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眼
中国香港是美食的聚集地,乍一看素食馆好像不算太多,实际上都藏在小巷的深处,有点“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感觉,当然如果和中国台湾比起来好似素食中的甜点少了点。香港寸金寸土,但在铜锣湾一带,居然有三家只隔着两条马路挨得很近的素食馆,一家叫“大自然素食馆”,一家叫“三德素食馆”,一家素食自助餐。来“大自然素食馆”有点“悬”,二楼电梯开门就差点和对面的屏风撞个满怀,目测到屏风只有半米的距离就要拐弯,还好馆内空间够用。大概10 张桌子,素菜的味道一点不含糊,有老香港的味道。粉丝云吞,浓汤裹着咖啡色的粉丝,大个的香菇和云吞,云吞差不多超过了北方的饺子,真正的薄皮大馅,馅的内容也比较丰富,红薯粉条、当地的荠菜、马蹄、红白萝卜,最关键的是以假乱真的白色“肥肉丁”,几乎和真的一模一样,不肥不腻恰到好处。皮子大部分都是魔芋粉和超精淀粉制作,夹起来透着光几乎可以看清楚云吞馅料的内容。
在“三德素食馆”,我发现馆内所有盛素菜的盘子很有年代感也很“香港”,估计只有在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才可以见到,白瓷盘加粉色的红花装饰,盘子不算太白,但是丝毫不影清淡口味的客人对素食的好感,我个人来说反倒觉得三德素菜风格更为传统和正宗。在我看来值得推荐的是素鸡,口感和真的烧鸡、烤鸡、卤鸡比较相近,咸香咸香的,没有荤的那么油腻,味道在似与不似之间,形状在像与不像之间。食材以豆腐和豆腐皮为主,一层层的非常入味。
素食自助餐满眼望去有几十种之多,炸春卷、生煎包、玉碎炒饭等点心主食应有尽有,除了素鸡、素鸭之外,生吃“三文鱼”堪称一绝,从外表的颜色和形状,包括三文鱼表面的纹理,几乎以假乱真,从口感的韧性到味道几乎难辨真伪,柔柔的、绵绵的、加上绿芥末和三文鱼专用酱油的配合,素食也能有如此鲜美的体验,其实制作“三文鱼”的食材主要是魔芋粉和淀粉。
香港的自助餐比较友好,一盘冰块菠萝“咕咾肉”特别赠送,精致的样子和高级餐厅没什么两样,一层晶莹剔透的冰块上面码放着外焦里嫩的素“咕咾肉”,有点冰火两重天的感觉,“咕咾肉”的外表在冰块的加持下会变得薄脆,但是“咕咾肉”的内部还热火朝天,對于素食创新来说此道菜已经略胜一筹,这不仅仅是形式的创新,而是在菜品冷热的融合上带给食客一种全新的味觉体验,传统的咕咾肉应该算是荤菜中的经典菜肴,但是素食“咕咾肉”中细碎的菠萝在冷热温度的加持中不断地变化着,甜中带酸,酸中有甜,时不时散发出新鲜水果的香味,让人怎么能不爱它。
一直以来我觉得素食就是素斋,素斋就是素食,实则有所不同,素食来自于民间,人们可以自由选择。素斋则是以素食为特色的菜系,又因为素食与佛教及各种斋戒活动有密切关系,所以就称为素斋。素食的制作工艺更加的复杂,样式更加的丰富多彩,品种的多元化令人咂舌。素斋讲究的是素净清香,早先多用豆制品和菌菇类为主要原料,各种营养元素配比均衡,风味优美,食用清香爽口。现在的创意素食很多以荤菜的烹调技艺仿制荤菜的造型,并借以荤菜的菜名,惟妙惟肖、引人入胜。
在中国香港有幸难得一见的“传供”,2.5 小时108 道素斋悉数亮相,看得我眼花缭乱,让人大饱眼福,中国香港的素食一直以来对东西方生活习惯兼收并蓄,既保留了中国传统的素食技艺,又有西点的元素在里面,如此这般自然的融合经常能在这里看到。譬如传统的棕子、饺子都有黄色的碎花点缀,西式的甜点如同中式的炸圆子、炸春卷在一起码放,水果蔬菜可以和面食、油条在一起摆盘等等。既有西式雕刻又有中国传统的面塑,加上各种粉状颜色(可食物)的装饰,精致得像艺术品一样,不忍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