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淑玉
图|作者提供
旋盘,又称“舞冰盘、转碟、耍碟、耍碗、耍花盘”等,是我国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杂技技艺。旋盘时,艺人在地上铺一块蓝布,然后手执一根细棍,把碟碗之类放在棍的顶端,使其旋转;耍的过程中,能把木棍衔在口中,也能把碗碟转移到一个木架上,令其转动依旧;此外,还可以兼旋小枪刀、叉子鱼等物件,所以也称为“什锦杂耍”。①
旋盘在汉代已有出现。汉代画像砖石、壁画和陶俑中,有许多旋盘的形象。辽宁辽阳棒台子汉墓汉代旋盘图壁画中,就有百戏艺人双手各持一棍耍弄一只碟子的生动形象。四川羊子山东汉画像石画面上层四人正在做弄丸表演,下面四人中左边第二人正在做旋盘表演。右边二人,一人跳盘鼓舞,一人表演徘优戏(见图1)。四川郫县出土的东汉画像石《宴乐杂技》图下部左侧有四人表演舞蹈和百戏,三个长袖艺人正在跳舞,一人为旋盘伎,正在旋转,舞者后面有二人在抚琴伴奏(见图2)。
图1 四川羊子山东汉画像石之旋盘弄丸图(四川成都出土)
图2 四川郫县东汉画像石《宴乐杂技》之旋盘伎图(四川郫县出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舞盘(杯盘舞)与今天的舞盘已十分相似。《宋书》卷二十一考证《乐志四》所引晋人《杯盘舞》诗有“天与日,终与一,左回右转不相失。筝笛悲,酒舞疲,心中慷慨可健儿。”“左回右转不相失”描绘的即是舞盘。《晋书》卷二十三《乐志》载,晋太康年间(280—290 年)到处表演“晋世宁舞”,“手接杯盘而反覆之,歌曰‘晋世宁,舞杯盘’。识者曰:‘夫乐生人心,所以观事也。今接杯盘于手上而反覆之,至危之事也。’”1958 年,在吴桥县小马场村出土了距今约1500 年的南北朝东魏时期的古墓壁画,描绘了舞盘(见图3)等杂技表演。
图3 吴桥舞盘图(河北吴桥小马场村出土)
唐代长安的魔术杂技节目繁多,有走绳、弄丸、跳剑、倒立、翻筋斗、过刀山、柔术、旋盘、驯象、驯犀、猴戏、鱼龙曼延、吞刀吐火、分身术及各种变戏法等,达数十种之多。唐段安节《乐府杂录·鼓乐》载:“乐有搭鼓,即腰鼓也……又有踏谣娘、羊头浑脱、九头狮子、跳丸、吐火、吞刀、旋盘、斤斗,悉属此部。”甘肃敦煌莫高窟第361 窟壁画唐代倒立旋盘图片段(见图4),壁画中有一描绘儿童旋盘的图像,图中一小儿反弓四肢据地,一小儿单足立其腹上,而另一足与双手各旋转一盘。这与《乐府杂录》中记载的以竹竿挑起瓷盘旋转不坠的技艺完全类同。②宋代旋盘叫“杂旋伎”。宋代宫廷百戏尤盛,项目有“蹴鞠、踏跷、透门、杂旋、狮子、弄枪、玲瓶、茶碗、毡龊、碎剑、踏绳、上竿、筋斗、拗腰、打弹丸之类”。(《宋史·乐志》)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百四十七《乐考》记载宋朝杂乐百戏,有踏球、蹴球、踏蹯、藏挟、杂旋、弄枪碗瓶、龊剑、踏索、寻橦、筋斗、拗腰、透剑门、飞弹丸、女伎,百戏之类皆隶左右军而散居,每大飨燕,宣徽院按籍召之。
图4 唐代倒立杂旋百戏图壁画[临摹](甘肃敦煌莫高窟第361 窟壁画)
“旋盘”至明清不断创新,出现了头顶转盘、鼻顶转盘、转盘翻跟斗,还出现了矛尖对矛尖转盘,即为“什锦口扦(杂拌子)”类转盘节目的雏型。有的以巧取胜,如杂拌子,其基本动作是口含一支小棍,手中拿着另一支顶端旋转着盘子的小棍,把这支棍底端放在口含的棍尖上,让它们互接着,上面的盘子旋转,同时带动其下棍上的丝穗活动起来,常见的有“对刀”“跳鱼”等,棍尖对棍尖旋转,十分新奇。还有以数量取胜,据李斗《扬州画舫录》及蒋士铨《新乐府》描写,艺人在十余根竹竿上各旋一盘,然后分插在身体各处而旋盘不坠。《扬州画舫录》卷十一载“舞盘”之技时说:“置盘竿首,以手擎之,令盘旋转。腹(复)两手及两腕腋、两股及腰与两腿,置竿十余,其转如飞。或飞盘空际,仍落于原竿之上。”清蒋士铨《京师乐府词·弄盆子》载:“先掷一盆当空起,再持一竿拄盆底;竿头盆转如旋床,持竿之人目上视。竿竿衔尾次第续,忽直忽弯随所使;露盘端正向天承,莲华偏翻任风倚。竿人举趾飘惊鸿,疾行缓步仍从容;乃知持竿若把笔,收撒顿挫皆中锋。有时作势令盆滚,竿欲离盆盆自稳;暗里抽竿盆不知,仍剩一竿相播引。以竿植地足挽之,双手合掌不肯持;回眸视盆尚旋转,宛若天龙献钵随禅师。须臾竿绕肩左右,优昙乱开珠四走。旁人惊恐彼失笑,盆乃完全竿脱手。吁嗟乎,尔作游民身手利,何不从师舞剑器。不见飞仙肉身名沈光,军中共拜王铁枪。”③清人李声振《百戏竹枝词》中有《舞冰盘》诗一首,诗云:“矗矗高撑玉一竿,竿头旋转舞冰盘。虽然不贮金茎露,已似铜仙掌上看。”其诗序云:“以瓷盘置小竹竿上,旋舞不堕,都门有之。”(《中华竹枝词全编》,北京出版社,2007 年版,第62 页)
清代还出现了一种“旋盘”新技巧,即“活转盘”。“活转盘”全凭手腕功夫,使小竹竿不停地沿着盘底画圆圈以带动盘子旋转。表演时双手各握一至数根细竹竿,盘儿在竿头飘动,犹如彩蝶纷飞。演员做“下腰”“头顶”“骗马”“滚翻”等动作。兰陵夏患生在《京华百二竹枝词》中描写当时一位年仅十三岁的北京小演员杨德顺,转盘技术颇为高绝:“一十三龄杨德顺,神乎技矣太超群。双盘戏舞如飞燕,就里还翻筋斗云。”他左右各执一盘站在三层桌上,后提跟斗,翻身下桌,手中竿上盘子照常旋转,难度更大,更加惊险神异。大英图书馆典藏的中国清代外销画《中国街头各行业人物》中有一幅“耍碗图”(见图5)。该图描绘了当时民间耍碗的画面,画面右侧还有一段图释文字:“此中国耍碗之图。其人用碗一个,在棍头上耍转。又用木架浮摆,能在棍头上将碗放在架上飞转,不能掉,也可衔在口内耍之。又有小刀枪、叉子鱼等物,亦可浮摆耍之,名曰什锦杂耍。”英美烟公司于1905 年设计出品的烟画中也有一张“耍盘子”烟画(见图6)。
图5 耍碗图
图6 英美烟公司出品的“耍盘子”烟画
在清代绘制的《崇庆皇太后万寿图》和《胪欢荟景图册》图卷里,可见多处绘有转碟(碗、杯、瓶)之技,可见此杂技在当时之盛行。《崇庆皇太后万寿图》第一卷有一艺人正双手转碟(见图7);第二卷有三位艺人正在摆地摊表演转碟,地摊的红毯子上摆放了各种器皿,两人以竿顶碗,一人在毯子旁开解包袱(见图8)。《胪欢荟景图册》里有四个艺人正在转动着碟、碗、杯子、瓶子等(见图9)④。
图7 清《崇庆皇太后万寿图》第一卷之双手转碟[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图8 清《崇庆皇太后万寿图》第二卷之转碟地摊[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图9 清《胪欢荟景图册》[局部]之四人转碟表演
民国时期,“旋盘”依旧是民间喜闻乐见的杂技项目。据《杭州市志》第七卷(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23 页)载,民国时期杭州街头巷尾、空阔地带常有杂技演出。班子大多由家庭成员组成,在广场上搭一座大篷帐,篷内围一块布幔,中央为表演区,四周可容纳四五百观众。篷内可表演魔术、飞车走壁和各种杂艺,节目有“走钢丝”“空中转人”“顶碗”“流杆挂人”“双上云梯”“晃板”“巧耍花缸”“顶花坛”“转碟”“刀火门”等,这类杂技班流动性大,每到一处演出三至五天⑤。
新中国成立后,“转碟”技艺发展很快。20 世纪50 年代中期,战友杂技团演员乔平海表演的《转碟》,凭借以双手取10 副瓷碟的突出技巧,获得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金质奖章。此后北京、前进、中国、沈阳、南京、战士、武汉、铁道兵等杂技团发挥各自优势,创造了许多新的技巧。北京杂技团演出的《女子转碟》,主要技巧有“两手各旋转四块普通家用瓷碟,表演戏曲中的叠肩起”等。此外还有杭州杂技团表演的《六人转碟》,前进杂技团、沈阳杂技团的《集体花盘》,在技巧和艺术处理上也有突破。⑥20 世纪80 年代,杭州杂技团的《转碟》可以双手耍弄12 副盘子,同时表演球子顶、小顶翻下、单手持盘头顶倒立等系列动作。
注释:
① 聂传学:《百戏奇观》,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 年,第238 页。
② 崔乐泉:《图说中国古代百戏杂技》,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6 年,第101 页。
③ [清]孙殿起辑,雷梦水编:《北京风俗杂咏》,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 年,第34 页。
④ 李季主编:《盛世华章:中国1662—1795》,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8 年,第306 页。
⑤ 任振泰:《杭州市志》(第七卷),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223 页。
⑥ 夏菊花:《中国新文艺大系·杂技集(1949—1982)》,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 年,第1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