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之丘地望辨析

2023-09-07 13:10:16钟周铭
文史杂志 2023年5期
关键词:轩辕燕国黄帝

钟周铭

摘 要:轩辕之丘作为黄帝的出生以及建都之地,地望大致在河南新郑一带。传世文献中的记载应该信从,不能盲目疑古。弄清轩辕之丘的地望,有助于探索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

关键词:黄帝;轩辕之丘;地望;信古

轩辕之丘,史传为黄帝的出生以及建都之地,它的地望对于探索中国古代文明起源意义重大。《史记·五帝本纪》曰:“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集解》引谯周曰:“有熊国君,少典之子也。”引皇甫谧曰:“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在“黄帝居轩辕之丘”该句下皇甫谧又曰:“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黄帝受国于有熊,而有熊又地处河南新郑,似乎轩辕之丘也应在此地才对。但有学者“疑古太甚”,随意质疑文献记载的可信性。

《山海经·海外西经》记载:“穷山在其北,不敢西射,畏轩辕之丘。在轩辕国北。”文下袁珂注曰:……因巫咸国在其南,去此不远也。巫咸,《全上古三代文·古逸》载:“昔黄帝与炎神争斗于涿鹿之野,将战,筮于巫咸,曰:‘果哉!而有咎。”[1]《史记·封禅书》亦载:“伊陟赞巫咸,巫咸之兴自此始。”《索隐》:“案《尚书》,巫咸殷臣名,伊陟赞告巫咸。”巫咸同黄帝集团发生关系,活动区域直到商王朝前中期还在中原一带。《史记·天官书》云:“殷商,巫贤”亦可证。《庄子·逸篇》直言“黄帝立巫咸”。郭璞《弘农集·巫咸山赋序》还认为“巫咸以鸿术为尧医”,表明巫咸同上古五帝之关系源远流长。巫咸国,《汉书·地理志》河东郡安邑条目下载:“巫咸山在南。”《水经注·涑水》又云:“涑水西南径监盐县故城,城南有盐池,上承盐水。水出东南薄山,西北流径巫咸山北。《地理志》曰:山在安邑县南。”又可知穷山当在今山西夏县北,可能为吕梁山脉或者太行山脉中的一座山。巫咸的活动区域同巫咸国的地望合。由此结合文献材料来看,轩辕之丘应在蒙山西面,穷山南面,靠近大江之处,新郑当符合诸条件。

实际上,丘一般对应的是北方的居住情况,《淮南子·本经》曰:“积壤而丘处。”《吕氏春秋·先己》一文中子华子曰:“丘陵成而穴者安也。”《说文》释丘为“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尔雅·释丘》曰“绝高为之京,非人为之丘。”徐中舒先生根据其在甲骨文、金文、篆文中的字形,参阅文献中所载少数民族的居住情况,分析字义,得出丘乃黄河流域人为的穴居的结论。[2]徐老的论断很有见地,《尔雅·释丘》所载“天下有名丘五,三在河南,其二在河北”亦可证明。故《大清一统志》卷五十二曰:“轩辕丘,在新郑县西北故城。”可从。故有学者认为新密古城寨遗址可能就是文献中记载的黄帝的轩辕丘。[3]事实上,《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四至,“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的叙事角度,便是将黄帝视为中原地区圣王的文献内证,从而透露出其人所居“轩辕之丘”的大致地望所在。

也正是如此,相传为黄帝之后的姞姓[4]燕国所封之地才可能在黄帝世居之处。《左传·隐公五年》:“卫人以燕师伐郑。”杜预注曰:“南燕国,今东郡燕县。”孔颖达疏曰:“燕有二国,一称北燕,故此注言南燕以别之。《世本》:‘燕国,姞姓。《地理志》:‘东郡燕县,南燕国,姞姓,黄帝之后也。”东郡燕县,即今河南新乡延津县一带,这与轩辕之丘的地望是大致合拍的。传世文献中的记载应该信从,不能盲目疑古。

注釋:

[1](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92页。

[2]徐中舒:《黄河流域穴居遗俗考——兼论地上建筑的由来》,《先秦史十讲》,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六讲。

[3]曹桂岑:《新密市古城寨龙山古城始建年代与黄帝轩辕丘的探讨》,《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辑,三秦出版社2007年版。

[4]《国语·晋语》:“黄帝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其一为姞。”《说文解字》释姞曰:“黄帝之后伯鯈姓,后稷妃家也。”

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成果,项目名称“先秦至秦汉蜀地华夏化进程研究”,项目编号:20CZS013

作者:历史学博士,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轩辕燕国黄帝
苏春燕国画作品选登
苏春燕国画作品选登
苏春燕国画作品选登
苏春燕国画作品选登
龙坂轩辕联 毛选选 书法作品
帛书《黄帝四经》之“道”的“入世”特征
助燕伐戎
轩辕颂
涿鹿黄帝泉(外三首)
岷峨诗稿(2017年4期)2017-04-20 06:26:41
王者之星——轩辕十四的神话传说