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孙 迪
近年来在新课标理念下,学习任务群、单元教学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主流。在学习任务群的体系下,比较阅读是阅读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选择有价值的文本和角度进行比较阅读,才能让阅读教学发挥最大的价值。本文将杜牧的《赤壁》和苏轼的《赤壁赋》这两篇具有相同意象特点的阅读材料联系起来, 在分析诗文中发现二者的异同点,理解诗文差异,体会不同体裁的表达特色,把握诗和赋的文章写作特点, 品味二者针对同一意象所表达的不同中心思想,深化对文章的理解,为对比阅读选文提供参考视角。
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的重要载体,教材的选文多是具有代表性的名家名篇,对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有深刻影响。 纵览古今,有关赤壁的佳作不计其数,统编版语文教材将杜牧的《赤壁》和苏轼的《赤壁赋》这两篇作品选入其中,可见其作品的重要价值。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想要分析诗词的情感,就要从意象入手。“赤壁”不仅点明了诗词的地理环境,同时也是作者深厚情感的寄托,了解“赤壁”意象在二者诗文中的不同含义,有利于对诗文进行文本解读,了解其中蕴含的深意。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是杜牧《赤壁》中的首联和颔联,意为折断的铁戟在沉沙中并未被销蚀,诗人将断戟磨洗干净后辨认出是前朝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 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地写出兴感之由,实则不平。 诗人以一柄断裂的方天画戟作为线索,指出了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事件,并将读者的目光和思绪带回到遥远的赤壁。 铁戟被折断后沉于沙中却没有被销蚀,暗含着时过境迁而物是人非。 诗人心中有太多愁绪,望着这前朝遗物不禁陷入沉思,赤壁之战情景仿佛就在眼前,迁思回虑许久。随后诗人高论“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如果当年东风不给予周瑜帮助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锁住二乔了。我们知道赤壁之战周瑜借助东风用火攻战胜了远超己军数量的曹兵。在赤壁之战中,火攻取胜的关键因素,是当时恰好刮起了强劲的东风。因而诗人将其中使战争取胜的一个重要因素——“东风”写入诗中。这两句诗既是一种感慨,又是一种对事物的看法,表达了诗人对这段历史的观点。 抒发了诗人对历史成败的深刻感悟,含蓄地表达自己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情。
苏轼曾两度游黄州赤壁,并赋诗二首,其中一首是《前赤壁赋》,开篇写“壬戌之秋……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交代夜游赤壁的时间和地点,苏子与好友尽情领略这山水间的优美景色,开阔的景象使人心胸舒畅。 随后饮酒乐极,扣弦而歌,此时苏子感情陡转,由乐入悲,抒发其所思念的“美人”在天的那一边,欲相守难相忘的悲戚、失意的胸怀。所谓“美人”,其实就是作家的政治理念,也就是一切美的体现。 随之响起伤感的箫声,使主人心生疑问,问:“何为其然也? ”嘉宾反问了三个问题,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转折,由赋赤壁的自然景物转而赋赤壁的历史古迹——赤壁之战的相关人物曹操,感慨历史人物的兴亡,表露出“人生易尽朝露曦,世事无常坏陂复”的叹伤。 这里文章的思想感情跌入低谷,主客情绪低落,这种悲观的回答实际上表现了苏轼的一种消极的人生观。 但苏轼的心态真是消极的吗?其实不然,这是苏轼借客之口表露自己思想中消极的一面。 接着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解“变与不变”之理,以“物与我皆无尽”,明“取与不取”之志。最后,写客听了苏子的一番谈话之后,转悲为喜,笑逐颜开,心情舒畅,尽情饮酒,同眠于舟中,不知东方已白,描写了游玩的乐趣,达到了一种超脱的状态。结尾与开头照应,表达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北京大学的叶朗教授曾说:“意象本是美和艺术的本体。”情与景的统一构成审美意象的基本结构。“赤壁”意象作为地理名称和地域符号, 本身不具有人文和历史意义,但在古典诗词中却被赋予了浓重的历史感与深厚的文化魅力,这和历史上重要战役“赤壁之战”的发生和文人骚客的反复执笔是分不开的。杜牧的《赤壁》和苏轼的《赤壁赋》二者均以赤壁这个意象为依托写文作赋,其写作角度有何不同?
从文章体裁看,《赤壁》是杜牧创作的七言绝句,是咏史怀古诗,用诗来写赤壁之战这段历史,并设想了与历史事实相反的结果,立意独特。《赤壁赋》是苏轼创作的一篇赋,“赋” 这种文体的一个传统特点就是主客问答的形式,所以,文章中的“客”未必真的存在。
从表现手法看,《赤壁》中诗人杜牧在前两句运用了以假作真的虚托手法,假借前朝赤壁之战的相关人物周瑜和二乔来写当朝的人和事。由前朝战场上的“遗物”引发物是人非的感慨,借此发挥,以议论的方式对赤壁之战进行评论,在诗的后两句写战争胜负时,作者并未点破,而是以大小乔这两位身份特殊的女子的命运来表达设想中东吴败亡的结局,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赤壁赋》中苏轼将写景、抒情、说理完美融合。 纵观全文,作者在行文过程中将江上美景和赤壁故事贯穿始终,作品既富有诗意,又饱含生活哲学,使之达到了“情与景”的结合。另外,《赤壁赋》属于“以文为赋”的文体,它在语言上不但保持了赋体中诗歌的特点与韵味, 而且突破了赋体中的句式与音律的限制,其作品中的散文成份较多,用更加自由的笔法描绘了夜游赤壁的优美景色和历史古迹中的相关人物,使文章既具有诗歌的深韵情致,说理也更加透彻。
从所选人物形象看, 同样都是与赤壁之战有关的人物,一个是代表赤壁之战胜利者一方的周瑜,另一个是代表战败一方的曹操。但前者杜牧写周郎并不像其他诗人一样赞颂他的功绩,仰慕他的才能,而是反向假设,指出如果不是偶然的“东风”帮助了周郎,大乔和小乔已经被深深锁在铜雀台了,言外之意写出了周瑜在这场战役中是靠着老天的帮忙才取胜,暗含着“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的感叹,不过出语十分隐晦,不容易看出。 苏轼笔下并非是赤壁之战中曹军战败的落魄,而是从曹操的生平功业、礼贤下士和渴望人才的个人品质入手,由“客”连续提出的三句反问,引发思考,感叹时光易逝,英雄不复,流露出自己人生失意的感伤。
从抒发情感角度看,杜牧在《赤壁》中将周郎和二乔与铜雀台联系起来,描写那样一场大战时,他仅仅说“铜雀春深锁二乔”,避开了国家存亡、社稷安危,但是又反衬出国家存亡与赤壁之战的关系, 对赤壁之战发表拔新领异之谈,认为周瑜能够取得胜利是侥幸。 作者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会感到感慨,但再看现在,自己却是生不逢时,空有一身才华,却没有得到发挥,诗人觉得,只要有机会,自己总会有出头之日, 隐约其辞地表露出怀才不遇的愤慨,同时也抒发了对国家兴亡的慨叹。而苏轼在《赤壁赋》中记叙了自己与友人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通过“望美人”表达了对于远在朝廷的君王的关心,也侧面表现出自己不受神宗待见,心情陷入低潮。 接着由眼前的赤壁之景联想到曹操,并借客人之口说出了曹操曾经的丰功伟绩,笔锋一转,写到“而今安在哉”,引发己悲,感叹自身渺小,生命短暂,羡宇宙无穷的无奈之感”[1]。 随后承接前文“客”所说的“江水”和“明月”,以二物继续做比,从“变与不变”的角度阐释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而后又从天地万物间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取与不取”之志,表达苏子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意象是作者表达主观情感的客体,是承载作品内容的载体,是作者情感的寄托。 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内容往往隐藏着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写作的时代背景,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知人论世。杜牧和苏轼二人所游赤壁均不是赤壁大战真正的古战场,他们二人是否知情我们暂且不谈,但可以肯定的是,二者在游览时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赤壁”一题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感悟。
只有站在作者的角度看问题, 才能和作者产生共情。杜牧出身京兆杜氏, 是唐朝最为显赫的名门望族之一,家族成员将相辈出,祖父杜佑为唐朝宰相,杜牧虽然没有出将入相,却也是个大才奇才[2]。 他是文坛大家,写出了许多千古传颂的好诗文,他的诗独步晚唐,有“杜郎俊赏”之称。受到家族和儒家济世思想的影响, 杜牧从十五六岁起,博读经史,关心时政,抱有挽救危亡、恢复唐王朝繁荣昌盛的理想。 杜牧留下的五百多首诗歌中,一半以上都是咏史怀古诗,在这些诗歌中,杜牧或抒发自己不同于传统定论的独到见解,评点相关历史人物、事件的兴衰成败,或借古讽今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失望,讽喻当朝统治者。 在《赤壁》这首诗中,表面上杜牧评论周瑜取得战役胜利是侥幸靠着东风,如果不是依靠着偶然的东风眷顾,历史可能就会改写。实际上联系杜牧所处的社会现实,我们可以知道杜牧一生沉浮官场多年,懂政治时局,并饱读诗书、精通兵法,但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迁官外放过。因此,结合他这段人生经历,从皇帝的无为、诸侯的叛乱、朝臣的内讧、宦官的专权来看,他想要表达的并不是一段偶然的历史,而是一位明主才让周郎名垂青史,他没有这样的运气,只能向隅而泣[3]。从少年时代就立志挽救国家危亡、渴望建功立业的杜牧一直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在这种背景下,杜牧赴黄州上任时路过赤壁,在《赤壁》这首诗中含蓄地表达自己怀才不遇、 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情也就不难理解了。
贴近作者的内在心理,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 苏轼二十一岁高中进士,可谓少年得志,进入仕途后的苏轼锐意进取,意气风发,乌台诗案后贬至黄州,多是落魄,仍对朝廷心有余悸,纵使有满腹牢骚,但却欲言又止,因诗文得罪当道的他只能对朝廷的事缄口不言,寄情山水,寓意诗文书画[4]。苏轼的思想融儒、释、道三家,这种信仰折射出在理想上欲有所作为而现实却又无可奈何的“入世”与“出世”复杂矛盾情感,乌台诗案之后,苏轼的内心充满了痛苦与矛盾,一边想摆脱痛苦,寻求一方心安的归属,另一边想改造现实,实现政治理想。作别京城开封,苏轼来到黄州担任职位低微且无实权的团练副使。 黄州位于偏僻之地,远离朝廷,当然无法与京师相比,但是这里的风景却要好上许多,而且看起来十分安静,苏轼曾与朋友们一起多次泛舟畅游,游赏景物,借景抒情,寄情山水。被贬到黄州之后,苏轼创作了大量反映自己对“仕”与“隐”的思考的文学作品,不断思考人生,调整自己的心态,为世人展现了自己的仁意禅心、仙风道骨、旷达乐观的“坡仙形象”。了解了作者是在怎样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心境的条件下抒发情感的,我们也就能理解苏子在《赤壁赋》中享受夜游赤壁之乐,饮酒而歌,开心之际,忽然笔风一转“箫声如泣如诉”,借由赤壁历史古迹想到曹操,悲英雄不复,功业不永,悲个体渺小,生命短暂,悲政治理想难以实现,而后又由“水月变与不变之理”宽解内心悲苦,说服自己旷达地面对人生的超然态度。他能从生命短暂、 人生无常的惆怅和迷惘中解脱出来,是因为他还是那个苏轼,那个儒家的苏轼,那个道家的“弟子”,那个释家的“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