形态学的研究上,本年度亦有不少成果。朱家钰总结了民间叙事中的角色研究史,并展望了角色研究可以拓展的角度。⑧朱家钰:《民间故事角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民间文化论坛》,2022 年第6 期。她的另一文则探索性地划分了幻想故事中与赠与者的角色类型,对和与之相匹配的功能进行了探讨,从角色角度丰富了故事的叙事分析。⑨朱家钰:《幻想故事中赠与者的类型和功能》,《民族文学研究》,2022 年第6 期。
在具体的个案研究上,李梦基于现有叙事理论,揭示了笑话“反故事”的叙事形态特色,指出普通民间故事和笑话在叙事的“缺失补足”上的差异。⑩李梦:《笑话:反故事的叙事形态》,《民族艺术》,2022 年第6 期。张美宏在刘魁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民间叙事生命树的“双向生长”结构。⑪张美宏:《民间叙事生命树的“双向生长”机制——以江流儿故事为例》,《民族艺术》,2022 年第5 期。同时,学者将研究视角扩大到对影视剧、动画片等文类的分析,有效拓展了故事分析的舞台。⑫施爱东:《〈寻梦环游记〉的角色配置与游戏规则》、朱家钰:《〈玩具总动员〉系列电影的稳定性与变异性》,两文均刊于《民族艺术》2022 年第1 期。
在传说、故事的文化内涵分析上,黄若然通过搜集大量相关文本,对中国民间音乐故事展开综合探讨,在故事类型与结构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音乐故事资源在进一步的挖掘与开发中的作用与价值。⑬黄若然:《中国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分析与文化透视》,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22 年。肖波则对四大传说的经典化过程、民众接受心理与思想艺术价值等进行综合考察。①肖波:《阻隔与爱慕:中国经典传说的多元阐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 年。在这方面的论文则有:祝秀丽等人结合端午节传统,考察黄巢不杀鲁义姑传说中包含的对立的思维结构,探究了其中蕴含的价值理念。②祝秀丽、丁云凤、文芳:《黄巢不杀鲁义姑端午传说探析》,《民俗研究》,2022 年第6 期。王均霞挖掘田螺姑娘故事背后两条叙事线索,揭示出其中隐含的传宗接代与从父权视角出发的人兽异类观念。③王均霞:《权宜性的接纳与根本性的排斥:田螺姑娘故事中的父权制性别观念再生产》,《民族艺术》,2022 年第6 期。刘春艳同样关注故事的性别问题,所不同者其落脚点是故事的讲述与民俗力量的互文关系。④刘春艳:《民间叙事与民俗规约的互文性——基于对中国傻女婿故事的解读》,《民间文化论坛》,2022 年第4 期。
在具体的个案上,学者结合具体的历史语境、民众心理、习俗与信仰等因素,对传说、故事的流变进行深入分析。吴玟瑾、陈泳超在礼俗互动的视野中,考察了丹朱传说在先秦至汉代不同力量相互博弈中呈现的不同样貌,揭示其从礼到俗、又从俗返礼的复杂过程。⑤吴玟瑾、陈泳超:《礼俗互动视野下古史传说中配角的留存机制——以不肖子丹朱为例》,《民俗研究》,2022 年第2 期。朱佳艺在考察“僧伽降水母”传说、“禹擒无支祁”传说过程中,提出了传说的“合并—分流”模式。⑥朱佳艺:《地方传说的“合并—分流”模式——以“僧伽降水母”为例》,《民族文学研究》,2022 年第5 期。同类研究还有程浩芯、赵倩、武迪、毕雪飞等人的论文。⑦程浩芯:《信仰传说的文本定型——〈崔府君神异录〉研究》,《民族文学研究》,2022 年第2 期。赵倩:《传说与社会:晚清三皇姑传说的重构与正统化》,《民俗研究》,2022 年第5 期。武迪:《讲述者的意图:“马郎妇度人”故事演变的内在驱动》,《民族艺术》,2022 年第2 期。毕雪飞:《丝绸之路的开拓、往来与牵牛织女传说在日本的传承——以九州宗像大社中津宫牵牛织女传说为中心》,《民俗研究》,2022 年第4 期。
还有一些研究关注传说、故事在具体社区中的讲述、传承、传播等问题。施爱东考证了《刘三妹歌仙传》的作者曾光国的交游圈,论证了故事背后所体现的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双向流动。⑧施爱东:《发现刘三妹:乡绅曾光国的文化交游圈》,《民族艺术》,2022 年第3 期。他的另一文考察刘三姐称谓与传说背后的文艺叙事与信仰叙事,论述两者的不同侧重对叙事和人物称谓产生的影响。⑨施爱东:《刘三妹与刘三婆:女仙称谓的转换逻辑》,《民间文化论坛》,2022 年第6 期。王旭对山西代县鹿蹄涧村杨氏宗族利用杨家将传说不断进行宗族的自身建构的实践展开考察。⑩王旭:《英雄祖先传说与地方社会建构——基于杨家将宗族叙事的田野考察》,《民族文学研究》,2022 年第4 期。同类研究还有崔广哲、李勇进,李传军,陈姵瑄,程浩芯等人的成果。⑪崔广哲、李勇进:《从昭泽王到秃尾巴老李:焦龙王传说的本土化》,《民族文学研究》,2022 年第6 期。李传军:《历史与传说的双重变奏——青岛秦始皇传说的历史演变和文化动因》,《民俗研究》,2022 年第6 期。陈姵瑄:《江南总管传说的叙事策略及变迁动因》,《民族艺术》,2022 年第3 期。程浩芯:《通行叙事和地方叙事的互动——以李靖形象在晋东南的形变为例》,《民族艺术》,2022 年第4 期。
在跨媒介研究上,研究者充分关注民间传说、故事在不同媒介形态中的表现,对不同媒介中的创编主旨、文本转写方式、资源转化策略进行细致分析。余红艳的专著提出“传说景观叙事谱系”和“传说景观生产”的概念,以白蛇传传说为例,考察了经典民间传说的景观化传承形态,对相关的仪式、表演、符号生产展开论述。⑫余红艳:《民间传说景观叙事谱系与景观生产研究:以“白蛇传传说”为考察中心》,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2 年。相关论文则有井长海、张歆等人的研究。⑬井长海:《〈左传〉的口头叙事研究——以重耳故事为例》,《民俗研究》,2022 年第1 期。张歆:《传说重述与当代电影的文化表达——以动画电影〈渔童〉为中心的讨论》,《当代动画》,2022 年第2 期。
在新故事的研究上,杨早、王朴微考察了1980 年代中期的《故事会》在国家意志与市场中寻找定位的实践。①杨早、王朴微:《张力下的繁荣:1980 年代〈故事会〉转变分析——以1985 年〈故事会〉为例》,《民间文化论坛》,2022 年第3 期。白旭旻则关注于当下,以“新义村故事”为对象,探讨了新故事创作与地方发展相结合的实践过程,阐述故事在重建当地民间文学生态上所起到的作用。②白旭旻:《新义故事村建设:故事生态重建的创新性探索》,《民间文化论坛》,2022 年第3 期。
歌谣既是民众的艺术性表达,也承载着民众生活和文化。近年来,歌谣的研究尽管并未形成特别强劲的态势,但也持续、稳定地产出着成果,且呈现出兼顾文本与生活的取向。
在歌谣学术史研究上,周玉波结合李梦阳辑录的《童谣七首》,对其的“真诗乃在民间”说展开考述。③周玉波:《〈童谣七首〉与“真诗乃在民间”》,《文学与文化》,2022 年第2 期。吴娟对杜文澜在编纂《古谣谚》上的一系列缺陷展开全面检讨。④吴娟:《杜文澜〈古谣谚〉编纂问题商兑》,《民俗研究》,2022 年第5 期。崔若男对比清末韦大列与何德兰对同一首歌谣的不同英译,论述了不同立场下的翻译策略。⑤崔若男:《近代西方人中国儿歌翻译话语研究》,《民间文化论坛》,2022 年第5 期。程梦稷在“学术”和“运动”的交叠中总结顾颉刚吴歌研究的成绩,考察其中蕴含的“民族”与“民间”的多重面相与复杂意义。⑥程梦稷:《从“新国风”到“歌谣学”——顾颉刚吴歌研究的回顾与思考》,《民俗研究》,2022 年第1 期。白存良阐述了《东蒙民歌选》整理过程中所体现的多民族国家话语建构以及学术思想与观念,检讨了翻译整理工作中的问题。⑦白存良:《〈东蒙民歌选〉整理的学术史观照》,《民族文学研究》,2022 年第2 期。
在歌谣内容的分析上,研究者均能做到结合时代关系、流传地域与受众群体展开深入考察。施爱东对著名歌谣《看见她》进行了再研究,指出其是一首流传于清代旗人驻防地区的儿童游戏歌。⑧施爱东:《看见她,歌谣中的理想美人——董作宾歌谣研究的百年对话》,《学术研究》,2022 年第6 期。周玉波论述了民国民歌既继承明清民歌的“私情谱”传统,又因受到新文化运动影响而关注时事、启蒙色彩较浓的特点。⑨周玉波:《民国民歌:为生民发声为时代留痕》,《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22 年第4 期。同类研究还有李朝霞、丁晓妮的论文。⑩李朝霞:《过番歌:移民史、苦难记忆和文化传播》,《民族文学研究》,2022 年第5 期。丁晓妮:《地方乡土性别观念的具象表达——以〈中国歌谣集成·四川卷〉中的汉族歌谣为例》,《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22 年第6 期。
在歌谣与地域关系,及其在具体地域中的传承传播的研究上,周玉波、张昳丽对流传于大运河船民、渔民和沿线居民的民歌之民俗内涵和当下价值做了综合论述。⑪周玉波、张昳丽:《大运河民歌及其整理研究谫议》,《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 年第1 期。钟进文论述了西北地区裕固族民众将反映骆驼队运输生活的驼户歌,转化成“裕固族民歌”的过程,探讨了其中涉及的民族文化传播与生成机制。⑫钟进文:《裕固族驼户歌传唱研究——兼谈文化的传播与生成机制》,《民族文学研究》,2022 年第1 期。杨晖、黄龙光结合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歌场的文化空间特性,提出了由核心民间文艺自组织实施群体传承以带动整体性保护的必要性。⑬杨晖、黄龙光:《文化空间视野下西南少数民族歌场的整体性传承与保护》,《民间文化论坛》,2022 年第3 期。
曲艺说唱既是表演艺术,也和民众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它不仅是曲艺学的研究领域,也是民间文学关注的对象。在长期的发展中,相关领域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研究取向。本年度,在文史考证、学术史辨析、民俗文化内涵研究、艺术生产与表演研究等方面,学界也做出了积极探讨。
在学科基本概念的考察上,鲍震培对“曲艺”与“说唱文学”两个概念做了考察,探讨概念的界限和打通界限的必要性,指出曲艺与说唱文学研究的交汇点和学术生长点。①鲍震培:《从概念到方法:关于曲艺与说唱文学关系与研究的一些思考》,《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22 年第6 期。祝鹏程则梳理了“曲艺”在现代国家建构和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形成过程,认为这一概念既基于传统,又预设了一系列现代性的价值和立场,既成功将传统艺术现代化,也造成了概念认知和知识表述的错位。②祝鹏程:《曲艺:一个概念的溯源与省思》,《文化研究》,2022 年第1 期。
李芳的专著③李芳:《清代说唱文学子弟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 年。对清代说唱文学“子弟书”做了综合性研究。作者对相关文本做了编目、版本考订、辑佚等工作,考证了子弟书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并将其置于清代文学的整体环境之中,考察了它与清代文学政策、旗人社会生活、旗人文士阶层的出现与创作、旗人文学作品的整体状况等问题的关联。她的另一文④李芳:《从抄本、刻本到仿本:子弟书的文本流动》,《民族文学研究》,2022 年第3 期。讨论了子弟书经由书坊抄本、刻本至文人改本的演变过程,考察了子弟书在不同类型的传播空间中的内容变化。
本年度的曲艺说唱类研究的一大特点,是有大量成果围绕着宝卷展开,且研究不仅只关注宝卷的文本内容,也关注宝卷传唱者的实践,及文本在具体历史时段或社区中的形态、功能和作用。陈泳超对如何编纂一部兼顾“文献视域”和“实践视域”的宝卷总目展开探讨,提出既要借鉴既有的文献分类,更要基于主位视角,通过对长期定点的田野调查,呈现区域性宝卷的总貌。⑤陈泳超:《“中国宝卷总目提要”之编撰思路与地方性实践——以常熟宝卷为例》,《民俗研究》,2022 年第2 期。他的另一文也是从香客主体立场出发展开的对相关宝卷内容、结构与功能的考察与分析。⑥陈泳超:《借佛游春的“我群演述”——民间宝卷所述苏州地区至上天竺进香活动》,《文学遗产》,2022 年第2 期。
学者们加强了对宝卷的田野调查,陆永峰的专著便结合历史文献与田野调查,对吴方言地区的民间宝卷进行整体性考察。⑦陆永峰:《吴方言区民间宝卷研究》,扬州:广陵书社,2022 年。黄亚欣也将关注点放在宣卷艺人班社上,考察了艺人班社的组织运作、艺人的表演、宣卷文本到宣卷的演述等在宝卷生产上的作用。⑧黄亚欣:《宣卷研究的新路径:从艺人班社探讨宣卷的“生产”问题》,《民间文化论坛》,2022 年第2 期。
一些研究围绕着民间信仰和宝卷叙事的关系展开,陈泳超对神道类叙事宝卷进行共时性形态分析,论述了仪式文本的功能导向对叙事的决定性作用。⑨陈泳超:《明清教派宝卷中神道叙事的情节模式与功能导向》,《西北民族研究》,2022 年第5 期。俞明雅论述了《显应桥宝卷》情节展开中的“简化”与“增饰”两种策略,并探讨了部分情节与宝卷的宣演仪式的关系。⑩俞明雅:《从〈显应桥宝卷〉看时事故事宝卷的生成机制与叙事特征》,《民族文学研究》,2022 年第6 期。李永平考察了宝卷说唱中的特殊现象“和佛”,并探究了其在声音诗学场域中的治疗与禳灾机制。⑪李永平:《“唱和”与“相和”:宝卷“和佛”中的禳灾传统发微》,《民族文学研究》,2022 年第1 期。
另一些研究则针对宝卷的内容展开,濮文起对清代《土地宝卷》蕴藏的思想价值和造神机制做了系统的研究。①濮文起:《大闹天宫的土地爷——〈土地宝卷〉试析》,《民俗研究》,2022 年第6 期。李永平考察“顺星”仪式宝卷中的拜斗延寿文本,分析了其中蕴含的神话与天文观念。②李永平:《“顺星”类仪式宝卷的神话天文观念》,《贵州社会科学》,2022 年第12 期。胡胜、金世玉论述了“西游宝卷”中的《受生宝卷》与百回本《西游记》的互文关系。③胡胜、金世玉:《〈受生宝卷〉与早期西游故事的建构》,《民族文学研究》,2022 年第3 期。孙艳艳、周波对16 部泽田瑞穗藏宝卷的属性进行了重新思考,认为其介于宝卷与坛训之间。④孙艳艳、周波:《从泽田瑞穗藏品看宝卷的分类问题》,《文化遗产》,2022 年第2 期。
从上文的分析可见,本年度的民间文学研究,不仅学术成果多,且研究内容广泛,取得了可观的成果。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民间文学的基础理论、学术史、各体裁研究进行积极探索,并在不少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在基础研究中,以往在数量和成果相对占弱势的形态学、类型学等研究成果不仅数量增多,且有一定的突破。学术理论探索呈现出了多元化、有深度的特点,且既有基于学科传统的观点提炼,又有基于社会转型产生的新说,还有与之辩驳商榷的建设性意见,从而确保了观点与理论在多元碰撞中走向成熟。在以往一些相对冷门的领域如歌谣、说唱中,本年度的成果也较为可观。相关成果则做到了与时俱进,积极回应了时代的需求和呼声,在民间文学与乡村建设、新技术与民间文学的保护与创新、本土化学术概念的生产等方面,形成一系列具有发展潜力的重点和热点议题,突显出民间文学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特点,也从中充分彰显出学者朝向当下,勇于推动民间文学的当代转型的责任感。
同时,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其中研究的“内卷化”现象尤其值得重视。本年度的研究数量众多,但也难免存在着扎堆学术热点、低水平重复、研究的问题意识不够明确、理论研究深度不够等问题,从而阻碍了产生更多有原创性的学术观点。有鉴于此,有必要加强对学术史的梳理,在了解前人贡献的基础上推进研究,避免出现重复研究,以及看似新颖,其实并无太多原创性的低水平工作。同时,有必要进一步明确民间文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并完善与提升其学科规范与学科体系建设。鼓励跨学科协作,推动民间文学、民俗学、艺术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少数民族文学、人类学等学科的对话协作与理论互鉴,对于当下极具理论阐释能力的一系列概念,如“礼俗互动”“实践民俗学”“全观诗学”“神话主义”“传说动力学”等,加大讨论与阐释的力度,使之成为民间文学研究的标志性概念,增进民间文学在人文学科中的影响力。
此外,还需要认识到,重视对本土概念的挖掘,这无疑体现了当下学界的文化自信,但亦须注重防止民族主义倾向等对学术的影响。学界需要进一步夯实基础理论建设,在开放的、对话的环境中确立起建设“中国学派”的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