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代发
再次坐在窗明几净的办公室,我不禁思绪万千……
2019年4月,接到驻村消息的第一时间,我激动又忐忑。一边是心存“为人民服务”的意愿、到基层锻炼的激情,一边是放心不下才出生数月的稚子。6月,我来到贵州省赫章县雉街彝族苗族乡木冲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木冲村地处边远山区,有6个村民组、418户、1968人。初来乍到一切不熟悉,又正值脱贫攻坚决胜期,时不我待。一个月内,我走遍了全村每家每户,了解村情民意。笔记本上记录的100多个问题,让第一次下基层的我如被巨石压得喘不过气。我给自己打气:这时候绝不能退缩。
大家反映最集中的是风电征地土地纠纷问题。2017年,木冲村引进风电项目并进行了征地,涉及5个村民组,但村民存在分歧,235万元征地补偿款如何分配也被搁置下来。为充分了解情况,我走访了老党员、村民组组长以及有意见的农户,条分缕析形成问题台账。针对具体问题,我带着大家召开院坝会、村民组会议、村民代表大会,讨论解决办法。其中,对丈量土地有歧义的,找三方公司进行实地丈量。最终,村民达成一致,征地补偿款得以顺利发放。
这件事情是我担任第一书记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驻村4年,我化解矛盾纠纷40余起,有力维护了群众利益。
俗话说,村庄发展关键看支部。驻村不久,我发现村“两委”班子凝聚力、战斗力不足,个别村干部“撂挑子”现象严重,整顿队伍势在必行。我开始在村里寻找后备力量,鼓励2名年轻人加入村干部队伍,还培养了2名村正职后备干部、2名副职后备干部,每年培养4名入党积极分子,为建强基层战斗堡垒打下坚实基础。
木冲村属于非贫困村,但仍有不少困难对象。为了保障好他们的生活,我和驻村工作队、村“两委”成员走访核实,将46户146名困难对象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还为29户申请就业岗位,输出劳动力158人,比如组织人员到木冲村发达矿业、乌蒙公司、珠市园区就业。
周志宣家是我走访中遇到的最困难一户。周家有8口人,他和妻子在家务农,父亲长年卧病在床,4个孩子还在上学,而且对家里环境卫生不太在意。根据周家的情况,我按程序把他家纳入低保边缘户,为他妻子介绍了鞋厂的工作,每月工资4000元,还为周志宣申请了护路员的公益性岗位。清洁护路的工作也让他在潜移默化中更加注重卫生,家居环境得到了改善。
乡村振兴,发展产业促增收是关键。在分析木冲村资源情况之后,我们发动村里14个养殖大户引导村民发展牛羊猪养殖,同时探索“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种植业。四年来,种植了万寿菊、魔芋、莲花白、白菜、青菜、青储玉米、苦荞等作物。木冲村人均年收入从2019年的9800元增长至目前的13300多元。驻村4年,我为木冲村争取各类项目资金1533.12万元,帮助村民实现了增收,改善了村子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
一个月前,我结束了驻村工作。再次回到工作单位时,我心里多了一个叫“木冲村”的地方,那里是我挥洒汗水的成长之地,也是村民富了、环境美了、群众笑了的乐居之地——这是给4年驻村时光交上的一份答卷。黔贵大地如诗似画,处于历史变革浪潮中,我们将始终不忘初心、不负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