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的『演变史』

2023-09-08 15:32邱俊霖
美食 2023年9期
关键词:袁枚团圆月饼

邱俊霖

月饼起源众说纷纭

“饼”在中国有着很长的历史,最初的饼不仅是食物,也是用来拜祭月神的供品。不过,中秋节与月饼结合在一起的具体时间,却无明确记述。

或许是由于起源过于久远与模糊,于是人们赋予了月饼许多传说,甚至将其与杨贵妃关联起来。传说,唐玄宗和杨贵妃一起赏月的时候,一边看月亮一边吃胡饼。唐玄宗说:“胡饼这个名字不好听。”杨贵妃望着又大又圆的月亮,顺口说:“这饼很像天上的月亮啊,就叫月饼怎么样?”唐玄宗说:“好!”从此,胡饼就叫月饼。

传说很美,但可能并不真实。唐代诗人中的“吃货”着实不少,打开《金唐诗》,可以看到诗人们写下的不同韵味的赏月诗。可见,在唐代,中秋“赏月”蔚然成风,然而,这众多的诗人虽有赏月的兴致,却没有人提到自己曾经吃过月饼,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但似乎也印证了唐代可能还没有出现现代意义上的月饼,或者有类似的饼,却未有“月饼”之名?

据说现代月饼的雏形应出现在宋代。北宋时期流行一种小吃,民间俗称“小饼”“月团”。这种饼以小麦粉、饴糖、猪油等材料制皮,口感酥甜。饼馅有猪油丁、松子、果仁等,类似于现在的苏式月饼和京式月饼。这种饼在当时是一种日常甜点。苏轼在《留别廉守》诗中就曾写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这里的“月”与中秋并无关系,只是说这种饼形如满月。

两宋之际的《东京梦华录》中详细记录了宋代中秋节的各类“项目”,其中吃的方面是刚上市的螃蟹和时令水果。此外,两宋之际郑望的《膳夫录》中也提到中秋夜的节令食物有“玩月羹”,这是用桂圆肉和冰糖、莲子以及藕粉熬制成的羹。众多记载中并没有“月饼”的身影。

“月饼”一词正式出现在南宋,宋末元初的学者吴自牧编著过一本笔记著作《梦粱录》,这是一本介绍南宋都城临安城市风貌的著作,里头便出现了月饼的身影,不过,这种月饼和芙蓉饼、菊花饼、蟹肉包儿等众多名点心一样,只是一种市食小吃,而且“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不误主顾”。可见那时候的月饼,并没有与某个特定节日关联在一起。

同时代的周密在《武林旧事》中提到,当时南宋都城临安有五十多种蒸食,如春茧、荷叶饼、月饼、大包子、羊肉馒头等,“月饼”只是众多蒸食中的一种。

与“中秋”的完美结合

至于月饼与“中秋”的结合,大致是从元明时期开始的。传说朱元璋起义时,曾将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月饼里作为联络各路起义军的工具,后来明朝建立,朱元璋便将“月饼”作为中秋节糕点赏赐群臣。此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流传开来。

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说明月饼与中秋节结合的时间在元明时期并非空穴来风。万历年间刘若愚所编写的《酌中志》更详细的记载:“自初一日起,即有卖月饼者,至十五日,家家供奉月饼、瓜果……如有剩月饼,乃整收于干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分用之,曰团圆饼也。”可见,明代的中秋节祭月后,一家人便有围坐在一起吃月饼、月果的习俗,于是,月饼的“团圆”寓意逐渐深入人心。

此外,明代田汝成所著的《西湖游览志余》中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那时,月饼不仅代表着“团圆”,人们还将月饼作为中秋节相互馈赠的佳品,这个习俗是否起源于朱元璋,如今已无法考证,《明实录》中也有皇帝中秋节给大臣赏赐月饼的记录。

到了清代的康熙乾隆时期,有一位叫作潘荣陛的人,他曾经在雍正年间进入皇宫,成为一名“打工人”,乾隆十年退休,赋闲在家,于是,潘荣陛便根据自己在皇宫打工多年的经历,按照岁时节令逐月记录了当时京师一年四季各节令的有关习俗事务,汇编成了一本《帝京岁时纪胜》,其中在中秋节这一条中便提到“中秋,十五日祭月,香灯品供之外,则团圆月饼也。”那时候的月饼,已经与中秋和团圆无法再割舍了。

古代月饼花样多

古代月饼的花样也不少。明代人沈榜曾经担任过顺天府宛平县知县,在任期间他留心时事,根据署中档案材料编著了《宛署杂记》,记载了当时北京地区的社会生活风俗情况,其中就写道:“八月馈月饼: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当时的月饼已经花样繁多,不仅有不同规格的尺寸,而且还有不一样的形状等,甚至还出现了数百钱一块的豪华版月饼,至于这种奢侈的月饼是否运用了华丽的包装,由于没有提及,今天的人们不得而知。

明末的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记载:“月饼月果,戚属馈相报,饼有径二尺者。”“径二尺”说明月饼直径达到了六七十厘米。这样大的月饼当然不是一个人能吃掉的,全家共享这一个大月饼,正象征著“团圆”。此外,《万历嘉兴府志》中也有提及:“八月望以百果为大饼名月饼,以百果和糖名俸糖,赏月达曙。”这里面提到的也是一种大月饼,而且还是水果馅的月饼。

不过,更方便携带和食用的小月饼逐渐流行开来,且制作技巧不断提高。清代知名吃货袁枚在《随园食单》中便记载了一种“刘方伯月饼”,刘方伯应该是袁枚的一位好友,袁枚的菜单里头有不少都是直接以人名命名菜肴的。这种月饼的做法是:“用山东飞面,作酥为皮,中用松仁、核桃仁、瓜子仁为细末,微加冰糖和猪油儿馅,食之不觉甚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这种以果仁为馅料的酥皮月饼,类似于今天的五仁月饼。

在袁枚的眼中,“刘方伯月饼”味道很好,也是那个时代月饼口味中的标杆。因为他还提到过一种“花边月饼”,袁枚评价这种月饼不在山东刘方伯之下。这种月饼以枣肉为馅,之后慢慢制作成精致的轮廓和花纹,面团的清香和枣泥的甜香经过炙烤之后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款月饼是当时一户明姓大户人家的月饼,而且制作这种月饼的厨子还是女子。袁枚对于这种月饼的美味难以抗拒,他自己提到,他常用轿子去接明家的厨子到他的园子里做月饼。

而《红楼梦》第七十六回里提到的“内造瓜仁油松瓤月饼”,所谓“内造”,就是指皇宫内所制作的月饼,至于这种以“瓜仁油松”为瓤的月饼,实际上也属于果仁月饼的范畴。

清朝嘉庆年间,有个叫杨光辅的上海人,他编写了一套《淞南乐府》,以诗歌的体裁形式描写了当时上海地区的风物、历史、掌故、物产等,其中便有写道:“淞南好,时物荐秋香,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新谷渐登场。”一边品尝着桃肉馅的大月饼,一边感受着粮食丰收的喜悦,这该是如何的惬意与满足。

清代已有详细记述月饼制作方法的书籍。如晚清才女曾懿在其著作《中馈录》中有酥月饼的制作方法,其作法和如今的苏式月饼极为类似。到了清末,中国月饼的种类已经非常多了,而各个地区的月饼也有不同的风味与口感,那么在众多月饼当中,哪儿的月饼最好吃呢?人们可能都会认为自己家乡的月饼最好吃。但是如果一定要挑出一款比较出众的月饼的话,我觉得广式月饼可能是不错的选择。

清末至民国初年,南京有一位叫陈作霖的著名史志学家,他写了一本《金陵物产风土志》,这本来是详细叙述南京历史文化的史志,但里头却提到“中秋月饼,以广东人所制为佳。”看来,广式月饼早在清末便已经闻名遐迩了!

其实,很多我们熟悉的月饼口味,出现时间都较晚。比如莲蓉月饼是广州“莲香楼”出现之后才诞生的,而莲香楼19世纪末才创立。而冰皮月饼更是出现在20世纪80 年代末的中国香港,距今不过30余年。

时至今日,月饼的品种更加繁多,而不同地域间的月饼也各具特色。然而无论怎么变化,如今的月饼,都寓意着团圆与美好,也寄托着人们对亲友的思念以及对团聚的期盼。

猜你喜欢
袁枚团圆月饼
中秋节——八月十五庆团圆
中秋节里吃月饼
月饼
团圆中秋
一起来做月饼吧!
袁枚
关注性情 求新求变——浅论袁枚的“性灵说”
才子袁枚
春风
月饼你喜欢啥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