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红色文化涵养大学生理想信念研究

2023-09-08 01:11张丽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18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理想信念红色

张丽

(泰山科技学院,山东泰安 271000)

1 以红色文化涵养大学生理想信念面临的问题

1.1 涵养内容匮乏

2020 年7 月24 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省考察时强调:“要把这些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 ”[1]涵养内容丰富与否直接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树立成效。 红色文化具有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和制度价值,尤其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经过理论印证和实践总结所提出的精神等,要融入新时代大学生血脉,筑牢他们的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但现实中部分红色文化教育工作者墨守成规, 没有对所使用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科学的整理和合理的选用, 导致红色文化所发挥出的教育作用极为有限, 未能满足大学生理想信念培养的需求。

1.2 涵养方式方法滞后

新时代大学生伴随网络成长, 以往的涵养方式方法不再适用,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尤其是主题实践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等,作为涵养大学生理想信念的重要抓手,更要新技术支撑。同时红色文化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缺创新,使得红色文化教育缺乏吸引力,难以引起大学生思想和情感的共鸣,加之新媒体的运用较少,涵养手段创新不足,以及未能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进一步降低了红色文化涵养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效果。

1.3 涵养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当代青年面对着深刻变化的社会、丰富多样的生活、形形色色的思潮,更需要在理想信念上进行有力引导。 ”[2]要发挥出红色文化涵养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应有效果,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前提。但就现实来说,红色文化涵养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形式化、表面化、空心化的情况。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红色文化教育工作者未能准确定位大学生理想信念,没有结合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文化层次等进行分类、分层与分组,片面地进行“一锅烩”,导致大学生的学习成果存在“两级分化”情况;二是红色文化教育工作者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时, 没有制定明确的知识、技能与情感教学目标,设计的教学内容大多脱离实际需求, 以及所采用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也只是迎合兴趣,没有突出课题学习的精髓,进一步弱化了初心使命教育效果。

2 以红色文化涵养大学生理想信念问题产生的原因

2.1 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未得到充分阐释

红色文化是有鲜活生命力的文化,其科学性、前瞻性与开放性决定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而红色文化内涵得不到充分的阐释,主要是因为部分红色文化教育工作者, 未能准确把握红色文化的构建脉络和发展特点。 只是将红色文化片面地当成一种神圣的文化, 没有就红色文化相关知识展开积累,也没有就红色文化价值挖掘进行深入探究,导致红色文化涵养大学生理想信念时, 理论与实践相去甚远,并且缺乏时代精神,使大学生难以提炼出红色文化的本质内涵。此外,红色文化教育工作者未能充分挖掘红色文化内涵, 也是影响红色文化滋养大学生理想信念的重要原因。 部分红色文化教育工作者因自身知识等有限,不能从时空架构、内容体系等方面把握红色文化内涵, 导致红色文化涵养大学生理想信念欠缺理论基础。

2.2 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契合点模糊

红色文化涵养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本质, 就是在认识红色文化对理想信念发挥的作用价值的基础上, 找寻红色文化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契合点,使二者相与为一,形成合力效应。 然而部分红色文化教育工作者未能从理论和实践层面, 挖掘红色文化在涵养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功能, 导致红色文化教育在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功能作用等方面相互脱节。 虽然部分红色文化教育者在初心使命教育中大量引入红色文化资源,但分散化的案例、快餐式的教学, 并不能发挥出红色文化涵养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应有作用,进而影响理想信念培养效果。

2.3 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工作者综合素养有待提高

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工作者是传承、 发展和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力量, 其专业素质和能力直接决定红色文化涵养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效果。 然而部分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工作者没有及时加强思想学习,跟不上时代步伐, 难以找寻红色文化的价值认同感与归属感。 部分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工作者没有加强理论学习,导致理论文化素养未与时俱进。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造的先进文化, 其具有丰富的理论内容,涉猎多个学科知识。 如果文化素养跟不上,那么在提炼、 理解和传扬红色文化内涵时必然受到限制。部分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工作者业务素养不足,比如缺乏工作积极性、讲学能力、教授技巧,以及教育创新能力等, 这都不利于发挥红色文化涵养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功能作用。

3 以红色文化涵养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实路径

3.1 加强红色文化宣传阐释,营造良好的涵养氛围

3.1.1 丰富红色文化宣传内容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 文化需求日益多样化、精品化,文化传播途径的增多,对文化传播内容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具备深厚的内涵、丰富的价值及良好的呈现形式, 才能在海量文化信息中脱颖而出,不会被湮灭在“碎片化”“快餐式”的环境中。 因此,为了更好地传播红色文化,充分发挥红色文化涵养理想信念的作用, 丰富红色文化宣传内容是关键中的关键。 当前红色文化宣传内容具有一定局限性,陈词滥调,导致大学生失去学习热情,悟不透红色文化的深层含义, 理想信念的构建也将随之松懈。因此,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工作者在丰富红色文化宣传内容同时,改进方式方法,使之具有吸引力。“让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能接触了解到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 并以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来引导自己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3]总之,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工作者应在内容和形式上加强红色文化的宣传,打造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环境, 发挥红色文化涵养理想信念的作用。

3.1.2 实现红色文化的话语转换

在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和理想信念培育中,传承、发展与弘扬红色文化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马克思曾经说过:“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 ”[4]要寻找红色文化与理想信念教育的契合点, 关键在于思考如何优化红色文化的话语表达。 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运用红色文化涵养理想信念,更有利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从红色文化中汲取精神给养。当前,大学生所接触的红色文化大多是老生常谈的历史故事,无法与时代接轨,缺乏新颖性,大学生很难联系现实生活,找寻相应的思想和情感共鸣。

因此,必须让红色文化的话语风格与时俱进,让红色文化的内涵蕴意与时同行。在话语风格上,构建平等的认知关系, 避免大学生在接受知识时产生抵触心理和畏难情绪;在内涵意蕴上,配合多种宣传技术手段,将红色文化内容蕴藏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学习与工作中,使之产生更加明显的教育效果,更方便大学生提炼红色文化思想、 智慧与精神。 总的来说,利用红色文化涵养大学生理想信念,就要从大学生喜欢的话语风格入手。只有满足现实需要,具有新鲜感、趣味性、可学习性,才能在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中发挥出应有的效用。

3.1.3 创新红色文化的传播方式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红色文化可通过新媒体进行宣传以达到育人效果。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阶段通过不断探索实践提炼出来的先进文化,具有丰富的人、事、物及魂,只有加强传播方式的创新运用,将契合大学生思想诉求、智慧要求和精神需求的红色文化,精准无误地传递给大学生,才能更好地发挥理想信念培育作用。基于此,高校必须及时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重新定位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的方式与方法。 特别是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以多种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如利用VR、AR、3D 等,进一步丰富红色文化涵养理想信念形式,使大学生深入红色文化情境,在情境学习中收获更多的心得体会和智慧启发[5]。同时高校也要重视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充实理想信念培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相辅相成的。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始终是一把双刃剑, 我们要正确利用好网络技术。 ”[6]组织红色文化教育工作者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研究,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思想精神等,制作更多的精品课件,丰富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学习资源。成立红色文化学习网站,构建专门的资料库、习题库,依托微信、抖音等新媒体,进一步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思想交流,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7]

3.2 开展红色文化特色实践教育, 增强理想信念的体验教育

3.2.1 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红色文化是红色物质文化和红色精神文化的统一体,具有多种文化形态,能够为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施提供丰富的养料。 而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涵养理想信念的功能作用,就必须从思想、精神与行为上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首先, 高校要提高对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的重视度, 加强对思想政治教师思想上的指引和价值上的引导。 在准确把握红色文化特色实践教育方向的基础上, 提高思想政治教师对红色文化教育的认知能力, 以促进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改善学生对学习红色文化的情感态度。 只有让大学生在思想上获得学习红色文化的动力, 才能为增强理想信念体验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高校要从现实角度出发,加强红色文化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 包括师资队伍、课程资源、课时安排等, 都要根据学生的素质发展和能力构建需求进行完善,确保红色文化教育深入学生群体,得到学生的广泛支持与认可。

最后, 高校要重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虚拟网络空间建设,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红色文化教育平台,构建红色文化涵养理想信念的传播矩阵。可以结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加强红色文化宣传,比如,依托纸媒传播红色文化故事, 依托微信群分享红色文化资源等, 进一步打通学生接触和吸收红色文化的途径, 以此扩大红色文化在学生心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3.2.2 举办特色实践活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也是转化思想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于实力用处,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 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8]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红色文化教育,坚定理想信念,高校应当结合学生的思想诉求、精神需要与学习需求,开展特色实践活动, 使学生在红色文化实践学习中汲取政治信仰、道德品格、理想信念、精神品格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比如,高校根据时代精神要求,结合红色文化内容,开展以感知和体验为主的表演活动。 通过让学生自主搜集与活动主题相关的资料,创编音乐、舞蹈、话剧、小品等节目,以表演的方式诠释红色文化内涵, 使学生在表演和观赏中接受思想情感的熏陶; 高校定期组织学生参观红色革命圣地, 感知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的人生经历与心路历程, 挖掘中国共产党人践行理想信念的过程,从中收获思想和精神给养。

3.2.3 优化纪念仪式设计

纪念仪式具有凝聚人心、 感化人心及教育人心的作用,通过营造强烈的情感氛围,唤起学生爱国精神、民族气节、革命意志、上进意识,以及对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为了使学生接受红色文化的洗涤,端正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高校应当优化纪念仪式设计,依托纪念仪式传递红色文化精神。首先,高校要重视增强纪念仪式的红色底蕴,铺垫尊重、瞻仰红色文化的情感基调。在还原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用真实的人物事件,包括对事件背景、起因、过程与结果的挖掘, 振奋学生的精神和激励学生奋发向上。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尊重革命先烈的榜样,让学生认识到用何种心情、何种态度纪念革命先烈。其次,高校要用红色文化符号渲染纪念仪式氛围, 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内容达到涵养理想信念的效果。 最后,高校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拓展纪念仪式的传播路径。 依托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势,以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形式构建纪念意识情境,使学生结合线上及线下更深入地学习红色文化,汲取红色文化精神,进而升华理想信念。

3.3 优化红色文化教育的方式, 提升理想信念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3.1 采取多样化教育方式

千篇一律的教育方式, 不仅弱化了教育质量和效果, 也会让学生逐步丧失学习兴趣和挖掘自我潜能的机会。 红色文化是理想信念培育不可或缺的资源,优化其教育方式。为了提升理想信念培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高校必须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 首先, 高校要指导教师群体加强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研究力度, 找寻红色文化教育与理想信念培育的契合点,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使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被动转为主动,从机械转为灵活,全身心地学习红色文化精神。比如,在理想信念教育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项目学习法等先进教学方法。通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学生在深入学习红色文化中,挖掘出红色文化所蕴含的价值理念。 其次,高校要指导教师群体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以及加强与学生的思想交流。 教师通过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 使学生在感受高尚的师风师德中提炼红色文化精神。 教师可找寻一些关于人生理想的话题,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与学生就如何做人做事进行探讨。 教师需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思想深度、处世方法,进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智慧启发。

3.3.2 开展专项主题教育

专项主题教育是夯实大学生理想信念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大学生汲取理想信念价值的有效手段。为了使学生从红色文化中坚定理想信念, 高校开展专项主题教育。 首先,高校定期开展主题宣讲活动,组建学生宣讲团。通过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党史党性内容, 使学生从中国共产党创造的红色文化中领悟红色精神的伟大之处。其次,高校定期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通过找准红色文化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的契合点,以“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为契机,开展参观红色文化遗址,革命烈士纪念、观看抗战影片、誓词宣讲等活动,促使学生受到更多的思想启迪。同时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培育学生理想信念提供充足的养料。最后,高校建立专项主题教育常态化机制, 推动红色文化涵养理想信念的教育效果。通过制定明确的活动制度,使教师将专项主题活动的开展作为重点工作, 加强活动方案的设计、活动策略的实施,确保学生在专项主题活动中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及学有所用。

3.3.3 坚持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统一

“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 ”[9]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能形式化、表面化、空心化,需要坚持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统一。一直以来, 受传统教育观念和应试教育体制的双重影响,很多高校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 为了改善这一情况,高校应当加强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在理论教育方面,高校应组织教师群体加强红色文化涵养理想信念的研究,深层次挖掘红色文化的内涵, 理清红色文化的内在逻辑,以丰富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将红色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 确保学生能够学有所成。 在实践教育方面,高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给予更多应用理论知识的机会, 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提升智慧才干,夯实道德修养,使红色文化入脑、入心、入行。在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高校应始终坚持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 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 将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内化成学生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动力。

3.4 加强红色文化宣传教育人才队伍建设, 为涵养提供有力保障

3.4.1 提升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养

要发挥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的作用价值, 加强红色文化宣传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 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10]教育工作者只有具备先进的思想意识,扎实的知识储备,过硬的教育技能,才能准确无误地落实红色文化宣传教育,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提供丰富的滋养。 这无疑对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而为了坚定红色文化涵养理想信念, 高校就必须将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养作为重中之重。首先,高校要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政治素养。 通过加强党章、党史、党性与党纪等方面的学习, 进一步坚定教育工作者的政治信仰,使他们能坚守初心,践行使命,将教育工作落实到位。其次,高校要提高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有开阔的视野思维,扎实的知识储备,良好的教学能力,还要善于从红色文化中汲取养分,实现专业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教育内容的选定,教育方法的创新,教育活动的实施等,都是教育工作者必须夯实的基础技能。只有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才能让红色文化教育有更多的施展空间, 为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打下牢固的根基。 最后, 高校要提高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传播文化知识,传授做人做事道理,还要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引领学生成长和指导学生成才。 马克思指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 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 ”[11]可见,教育者当为受教育者的表率,为受教育者做出榜样示范。 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用饱满的工作热情、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高度的责任意识,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培养学生。

3.4.2 完善专业的红色文化研究队伍

任何事业的建设与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价值,才能让事业工作顺畅,取得更加理想的成果。 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涵养效果, 就必须完善专业的红色文化研究队伍。 当前,高校对红色文化的研究有待提高,相应的队伍建设较为薄弱,所以高校必须投加人力、物力、财力与技术资源,尽快构建能够适应时代教育要求的红色文化研究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要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 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12]。

首先,高校要加强红色文化专业人才的引进,同时各地政府也要给予大力支持,尤其是政策、资金的扶持,以吸引更多的红色文化专业人才走进高校。其次,高校要加强对教育工作者红色文化的教育力度。通过定期组织开展红色文化学习活动, 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全面提高全校教师的红色文化素养,为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提供理论保障和智慧支持。同时组织教育工作者加强对红色文化的研究,从红色文化中提取更多可用于培育理想信念的素材,加强教学经验心得交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而为学生学好红色文化知识和提炼红色精神创造良好环境。 最后,政府要牵头本地区的高校专家学者、党校教师、纪念馆讲解员和红色教育培训讲师,对本地区的红色文化展开系统化的研究, 打造本地区红色文化品牌,为本地区的人才培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4.3 完善人才队伍选拔评价激励机制

为了发挥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涵养作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政府和高校需严格把关教育人才的使用。 通过完善人才队伍选拔评价激励机制,营造“能者上,不能者下”的工作局面,给予能者施展才能的空间,才能吸引和留住教育人才,发挥教育人才的作用价值。首先,着手完善红色文化宣传教育人才队伍选拔机制。根据教育政策要求、教育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科学的人才选拔标准,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面向社会选拔红色文化专业人才。相关部门人员要严把考核关,重点考核政治素养、专业素质,根据笔试和面试综合成绩,选拔成绩优秀、潜力十足的人才。 其次,着手完善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奖惩机制。不能区别对待红色文化专业人才,必须建立工作奖惩制度。针对工作能力突出的人才,给予必要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 促使他们再接再厉,在岗位工作中创造更大的价值。 总之,红色文化专业人才是推动理想信念培育的核心力量, 必须依托良性的奖惩制度,构建良性的竞争氛围,给优秀的红色文化专业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领导人民群众创造的先进文化,它蕴含丰富的思想、智慧与精神,是当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力量。 为了发挥红色文化对理想信念的涵养作用,必须结合相关理论,深刻认识以红色文化滋养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必要性, 充分了解红色文化涵养大学生理想信念面临的问题及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寻以红色文化涵养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实路径,从而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理想信念红色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追忆红色浪漫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精彩晚会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