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约护士核心能力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护士培训体系的建立与实践

2023-09-08 07:08何雅娟祝晓昌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16期
关键词:互联网+护理服务网约学时

杜 俊 何雅娟 祝晓昌

“互联网+护理服务”指医疗机构派出本机构备案有资质的护士,以“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形式,为符合居家护理条件的患者提供护理服务。上门服务过程中需面临服务对象的不确定因素和服务环境的复杂因素,对护士的专业素质和应对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1]。因此,亟须对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护士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应急能力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和考核。我院自2020年10月成立医共体内“互联网+护理服务”的专科护理团队,进行常规岗前培训后开展工作,经过1年多的实践,逐步构建了完整的培训和考核体系,于2022年6—8月对医共体内所有“互联网+护理服务”专家库成员进行了系统培训和考核,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医共体符合条件并经过筛选纳入“互联网+护理服务”专家库的护士100名(牵头医院87名,成员单位13名),均为女性;年龄29~56岁,平均40.8岁;学历:本科96名(96.0%),大专4名(4.0%);职称:主任护师6名(6.0%),副主任护师27名(27.0%),主管护师49名(49.0%),护师18名(18.0%)。评价培训前后网约护士的核心能力水平及护士对培训内容及形式的满意度。

1.2 培训方法

1.2.1 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护士培训团队

牵头医院负责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护士培训团队,由护理副院长担任总指挥,护理部主任担任培训总负责人,护理部总带教担任培训管理人员,根据拟开展的服务项目选调培训师资等组成培训团队,负责培训大纲的制定、培训工作的实施、培训过程的监管、考核结果的分析反馈等工作。人员组成见表1。

表1 “互联网+护理服务”护士培训团队人员组成情况

1.2.2 制定培训大纲

在查阅文献和前期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本院实际开展的“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明确培训项目、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课时、考核方式,制定培训大纲,详见表2。

表2 “互联网+护理服务”护士培训大纲

1.2.3 培训施行

① 小组负责制:培训前,先将100名学员分为10个小组,每组按照推荐方式选出1名组长,成员单位的学员分别被分到1~10组。组长负责组内学员的日常管理,包括考勤、小组汇报、课后作业监督管理、学习成绩登记、学习效果反馈等工作。② 多样化培训方式:培训根据内容需要,采用集中授课(11学时)、线上授课(4学时)、现场演示(2学时)、工作坊(5学时)、情景模拟(2学时)、操作示范(20学时)的培训方式,共44学时。③ 培训时间分配:我院医共体“互联网+护理服务”专家库成员均为护士长、责任组长和专科护士,日常工作以白班为主,培训选择每周一、三、五18:00—20:00,周六08:00—17:00,每周至少完成14学时课程,共4周完成所有课程培训。线上培训由各学员自行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学习、课后练习及线上考核;集中授课的理论考核在课后即时完成;操作考核在集中培训(操作示范)结束后,操作视频下发科室共享,学员自行练习熟练后,到护理部预约时间考核;情景模拟案例考核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由培训师资团队设置标准化案例和考核标准,以团队的形式进行考核。

1.3 评价指标

① 网约护士核心能力:主要包含居家护理实践能力(11个条目,总分55分)、评判性能思维能力(7个条目,总分35分)、沟通协调能力(5个条目,总分25分)、管理能力(9个条目,总分45分)、自我保护能力(10个条目,总分50分)、专业发展能力(12个条目,总分60分)6个维度,共54个条目,各条目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总分54~270分,分值越高表示相关能力水平越高。② 护士对培训内容及形式的满意度:自行设计满意度问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调查小组成员将自行设计的课程满意度调查表导入问卷星系统,由培训管理人员负责,要求在所有课程结束后扫描调查表二维码,采用不记名形式填写,对老师准备度、课堂表现力、课程内容、授课形式进行满意度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护士核心能力分值)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大样本u检验;计数资料(培训满意度)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培训前后护士核心能力各维度分值比较

由表3可见,培训后居家护理实践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管理能力、自我保护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均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表3 培训前后护士核心能力各维度分值比较 ()

表3 培训前后护士核心能力各维度分值比较 ()

时 间人数居家护理实践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管理能力自我保护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培训前10043.7±9.527.1±6.019.4±4.235.0±7.940.9±8.2 41.2±10.8培训后10046.5±7.829.0±5.420.7±3.937.5±7.043.2±7.346.4±9.6 u,P2.28,<0.052.35,<0.052.27,<0.052.37,<0.052.10,<0.053.60,<0.01

2.2 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

由表4可见,护士对老师准备度、课堂表现力、培训内容及授课形式满意度分别为95.0%(95/100)、87.0%(87/100)、94.0%(94/100)、97.0%(97/100)。

表4 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 [人(%)]

3 小结

我国多数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上门医疗和护理服务需求持续增长[2]。“互联网+护理服务”在为百姓提供更多优质、延续护理服务的同时,在实践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开放性和风险性[3]。在追求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要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及服务质量,保障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及患者的信息安全,兼顾护理人员发展及患者使用的便捷性,使患者、护理人员、“网约护士”提供者三方同时达到最满意的状态,建立基于“网约护士”核心能力的培训体系势在必行。

本文以网约护士核心能力为导向,成立培训团队,制定培训大纲,改进培训模式,引入标准案例,模拟居家场景,对网约护士进行全方位的培训与考核。结果显示,培训后网约护士的居家护理实践能力、评判性能思维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管理能力、自我保护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均较培训前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护士对培训内容及授课形式满意度分别为94.0%和97.0%。建立基于网约护士核心能力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护士培训体系并实践,能明显提升护士的核心能力,保障居家护理安全,对改善患者居家护理服务体验、提高护理人员社会地位、丰富护理专业内涵起到很好地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互联网+护理服务网约学时
网约车平台责任条款的识别方法——基于解释进路的正当规制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学时压缩下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探讨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网约车侵权责任在司法实践中的认定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网约车问题研究及对策
网约车安全性提高研究
上海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
“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可行性、难点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