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上海,上大学

2023-09-08 04:45:35吴彤
求学·理科版 2023年17期
关键词:华师大同济大学上海

吴彤

在上海求学的那段时光,我时常做着这样一个梦:笼罩在蚊帐中的小床化为一叶乌篷船,载着我顺着波涛起伏的长江,向入海口奔去,而前方正是孕育着无限可能的、倒映着星辰的大海。

我的家乡在湖北武汉,大学四年赴上海求学。我便是这样一路顺水而下到了上海,在这里,长江一笔收尾,世界无垠展开。上海像一只巨大的鲸,包容着本土与外来、传统与现代等各种不同的文化,而站上它山一样的脊背,对我和其他学子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魔都”流光

“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就像歌曲《上海滩》中唱的那样,这座城从近代以来便立在时代的潮头,以“大江东去”之势翻涌向前,掀起惊涛骇浪。

北看“帝都”,南看“魔都”。“魔都”上海是中国的一线城市之一,也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上海地处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长江三角洲前缘,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改革开放后,上海发展得更为迅速,成为带领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地理位置与历史际遇的双重推力,造就了如今GDP破四千万亿、常住人口超两千万的大上海。

在上海,最有“魔都”气息的地方要数位于城市心腹地带的徐汇区、静安区、黄浦区、浦东新区等几个区了。走在武康路上,你会看到两旁并立着旧租界的红砖洋房,它们在梧桐树的婆娑树影中显得格外静谧。沿街咖啡馆飘出的甜香撩拨着你的嗅觉,而各种名人故居、别致的小店会在不经意间闯入你的眼帘。去南京路上看看,又是另一种体验——高楼鳞次栉比,行走在其间就像是漫游于城市森林,而随着汹涌的人潮迷失在流转的霓虹中也是一种独特的享受。沿着繁华的街道一路走到外滩,你一定不能错过这里的夜景!两岸的灯火如熔岩般喷薄而出,观景台上可以望见对岸流光溢彩的建筑群,你可以尽情领略东方明珠的妩媚、“陆家嘴三剑客”的傲然,沉醉在这独一无二的上海风光里。

初次看到上海的夜景时,我觉得这里就像是科幻片中的“赛博朋克之城”,我简直忍不住要怀疑这光怪陆离的景象是未来世界的全息投影。尤其当黄浦江的波浪摇曳着那一帧帧倒映在水中的霓虹时,“魔都”之夜的科幻感便被演绎到了极致,似真似幻,绚烂夺目,让人毕生难忘。

“海派”烟火

在上海生活了四年的我,私心觉得,若你想直观地感受这个城市的速度与节奏,那么你可以尝试一下“午一”,也就是下午一点就开始学习、工作,比如我们华东师范大学,经常下午一點开始上课。“午一”的魔鬼安排很能说明在这座快节奏的城市里大家是没有多少“午睡”的概念的。再者,你一定要去坐一坐上海的地铁,感受一下那汹涌的人潮。目前上海已有了33条地铁线,覆盖了很多像我们学校所在地这样的“偏远地区”,即使路途再遥远,凭借地铁也可以来去自如。当然,这样一来地铁也免不了拥挤。如果你在高峰时期挤进了人流量大的地铁站,你会发现目之所及除了人还是人,你几乎失去了方向,能做的就是跟着人流一点一点向前挪动。

说起来,我的家乡武汉也是个大城市,可是初来上海时,我还是完全无法适应它的庞大。我从学校坐地铁出去玩时,经常有种自己在坐高铁的错觉。一去一回,可能要花三四个小时,车上的时间漫长得够让人好好睡上一觉了。地铁坐得多了,我也发现了许多有意思的地方。比如15号线的列车是全自动驾驶的,因此我们乘客可以跑到第一节车厢的前端,这里没有驾驶舱阻挡,透明的玻璃能让我们像驾驶员一样直面这个地下世界,非常有趣。而搭乘2号线时,我发现铁道与站台并没有完全被玻璃门阻隔,因此每一列车发车时都可以听到它劈风斩浪般的呼啸声,然后被它带起的小型风暴拨乱头发。

生活在上海,有一个很大的乐趣便是看展、看演出。上海是全国有着最多艺术展和演出的城市,它们已经融入市民的生活中,成为城市的特色文化资源。我曾在这里看了《日出·印象》画展,这是莫奈及其他印象派艺术家的真迹首次从法国远渡重洋而来,登上中国的土地。只要你有心,上海当代艺术馆、上海多伦多现代美术馆、中华艺术宫等众多艺术馆足够你消磨所有的闲暇时光。而根据演出行业协会的统计,即便是在疫情冲击下的2021年,上海在正规剧场仍有24681场演出,远超其他城市。从致敬红色经典的舞剧《永不消失的电波》,到人气音乐剧《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到大型沉浸式话剧《Sleep No More》,再到“魔脱喜剧”“橘子”等众多优秀的脱口秀节目……在这里,你完全不用担心找不到自己感兴趣的演出,而应该思考时间该怎么分配,还有钱包是否充足。

当然,上海文化并不是只有“高大上”的阳春白雪,市民文化也是它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你看过电影《爱情神话》,那里面抑扬顿挫的上海闲话,透着一股慵懒和世故,正是原汁原味的“上海味道”。主角白老师精打细算地购买临期商品,在号称是“外贸店”的小杂货铺买裤衩,做汤汁奶白的鲜味鲫鱼汤和软糯的桂花糖藕……这一幕幕都是上海市民日常生活的切片。现实中的上海老弄堂虽然低矮破旧,却是真正沉淀着市民文化底蕴的地方。在金家坊、文庙、山寿里这样的老街区,你可以看到逼仄的小路上放置着各种杂物,密密麻麻的晾衣竿上衣物在风中飘摇,街边的摊子摆满了五颜六色的廉价小玩意儿……若正好碰上夕阳西下,先别急着离开,一定要看看老弄堂在这金黄的底色中温暖得几乎要融化的样子,再闻一闻从糊满油烟的窗口飘出的酱油香。

在上海,你既可以站在时代的潮头御风而行,也可以选择成为一个安逸地过自己精致小日子的人。虽然上海的竞争还是一如既往的激烈,但这座城市在物质、精神方面的丰富资源,它带给我们的种种进步与成长,也使它成为一个值得我们挥洒汗水、奉献青春的地方。如果你也有意来上海奋斗,报考上海的大学自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接下来,就跟我一起去看看上海的部分高校吧!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始创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1917年定名为复旦大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它的校名取自《尚书大传》中的“日月光华,旦复旦兮”,表达了追求光明之意。时至今日,这所赫赫名校已经历过百年风雨,为中华民族之崛起源源不断地输送优质人才。

“全国大学第一高楼”

复旦大学有一座被誉为“全国大学第一高楼”的建筑,名为光华楼。光华楼造型呈双塔状,高达142米,虽有复旦大学标志性建筑之誉,但它是在学校2005年百年校庆时建成的,和复旦大学的一派老建筑相比只能算是个“小鲜肉”。不过,这十几年时间已经足够让光华楼在复旦大学学子们的心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校园里甚至有“毕业之前不爬楼梯上光华楼30层非好汉”的传说。

如果说光华楼让学生赞不绝口,那么“光华妖风”则让他们又爱又恨。由于光华楼两座主楼和辅楼之间有狭管效应,因此楼前会刮风。平日,这里是浪漫的拍照圣地,能让你感受一回不带盐分的“泰坦尼克号式海风”;如果你正骑着自行车兴致勃勃地往光华楼走,那么这股风很有可能会让你变成跑轮上的仓鼠,最后只能骂骂咧咧地从自行车上下来;遇到大雨,来光华楼上课的学生即使打伞也还是会被淋成落汤鸡。

尽管如此,光华楼的口碑还是没有改变,反而因为这些与学生间的“嬉闹”增添了几分生动的色彩。在一个静谧的午后去光华楼自习,或是约两三好友到光华楼十五层星空咖啡厅聊聊对未来的畅想,再不然一鼓作气爬到光华楼顶层看看复旦大学校园与陆家嘴的风景,这些与光华楼一起度过的点点滴滴,对复旦大学学子们来说都是一篇篇悠扬浪漫的乐章。

自由多元复旦魂

复旦大学有一句流传极广的“民间校训”——“自由而无用”,几乎压住了官方校训的风头。根据校友李泓冰的解释,所谓“自由”,是思想与学术,甚至生活观念,能在无边的时空中恣意游走;“无用”,则是对身边现实功利的有意疏离。复旦大学在学习、生活方面给了学生很高的自由度,学生可以自主把控节奏,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在复旦大学,你可以修读任意课程,而且即便是专业必修课也可以由学生自主安排学习顺序。“复旦蹭课地图”一度走红,在网上流传甚广,这份地图推荐了25门公开课,涵盖了文史经典、哲学思辨、科技文明、艺术创作等广泛的领域。这份指南的诞生,充分说明了复旦大学学子们追求知识与真理的热情。毕竟上课是学生的本分,而主动蹭课才是达到了“求知的境界”。

有人说,只要是复旦人,都有一个“自由而无用的灵魂”。这里不会设置太多的规矩,宿舍没有宵禁,不会在半夜断电断网,老师也很少点名,这样宽松的环境让复旦学生非常自由。但复旦人都知道,这样的自由不等于放纵。他们可以很晚不回宿舍,可以逃一兩节他们不喜欢的课,但绝不能没有目标和自制力。也许逃课的人在利用这些时间在心仪的领域创业,晚上不回宿舍的人在通宵开放的自习室学习……只要你将这些时间安排得有价值,就算和其他人的所作所为不一样,也是值得表扬的。

在复旦大学,你可以按部就班地完成本专业的学习,也可以跨院选修你感兴趣的课程,还可以去同济大学等其他与复旦大学签有合作办学协议的学校辅修其他专业。此外,复旦大学还有“一群大一学生因质疑学校转专业制度不合理,在某次咨询会上提出建议,导致学校连夜改方案”的先例。学习的方式不是固定的,学习的内容是多样的,不同的思想是可以碰撞的,这就是复旦大学如此吸引人的原因之一吧。

上海交通大学

关于上海交通大学(以下简称“上海交大”)和复旦大学谁是“上海第一高校”这个问题,一直众说纷纭。作为传统的理工类强校,上海交大的土木工程、机械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诸多理工类专业都是非常好的,另外经济类、医学类专业也相当出色,可以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平台。由于理工科学生较多,学校男女比例失调,因此上海交大还得了个“东川路男子职业技术学校”的“美誉”。

上海交大在历史上出过无数名人,如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航空界唯一的两院院士顾诵芬……他们中许多人的名字都被作为校内建筑、道路的名称,在体现高校历史的同时,也彰显了校训中“饮水思源”这四个字的精神内涵。

理工男也是“乐子人”

千万不要以为理工男的世界是无趣的,虽然在人文情怀、吟风弄月上可能比不过复旦大学与华东师范大学,但上海交大的“自黑”绝技在上海高校中绝对是“独领风骚”。由上海交大学生办起的公众号“二月十三”,可以说是“校园整活鼻祖”,其招牌栏目“迷惑行为大赏”已经更新了几十季,本校和友校同学踊跃投稿,让我们见识到即使是再平常的生活也能笑点多多,只要你有“乐子人”的潜质。

上海交大学生还常常戏称自己就读于“魔法学校”,四处寻找母校作为“上海版霍格沃茨”的证据。比如农业与生物学院的实验室里总会闪烁奇异的光,路过的学生便开玩笑说里面的人正在偷偷上《哈利·波特》中的魔药课;而地图上惊现的“上海交通大学西32.5楼”,则与《哈利·波特》中的“九又四分之一站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上海交大学子们发达的幽默细胞就在这些网络平台上广为流传的段子里熠熠生辉,让我们不得不感叹他们属实是有才又有趣的。

“上海脚痛大学”

上海交大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幅员辽阔”,以至于获得了“上海脚痛大学”的戏称。有上海交大人这样描述自己的校园生活:“在我买了电动车之后,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出不了校门了。”致远湖、涵泽湖的风光美不胜收,偶然可以看到天鹅在水面上悠然游过,那清幽的氛围,简直就像是《绿野仙踪》中的奇妙世界。学生们当然也不愿辜负这美景,在保安叔叔的“纵容”下,湖畔大草坪上常常会冒出许多露营帐篷和吊床,大家晒着日光浴,悠闲地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全国最坑爹英语考试”

如果你在网上搜索“全国最坑爹的考试”,你会发现能搜出来很多上海交大英语水平考试的吐槽帖子。

根据对比,在很久以前上海交大的英语水平考试难度直逼全国大学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在同学们的叫苦连天中,学校在2016年才将难度降为比全国大学英语六级稍高的水平。但近几年,上海交大的英语水平考试难度又做了调整,具体是什么难度已经无从知道,但据说只要同学们认真备考,基本上都可以通过。

假如你在英语科目上已经很努力了,但还是没有通过上海交大的英语水平考试,也没有什么关系。英语水平考试不是决定一个学生能否毕业的考试,它只是判断学生在大二学期能否免修英语课程的一个标准,能让老师因材施教。

每當上海交大的英语水平考试铃打响,让学生们最期待的不是考试的成绩,而是考试结束后各种社交平台上的英语水平考试吐槽大会。学生们能在这些吐槽中找到共鸣,以此抚慰被考试创伤的心灵。但吐槽归吐槽,上海交大的学生们都心知肚明,学校设置高难度的英语水平考试也是为他们今后的发展着想,这次通过了皆大欢喜,没有通过,便在大二的英语课程学习中好好努力。

同济大学

提到“同济”二字,许多人会想到医学。作为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大学,同济大学始于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中德两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下创办的德文医学堂,1912年与创办不久的同济德文工学堂合称同济德文医工学堂。从历史也可以看出,对于同济大学来说,医学和工学的确都是老牌优势学科了。

不过,在始于1949年的全国院系调整中,同济大学原有的文、法、医、理、机械、电机、造船、测绘等优势学科或支援其他高校,或整体搬迁内地。同时,全国10多所大学的土木建筑相关学科汇聚同济,使之成为国内土木建筑领域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工科大学。所以,同济大学的工科优势其实是要更加突出的。

同济大学从1978年以后便实行“两个转变”:恢复对德交流,由封闭办学向对外开放办学转变;拓展学科范畴,由土建为主的工科大学向理工为主的综合性大学转变。学校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在对德为主的合作基础上,发展为以对欧洲合作为中心,拓展北美、辐射亚非的布局,先后建立了中德、中法、中意、中芬、中西等12个国际化合作平台学院,与200多所海外高校签订合作协议,与大众、西门子、拜耳和IBM等众多跨国企业共建了研究中心。

同济大学共有嘉定、四平路、沪西、沪北四个校区,各大校区都有出众的建筑景观。同济大学的建筑风光如此出色,要归功于其本身的建筑学科实力。走进同济大学,从学院大楼到学生宿舍,都各有特色,值得一看。即使不在同济大学就读,周末像逛公园一样来同济大学转转,也一定会喜欢上这片美丽的校园。同济大学的综合楼是这些建筑中的翘楚,在这里既可以透过玻璃幕墙眺望远方的美景,也可以在开放式的小花园中仰望星空。据说一次校庆的时候,还有学生溜到综合楼看烟花,这在他们的青春记忆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同济大学的许多建筑都有着浓郁的德式风韵,而德式的严谨特质也沉淀在了这所学校的底蕴里。一提起同济大学的精神,校友们最常挂在嘴边的就是“踏实”“求实”“严谨”这一类词汇,勤勤恳恳、低调踏实是他们的治学、为人的态度。据同济大学校友反馈,下暴雨的时候,曾看到当时的校长裴钢院士挽起裤腿和同学一起蹚水;土木学院结构赛的时候,还看到院里白发苍苍的老教授挽起袖子、带上工帽,和同学一起在那边敲敲打打。

“同心同德同舟楫,济人济事济天下。”这是同济大学校名的出处,也是同济大学的灵魂。同济大学有一种低调做人、踏实做事的精神,这一点,在这个浮躁的年代尤为可贵。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华师大”)是上海四所“985”高校中最容易被遗忘的一个,但其实它在江浙沪一带还是有相当高的认可度的。除了中北校区保留了部分老建筑,华师大的宿舍和教学楼大多是简洁的现代式建筑,给人明朗、清爽的感觉。虽然华师大的两个校区面积都不算大,但都小巧而精致,四季风物各异,交织着自然与人文之美。

华师大的官方成立时间为1951年,然而它的历史却能追溯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便已成立的大夏大学和光华大学。华师大的优势专业很多,不仅历史学、心理学、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排名居全国前列,而且软件工程、统计学、化学等专业也有不俗的实力。虽然它的校名上挂着“师范”二字,但实际上除了师范生,在华师大还有大量的非师范生存在。毕业的时候,出国留学或保研、考研的同学占据很大比例,直接就业的同学也有多种多样的选择,所以,当你遇到华师大人的时候,大可不必直接问他:“你毕业之后教什么啊?”华师大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在培养优质教师队伍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和科研能力。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创业大赛和学科竞赛,并有针对性地出台了多项支持政策,以提升学生们的专业实力,培养他们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起华师大,就不得不提到赫赫有名的“华师大作家群”。宋琳、格非、李洱、王晓玉、毛尖等都是来自华师大的作家、评论家。这条滔滔不绝的文脉一直在流淌着,如今又有苏德、许佳、小饭等新一代作家涌现出来。华师大中文系甚至设有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专门作为青年作家的孵化器,而它开设的相关讲座也吸引了大批写作爱好者,成为他们的福音。此外,成立于1982年的夏雨诗社时至今日也依然活跃着,为社员们提供张扬个性和表达自我的空间,流淌着滚烫的诗情。

传说男女比例3:7的华师大,又有着文学气息的加持,似乎天然就带有感性和浪漫的气质。在大学生活动中心的天台上,常常会有学生抱着吉他自弹自唱,清澈的乐声被微风吹入路人的耳中;樱花盛开的季节里,路上总会有因为欣赏风景而忘记走路的人,他们流连在这片淡粉色的樱海中;平日里,路边的长椅、电线杆和墙壁上会出其不意地“长”出货真价实的玫瑰花,旁边还附有写着“如需取用,请自便”的字条;就连食堂门口这样的“闹市地段”,也经常有镜影舞社的同学搬来移动音响,踩着暴雨般的节拍肆意地舞动青春。身为一个华师大人,我认为大学期间自己最大的收获,除了知识水平的提高、视野的开阔,便是能受到这里人文环境的熏陶,对生活、对自己未来要走的路都有了全新的认识。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以下简称“上财”)可以说是上海最受欢迎的“211”院校之一了,无数考生盯住了它的区位条件和王牌专业。上财最闪亮的招牌便是财政学、会计学、金融学、统计学等专业。有人说,上财的学科设置简直就是对标了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需要。作为一所“211”大学,上财有着不亚于“985”大学的分数线。

虽然上财因其面积较小一直被校友们戏称为“小破财”,但它的地理位置已经足够让一众郊区高校垂涎三尺了——靠近五角场商圈,学生们出行极为方便。上财外面的世界海阔天空,这完全可以弥补其校园的小。据说曾经有一个可以将主校区搬去更宽阔的郊区的机会,校领导没有同意,因为他们不想学生们的出行变得困难、娱乐模式锐减。好的地理位置对学生的帮助当然不止这些:平时,上财学子可以和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学子相互串门,跨校选修特色课程;当毕业季来临,上财学子在找工作时也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占尽了地利。

只要是大学生,就必然会经历体测这道坎。在上财,你除了可以享受“长跑”“短跑”“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套餐,还可以额外获赠时限四年、次数不限的“跳绳”项目体验券一枚。上财与跳绳的情缘是三言两语道不完的。择一个晴天的傍晚到上财的操场逛逛,你会发现跑步的人很多,跳绳的人更多。除此之外,上海市的大学生跳绳比赛获奖名单也有上财的身影,在2019年,全国跳绳锦标赛暨SUFE OPEN上海财经大学跳绳公开赛更是在上财举行。于是,跳绳已经变成上财的固定运动,不仅出现在上财的运动会上,还会出现在体测项目里。面对这种新奇的体测考核方式,上财的学生们干劲满满,校园里运动之风盛行,学生们甚至调侃自己上了个体育院校。大部分学生都很享受这种学习和运动相结合的生活模式,也能体会学校的良苦用心。

每年毕业季,上财都会为毕业生举办特殊的“亮灯仪式”。仪式的一部分是在女生宿舍楼亮起带有“SUFE”(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字样的图案,大多是形式不同的心形。还有一部分则是在外滩建筑LED屏上每年必有的“我爱上财”,不仅吸引上财学生前去观看,连附近的其他大学生也会到此拍照。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上外”)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国语学府,其前身为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首任校长是著名俄语翻译家、出版家、中国百科全书事业的奠基者姜椿芳。自建校以来,上外始终保持着领先的学科优势和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是全国同类院校中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数量最多的高校。

作为最顶尖的外国语学府,上外现有授课语种数量已达52种,既有俄语、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知名的语种,也有乌尔都语、普什图语、巽他语等鲜有人知的小小语种。

上外现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74.7公顷。其中虹口校区坐落在上海市中心,与鲁迅公园和多伦路近现代海派文化圈相接;松江校区位于上海市郊“沪上之巅”佘山脚下,毗邻“上海之根”广富林遗址。两者文脉相承,又各具特色。校园中随处可见读书、背书的学子,图书馆大厅更是出了名的“万国语言朗诵处”。据说从上外毕业后,网上的大多数翻译软件都入不了上外人的“法眼”,毕竟四年专精一门语言的训练已经将他们打造成了“人肉实时翻译器”。

不同的语言背后也有着迥异的历史文化,而上外学子们举办的校园文化活动则是对这些文化的生动诠释,逛一圈如同参加了一场“万国博览会”。英语学院的同学们会编排莎士比亚的戏剧,全程采用中古英语对白,但在剧情方面却有着具有时代气息的改编和创新;日语学院有传播日本文化的“御茶社”,每年会举办“和风盛典”,同学们除了参加和服、料理体验活动,还可以和学院的超萌吉祥物互动;西方语系的同学们还会联合举办“美食节”,带着其他院系的人一起体验西方美食……这些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上外学子们的大学生活,为学子们提供了体验多元文化的绝佳机会。

此外,上外还有一个有趣的称号——“松江女子体育学院”。这是因为上外非常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建设,大一、大二每个学期各有15次晨跑,体育课的成绩在奖学金评选中占比很大。上外把对体育的重视落在了实处,对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上海其他院校一览

华东理工大学

属性:“211工程”“双一流”

院校简介:华东理工大学原名华东化工学院,1952年由交通大学(上海)、震旦大学(上海)、大同大学(上海)、东吴大学(苏州)、江南大学(无锡)等校的化工系合并组建而成,是新中国第一所以化工特色闻名的高等学府。学校1956年被定为全国首批招收研究生的学校之一;1960年起被中共中央确定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2008年获准建设“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亮点学科:学校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3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化学工程与技术被评为A+,社会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被评为B+。

东华大学

属性:“211工程”“双一流”

院校简介:东华大学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12年实业家张謇创办的纺织染传习所,曾用校名“中国纺织大学”。学校秉承“崇德博学、砺志尚实”的校训,不断开拓奋进,已发展成为以纺织、材料、设计为优势,特色鲜明的多科性、高水平大学。学校现有松江校区、延安路校区和新华路校区,占地面积近2000亩。学校是“上海市花园单位”和“上海市文明校园”,松江校区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亮点学科:学校纺织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纺织科学与工程被评为A+,材料科学与工程、设计学被评为B+,机械工程、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被评为B。

上海中醫药大学

属性:“双一流”

院校简介:上海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56年,是新中国诞生后国家首批建立的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是教育部与地方政府“部市共建”的中医药院校,也是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学校已与20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家海外院校、医疗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了科研、教学、医疗等合作关系。学校设有中英合作药学、中英合作护理学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泰国、马来西亚、马耳他、美国等国家和地区院校合作举办境外中医药学历教育,还在希腊、西班牙创办了2家“太极健康中心”。

亮点学科:学校中医学、中药学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三个学科全部被评为A+,是全国中医院校中唯一取得3个A+学科的高校。

上海科技大学

属性:“双一流”

院校简介:上海科技大学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共同建设,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负责日常管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成立时间不算长,但其孕育和成长始终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上海张江的创新发展同向同行。创办上科大的战略构想始于2004年,2013年9月30日教育部正式批准上海科技大学成立,2022年2月14日学校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是建设中的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张江实验室、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等国家级科研机构和大科学设施融为一体。

亮点学科: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社会学、美术学被评为A-,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数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戏剧与影视学等7个学科被评为B+。

华东政法大学

属性:公办本科高校

院校简介:华东政法大学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1952年6月,经华东军政委员会批准,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东吴大学、厦门大学、沪江大学、安徽大学、上海学院、震旦大学等9所院校的法律系、政治系和社会系合并,在圣约翰大学旧址成立华东政法学院,这是华东政法大学的前身。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华东政法大学。学校出版有《法学》《华东政法大学学报》等法学类核心期刊。学校图书馆有藏书270万册,中外文报刊1500余种,各类数据库109个,电子图书305万种,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法律文献中心。

亮点学科:华东政法大学的法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政治学被评为B,马克思主义理论被评为C+,应用经济学被评为C。

猜你喜欢
华师大同济大学上海
基于“数学导游图”的章起始课教学设计——以华师大版“图形的相似”为例
中等数学(2023年2期)2023-05-24 08:20:22
上海电力大学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介绍
刍议华师大版初中科学教材一题“思考与讨论”
上海之巅
少先队活动(2021年5期)2021-07-22 09:00:02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介绍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启事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启事
同济大学医学院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