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恩泽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四个自信”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也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长期生存、繁衍、活动、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物质和精神的积淀物。它体现在风土人情、生活习俗、行为规范、生产方式、文学艺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价值理念、产品形态、商业Logo等方面,可谓包罗万象,其中最核心的元素是价值观。
文化是国家的根基、民族的灵魂。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独立性。
而这种自信,从历史根源来说,是源于中华五千年历史文脉的延续和创新,是历史情怀的感同身受。中华民族文化经过数千年的交织、交流、交融,历经千锤百炼的锻造和历朝历代的积淀,已经演变、进化、融合、凝聚为人类独特的文化谱系,折射着耀眼的光芒,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强大的根基。
从逻辑意义上讲,交织、交流、交融这三者的内涵是个递进关系。交织如彩虹贯日,五光十色,交叉钩织,相互映照;交流似鸳鸯戏水,双向互动,择善而从,包容互补;交融类水乳之合,相互渗透,浑然一体,不可分割。
一、中华民族文化交往互映,共生共荣
中国56个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各有特色,纵横交错,一起存在,相互映衬,共同辉煌。
(一)开疆拓土,在战乱动荡中交织
自从盘古开天地,经历了三皇五帝之后,到了夏商周,尤其是东周(公元前770-前256年),历史上称为春秋战国,这个时期礼崩乐坏,战乱不休,动荡不止。所谓“春秋无义战”,140多个诸侯国为了掠夺土地、人口、资源,发动兼并战争,连绵不断。到了战国时,更是如虎狼相争,你方唱罢我登场。有战争,就有难民,难民们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哪里没有战争,就躲到哪里去,他们生活在异域的土地上,经过世代繁衍,朝夕相处,不同民族的文化不经意间交织到一起。
(二)商贸流通,在物流涌动中交织
历史上,突破地理单元的物质交换就发生于广阔大地的各民族之间,在互通有无的过程中,各民族从零星、偶发的相遇与交往,逐渐发展为杂居共处、心理认同。北方的游牧民族需要粮食、茶叶、纺织品、金属工具等,南方的农耕民族需要马匹、牛羊肉食、皮毛原料等,在进行民间贸易的过程中,民族文化的交织顺势而为。这其中,古丝绸之路功不可没。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上,驼铃悠悠、黄沙漫漫、孤烟袅袅、薄暮冥冥,蜿蜒的商队穿行在古城废墟之间,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秦汉时期的匈奴以及其后的乌孙、鲜卑、突厥、回纥、吐谷浑、沙陀等民族都曾活跃于北方丝路,为民族文化的交织书写过英雄的奇迹。
(三)人口迁徙,在杂居交往中交织
都说“故土难移”,但是为了生计、为了避乱,历史上汉族数次大规模南迁对后世造成深远的影响。第一次是西晋末年发生“永嘉之乱”,匈奴等游牧民族攻下洛阳,掳走晋怀帝,晋室政权流亡南方,建立了东晋,都城建康(南京)。北方士族豪门纷纷南迁,进入长江以南,史称“衣冠南渡”。第二次是“安史之乱”,发生在唐代天宝年间,黄河流域的人口数量锐减,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四散而逃,形成了又一次规模巨大的人口迁徙现象。再后来有明清到民国初年的“闯关东”“走西口”,人口向北方大迁徙。第三次是宋代“靖康之耻”,金兵灭亡北宋帝国,掳走宋朝徽、钦二帝,宋王室被迫南迁,建都临安(杭州),史称南宋。每一次人口迁徙流动,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高度交织。
汉族和少数民族文化交织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辉煌。
二、中华民族文化交流互补,共容共美
中华民族文化呈多元互补一体的格局,汉族和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相互包容,在交流中互补,共创美好。
从生产方式上看,总体而言,中国是一个游牧+农耕的二元国家。游牧文化热情奔放,农耕文化内敛含蓄,彼此交流,相得益彰。
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优势互补,双向影响,相互吸收,形成了同一性,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族文化共同构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
(一)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是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是文化交流最频繁的载体,其本身也在各民族历史交流中不断变化统一。回、满、土家族除保留少数语汇外,都使用汉语。白、羌、畲族同时兼用本民族语言和汉语。维吾尔、蒙古、哈萨克等族除使用本民族语言外,一部分人还通曉汉语。而秦始皇统一文字,为民族文化交流建立了千古奇功。
(二)饮食起居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在饮食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着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以及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比如一道菜上了餐桌,汉族人讲求色、香、味、形、思。而满汉全席,则是中华菜系文化一绝,交织着满族和汉族的饮食文化精髓。中国历史上的南北交错、东西交汇,多民族包容共存的历史演进,始终是饮食文化交织与流变的重要推动力。用麦磨面的方法是秦、汉以后才传入内地,在东汉时把烤饼叫作胡饼,后来汉人又把制作面食的方法传授给少数民族。许多瓜果蔬菜都是从西域或通过西域传到内地的。
(三)衣着服饰
衣冠服饰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不仅有蔽体遮羞、御寒保暖之用,还有美化装饰、审美情趣等文化层面的意义。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服饰文化贯穿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反映了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悠久历史。原先汉族人衣着的原料多为麻、丝。汉代时新疆已使用棉布,到南北朝时,种棉和织棉技术从南北两个方向引入内地。元朝时期,在南方的黄道婆从海南的黎族那里把织棉技术推广到长江流域汉族居住的地区。穿衣搭配方面,汉族人原先的服装是上衣下裳,长领宽袖,行动很不方便。春秋时,赵武灵王学习匈奴“胡服骑射”,改革了汉族的服装。
(四)学术思想
春秋战国时,稷下学宫是世界上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也是中国最早的社会科学院、政府智库。始建于齐桓公田午时期,位于齐国国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稷门附近。它作为当时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园地,有力地促成了天下学术争鸣局面的形成。当时由于不少人是善于把学术和政治结合起来游说当权者的能手,如李斯,后来到秦国,贵为丞相。
(五)宗教信仰
中国宗教源远流长,多元起源,多样性互动,在发展中不断整合成中轴信仰,又保持对各种信仰的开放包容、和谐共生,形成多元通和的生态模式。汉族、藏族、蒙古族都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母体中极富个性的子文化单位,历史上三者之间的文化交流互动大多是围绕着宗教文化尤其是儒道佛文化演绎、推进的。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佛经、佛像等,建小昭寺,成为藏传佛教的重要源头之一,促进了汉藏宗教文化的交流。
(六)图腾崇拜
图腾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语“totem”,意思为“它的亲属”“它的标记”。在原始人信仰中,认为本氏族人都源于某种特定的物种,大多数情况下,被认为与某种动物具有亲缘关系,于是,图腾信仰便与祖先崇拜发生了关系。如蒙古、维吾尔族的狼图腾,哈萨克族的白天鹅图腾,鄂伦春、赫哲族的熊图腾,瑶族、苗族的犬图腾……而龙则为中华民族共同的图腾。
(七)音乐舞蹈
少数民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而乐器是其民族的标配,如维吾尔族的都塔尔、拉祜族的葫芦笙、哈萨克族的冬不拉、朝鲜族的手鼓、蒙古族的马头琴、羌族的羌笛等。羌笛,西南边陲羌族发明的乐器,那小小的笛管里吹出的音乐,悠扬婉转苍凉,见证了羌族的历史变迁,也成了民族文化交流的使者。如今少数民族的乐器在汉族中早已流行通用。歌曲的旋律,北方粗犷亢奋,南方柔和舒缓,古典舞蹈的提、沉、冲、靠、含、腆、移、仰八大元素也是各民族兼容。
(八)文学创作
我国各民族创作了先秦散文、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戏剧等伟大作品。在诸多文学作品中还渗透着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如南北朝民间流传的《木兰诗》、东汉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唐代李端的《胡腾儿》等。唐朝韩愈在朝任官期间,将儒家经典传到羌族地区,使羌族人对汉族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九)工程建筑
我国历史上,各民族建设了万里长城、都江堰、大运河、故宫、布达拉宫、阿房宫、坎儿井等伟大工程,作为凝聚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文化成果精品的殿堂,故宫有着独一无二的地标意义和文化象征。一座故宫,就是一部中国古代史。吐蕃王朝建立后,加强了与中原地区的往来。文成公主进藏时,带了不少能工巧匠。此后,汉藏建筑文化进入全面交流互鉴时期。我们从中华民族文化的交流中,感受到民族文化交流的精髓,体现和谐、和睦、和平的精神。
三、中华民族文化交融互鉴,共进共荣
在中国漫长的岁月里,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中华民族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中不断整合,由多元到一体、由松散到紧密,最终形成相互渗透、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
(一)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在诸侯割据的情势下,统治者思考一套制度来稳定天下。于是,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百家争鸣,希望自己的学说能说服君王,从而治国理政,泽被天下,而天下纷扰,人人渴求太平。正如此,否极泰来,学术下移,学派林立,儒、道、墨、法、纵横家四处游说,名、杂、农、阴阳、小说家各显其能,是华夏民族起到了第一次带動周边少数民族相互进行文化渗透交融的重大作为。
(二)秦汉时期
先秦时期,华夏文化自诞生之日起,就不断地辐射、膨胀,吸收新鲜血液,为秦汉“天下为一,万里同风”的大一统文化格局奠定了基础。 两汉王朝继承秦帝国中央集权制。“无为而治”奠定了汉王朝的立国之本;“独尊儒术”造就了汉王朝的长治久安;“龙凤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汉朝的齐鲁文化、中原文化、关中文化、北方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等代表着地方文化的区域特色,汉朝的和亲政策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年年战乱,原本生活在中原地区的汉族开始向少数民族地区迁移,而少数民族则开始向中原地区迁移,两者之间形成了迁移的对流,而民族大融合也由此开始。衣冠南渡,鲜卑汉化,佛法东来,胡汉融结。不同地区、不同族群、不同文化,在这一时期不断碰撞、汇聚,彼此吸收、交融,为隋朝的统一奠定了文化基础。
(四)隋唐时期
从历史的连续性看,隋唐时期是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一次总结,集民族文化之大成,造就了唐朝文化的壮丽恢宏、丰富多彩。同时,唐朝文化又以宽容、开放的姿态全方位接纳外部世界。
(五)五代十国时期
五代十国在时间的历史上来说十分短暂,更是一幕短暂的闹剧,只存在72年的大分裂,在南唐后主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哀叹声中结束,契丹族人的铁骑横扫中原大地,与北宋王朝抗衡。
(六)辽宋金元时期
辽宋金元时期,促使这一次民族大融合的原因很简单,也是因为接连不断的战争。在这一次民族大融合当中,辽、金、元等少数民族政权开始大量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加速了他们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七)明末清初时期
明末清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民族大融合。在这一时期,因为明王朝政权垮台,满清入主中原,在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后开始了不同民族之间的同化进程。最重要的民族融合推手,就是清王朝所颁布的一系列政策。
中国自古就有“不以血缘论夷夏,而以文化论亲疏”的理念。中华民族文化交融增强了民族大团结,文化寄托和归宿构成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
中华民族文化的交融促进了国家统一。相互交融的中华民族文化是国家统一的纽带。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分分合合,最后在明清时代达到空前大统一,民族文化的同一性带来国家的大一统。
中华民族文化的交融增进了全民族对国家的认同。中华民族文化交融,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继而增进国家认同。
(作者系晶苏传媒首席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