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子盟
(河北经贸大学, 河北 石家庄 050061)
自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以来,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衍生出数字经济。与农耕时代的农业经济,以及工业时代的工业经济大有不同,数字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新的动能、新的业态,其引发了社会和经济的整体性深刻变革。作为经济学概念的数字经济是人类通过大数据的识别- 选择- 过滤- 存储-使用,引导、实现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作为一个内涵比较宽泛的概念,凡是直接或间接利用数据来引导资源发挥作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形态都可以纳入其范畴。在技术层面,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5G 通信、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应用层面,“新制造”和“新零售”都是典型代表。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发展速度快、辐射范围广、影响程度深,正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变革,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在数字经济的背景下,制造企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首先,数字经济为制造企业带来了智能化的解决方案,通过应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数字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数字化的生产过程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减少人为的错误和浪费,提高生产质量和稳定性,为制造业提供更加可靠和高效的生产方式。
其次,在数字经济的时代,制造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渠道,将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环节数字化和智能化。这种数字化的销售和售后服务方式可以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并相应提供个性化服务,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品牌忠诚度。通过数字化的销售和服务,制造业可以更加高效地管理客户关系,并且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更大的优势。
再次,在数字经济的背景下,制造企业还可以通过数字化的生产方式实现个性化定制,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数字化的生产方式可以通过灵活的生产调整和产品定制,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变化,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这种数字化的生产方式可以让制造业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产品的差异化和个性化,同时也可以减少生产过剩和库存积压的问题。
数字经济为制造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推动了制造企业向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方向升级。在数字经济的背景下,各制造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变革,积极适应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提高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水平,实现数字化转型和升级,以适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市场将面临翻天覆地的变化。信用监管体系将逐步完善,金融机构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中小制造企业的融资难题也将得到更好的解决。中小制造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完成产品的议价、定价和交易等流程,将订单进行融资,降低了中小制造企业的融资成本,拓宽了融资途径[1]。数字经济通过为制造企业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拓宽了金融业务服务对象,从而降低了贷款的限制,提高了资金并不十分充裕的中小制造企业的融资效率。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融资模式横空出世,提高了金融业务的处理效率,提高了制造企业获取资金的速度并降低了融资成本,有利于中小制造企业的快捷融资。
通过将我国的制造企业与数字经济相结合,可以将产业链上的众多企业联结成新的网络,打破了企业间互相协作的时间和空间约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劳动力成本,进而增加了制造企业的利润,有利于拓展制造企业发展新空间。数字经济也为制造企业提供了拓展新市场和业务模式的机会。通过建立线上销售渠道和采用数字化营销策略,制造企业能够直接面向全球市场,扩大销售渠道和客户群体。同时,数字经济还能够帮助制造企业实现产品的升级和增值,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共享经济等方式,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数字经济的发展还为制造企业带来了智能制造的机遇,智能制造还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柔性化,满足个性化定制的需求,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制造企业能够更加灵活地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我国制造企业通过与数字经济相结合,可以减少制造和交易过程中的中间环节,并实现技术改造,还可以通过实时收集和分析能源数据,准确了解能源消耗情况,并进行相应调整和优化,从而减少能源浪费和排放。数字化的生产流程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减少人力资源消耗,进一步降低能源使用量。通过数字化管理和智能化设备,制造企业可以实现对能源的精细化管理和监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数字化生产流程的自动化控制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的消耗,降低能源的使用量。这样就能减少加工过程中资源的消耗,节约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并减少了废料的排放,有利于节能环保,并实现制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数字经济环境下,制造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信息技术,将制造企业、销售企业、消费者等多方联系互通起来,形成以数据和信息为核心的新型产业体系。同时制造企业各要素的价格还可以得到公开,减少了交易过程中信息的不对称[2],提高了制造企业要素的配置效率。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我国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需要大量的数字化人才。然而,目前数字化人才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我国制造企业中数字化相关人才稀缺,而那些既熟悉制造流程中的各种业务,具备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知识,又精通数字技术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据统计,我国制造企业数字化人才的缺口高达100 万人以上。由于数字化人才的稀缺性,他们往往会被企业视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并且很难轻易流动到其他企业,这也导致了数字化人才的流动性不高。而高校在数字化人才培养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学生的实际技能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差距,这就导致输送到制造企业的人才不足。其次,企业引进数字化人才的成本较高,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提供更好的薪酬和福利待遇才能吸引到优秀的数字化人才。以上原因导致了数字化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差距。有不少制造业企业在和数字经济结合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数字化人才的缺乏而失败。所以数字化人才的不足是数字经济背景下我国制造企业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严重制约着企业的数字化发展。
由于制造企业进行数字化的科技研发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和较长的时间投入,还要面临科研失败的风险,这就导致企业不得不考虑数字化科技研发的风险和成本问题,从而减少科研经费的投入。我国制造企业在过去发展的过程中,大多是依靠进口国外的技术和方法,科研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另外,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制造企业需要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因此它们通常会进行规模化生产。然而,这也会导致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和资金紧缺的问题,使得它们难以承担大量的数字化科技研发投入。同时由于数字化科技研发相对较前沿,企业缺乏相关经验和知识,难以在数字化科技领域进行有效的创新和研发,导致制造企业对数字化科技研发的认知和理解也相对较少,不能充分认识数字化科技研发对企业未来的重要性和影响,从而导致企业在数字化科技研发领域投入不足。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意识到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各制造企业之间存在竞争并且缺乏信任,信息的合作和共享会面临一定的阻碍,这就限制了数字经济在制造企业中的进一步发展。而且数字化转型需要涉及多个生产环节,需要各个环节之间的协同和合作,而这在制造企业中并不容易实现。随着大数据和互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制造企业的业务活动逐渐向平台转移,促进了组织管理的扁平化和可视化,但也容易造成各平台之间的沟通不畅和信息隔阂[3]。我国的部分制造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数字技术运用能力,但它们过多的关注各自业务的执行内容,对其内部各业务单元的认知却少之又少,但在数字经济的背景下,各制造企业之间业务联系紧密,如果不能将各业务板块串联在一起,就会导致各制造企业与数字经济协同效率低。
另外,对于部分制造业企业来说,传统的生产模式已经根深蒂固,数字化转型需要企业进行全面的技术升级和管理模式转变,这需要巨大的投入和时间。数字化转型还需要企业进行全面的技术升级和转变管理模式,这也会消耗企业的资金和人力物力。尤其对于中小型制造企业来说,这种投入的成本过高,需要承受较大的压力,因此数字化转型步伐缓慢。部分企业对于如何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构建数字化场景,从理论指导到实践应用的衔接工作并不协调。因此,数字经济在制造业发展中仍然存在着协同性不足的问题。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制造业企业要想发展就必须数字化转型,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离不开人才的供给。所以在数字化人才引进方面,我国制造业企业要借助自身的平台来吸引人才并利用人才,强化人才建设,吸引更多的数字化人才进入到制造企业。制造企业还可以提高数字化人才的待遇,为外界引入的专业人才提供子女教育、生活、配偶就业、医保和住房方面的优惠待遇。
在数字化人才培育方面,制造企业可以与高校进行合作,在高校学生实习阶段就合作开办人工智能和数字化相关的课程,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利用实习带动就业。这样既解决了高校大学生找工作难的问题,又解决了制造企业数字化人才不足的问题。
此外,企业应该鼓励员工积极学习数字化技术,可以开办关于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的宣讲会,在会议中对数字技术的具体内容和操作进行宣传,引起更多的员工对数字技术的兴趣,去学习相应的内容,并通过奖金和绩效等方式激励他们取得成绩。为了培养数字化人才,制造企业还需要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包括提供合适的工作场所和必要的数字化工具和设备,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学习和应用数字化技术。企业还应该加强员工的数字化技能培训,让他们掌握数字化工具和软件的使用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产中。这种培训应该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结合,以提高员工的数字化技能水平,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顺利进行。通过这些措施,制造企业可以不断提高员工的数字化技能水平,推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在当今数字经济的背景下,制造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因此,制造企业在未来应该加大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和研究经费的投入,可以依靠多方面融资来带动数字化转型,并根据数字化转型的方向和重点,制定数字化转型研究项目,并为每个研究项目分配相应的研究经费。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是制造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加大研究经费投入的重要途径。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制造企业可以共同开展研究项目,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同时,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还可以为制造企业带来更多的研究经费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制造企业还可以积极申请政府资助项目,以获得政府的经费支持,这样就有资金投入到研究经费中[4]。
制造企业在未来应该加强与数字经济的融合力度,共享数据是数字经济和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关键,制造企业可以通过数据共享获取更准确的市场信息和客户需求,从而更好地制定生产计划和产品设计方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数字经济可以为制造业提供数字化技术和解决方案,帮助制造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生产,促进数字经济和制造业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