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在急诊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2023-09-07 05:12:08徐慧吴红艳蔡倩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13期
关键词:酮症酸中毒机体

徐慧,吴红艳,蔡倩

1.盱眙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盱眙 211700;2.盱眙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苏盱眙 211700

目前,社会发展速度变快,生活水平较高,饮食结构变化造成的多种慢性疾病发生率越来越高,而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慢性疾病,机体血糖水平长时间处在较高状态,机体代谢异常,不及时调控血糖指标,则会增加不良并发症的发病概率[1]。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胰岛素状态紊乱,会引起人体蛋白、糖代谢和脂肪代谢紊乱现象,从而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症,患者出现恶心、脱水、意识不清乃至休克的临床症状,需要尽早进入医院急诊科室进行治疗,避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2]。常规急诊治疗只能在短时间内对病症进行有效控制,长时间用药的疗效不明显,而胰岛素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的应用概率高,合理使用则会有效调控机体血糖水平,提高患者预后状态[3]。为了进一步分析胰岛素急诊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本文选取2019 年1 月—2022 年12 月期间盱眙县人民医院急诊治疗的60 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本院急诊治疗的60 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研究,信封法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性12 例,女性18 例;年龄31~82 岁,平均(56.37±2.59)岁;糖尿病病程2~14 年,平均(6.37±2.02)年。观察组男性14 例,女性16 例;年龄30~79 岁,平均(56.28±2.17)岁;糖尿病病程1~13年,平均(6.33±2.06)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且患者符合诊断标准,无恶性肿瘤或肝肾障碍性疾病,均在同意书上签字。

1.2 方法

对照组单纯开展急诊常规疗法,如纠正酸碱度、科学补液,合理应用氯化钾药物,但注意氯化钾每小时补充量应低于1.5 g,避免意外事件,若血糖水平极高(20 mmol/L~hi),临时给予胰岛素4 U 皮下注射。

基于急诊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开展胰岛素治疗,静滴胰岛素(国药准字H10 890001;规格10 mL∶400 单位)和生理盐水,注意结合患者实际耐受度,科学调节液体滴注速度,每小时胰岛素注入量不可超过10 U,同时对患者血糖指标变化进行密切监测,结合血糖降低状况,调节滴注速度,针对血糖水平处在13.9 mmol/L 阈值的患者,混合静滴胰岛素与葡萄糖,直至患者酮症酸中毒症状消失不见,临床检测结果呈现阴性,则及时停止药物静滴,改予皮下胰岛素多次注射继续降糖治疗,针对皮下注射不耐受患者,可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同时评估患者体液流失程度进行合理补液。

1.3 观察指标

测定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同时记录血糖达标时间、尿酮转阴时间;统计两组患者低血钾、低血糖以及昏迷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具体判断标准是:①显效为待治疗完成,患者临床症状完成消失,生命体征处在稳定状态。②有效为经过相应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者得到明显缓解,生命体征相对稳定。③无效为未见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有效例数+显效例数)/每组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运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和率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对比

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水平比较(±s)

?

2.2 两组患者血糖达标与尿酮转阴时间对比

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尿酮转阴时间与对照组相较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糖达标与尿酮转阴时间比较[(±s),d]

表2 两组患者血糖达标与尿酮转阴时间比较[(±s),d]

?

2.3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情况比较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症病情相对严重,虽是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状,但是也会因呼吸道、胆道、感染或者高度酗酒问题诱发,然而绝大多数病人呼吸道、胆道、感染这些不良症状的出现,主要因素在于糖尿病[4]。一旦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问题发生,则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引起脱水、休克等临床症状,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降低生存质量[5]。对于酸中毒问题的出现,临床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已经明确糖尿病患者内部环境酸碱度失衡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主要原因[6]。就目前而言,常用的治疗手段是补液,对患者补充酸碱平衡液进行良好补充,可以保证机体酸碱度平衡状态,提高内环境的稳定性,然而急诊科室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病情更为急促,加上糖尿病病情的影响,常规急诊治疗手段往往难以获得理想的治疗成效,患者预后效果不良[7-8]。鉴于此,在急诊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应用胰岛素药物,逐渐成为了急诊医师面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常用治疗手段[9]。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诱发因素多样,发病机制相对复杂,内分泌激素紊乱状态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胰岛素浓度,引起拮抗激素异常升高现象,破坏机体脂肪和蛋白的良好代谢,最终造成机体电解质紊乱现象,继而出现酮血症或酸中毒问题,病情严重也会造成器官衰竭问题,生命威胁性极大[10-11]。合理应用胰岛素药物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减弱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程度,避免不良感染问题,保证患者机体功能,但是需要注意静滴浓度与速度,一旦药物浓度高或者低速快,则很容易引起患者低血糖症状,所以针对部分情况,临床也会提供胰岛素泵用药,胰岛素泵有助于稳定患者血糖水平,确定用药速率和时间,确保患者实际所需,对患者糖尿病病程进行良好调控,甚至可以适当减少皮下注射次数,避免患者过于痛苦[12-14]。本文观察组血糖指标、血糖达标时间和尿酮转阴时间、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与对照组相比更优(P<0.05),说明胰岛素急诊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效果相对确切,安全性较高。胰岛素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应用频次较广,能够维持人体血糖稳定,避免机体酮体形成,抑制患者脂肪分解状态,避免低糖异发生,也可以纠正人体末梢组织在糖和酮体的利用度,辅助应用在急诊常规治疗中,会显著提高治疗效果[15-16]。李秀芬[17]研究中“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尿酮转阴时间和血糖达标时间短,治疗有效率(97.56%)高(P<0.05)”;张光民等[18]研究中:B 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 组(P<0.05)。这些文献报道结果和本文几乎一致。

综上所述,胰岛素在急诊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较高,是理想的急诊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酮症酸中毒机体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瘤胃酸中毒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中老年保健(2021年7期)2021-08-22 07:40:46
二甲双胍与乳酸酸中毒及其在冠状动脉造影期间的应用
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表现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1例
某柴油机机体的设计开发及验证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的临床观察
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预防及治疗策略
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8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