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刚,张响英,李小芬,张 蕾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泰州 225300)
物种延续、品种改良、畜禽生产均离不开繁殖这一关键环节,随着规模化、集约化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繁殖技术在现代畜牧生产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动物繁殖》作为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必修职业技术课程,是农业农村部职业鉴定中心“家畜繁殖工”考证的基础,本课程主要研究畜禽繁殖现象,揭示畜禽繁殖规律,在优质、高产、高效的现代畜禽繁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响应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从行业领先企业家畜繁殖工的岗位核心技能出发,将新品种、新技术、新标准贯穿项目任务的全过程,构建了模块化课程结构,采用“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同时将劳动教育、“三农”情怀、工匠精神等融入到教学过程,提升职业素养、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面向畜牧兽医行业主管部门、大型畜牧企业开展广泛专业发展和人才需求调研,对接国家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标准、家畜繁殖工国家职业标准,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将课程内容重构为精液品控、发情鉴定及输精、动物繁殖新技术、繁殖综合管理4 大模块,共计64 学时,设置了精液采集、精液质量检测、精液保存、发情鉴定及输精、发情控制、胚胎生物工程、早孕诊断技术、繁殖综合管理等8 个项目(表1),推进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服务于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在提升学生技术技能的同时,强化劳动教育,增强学农爱农的决心,培养严谨务实的职业精神,助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
表1 教学任务课时分配
以第三模块“动物繁殖新技术”为例,围绕现代畜牧业发展对新品种、新技术、新标准的要求,设计了胚胎生物工程、早孕诊断技术两个项目六个任务共16 个学时,学生可以系统学习动物繁殖新技术机理和调控机制,强化操作技能,并灵活应用于现代畜牧生产中。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对接职业岗位总结
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作为设计主线,系统设计教学任务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秉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依托智慧教室、校内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灵活运用问题导向、角色扮演、任务驱动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教师由课堂讲授者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由被动听课变为主动学习,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完成项目所设定的工作任务,提升真实职业情景所需的岗位能力,推进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有效对接,落实了德技并修、工学结合。
1.3.1 学情分析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畜牧兽医专业二年级学生。前导课程为《动物解剖生理》《动物遗传育种》,后续课程为《养猪与猪病防治》《牛羊生产与牛羊病防治》《养禽与禽病防治》等,在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学生通过《动物解剖生理》《动物遗传育种》等前导课程的学习积累,已具备了动物生理结构、品种培育和利用的基础知识。
以模块三动物繁殖新技术为例,根据课前中国大学慕课平台的学习数据以及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学生对于动物繁殖基本技术有初步认识,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信息来源丰富,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观点、新理念,并善于创新,具有一定的团队协作意识。同时普遍缺少到企业一线实践经历,对动物繁殖新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感兴趣,因此我们创设真实情景,在智慧教室和实训基地开展理实一体教学,提升技术技能,培育职业素养。
1.3.2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以畜牧兽医专业国家教学标准为遵循,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家畜繁殖工岗位能力要求,对教学内容和学情进行分析,确定本模块的教学目标。基于学情分析和上述目标,将实操性强、技术关键的胚胎移植过程、早孕诊断方法确定为教学重点,围绕重点内容,借助虚拟仿真、动物模型等,理实一体教学和强化训练的方法,完成实践操作,提升职业技能。根据教学经验和调研反馈,将理论性强、抽象复杂的受精生理、妊娠生理、性别控制机理确定为教学难点,围绕难点内容,通过生产案例、问题导向及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1.3.3 教学策略设计
综合考虑学情和教学重难点,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通过“课前预习、课中内化、课后拓展”,紧扣“预习新知、领取任务、训练技能、探究原理、巩固已知、拓展提升”六个环节,灵活运用问题导向、角色扮演、任务驱动等多样化教学方法,学生在线上自主学习数字化课程资源,线下开展理实一体教学,形成“三段六步式”教学方案,充分发挥本校一流的智能型教学环境、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作用,全面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数字化资源学习感知内容。课前教师发布任务,学生到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查看学习任务,自主学习课件、视频、动画等课程资源,初步完成知识点和技能点学习。
测评分析明确教学重难点。教师根据平台学生学习数据和测评情况,确定课中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采用有针对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探究和自主学习能力。
典型生产案例引入教学任务。根据学习内容,在校内智慧教室进行教学,教师以案例导入或视频展示的手段引入,以《性别控制》为例,首先引入“奶牛场只让奶牛生母牛,是真的吗”案例,再以规模化奶牛场使用性控冻精为代表的典型生产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比较,融入课程思政点,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时效,培育职业精神。
真实工作任务创设教学情境。引入以《胚胎移植》为代表的真实工作任务,在校内实训室开展教学,通过任务驱动、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教师演示,学生实操来解决学习重点。
理实一体训练技能。选取企业典型案例以任务驱动开展教学,以《羊的早孕诊断》为例,在校外现代化养殖基地进行教学,基于企业真实工作流程设置实训任务,引出教学难点、采取小组分工协作,攻克教学难点,通过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和企业评价综合评定任务完成度,实境实岗开展操作训练,工学结合内化学生职业核心技能。
线上线下教学评价促进教学反思。线上学习成绩(占40%)主要包括知识点自学、随堂测验、讨论发言、作业测验等,由课程平台自动实时统计;线下学习成绩(占60%)主要由课堂表现及发言、任务完成情况、成员互评、老师及企业导师评价等组成。通过综合评价,精准对标学情,打造高效课堂。
基于多元评价强化职业素养。教师参考多元化评价结果推送课后个性化作业,并指导学生关注校企合作单位动态,了解行业新技术、新标准和新工艺,强化职业素养,为将来从事畜牧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企业生产任务中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选取企业典型案例,以任务驱动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展理实一体教学,强化职业能力培养,根据项目实操评价和线上学习数据,学生知识、技能目标达成率为95.6%和96.2%,优秀率为25.3%和22.7%,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教学过程中,将生产过程和教学实施过程有机对接,同时加强不怕脏、不怕累的劳动精神和科学严谨的工匠精神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强化科学严谨、规范安全的职业素养。
本课程配套的在线开放课程《动物繁殖》获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了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中国大学慕课平台进行了成果的推广应用,目前学习者2 万余人,包括国内开设畜牧兽医专业的院校和从事动物繁育的社会学习者,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随着畜牧业发展转型升级,新品种、新技术、新标准的出现,对畜牧兽医从业者的职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课程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引入现代畜牧生产中先进技术和典型生产案例,重构课程模块,基于职业情景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运用任务驱动、问题导向、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基于数字化教学资源,精准对标学情,实现“做中教、做中学、学中研”,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涵养工匠精神,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遵循高职教育规律,推进工学结合、理实一体教学模式改革,依托校内外生产实训基地,在真实的职业环境,校企双师进行授课,共同参与教学评价,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实现“职业技能+职业精神”的并重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提升。
教学过程中,一是结合做好畜产品安全的重大意义,让学生牢记以培育优良畜禽、生产健康畜产品、保护生态环境、提升我国畜牧业的生产水平为己任。二是以实训场所整理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态度。三是讲述老一辈繁殖育种学家为了品种繁育的坚守故事,让学生坚定投身农业的决心和信心,主动肩负起兴农报国的使命,培养学生“学农、爱农、为农”的职业情怀,争做“一懂两爱”新型农业人才。
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线上课前预习新知识,对课程的PPT、视频、动画资源进行了学习,课后通过习题和测验进行了巩固,线下通过理实一体对操作技能水平进行了训练,线上线下两部分时间的合理分配,特别是教师进行实践操作示范讲解如何更合理的分配,是以后需要改进的地方。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在面对海量的线上资源时,对于哪些是主要内容,哪些是次要内容,主次难以区分,大多数学生只是为了完成线上作业进行被动学习,在后期的教学实施中,需要注意加强学生整合资源能力的培养,改进教学评价内容以激发学生收集、整理、归纳、应用、评价、创新教学资源服务学习的积极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继续做好差异化、个性化和智能化的教育。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方案指出[1]:应充分反思在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过程中经验不足,总结在课程思政、素养教育、重点难点突破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做到设计理念、教学实施与育人成效的有机统一。李冰洁[2]在教学实施中把疫情防控和生命作为课程思政的主元素,将“勤学、勤劳和勤奋”做为劳动教育的主旋律,胡倩倩[3]提出教学实施中创设的工作情境与临床还没有达到真正的零距离,因此需加强临床课堂建设,使课程课堂、网络课堂、临床课堂三合一,后期通过临床实习进一步加强教学效果。李丹[4]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以生产一线真实鸡新城疫抗体水平、猪伪狂犬病毒检测项目为载体,达到“由理论到实践、由模拟到实战、由训练到应用”的统一。本课程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将进一步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继续深度挖掘专业课堂思政育人功效,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把职业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有机融合教学过程,推进教学改革,培养更多“一懂两爱”人才,为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